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拟空间的概念由来已久,但《黑客帝国》中主人公尼奥穿梭于虚拟与现实两个世界之间,仍让人大开眼界。1999年,华纳兄弟制片公司将构想的那个“虚拟的现实世界”,以艺术与夸张的手法将其搬到荧幕,并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那一年的菲利普却放弃RealNetworks公司CTO的职位,开始建造一个虚拟世界,要将“尼奥的世界”搬到现实中来。 6年之后,菲利普因为“第二人生(Second Life)”而一夜成名。“第二人生”并不是菲利普开发的一款游戏,它更像是建立的一个虽然虚拟但却真实的世界。在“第二人生”里的每个人既是那个社会的成员,也是那个世界的创造者;有人在这个世界里找到生活,而有人在这里创造了财富。 “第二人生”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模拟,在这个世界里,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挥,大量带有智力劳动特征的产品被制造并生存在这里。也正因此,从来没有哪一种新生事物能像“第二人生”那样激发如此多类型、深层次的思考。不仅仅是在互联网世界里的津津乐道,现实社会中的专家学者也参与其中,似乎每个人都会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宗教信仰、文化偏好对“第二人生”做出完全不同的诠释,而这些诠释又都能自圆其说。 研究政治学的认为它是一部尚未书写完成的自由市场经济史,哲学家在这里看到了与真实生命等价的“人工生命”,社会学家把它看作是社会发展史在虚拟社会的类型演变。 存在于现实生活的虚拟世界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尚无法预期,但却已经正在不断侵蚀“现实”这个概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Internel到底有多大?我们的生存空间是真的变得无所障碍还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小?这些问题不断牵引着我的遐思。网络时代。人们很容易被网络空间的无界限所迷惑,认为网络是一片自由的蓝天,我们可以象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然而。谁也没注意到,我们的生存空间正在逐渐缩小。鼠标是一只名副其实的指南针,我们越来越像一只老鼠躲在斗室里,一张桌子,一批椅子,道具简单得像一出荒诞派戏剧。对限睛来说。这种生活简直就是一种残酷的折磨。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推断。长此以往我们真的会变得鼠目寸光?当我从唐诗网站上读着王之涣著名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眼前一阵恍惚。我曾经在网络上寻找过那些所谓旅游站点,试图去感受一  相似文献   

3.
陈伟 《软件》2000,(10):8-8
Linux自10年前问世以来,就一直象征着自由与创新。它诞生于网络空间,服务于网络空间。人们可以自由下载它的原代码,将这些原代码经过定制和编译后形成自己的操作系统。它最初只是一个人的爱好,经过众多爱好者的添砖加瓦,逐渐形成了席卷世界的洪流,在网络操作系统的市场中,占据了将近28%的市场份额,并且将以26%的成长速度继续增长。作为自由软件的运作模式,Linux是对传统商业运作模式的挑战,也使很多企业获得了实质性的利益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虚拟情人(?)     
亲爱的y: 或许,我们已经真正的爱了,只不过我们相爱在这虚拟的现实之中。也许从更传统的观点来看,这还算不上爱。然而,爱又是什么呢?爱的定义又是什么呢? 究其根本,爱都是一次很大的冒险。人们都要在付出真情之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等待命运的判决。有人会说,往网络空间的爱更是虚无缥缈,没有保障和定数。诚然,这样说一点错也没有。因为网络中的爱可以自由流动,飘逸而悠远,没有现实条件的限制束缚,也就没有传统框架的保护。然而也许只有这样的爱才是最真的。没有了以貌取人,没有了金钱与地他的诱惑,没有了对未来的担忧,也没有了现实的重压。爱会插上双翼,极尽想象之能事,翱翔在自由的网际天空,编织出五彩斑斓的美妙诗篇……也许,这就是柏拉图之爱的现代版本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有一篇《论灵心》的文章,谈到人类灵心的演进过程。他说:“当头脑每次和其他有关的知觉器官脱离联系而从事所谓‘抽象的思维’时,当每次离开极姆斯所谓知觉的现实而逃进意念的现实世界时,它的活力消灭了,人性也消失了,也退化了”。如果他活在今天,我不知他对当前的虚拟的现实会怎麽说。根据卡内基·美隆大学一项对匹兹堡地区四个学校及社区选出的169名参与者长达两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即使每星期只花几个钟头在电脑网络上,他们所经受到的消沉感与孤独感,也比那些不上网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与网络》2007,(14):72-72
办公室设备的日趋小型化,使得人们的移动办公成为可能。但是,与之相映的安全问题却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群不法之徒在网络与现实间穿插作案,令人发指。而在“黑客”头衔的前面,我们也给他们加上了“移动”二字。  相似文献   

7.
“ Cookies”对网上冲浪族来说应该不会陌生,它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网络生活,并纪录着我们网上的“足迹”比如浏览过哪些站点、下载过哪些软件、逗留了多长时间等,它都会一一记录下来,并保存在你的硬盘上。 简单说“ Cookies”是一组网络服务商存储在你硬盘上的数据。它记录着你访问一个特定站点的信息,且只能被创建这个“ Cookies”的站点读回。当你再次访问这个站点时,它会使你的网上漫游更简便,更自在。这样虽然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但同时也给用户的网络安全带来了一定危害。 “ Cookies”可以反映你常去的网站和网页,这一点会令许多人感觉不舒服。而且很多公司在许多网站都设有“ Cookies”,这就是说,他们很有可能偷偷摸摸地收集人们网上冲浪的习惯,如果这些资料落入有不良企图人的手中那自然会是一种危害。另外这也从某些程度上泄漏了人们的隐私。对于那些注重个人隐私,又不太在乎浏览速度的冲浪者来说,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禁止“ Cookies”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这个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曾经被看作是人见人爱的“香馍馍”,随着其美丽的泡沫被吹破后,更多的人认为它是徒有虚名的玻璃花瓶,看起来美丽,但很脆弱。不是吗?那些当年很是风光的网站,转眼“烟消云散”,类似“找到啦”变成找不到啦,也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注解。但是,我们也看到,就是那些当年并不十分抢眼的电子商务网站,却在人们眼球缝隙中艰难地生存着,虽然他们与那些风险投资之“宠儿”相比显得是那么地渺小和无助,但是,他们却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活了下来。而且现在享受着网上电子商务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9.
ASP是个很时髦的词儿,有人说它会成为IT业的“新贵”,也有人说它会步中国软件产品供应商的后尘,做不大,“新贵”不“新贵”,做大做不大倒要先看看ASP在企业信息应用中是否有存活空间。◎大企业信息服务“外包”不现实在对湖南娄底市涟源钢铁集团公司的采访中获悉,像涟钢这样成熟的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他们的应用软件开发、维修、服务都是自行解决。有关负责人说,目前看来将自己价值上千万元的企业化固定资产外包服务是不可行的,即使是ASP服务再周到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有20多个软件开发人员随叫随到,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公司业务流程、企业内部状况的熟悉是不可能“外包”公司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一词源于英文“Cyberspace”,它最早由加拿大科学幻想小说家吉布森(WilliamGibson)首创,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网络空间逐渐变成现实,网络空间的概念也不断得到新的拓展。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网络空间可以定义为用户通过网络获取一块空间,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存储和读取操作。它是当前互联网上最为流行的一种数据存储方式,其中网络硬盘、电子邮箱等就是杰出代表。本文以下内容也将着重从这一角度出发,为大家进行详细介绍,让每个人都能用好自己的网络空间,挖掘出网络中的神秘宝藏。  相似文献   

11.
心灵空间     
在Internet网上涌现了大量的个人网站,这些网站的主人将其称作Home(家),家里的网页也就美其名日Homepage,网站的主人也当仁不让的自称“网民”。这一个个网上之家可就了不得了,它一方面大大满足了“网民”们展示自我和网上交流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大大丰富了Internet互联网的内容。当然,这网上之“家”与现实意义上的家所赋予的功能是截然不同的。现实之中的家是憩息之地、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网上之“家”就恰恰相反了。网上之家是人们在剔除现实世界的心灵禁锢之后的精神乐园。它是一个虚拟的  相似文献   

12.
被背叛的遗嘱追求个人自由的精神导致了PC和互联网的产生,但这并不能保证PC和互联网对于不自由(包括垄断和霸权)具有天“我们需要好人——也就是你们大家——积极参与设计这个新世界。现实中没有哪一个系统设计得十分良好,永远也不会变质、僵化或被那些既得利益者所腐蚀。持续自由的唯一保证是人们不厌其烦地要求那些当权者对他们的行为负责。系统的本性决定了它自己不会这样做。决定权在你们手上。”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带来的众多精彩使我们无暇顾及它的周边世界。而当我们的目光认真地扫遍信息时代的每一个角落时,会惊奇地发现在这些周边世界里同样孕育着深厚的技术和市场。 也许,现代文明标志之一的电力能源,其发展步伐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中显得有些老迈,可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产品保驾护航的UPS电源技术和产品却在步步跟随着时代的脉搏! 也许,UPS电源产品在当今的信息浪潮中并不显得那么招摇扎眼,然而它却维系着信息时代的每一个关键,默默地保护着信息之源长流不息!应用的需求推动着市场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全球UPS市场规模将达72亿美元,其  相似文献   

14.
《软件世界》1995,(6):63-64
前言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已取得新闻媒体及公众的理解,但是大多数不真正知道它是什么?它是希奇古怪的边缘技术,还是现代的可视化技术?它是否有市场?如果有,那么究竟有多大?虚拟现实(用英文大写字母VR表示)这项技术是现在可行,还是将来可行?正如任何一门新的尖端技术问世一样,VR既有人欢迎,也有人持怀疑态度。 简单地说,VR并不是真的,也不是现实,而是一种可交替更迭的环境。人们可以进入该环境,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各种媒体与之交互。  相似文献   

15.
佳佳 《数码精品世界》2009,(10):152-153
你知道家用电器也有“过期”一说吗? 对于老家电是否该“退休“历来有着两种观念。誓要将家电“用到底“的部分消费者认为,家电“退休”只是商家为了推动家电换代消费的一个把戏,用了这么多年的家电也不是说坏就坏的。从中国百姓传统消费观念来说,物尽其用才是最节俭的持家之道。而另一方面.旧家电带来的危害却以“血淋淋”的现实摆在了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络中,比方便、快捷的电子邮件更令人兴奋和着迷的,可能就是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能够欢聚一堂,在网络空间中畅所欲言。IRC,一种使用简便却又功能强大的实时交谈工具,在Internet的纷繁世界中独领风骚。与大名鼎鼎的电子邮件(E-mail)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实时性,这就如同电话与普通信件的差别。而诸如WWW,Gopher等Internet应用,更多的是针对个人用户在网络中查寻、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而非与其他用户的直接交流。因此在电子邮件如日中天,环球网(WWW)被炒得沸沸扬扬之时,IRC却以它独有的  相似文献   

17.
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说:“我有一个梦想。”他的梦想是让人人生而平等,让世界更加和平。Linux创始人LinusTorvalds说:“我也有一个梦想。”他的梦想是让软件远离商业,更加自由地使用。今天,当开源不仅仅局限于Linux,我们多么希望能够借助所有的力量,让一切关注软件的人都来关注开源,热爱开源。当然,为了梦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刻,我们还需要倾注更多的汗水。因为,它的生长壮大意味着,整个世界开始对软件赋予更多的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研究分离之不足,通过IP定位及相关网络属性采集,建立互联网资源及用户空间数据库,分层分区投影到三维数字地球复合坐标系中,实现三维CyberGIS"虚拟―现实"一体化定位、查询和分析功能,有效拓展了地理信息服务(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虚拟空间要素的集成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Internet作为—个将遍布世界各地的3000余万个计算机联系在一起的巨型网络,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个热门话题,为万众所瞩目,而Internet的巨大能力也让世人瞠目结舌,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们为之着魔。目前Internet已连通150多个国家,4万余个网络,网上的信息资源浩瀚如海,面对这样—个神奇的世界,人们渴望进入Internet这个丰富多彩的自由世界去遨游,去寻找各种各样的资源,去挖掘各种各样的宝藏。 那么作为—个对Internet并不了解的人如何得其门而入呢?有这样的一本“书”,更准确地说它是一张多媒  相似文献   

20.
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彼此互问一声“你上网了吗?”大概算不上是生分,所谓流行就是这样一种力量,因为作为现实中的人,它的诱惑你无可抗拒。于是,从网络传来的繁密的即时信息中,你会更真实地体会到,另一个开放的诱惑在前所未有地激动着你。如果世界是一张网,那么今天的中国也将上网。开放是硬道理对于加入WTO,从来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所谓“代价”的话题更是被轮番热卖着,其实,对于“入世”的恐惧来源于一种虚妄,那就是认为我们所创造的财富要超过整个世界,一旦开关,这些财富就会白白流失。而事实上,我们人均拥有的财富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至少从这个角度看,“入世”只可能是增加我们社会的财富。我们往往过于看重所谓的“民族产业”,将这些“产业”的利益与民族利益等同起来,仿佛保护了它们,也就是在变相保护我们的民族利益。但问题在于,靠保护而存在的利益,是否符合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