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CORBA技术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将分布式应用中的CORBA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入侵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首先分别了入侵检测系统、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和CORBA技术,然后详细阐述了该系统模型的结构和特点,最后说明了系统自身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超高压电能量计量主站系统的建设方案。阐述了该系统的建设原则,研究了系统架构、应用功能、系统网络结构以及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联情况,综合运用了服务器集群技术、海量数据支持技术、跨平台设计技术、信息安全防护技术、GIS支持技术、Adobe Flex技术。投入实践应用的效果证明了该方案的先进性和有效性,对各级电网公司电能量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励磁系统大小修试验及技术监督,分析了宁夏电网主要发电机组励磁系统的设备状况和运行现状,阐述了励磁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情况及其技术特性,介绍了励磁专业技术监督网管理现状及相关要求,说明了加强发电机励磁系统全过程技术监督及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技术的变电站自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现场总线技术和快速以太网技术的优缺点 ,分析了快速以太网技术在电力系统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实现难点及其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 ,介绍了Web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实现技术可行性和实现方法 ,最后说明了Web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实现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虚拟仪器的开放式虚拟实验室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晴  陈林  张志 《电子测量技术》2007,30(4):109-112
本文对构建基于虚拟仪器的开放式虚拟实验室系统的设计思想进行了描述,论述了该系统的关键技术,如动态网页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等,选择了适合本系统内容和特点的技术方案.根据系统的整体设计原则,结合虚拟仪器的实验要求,设计了系统的整体框架和功能模块,将系统划分为6个主要模块:虚拟仪器技术、LabVIEW、HP VEE、虚拟仪器中心(虚拟仪器实验室) 、软件下载和交流园地.系统中根据各个模块的特点分别采用了Dreamweaver、Flash、ASP、数据库和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了不同模块的功能.本系统大量采用了层叠样式表单(cascading style sheets,CSS)技术,使整个站点的HTML文件在风格上保持一致,方便修改和使用;并且采用Remote Panel技术实现了虚拟仪器的网络化;最后以虚拟电压表的设计与实现为例给出了虚拟仪器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秀敏 《河北电力技术》2010,29(4):F0003-F0003
应用系统开发类技术论文是对根据生产需要开发的应用系统的结构、功能等情况进行介绍,突出该系统的应用价值和技术先进点的技术论文。该类技术论文一定要与系统软件改造类选题的论文加以区分。系统软件改造类论文重在分析问题的原因及其本质,突出其改造价值;应用系统开发类技术论文重在分析该系统的技术先进点,突出新系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J2EE组件技术和ETL技术的信息发布系统方案,分析了系统架构、流程、功能和技术特点,阐述了系统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现场总线技术和快速以太网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快速以太网技术在电力系统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实现难点及其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Web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实现技术可行性和实现方法,最后说明了Web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实现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正在迅速提高。系统网络化和体系开放性成为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以太网技术顺应这种趋势,被引入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过程层的采集、测量单元和间隔层的保护、控制单元以及站控层网络中,构成基于网络控制的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分析和使用了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和开发方法、Browser/Server网络结构体系、基于C#语言的平台技术,结合传统的仿真数学建模,设计了一套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的仿真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配置、功能、构成和特点,着重阐明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特色。系统是一个集计算机、通讯、多媒体技术的高新技术产物,系统采用了Browser/Serve架构,对传统上采用Client/Server架构的仿真系统来说,这一架构更符合当前的计算机和网络发展的趋势,这也是本系统的亮点。系统的设计突出了实用性、技术先进性和功能完备性,达到较高的应用水平,通过在该仿真系统上的演练,不仅有利于施工技术操作人员快速掌握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积累施工技术操作经验,而且对保证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安全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