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克兰现代雨洪管理介绍(二)——模拟分析及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克兰现代雨洪管理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相关立法、行政法规及雨洪管理规划.作为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着重介绍奥克兰在以下七个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数学模型模拟、信息管理、基建项目管理、运营与维护、雨洪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雨洪资产管理、监测与执法等,以期对我国城市的雨洪控制及综合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上述领域的工作提供一些具体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综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城市雨洪是一种灾害,又是重要的水资源。将城市防洪与雨洪综合利用相结合.是新形势下城市水资源与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分析了目前城市水资源与环境管理现状以及综合利用雨洪资源对城市供水、防洪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借鉴国内外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与治理的经验,提出了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城市雨洪控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浙江省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发展和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引起城市暴雨增多、径流量增大、蓄水空间缩小等系列水文效应,从而导致城市雨洪加剧,洪水风险增大。雨洪控制是缓解浙江省城市防洪压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参考国内外雨洪控制技术,结合浙江省城市特点,提出削减暴雨径流量和科学规划城市排水的城市雨洪控制措施,从城市规划和雨洪控制相关文件制订、统一管理、加强雨洪控制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城市雨洪控制措施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缓解连云港市水资源短缺和洪涝多发矛盾,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有必要对雨洪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对连云港市雨洪资源利用进行初步分析,针对连云港市雨洪资源的特点,提出雨洪资源利用模式,估算雨洪资源可利用量,将连云港市雨洪资源可利用量按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进行分配,分别计算生活用水效益、工业用水效益、农业用水效益和生态环境用水效益,为我国平原地区雨洪资源利用效益分析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流域城市化进程中雨洪综合管理量化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王虹  李昌志  程晓陶 《水利学报》2015,46(3):271-279
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流域尺度暴雨洪涝水文特征的变异及径流峰值与总量的增加,采用GIS技术划分子流域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流域范围内不同蓄滞渗排与雨洪利用组合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及量化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以流域为整体,实施雨洪综合调蓄管理措施明显优于传统的各子流域分散管理方式。以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黑莓溪流域为例,经过优化分析,流域尺度所需的雨洪蓄滞容积,较之于子流域分散蓄滞方式可减少24.7%。在单纯流域蓄滞的基础上加之于源头与社区尺度的低影响开发(LID)与雨洪利用等新型综合管理措施,可将流域尺度的蓄滞容积减少60.3%之多,有益于缓解城市雨洪管理中的蓄滞占用土地、耗资巨大和运行维护困难的结症。本文为流域尺度雨洪综合优化管理决策提供了新的规划评估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雨洪利用是解决城市缺水和防洪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更好地利用城市雨洪资源,分析城区雨洪利用的潜力和效益规模,需要分析该城区的降雨资源特性,包括城区降雨总量、降雨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及降雨的时间、空间分布特性;为了分析雨洪利用排水设施、蓄水设施规模,需要分析城区短历时暴雨、暴雨强度和设计降雨及设计降雨过程.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城市雨洪城市雨洪灾害是中国的很多城市发展和管理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所谓城市雨洪,即对城市化地区的降雨产流、管网汇流与河道行洪过程中的径流的统称。城市雨洪管理是针对城市中存在的洪水灾害、水资源短缺、水循环利用和环境优化等问题,全面统筹考虑雨水的资源价值,从简单地排洪发展为雨洪综合利用的现代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8.
流域雨洪资源利用评价及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城市和流域点面结合的途径,系统研究了流域雨洪资源利用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重点对雨水、洪水资源利用评价和利用模式进行了研究。在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方面,以北京市城区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时期下垫面变化.分析了城市化进程的水文效应及其降雨径流水质特征,定量评价了北京规划市区雨水资源可利用量。在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研究方面.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辨析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量、可利用量、利用潜力等指标的概念和内涵.建立了相应计算模型,定量评价了全流域及二级区的洪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利用潜力,同时提出了流域层面的洪水资源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城市雨洪是一种灾害,如何变灾害为可利用的水资源,是新形势下研究水资源利用管理的重要内容。提出了雨洪资源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城市雨洪资源有效利用途径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北京城市雨洪智能管理总体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调研分析国内外城市雨洪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城市雨洪智能管理的目标;建立城市雨洪智能管理的系统框架,并分析建成后的效果,提出构建降雨精确预报、基本资料数据库、管网与水系实时监控、雨洪排放与调控模拟以及雨洪管理决策等支撑城市雨洪智能管理的5大体系;指出建立雨洪智能管理系统需要研究解决的4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城市雨洪是一种灾害,如何变灾害为可利用的水资源,是新形势下研究水资源利用管理的重要内容.提出了雨洪资源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城市雨洪资源有效利用途径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水利科技》2009,(2):44-44
该项目采用城市点和流域面相结合的途径。研究海河流域雨洪资源利用问题。构建了集城市雨水利用和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基本概念、资源评价、利用模式和风险效益评估以及示范区建设于一体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评价了北京市雨水资源可利用潜力以及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现状、可利用量和利用潜力,提出了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适宜模式,基于防洪风险与效益的综合评价,提出了不同洪水条件下的海河流域和典型水利工程(包括水库、河渠、蓄滞洪区)的洪水资源利用调度方案。成果为海河流域雨洪资源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当前学者对雨洪资源潜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可利用雨洪资源增量的角度提出了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潜力的概念。利用日降雨序列法估算北京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潜力约为10 199万m~3/a。利用多年平均降水量计算法对我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我国总体雨洪资源利用潜力很大,多年平均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潜力约为56.4亿m~3/a。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各城市实施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后,其总体效益十分显著,折合经济效益约1 714.8亿元/a。  相似文献   

14.
奥克兰现代雨洪管理介绍(一)——相关法规及规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新西兰的现代雨洪管理经过3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现代雨洪管理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很多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作为新西兰在这一领域的领头羊——奥克兰在现代雨洪管理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作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从国家法律、大区政府的政策与规划、地方政府的地区规划、雨洪管理战略与规划等方面,着重介绍了奥克兰雨洪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相关的法规及规划,以期能对我国的城市雨洪控制利用及其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评估城市雨洪管理效果,以西安市小寨区域为例,搭建耦合管网模型和地表漫流模型的绿-灰-蓝雨洪系统综合模拟模型,从径流控制、管网排水与城市防涝等方面解析城市雨洪管理现状。研究表明:小寨海绵城市改造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基本可满足要求;2 a一遇、3 a一遇降雨排水瓶颈的管网长度分别为145.02、181.91 km; 20~50 a一遇暴雨条件下,海绵城市改造区无明显积水,大环河北岸、南三环中段和雁展路局部积水深度大于15 cm。该模型能够直观表现地表雨水漫流和管道水流运动过程,科学评估城市排水防涝与生态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磊 《山西水利》2009,25(3):23-23,55
目前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防洪、排涝问题日益扩大,但雨洪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针对此现状,结合国情与省情,提出了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主要途径,分析了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对屋顶集雨利用系统、下凹式绿地和蓄积设施蓄永等几种城市雨洪资源化利用模式进行探讨,同时结合湛江市水资源特点,对研究区域的雨水资源化可实现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各种途径合理利用城市的雨洪资源不仅可以增加城市水资源供给,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还可以减小城市径流量,削减洪峰流量,减小城市防洪压力和防洪排涝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较好地减轻雨洪灾害,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海绵型城市道路建设是协调城市创新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间矛盾的重要举措。通过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等生态措施,改变传统“快排”模式,以“生态海绵”的形式缓解城市内涝和消除黑臭水体,实现雨洪资源的渗透、蓄存、净化、利用的良好生态循环。文章以遵义市共青大道拓宽改造项目为切入点,阐述了海绵型城市道路排水防涝和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划思想,并对雨洪径流生态控制措施及建设成效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城市雨洪利用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城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科学合理地利用雨洪资源是缓解城市水危机的重要途径。在参考国内外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技术方法进行了评价,并针对中国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不足,结合实际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现有城市雨洪排放系统的脆弱性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于雨洪排放系统设计的优势,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城市雨洪排放优化设计的思路,并给出了系统优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