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将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丙烯酸在水溶液中接枝共聚,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丙烯酰胺用量对产品的吸水倍率影响较大.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接枝共聚条件为反应温度50℃,引发剂用量0.6%,交联剂用量0.04%,丙烯酸中和度85%,丙烯酰胺用量20%.  相似文献   

2.
高吸水树脂因其优良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为实现柚子皮的废物利用,优化高吸水树脂的生产工艺,研究以天然无毒的柚子皮粉为接枝骨架,丙烯酸为接枝单体,司班-80为分散剂,环己烷为油相,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吸水性和吸生理盐水性能良好的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探讨了司班-80用量、引发剂用量、柚皮粉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反应温度、油水质量比对树脂在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的吸液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司班-80用量为单体的6.7%,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0.5%,柚皮粉:丙烯酸为1:5,交联剂为单体的0.67%,丙烯酸中和度40%,油水比2:1,反应温度80℃条件下,树脂对蒸馏水和生理盐水最大吸液倍率可达362.29 g/g和42.49 g/g。  相似文献   

3.
陈夫山  巩倩 《皮革化工》2007,24(5):38-42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将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丙烯酸在水溶液中接枝共聚,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丙烯酰胺用量对产品的吸水倍率影响较大。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接枝共聚条件为反应温度50℃,引发剂用量0.6%,交联剂用量0.04%,丙烯酸中和度85%,丙烯酰胺用量20%。  相似文献   

4.
棉花秆制取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棉花秆为原料制取了纤维素,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反应温度、丙烯酸用量、单体中和度和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改性淀粉超强吸水树脂反相乳液法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高锰酸钾为引发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改性淀粉超强吸水树脂,考察反应过程中诸因素对吸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能够得到具有高吸水率的改性淀粉接枝共聚产物;反应过程中乳液浓度、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改性淀粉吸水树脂吸水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赣辉  顾千辉  顾振宇 《食品科学》2012,33(10):124-130
研究响应曲面优化微波法制备芭蕉芋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单体中和度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并对共聚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法制备芭蕉芋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工艺为单体丙烯酸与干淀粉比8.2:1(mL/g)、引发剂用量为干淀粉质量的2.8%、单体丙烯酸中和度80.1%时,此时树脂的吸水倍率为769g/g。红外扫描吸收谱表明,接枝共聚物中存在着羧基、酰胺基等特征性亲水性基团。  相似文献   

7.
以糯小麦淀粉为原料,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接枝共聚法制备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在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丙烯酸中和度、丙烯酰胺用量、丙烯酸甲酯用量、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吸盐水性能的影响.得到的较优工艺条件为:丙烯酸中和度/pH5.8,丙烯酰胺14g,丙烯酸甲酯1mL,反应温度75℃,引发剂4%过硫酸铵溶液5mL,交联剂2%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0.5mL.此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盐水倍率达到62.1g·g-1.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糯性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条件及吸附性能,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糯玉米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系统分析了淀粉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糯玉米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的适宜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75℃,以单体质量计,单体与淀粉用量质量比为15∶1,单体丙烯酸中和度为pH4.8,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0.15%,交联剂丙三醇用量为0.11‰,此时所得树脂的吸水倍率为1 641.78 g.g-1。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糯玉米淀粉与丙烯酸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9.
在不通氮气条件下,以马铃薯淀粉、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甘油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进行接枝共聚制备耐盐性树脂,优化了马铃薯淀粉耐盐性树脂合成工艺。结果表明,当马铃薯淀粉与单体(g/mL)比例为1∶7,丙烯酸与丙烯酰胺摩尔比为0.5∶1,丙烯酸中和度为70%,反应温度60℃,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分别为单体的0.25%,0.6%(相对于单体的wt%)时,交联时间为1.5h。此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0.9%NaCl倍率达到76g/g,吸蒸馏水倍率达到786g/g。  相似文献   

10.
以红薯淀粉为接枝母体,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为单体,利用反相悬浮法对红薯淀粉一丙烯酰胺一丙烯酸三元共聚吸水性树脂进行研究.讨论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油水比等因素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对树脂的保水性、耐盐性、再生能力等性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Span80和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玉米淀粉丙烯酸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对树脂吸水动力学和耐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体(AA)与淀粉(St)质量比5∶1、油水体积比1.2∶1、引发剂(KPS)质量2 g、交联剂(NMBA)质量0.175 g、单体中和度60%、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60℃下产品最大吸水率为70 g/g,树脂吸水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产品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接枝改性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漂白浆板纤维素为原料,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对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并用红外谱图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达550 g/g,且保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张康  荆蓉  程飞  朱谱新 《纺织学报》2016,37(12):65-70
为减少或避免溶液聚合溶剂后处理,研究了在固相条件下采用过硫酸铵 ∕ 亚硫酸氢钠的水溶性氧化还原体系作为引发剂,丙烯酰胺(AM)单体在聚乙烯醇(PVA)大分子链上的接枝共聚反应。利用FT-IR 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表面官能团进行分析,通过X 射线衍射对接枝前后聚合物结晶度进行研究,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其热力学性能,计算接枝参数,并对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单体的加入量、引发剂的加入量等对接枝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得到接枝率达61%的接枝共聚产物的反应条件:PVA 为50g;AM 为35g;接枝反应前在40 ℃下用少量水溶胀120min;接枝反应温度为40 ℃;引发剂(NH4O和NaHSO 3 的加入量分别为0.02g 和1.01g。  相似文献   

14.
采用种子聚合制备了丙烯酸系无皂乳液,复配水溶性环氧树脂,在无机盐的催化下形成交联型阴离子环压强度增强剂乳液,通过实验得到丙烯酸系乳液的最佳合成工艺是:n(BA)/n(St)1-1,2,w(PVA)=4%,w(HEA)=2%,w(MAA)=8%,温度75℃,反应时间4h,水性环氧树脂交联剂备环压强度增强剂的最佳工艺是:固含量25%乳液,环氧树脂1.5%,无机盐浓度15g/L,交联温度80℃,反应3h,浆内使用工艺参数是环压强度增强剂1%,阳离子淀粉1%,硫酸铝1%,pH值为7-8时,抄片的环压指数可达11.30N·m/g.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辐射制备蔗渣浆纤维素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蔗渣浆纤维为原料,在微波辐射的作用下,采用自由基引发接枝共聚的方法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不同单体组合方式及不同实验条件对吸水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优条件下得到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为553 g/g.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对产物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体与蔗渣浆纤维素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丙烯酸树脂涂饰剂,考察了温度和引发剂用量对合成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合成温度和引发剂用量,并用明胶对丙烯酸树脂进行了改性研究。研究了不同明胶用量下,改性产品乳液粒径分布的情况,及明胶用量的改变对膜的吸水率、透水汽速率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改性明胶的合适用量。  相似文献   

17.
李林  黄小华 《纺织学报》2013,34(3):93-97
采用丙烯酸(AA)单体对酸解玉米淀粉进行接枝,讨论了丙烯酸单体与玉米淀粉剩基(AGU)配比、丙烯酸单体pH值、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及温度对接枝产物接枝率、抱水性及PVID值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对接枝产物进行表征。试验得出丙烯接枝酸解玉米淀粉优化工艺为:n(AA):n(AGU)=2:1,丙烯酸单体pH值为6、引发剂n(H2O2)/n(FeSO4)=1.98,n(H2O2)=0.529mmol,接枝反应温度为50℃及时间为3h。所得接枝产物接枝率为5.14%,羧基含量为4.02%;接枝产物的抱水性为10.5mm,PVID值为0.34,各项性能与海藻酸钠相近,可作印花原糊用。  相似文献   

18.
以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在水溶液中采用自由基聚合制备含有季铵盐基团的两性丙烯酸树脂酸树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的聚合工艺:单体(AA/DMC)配比为1∶0.45,pH值为6.0,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5 h。聚合树脂得率为69.4%,等电点为6.5。  相似文献   

19.
The grafting of acrylamide (AM) onto maize starch in aqueous medium initiated by ceric ammonium nitrate (CAN) has been studied gravimetrically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 The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f monomer and initiator, polymerization time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has been studied in terms of efficiency of grafting (%GE) and percentage Add-on (%Add-on). The %GE was found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e in monomer concentration, but the reverse trend was obtained on increasing the polymeriz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The maximum %GE was obtained at 45°C when polymerization was carried out for 180 min using [CAN] = 0.004 mol/L and [AM] = 0.141 mol/L in 100 mL of distilled water with 2 g of starch. These graft co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oscopy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graft copolymers showed enhanced thermal stability than pure starch. Hydrogels were prepared by grafting AM onto gelatinized maize starch followed by saponification of these graft copolymers with NaOH. The maximum water absorption obtained was 170 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