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啤酒经灌装杀菌或储存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一些悬浮物或沉淀物,好多企业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原料(麦芽)质量上和工艺环节上。麦芽质量和生产工艺固然重要,但从我们长期的生产实践看,这绝不是出现悬浮物的唯一途径。啤酒中悬浮物的最直接影响因素主要是外部原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酿酒企业的酿酒用粮短缺而且粮价上涨幅度大。据悉,在有些地区薯干每斤0.7元以上,高粱达0.5元以上,玉米达0.6元以上。一些酿酒企业因无粮可购或无钱购粮而被迫减产或停产,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新动向。多年以来,农业效益偏低,谷贱伤农,挫伤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1994年,国家较  相似文献   

3.
脉冲磁场杀菌在牛奶杀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鲜牛奶脉冲磁场杀菌为对象,研究了磁场强度、脉冲数和物料温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随着磁场强度或脉冲数的增加,细菌残留数会出现一谷值,杀菌效果最好;之后随着磁场强度或脉冲数的进一步增加,杀菌效果反而变差;在细菌残留数出现峰值之后,杀菌效果再度变好。杀菌效果随磁场强度或脉冲数周期性的变化原因有待深入研究;b.物料温度越高,微生物对磁场的敏感性越强,杀菌效果越好;c.脉冲磁场对牛奶杀菌的主次因素为牛奶温度>磁场强度>脉冲数,最佳参数组合为牛奶温度50℃,磁场强度6.33T,脉冲数15。在最佳参数下,经磁场杀菌后的牛奶,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已达到商业无菌要求。  相似文献   

4.
1986年5月,我厂试产新品种“咖喱鸡”罐头,按工艺先抽空0.0585MPa 然后送杀菌,罐头杀菌后连续多锅中的多数罐头发生凸角或爆节罐,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生产无法顺利进行。经现场调查,分析原因为:一、如果罐头在恒温杀菌后进入降温段时操作不当,突然降温,锅内放入大量冷却水使锅里温度突然下降许多,随之压力也突  相似文献   

5.
<正> 非含气饮料通常是产品经巴氏杀菌或高温瞬时杀菌灌装密封后,再连同包装容器杀菌使产品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无菌包装技术的问世,简化了饮料灌装后的生产过程,产品经高温瞬时杀菌并冷却到30℃左右,在无菌条件下,灌注  相似文献   

6.
贺兰山东麓地区酿酒葡萄园采用营养袋苗建园十分普遍。早期有玉泉营农场、广夏公司酿酒葡萄基地、贺东葡萄庄园,御马公司等葡萄基地。近2年,张裕公司黄羊滩农场酿酒葡萄基地、科冕实业红寺堡葡萄基地、永宁县、青铜峡市等酿酒葡萄园也全部或部分采用再生塑料杯苗、塑料薄膜营养袋苗建园。从育苗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栽植后苗木成活及生长情况看,酿酒葡萄采用营养袋苗建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一段时期以来,发酵液经硅藻土过滤后,清酒未出现明显的悬浮物及沉淀物,但成品酒静止放置后,倒置时可发现纤维毛、片状蛋白质沉淀物,甚至于“冒烟”现象,这些沉淀物经贮存后,又沉于瓶底。对此我作出如下的分析:如果清酒清亮、透明,无任何悬浮物,经杀菌后才出现悬浮物,可以断定是由于工艺执行或某些操作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我分  相似文献   

8.
一贮藏意义清酒称为日本民族的酒,是文化的结晶,又称国民酒,相似于我国的黄酒,是发酵后不经蒸馏的酿造酒。清酒发酵的成熟醪,经压榨除去糟粕、加热杀菌和调整规格后,近似于成品酒,其风味要达到有老熟香味,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贮藏。老熟可使酒质提高,香味协调,富有自然感,这和酿酒工艺一样有必要加以重视。贮藏时装桶和加热杀菌完毕,也要对酒库进行认真管理,有利于贮藏老熟的效果。一般来说,清酒在贮藏期中,其色和香的变化容易进行,而味的变化却较迟缓,以  相似文献   

9.
概述引起啤酒沉淀混浊的因素很多,我这里仅就酒花对瓶装啤酒巴氏杀菌后出现悬浮物问题进行探讨。此类质量问题有如下现象:鲜啤酒清亮透明无任何悬浮物,经巴氏杀菌后,即出现很细小的纤维状、小絮状点,较严重的还带有碎片状;有的刚杀过菌观察不出悬浮物,但一星期后即会出现悬浮物,悬浮物逐渐由细微聚合更为明显;同批酒瓶内恳浮物有多有少不完全一致;同一发酵罐酒,开始过滤下半部的酒,杀菌后出现悬浮物,中部明显减少,上部的酒则极少,或者没有;细纤维状、小絮状点悬浮物经摇动后消失或减少,存放静止几天后又重新聚合。为了探讨这些现象的原因,我们进行了实验室小试和生产上试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谈谈奶酪     
奶酪又称酸奶,是用脱脂乳经乳酸菌发酵,形成糊状或液状后将之冷冻的乳制品。 冷冻奶酪在国外很盛行,品种也很多。但一般来说可分为生菌型和杀菌型两种。生菌型就是发酵乳或酸奶。杀菌型奶酪就是生菌型经杀菌后的产品。此外,还有在奶酪中添加酸味料、香味料、果汁、果肉等赋香奶酪。 从形态上又分为盛于容器即食的软型奶酪和充填于杯状容器中进行硬化的硬型奶酪。  相似文献   

11.
<正> 3公斤蘑菇罐头在生产过程中,经热力排气或真空封口后,再经杀菌冷却,往往容易发生突角和瘪听等质量问题。造成突角和瘪听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蒂是由于杀菌冷却过程中的罐内外压力不相平衡而造成的。 如果P罐内压力—P罐外压力>P临界压力差,则产生突角。 如果P罐外压力—P罐内压力相似文献   

12.
以新鲜脆红李制作的低糖果酱为材料,比较研究巴氏杀菌、超高压杀菌及超声波杀菌对其营养成分和感官品质影响。结果表明:果酱经3种不同杀菌方式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总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总酚、VC含量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总酚含量经巴氏杀菌、超高压杀菌分别下降了32.17%、11.31%,而超声波杀菌后,总酚含量增加了26.67%。VC含量经巴氏杀菌、超高压杀菌、超声波杀菌后分别下降了78.79%、46.97%、30.81%。超声波杀菌后果酱色泽得到改善,感官评分最高。综合评价超声波杀菌能最大程度保持果酱的营养成分和感官品质,是一种适合脆红李低糖果酱的杀菌方式。  相似文献   

13.
啤酒杀菌后,瓶颈处粘有灰白色或黄褐色的丝状物质,一般呈环状或半环状,摇晃后,溶于酒体中,形成明显的悬浮物,故称之为“黑脖”。由于“黑脖”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啤酒的外观质量。我们经过两个多月的跟踪观察及实验,虽然没有完全从理论上分析它产生的原因,但通过采取一些措施还是极大的缓解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在酿酒、饮料等行业的包装工艺中,包装容器——玻璃瓶的清洗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 当前我国酿酒、饮料包装流水线工艺流程如下: 手工、半自动或机械洗瓶→机械灌瓶→机械加盖及封口→杀菌(饮料类)→人工灯检→人工或机械贴签→工人装箱。 从流程中可看出就其机械本身对产品质量影响而言,机械加盖及封口以前各工序主要是对产品内在质量的影响,而其中洗瓶质量最显著,并且该工序是工作条件最差,  相似文献   

15.
酿酒废水成分复杂,含有高浓度的COD、BOD、SS和氨氮等物质,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介绍了酿酒废水处理的不同工艺,并对酿酒废水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酒》2003,(1):4-7
第一部分定义 1 葡萄 1.1 鲜葡萄葡萄园中成熟的鲜果。 1.2 酿酒葡萄根据其特点,主要用于酿酒的鲜葡萄。 2 葡萄汁鲜葡萄经破碎或挤压得到的液体。  相似文献   

17.
隗剑  杨兵 《啤酒科技》2013,(1):35-43
熟啤酒的杀菌强度是包装车间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普查杀菌强度检测误差的基础上,分析确定了造成杀菌强度检测值误差的原因。经试验,我们对杀菌强度检测仪的连接装置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瓶装酒的杀菌强度值的检测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比较不同杀菌工艺对番茄汁中番茄红素和VC的体外消化溶出率的影响。生番茄经破碎制汁后,分别用超高压、热杀菌,考察生鲜汁、超高压杀菌汁、热杀菌汁的番茄红素和VC损失率和在体外消化中的溶出量变化。结果表明,超高压、热杀菌和生鲜番茄汁的初始番茄红素含量分别是12.83,11.69和12.84 mg/100 g,经体外消化(胃消化、肠消化各1 h)后番茄红素溶出量分别是8.08,8.76和6.55 mg/100 g;初始VC含量分别是36.59,24.83和36.43mg/100 g,经体外消化(胃消化、肠消化各1 h)后VC溶出量分别是31.21,17.97和29.95 mg/100 g。超高压汁的番茄红素和VC损失均低于热杀菌汁;热杀菌汁的VC损失严重。经体外消化后,超高压汁中VC溶出量远高于热杀菌汁,番茄红素溶出量接近于热杀菌汁。  相似文献   

19.
《酿酒》2021,(5)
依据酿酒大曲通用分析方法(QB/T4257-2011)对酿酒大曲淀粉含量进行检测,通过实验步骤上的一些改变,探讨改变后方法的适用性,实验表明优化后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度、精确性,能够满足酿酒大曲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在灌肠类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破袋现象,大大降低成品出品率,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避免出现破袋,首先分析破袋原因。 1 破裂的原因 1.1 主观因素(人的因素) ①结扎机手工作不认真、不细心,使热合电流过大或过小,热合压力变化大,导致半成品焊缝不均匀,手感不平滑,当半成品入锅后经高温高压杀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