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用作缓蚀剂的一些氮及硫的芳香族化合物 2.酸溶液中三烷基睇对铸铁的缓蚀机理 3.用基拓扑学的方法研究有机缓蚀剂 4.不饱和化合物的聚合物对酸溶液中低碳钢的缓蚀作用 5.芳香族季胺化合物在含有氯化物的介质中对钢缓蚀的结构效应 6.合金防腐的发展方向 7.阴离子和缓蚀剂的吸附作用对金属溶解速率的影响 8.碳氧化合物的衍生物对碳氢化合物/电解质系统中钢的缓蚀机理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恒电流极化法研究了搅拌溶液(pH=1)中胺类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与H_2S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缓蚀效率按MBA,DBA,TBA的次序增加。DCHEA的缓蚀效率高于DCHA。因此在有H_2S的情况下,氮原子上的“活性”氢对缓蚀效率的影响没有一定规律。还研究了PTU对上述胺类缓蚀剂的缓蚀作用的影响,证明PTU的缓蚀作用同这些化合物还原时形成的HS~-离子的预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失重法研究了盐酸溶液中各类缓蚀剂对锌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盐酸介质中对锌起缓蚀作用的化合物主要是有机物,但缓蚀率不佳.实验发现,在0.8 mol/L的盐酸溶液中丙炔醇、碘化钾和季铵盐的协同作用对锌具有很强的缓蚀作用,并对缓蚀剂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缓蚀效果进行比较,得出缓蚀剂最佳配比和最佳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许岸  陈四燕  陈园  周亚玲  王星  付娇 《广东化工》2012,39(13):11-12,6
文章采用失重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聚天冬氨酸对A3钢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详细考察了缓蚀剂质量浓度和温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对A3钢在0.5 mol/LH2SO4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缓蚀率随缓蚀剂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和盐酸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通过Langmuir和Van’t Hoff公式分别求出了相应的热力学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讨论了聚天冬氨酸的缓蚀行为。  相似文献   

5.
大蒜硫酸提取液缓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用硫酸浸泡大蒜法提取的缓蚀剂对碳钢在酸洗溶液中的缓蚀作用。考察了大蒜质量分数和酸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大蒜提取物在酸性介质中有良好的缓蚀作用,缓蚀效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6.
1.用ESCA和SEM研究纯铁在丙烯酰胺酸性介质中的腐蚀及表面性质 2.用于水处理的新型缓蚀剂 3.用UV光谱法研究稀盐酸中苯胺对碳钢的缓蚀机理 4.阴离子与磷复配用作碳钢的缓蚀剂 5.铝酸钠和铝酸盐组成对冷却水中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 6.用于控制低碳钢腐蚀的一些无毒化合物的协同作用 7.常温下碳钢在溴化锂溶液中的腐蚀与缓蚀 8.有机缓蚀剂对β相脱锌的抑制 9.由阳极电流而定的吸附于被腐蚀金属  相似文献   

7.
添加杂环化合物可以减缓或防止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用失重法、电化学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法分别研究了5种杂环化合物对7075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行为。失重法实验结果和Tafel极化测试结果均表明,这5种杂环化合物对铝合金有不同程度的缓蚀作用,其中吲哚的缓蚀效果最好。通过对铝合金样品表面腐蚀形貌特征及电化学测量结果的分析,确定8-羟基喹啉在氯化钠介质中为阳极过程控制为主的混合缓蚀剂,吲哚为阴极控制为主的成膜缓蚀剂。  相似文献   

8.
提取竹叶中有效成分制备缓蚀剂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重点研究了由竹叶萃取酸性缓蚀剂对碳钢在盐酸介质中的缓蚀作用,探讨了各种温度及缓蚀剂浓度对缓蚀率的影响。竹叶萃取液对碳钢的缓蚀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吐温-85对冷轧钢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失重法研究了吐温-85(聚氧乙烯山梨醇三油酸酯)对冷轧钢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详细考察了缓蚀剂质量浓度(10~100mg/L)、温度(20~50℃)、腐蚀浸泡时间(6~144h)和盐酸浓度(1.0~8.0mol/L)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吐温-85对冷轧钢在1.0mol/L HCl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缓蚀率随缓蚀剂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和盐酸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通过Arrhenius公式和Mathur经验动力学公式分别求出了相应的腐蚀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a, 指前因子A,速率常数k, 动力学常数B),并根据这些参数讨论了吐温-85的缓蚀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中性红在盐酸溶液中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法研究了酸碱指示剂中性红对冷轧钢在1.0~8.0 mol/LH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中性红对冷轧钢在1.0 moL/L HCl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且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校正的Langmuir吸附等温式,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和盐酸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通过吸附理论求出了相应的吸附热力学(吸附自由能△G°,吸附热△H°,吸附熵△S°)和动力学参数(腐蚀速度常数k,腐蚀动力学常数B),并根据这些参数讨论了缓蚀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盐酸介质中吐温-60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木冠南  李向红  屈庆  周俊 《化工学报》2005,56(11):2150-2156
用失重法及电化学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60对冷轧钢在1.0~8.0 mol•L-1盐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结果表明:吐温-60对冷轧钢在1.0 mol•L-1盐酸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其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盐酸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吐温-60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但主要是抑制阴极反应. 通过吸附理论和动力学公式求出了相应的吸附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详细讨论了缓蚀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钼酸盐和钨酸盐在HCl中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法研究了在0.2mol/L HCl介质中,钼酸钠(Na2MoO4)、钨酸钠(Na2WO4)对冷轧钢片的吸附及其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中,钼酸盐、钨酸盐均对冷轧钢片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而且用量很低。缓蚀剂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在相同条件下,对比了钼酸钠、钨酸钠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发现缓蚀率取决于缓蚀剂的质量浓度,当缓蚀剂浓度极低时缓蚀率排序为:钼酸钠〈钨酸钠,但在较大缓蚀剂质量浓度范围内钼酸钠表现出优越的缓蚀性能。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钼酸盐、钨酸盐在HCl中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3.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种联结基不同的阳离子双子季铵盐缓蚀剂(bi-PDTBP和PDTBP)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通过分配系数及有关理论,计算出2种阳离子双子季铵盐缓蚀剂在分配时的热力学参数,并系统考察了温度、油水比例、盐浓度、缓蚀剂浓度和时间对缓蚀剂在油水介质中迁移的影响;最后通过失重法研究了2种缓蚀剂在1 mol/L盐酸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温度和缓蚀剂浓度可促进缓蚀剂在油水介质中的分配,而盐浓度和油水比例会阻碍缓蚀剂在油水介质中的分配;另外,随着2种缓蚀剂浓度的增加,缓蚀效率逐渐提高,且bi-PDTBP在高温下的缓蚀性能优于PDTBP。  相似文献   

14.
<正> 酸浸、除垢和化学清洗均为金属主要遭受酸性环境腐蚀的过程,在这些情况下,通常采用有机缓蚀剂。本文讨论了与这些缓蚀剂的工业应用有关的一些问题。纯缓蚀剂成份的实用特性可以通过某些典型参数的初步分析而得到。这样,折射率、比重、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测定就提出来了,从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的记录以及气相色谱分析也能获得有用的鉴定。对于含氮的有机缓蚀剂,提出了测定活性化合物浓度的比色法。酸性介质缓蚀剂缓蚀效率的评价必须注  相似文献   

15.
利用理论计算的方式,研究了万寿竹中16种主要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及电子结构讨论了其缓蚀活性。数据说明这些典型化学物质具有有机缓蚀剂的一般特征。从分子能隙数据来看,除化合物6以外都容易发生吸附作用,而从分子极性来看,化合物1,3和16极性相对较大易发生物理吸附,Fukui计算结果说明,化合物5,7和8容易发生亲电反应,静电势数据说明它们的反应活性位点在羰基氧原子附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从河蚌中制取酸洗缓蚀剂作了探索性的研究。将新鲜河蚌在6M盐酸中水解一定时间后,经过滤,得到含有多肽化合物和氧基酸的水解混合物,然后用失重法评定水解产物对碳铜在盐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河蚌水解10小时左右所得产物具有最佳缓蚀性能,随着水解产物浓度和温度的升高,缓蚀率均上升。在盐酸浓度——缓蚀率曲线上存在一个最低点,若材质在盐酸中的腐蚀速度较大则水解产物的缓蚀率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失重法研究了盐酸溶液中各类单组分缓蚀剂对锌的缓蚀作用和多组分缓蚀剂的协同效应,研制出一种自生膜型镀锌设备盐酸清洗缓蚀剂JSS,并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评价。腐蚀速率-缓蚀剂浓度曲线、腐蚀速率-盐酸浓度曲线、腐蚀速率-时间曲线和腐蚀速率-温度曲线等研究结果表明,JSS缓蚀剂缓蚀性能优良,抗干扰性好。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JSS缓蚀剂是一种阴极型缓蚀剂。JSS缓蚀剂在锌表面可自动产生完整的金黄色吸附膜,不仅保证镀锌设备盐酸清洗过程中镀锌层的完整性,而且清洗后能防止镀锌层的大气腐蚀和循环水中的电偶腐蚀。  相似文献   

18.
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法研究了缓蚀剂 WS 在5%盐酸溶液中对20A 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缓蚀剂 WS 是混合型缓蚀剂,缓蚀效果良好。通过对 WS 加入浓度与缓蚀效率的研究,找到了 WS 在20A 上的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9.
张光华  董秋辰  刘晶 《化工学报》2019,70(Z1):61-6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种联结基不同的阳离子双子季铵盐缓蚀剂(bi-PDTBP和PDTBP)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通过分配系数及有关理论,计算出2种阳离子双子季铵盐缓蚀剂在分配时的热力学参数,并系统考察了温度、油水比例、盐浓度、缓蚀剂浓度和时间对缓蚀剂在油水介质中迁移的影响;最后通过失重法研究了2种缓蚀剂在1 mol/L盐酸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温度和缓蚀剂浓度可促进缓蚀剂在油水介质中的分配,而盐浓度和油水比例会阻碍缓蚀剂在油水介质中的分配;另外,随着2种缓蚀剂浓度的增加,缓蚀效率逐渐提高,且bi-PDTBP在高温下的缓蚀性能优于PDTBP。  相似文献   

20.
分别对不同植物中的提取物制备的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进行测试。根据以前文献的记载的结构推论,选择那些含有N,S,O,不饱和键成分的植物在Soxlet装置中用异丙醇提取。某些植物液还要用染料上色。缓蚀剂性能的测定是在30℃上1MHCl溶液中A38碳钢上进行的,采用固定间隔时间,电极化和阻抗等方法进行分析,所有提取物按5wt%标准浓度配制缓蚀剂进行缓蚀效果测试。都具有很高的腐蚀抑制率(90-96%)。大蒜和蒲公英的提取物被证明是最有效的缓蚀剂。几种看作是有效的缓蚀剂在单独作用时其浓度不足以提供如此高的缓蚀保护。可以推测缓蚀剂间具有增效作用。协同效果非常可能。因为培养液是从复杂的生物系统中获得的,含有大量电化学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