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验证数字散斑方法研究保护层开采物理相似模拟的采空区上覆岩层垮落、变形规律的可行性,设计了利用数字散斑方法研究相似材料试件的变形和破坏特征的实验。实验获得了相似材料试件单轴压缩过程中的散斑位移云图。通过对试件破坏前、破坏过程中和破坏发育完全3个关键阶段的散斑位移云图进行分析,获得了试件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特征,揭示了试件单轴压缩产生剪切破坏的机理,并验证了利用数字散斑方法研究保护层开采物理相似模拟采空区上覆岩层垮落、变形规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煤样变形破坏过程中全应变场的分布规律,利用TYJ-500KN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剪切流变试验系统和XTDIC三维光学数字散斑系统对煤岩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根据数字散斑的计算结果对煤样全程的加载过程的位移演化进行研究。得到结论,在煤样剪切破坏时,数字散斑图像中位移集中带出现较早,且位移集中区域辨别明显。通过对煤加载破坏全过程监测,数字散斑系统可以准确预测破坏形式和试样的破坏位置。因此,对于煤样的破坏,数字散斑监测数据分析判别为较准确预测试样破坏位置起到重要作用,对探究煤样破坏位置及变化集中带分布规律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岩土材料变形局部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研究了岩土材料破坏过程出现的变形局部化现象,得到了花岗岩、煤、土3种材料变形局部化开始时刻、宽度、倾角及演化规律。实时、定量地跟踪测定了岩土材料破坏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对采煤机截割煤岩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并对截割过程进行了散斑测试,发现截齿截割中存在局部化变形的规律,这一实验结果对认识煤岩截割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对采煤机截割煤岩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并对截割过程进行了散斑测试,发现截齿截割中存在局部化变形的规律,这一实验结果对认识煤岩截割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数字体散斑法煤样内部三维应变场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岩内部三维应力应变场的测量对冲击地压、气体吸附及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验室中很少有方法能够直接测量煤岩内部三维应力应变场。采用新近发展的数字体散斑法与微焦点工业CT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测量了单轴压缩和CO2气体吸附过程中煤样内部的变形,由变形获得煤样内部的三维应变场。研究表明,煤样内部天然结构可以作为携带变形信息的散斑结构,用于变形测量。通过单轴压缩煤样内部等效应变及体积应变的可视化,直观地显示出试件内部应变局部化区域孕育发展的过程,煤样的变形破坏具有明显的应变局部化特征,应变局部化区域与煤样最终破坏断裂区域位置一致。利用DVSP法测得了煤样吸附CO2过程中的三维应变场,并与应变片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体积应变的分布图直观揭示出煤样在吸附气体过程中存在膨胀区与压缩区,由于非均质性造成内部变形不均匀。  相似文献   

7.
1散斑测试原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是2O世纪8O年代初由日本的Yamaguchi和美国的Peter及Ranson同时独立提出  相似文献   

8.
借助数字散斑观测技术,采用相似材料模拟方法通过对深部岩巷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演化特征、变形破坏规律的分析,揭示了深部岩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机理。分析不同支护作用下开挖速度影响的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寻求岩爆发生与深部岩巷变形破坏的内在联系。分析实验结果得如下规律:开挖速度加快后,围岩变形塑性区逐渐扩大,深部岩巷岩爆倾向和围岩破坏程度逐渐增大;弱锚网支护对围岩变形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强锚网对围岩支护作用明显,支护强度提高,深部岩巷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增强,整体变形减小、围岩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9.
软岩变形局部化过程的数字散斑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东明  胡千庭  王浩 《煤炭学报》2011,36(4):567-571
采用激光数字散斑光测方法,对泥砂岩和泥岩这两种不同岩性的软岩试件在单轴受压状态下变形局部化的全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经过一系列散斑干涉的相关分析,实时跟踪了软岩应变局部化的变化规律,观测到了软岩应变局部化带的“转动”全过程,并确定了局部化起动的时刻及局部化带内的变形速度。当荷载增加到峰值强度的60%后,泥砂岩出现稳定的变形局部化带。与泥砂岩的单斜局部化带不同,泥岩产生了共轭的交叉局部化带,并沿局部化带发生断裂破坏。实验结果表明,软岩的变形局部化起动时间要早于强度较高的脆性岩石,且软岩的局部化发展过程比脆性岩石稳定、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平顶山十矿己15-16煤层的赋存特征,运用相似材料模拟、数字散斑及数值模拟分析了近距离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被保护层应力分布特征、卸压范围、变形规律等。结果表明: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位于裂隙带的中下部,充分卸压;最大膨胀变形率可达1.91%,被保护层受保护范围为走向方向内错8~10 m,倾斜方向内错8~11 m。被保护层产生膨胀变形使其透气性增大,创造了煤与瓦斯共采的条件,确定了卸压瓦斯抽采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矿井水排放存在的弊端,提出采用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处理矿井水。介绍了该技术的水质净化原理、微磁凝聚技术、磁种回收技术、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特点,以期在处理矿井水排放工作中得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涂层防蚀技术包括除锈工艺和涂层技术两部分。除锈工艺是涂层技术的保证,常用的是喷丸除锈法,涂层技术是除锈工艺的目的,推荐采用环氧树脂漆系列产品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通信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及需求,本文为开发具有自我操作及管理能力的CEW奠定了基础,并为网络业务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持,减少了成本配置和风险.  相似文献   

14.
文中分析了铁谱技术在滚动轴承状态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指出振动监测技术更加适合于滚动轴承的状态监测。通过分析用于滚动轴承状态监测的共振解调技术,指出滚动轴承不同元件的故障特征频率不同,用共振解调技术对滚动轴承进行状态监测时就需要具有不同中心频率的带通滤波器,使得检测线路及设备过于复杂。而小波分析技术仅通过采用不同的尺度因子,即可实现具有不同中心频率和带宽的带通滤波器,对振动信号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进行分析,刚好可以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文中给出了用小波分析技术及铁谱技术对滚动轴承状态监测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5.
针对矿用连续环传接环传统淬火工艺存在的缺点,分析了连接环余热淬火新工艺的技术原理,应用条件,技术关键,并通过新旧工艺的比较,说明该工艺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6.
何春燕  林朝平 《煤矿机械》2006,27(12):111-113
分析了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特征,即拥有先进性、实用性与前沿性,并介绍了多项先进制造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如精密成形技术、激光相变硬化处理、数控高速切削加工、快速原型模具技术及特种加工技术等,以改善模具的加工精度与制造质量,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汪安佑  余际从 《中国矿业》2005,14(10):22-25
我们认为白银市在前一阶段的经济转型中所采用的为“高新技术产业替代模式”。白银市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替代模式”转型中采取了许多措施。积极发展高新技术替代产业。并取得了快速发展效应。但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替代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认为白银市应采用“高新技术产业化模式”。本文论述了“高新技术产业化模式”的内涵与特点,提出了白银市采用“高新技术产业化模式”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当前W ebG IS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利用当前W ebG IS技术处理客户端存在的地理空间数据问题,并提出了基于SVG技术的W ebG IS解决方案;探讨了SVG格式的地理空间数据的组织与表达。  相似文献   

19.
铁谱技术和振动监测技术是2种十分有效的故障诊断技术,但它们各有优缺点。利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理论将2种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了提升机滚动轴承的铁谱-振动模糊综合诊断系统,并通过简单的生产实验,验证了铁谱-振动综合诊断系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顶板岩层水平长钻孔抽放瓦斯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运培  赵旭生 《煤》2000,9(2):6-8,12
采用顶板岩层水平长钻孔抽放邻近层和采空区瓦斯是一项新技术 ,全面介绍了该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中综合运用了矿山压力和岩层移动理论、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瓦斯越流理论以及试验研究的方法。这一新技术的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 ,该成果对高产高瓦斯工作面的瓦斯治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