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湖南电网500 kV无双线经双江500 kV变电站T接后,输电线路长度由原来的300 km 缩短为129 km 左右,为无双线500 kV并联电抗器的退出运行创造了条件。为防止高压并联电抗器发生故障,针对无双线电抗器退出运行后的操作过电压进行了计算,探讨电抗器退出运行的可行性。计算了避雷器投入运行时高压并联电抗器运行和退出情况下的操作过电压,及避雷器退出运行时高压并联电抗器运行和退出情况下的操作过电压。计算结果表明无双线并联电抗器退出运行时,系统操作过电压可满足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2.
广东电网500kV惠汕线经茅湖变电站解口后,原线路高压并联电抗器配置条件发生改变,加之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变化较快,造成高压并联电抗器故障率较高。为此,对惠汕线惠州、汕头侧高压并联电抗器退出运行展开电磁暂态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高压并联电抗器运行和退出工况下工频过电压、合闸及单相重合闸操作过电压、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以及甩负荷操作过电压等,研究结果表明惠州—茅湖—汕头通道原配置高压并联电抗器退出运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220 kV变电站35 kV并联电抗器切除时操作过电压导致的设备故障,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切除并联电抗器过电压产生的机理、危害和抑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并联电抗器的选相投切策略,并开展了现场过电压实测和PSCAD仿真分析,为35 kV并联电抗器操作过电压的抑制提供了解决思路和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4.
当220 kV长距离架空输电线变更为地下电缆时,输电线路对地电容增大,对地电容电流也随之增大。为吸收该类型线路在运行中产生的容性无功功率,限制系统中的操作过电压、工频过电压,保护一次设备的安全,需配置容量适宜的高压并联电抗器。立足于某220 kV变电站扩建220 kV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实际工程,对线路保护和高抗保护的保护电压、启动失灵、解除复压闭锁、“远传1” 和“其他保护动作”等相关继电保护接线原则进行探讨,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今后其他高抗扩建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220 kV叠泉变电站是中国首个计划在高压侧母线投入电抗器以补偿容性无功功率的变电站,对该电抗器投切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进行了评估。考虑电抗器励磁特性和投切过电压的统计特征,计算了由并联电抗器投切引起的各母线电压变化,对电压波动是否在设备耐受能力和系统容限范围内进行了评估;分别计算了安装和未安装选相合闸装置的投切暂态,包括投切并联电抗器所引起的操作过电压、励磁涌流。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控制断路器截流值可以保证切除高压电抗器时过电压在设备允许范围内;使用选相合闸装置并制定合闸策略,可以降低励磁涌流至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6.
瓶窑变电站无高压并联电抗器时,淮沪线的工频暂态过电压水平,分别己由华东电力设计院和华东电力试验研究所作过预测。如今,水电部己明确在瓶窑变的500kV繁瓶线上设置一组150MVAR的高压并联电抗器。本文就繁瓶线装设该并联电抗器前后,瓶窑变的工频暂态过电压水平作一比较,并对繁瓶和瓶南线的潜供电流,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海底电缆较大的充电功率导致海上风电输电系统的工频过电压较严重,可采用高压并联电抗器进行限制。文中以中国某220 kV海上风电场为例,对其工频过电压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利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alternative transient program-electro magnetic transient program,ATP-EMTP)建立了海上风电场经交流海缆送出系统模型,计算了输电系统工频过电压分布,进而对高压并联电抗器配置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系统侧甩负荷过电压远大于风场侧甩负荷过电压;总补偿度相同时,在陆上进行单端补偿的效果略优于双端补偿。在此基础上给定了该海上风电场工频过电压限制的高压并联电抗器配置方案,并计算了不同海缆长度下所需的最小补偿度,为工程设计及设备选型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变电站电抗器投切过程中易产生过电压,导致真空断路器爆炸、烧毁等问题,分析了投切电抗器时过电压产生的机理及常规治理措施的不足。提出通过在电抗器加装过电压吸收装置,达到限制过电压水平、减少过电压对真空断路器冲击的目的。在锡林郭勒电业局220 kV高力罕变电站串联电抗器及220 kV玉龙变电站并联电抗器加装过电压吸收装置后,有效降低了电抗器投切时的过电压水平。  相似文献   

9.
真空断路器操作过电压及其限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启文 《电世界》1998,39(7):1-3
真空断路器的操作过电压危及电力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文中对真空断路器开断中压配电网交流电流时的过电压,开断高压电动机时的过电压,操作并联电抗器和并联电容器时的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分别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限制以上各类过电压的方法,分别有:采用较长的连接电缆,相对地加装并联电容器,相对地加装金属氧化物避  相似文献   

10.
高压并联电抗器是长距离超高压线路的主要设备之一,因其自身故障率较高、电网结构改变、运行方式变化等原因,使高抗原始配置条件发生变化。针对某750 k V线路首端变电站高抗内部产生乙炔,给线路正常运行带来隐患,对其退出运行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应用EMTPE电磁暂态仿真软件,重点计算了线路在首端高抗退出工况下和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以及非全相运行过电压。计算结果表明该线路首端并联电抗器退出运行是可行的,系统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可满足运行要求,但需要将快速重合闸改为慢速重合闸。  相似文献   

11.
单相自动重合闸与系统过电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在不投入并联电抗器的情况下,特高压线路的工频电压升高;随后用PSCAD仿真软件对单相自动重合闸过电压进行仿真,在双端电源与长线相连情况下,分析并联电抗器运行方式和安装避雷器对工频电压升高的抑制作用。从推导分析中得到了特高压线路的工频过电压特性,提出了避雷器的最佳安装位置及对过电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商立群  陈琦 《中国电力》2015,48(4):95-100
在特高压线路中,并联电抗器起限制工频过电压、抑制潜供电流、避免谐振过电压以及无功平衡等作用。首先研究了并联电抗器限制工频过电压的特性,分析计算表明并联电抗器仅可以有效抑制所在端的甩负荷工频过电压,为保障线路沿线电压均分布在允许范围,当线路长度超过550 km时宜采用分段补偿;然后分析了潜供电流和非全相谐振的原理以及它们与补偿度的关系;最后给出了并联电抗器配置的原则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利国 《广东电力》2005,18(8):16-19
电力系统的负荷需要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而无功功率平衡要满足众多的结点电压,就需要分级分层就地平衡。地区电网的电压无功控制,主要是控制其管辖范围内的各级变电站,使电网的电压合格,并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降低网损。为此,通过分析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主要设备:有载调压变压器、并联电容器以及并联电抗器,说明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原则、要求、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4.
贾磊  蔡汉生  史丹  陈喜鹏 《广东电力》2011,24(10):20-24
针对西电东送时西部电网在向广东电网送入有功功率的同时从广东电网吸收大量无功功率的问题,研究在高压并联电抗器(以下简称高抗)退出运行时线路的过电压水平.选取西电东送入广东的桂山甲、乙线,贺罗I、Ⅱ线,梧罗工、Ⅱ线和玉茂Ⅰ、Ⅱ线8条线路的实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布参数模型作为计算模型,在时电网进行必要的等值简化处理后,...  相似文献   

15.
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功能和调节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陈维贤  陈禾 《高电压技术》2006,32(12):92-95
根据超、特高压长线路无功平衡的条件,列出了并联电抗器的可控调节方式,可使全线始终处在最佳运行工作状态。并联电抗器抑制工频过电压的机理,在于缩短空线的等效长度,从而削弱电容效应,基于这一特点,可控电抗器应有高速响应能力,使在形成空线的瞬间立即恢复到全补偿工作状态。在切空线过程中,线路残余电荷通过并联电抗器的低频泄放显著延缓开关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而致避免重燃。在叙述中性点小电抗对抑制谐振和潜供电弧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指出它不应做成可控形式,其大小应根据主电抗的最大容量选定,以免显著限制后者的功率调节范围和造成对自身与主电抗中性点的过高的绝缘要求。  相似文献   

16.
乌北-吐鲁番-哈密750kV输电线路工频过电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高压电网的工频过电压是确定系统绝缘水平的重要依据.750 kV输电线路电阻和电感较小、分布电容大,线路较长,工频过电压比一般超高压线路更为严重.笔者以乌北-吐鲁番-哈密750 kV输电系统为背景,利用电磁暂态程序(EMTP)计算了线路的潜供电流、恢复电压,以及各种运行方式下的工频过电压,并对线路两端高抗限制工频过电压...  相似文献   

17.
110 kV长线供电系统的过电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个110kV长线供电系统模型,用软件EMTP对该系统进行了工频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计算。结果表明:如线路长度在200km左右,系统的工频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均在允许范围之内,除在线路上加装一定容量的并联电抗器外,不需要采取特别的措施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实际无功规划和运行电压调控中关于高、低抗补偿效果的一些模糊经验认识,基于无功补偿调压估算模型,提出了高、低抗补偿调压的机理比较分析公式。在超高压系统中,主变高、低压侧并联高、低压电抗器对其主变高压母线电压的调节大小可分别通过无功补偿调压的一般估算模型及其拓展估算模型进行估算。分别位于华中电网送电电源中心和受端负荷中心的2个典型500kV变电站高、低抗补偿调压的实例仿真比较分析验证了高、低抗补偿调压估算公式的正确性和精确性。仿真结果表明:高、低抗补偿调压的大小主要由补偿点的短路阻抗参数决定;一般在低抗补偿调压不灵敏的地点高抗补偿调压也同样不灵敏,且在同一变电站相同容量高、低抗对主变高压母线电压的调节量之比基本保持稳定,并可通过提出的公式近似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