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后评估(post-ocupancy evaluation)是依据建筑性能标准对建筑环境进行评价与分析的操作。后评估以建筑使用者及其需求作为评价标准和依据,以期从评价中获取信息和经验为未来创造更好的建筑提供有益的借鉴。就当今建筑设计实践的全过程而言,使用后评估是建筑设计程序中的又一个重要的因素, 它的操作和研究使建成环境和设施更加完善,使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和合理。使用后评估分为三个层次,它们是指示性后评估、评价性后评估和诊断性后评估。本文通过对使用后评估理论的梳理,针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学楼进行后评估,将后评估理论进行了实际程序的操作,为我国建筑环境后评估提供了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及其形成机理,阐述其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标准中对热岛效应的评价方法及防治技术措施,从热岛效应的所属范畴、评估指标和评估尺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目前城市设计的热岛效应评价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城市设计中应该从减少人为热释放量、降低室外环境的壁面辐射、提高室外潜热交换量入手,缓解热岛效应;对热岛效应的评价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3.
边坡生态防护的技术研究已步入稳定阶段,但关于成本效益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对生态效益的研究。由于研究员评估角度和评价方法的差异,仅考虑案例研究评估,缺乏统一和理性的评估标准,很难实现直接评估边坡工程生态防护的所有方法。通过能力值分析法对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对结构稳定、生态和景观效益进行全面研究,为边坡生态防护工法的效益评价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关于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评估体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暖通空调系统方案设计是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本文分析了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评价中需要注意和考虑的几个问题,在指出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评价特殊性的基础上,突出了评价过程的目的动态性,强调应以人为本,以用户的需求(满意度)为终极的目的进行评估决策。最后讨论了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评估的内容,包括安全性、经济性、耗能、室内环境品质(IEQ)、可靠性、灵活度、环境影响、灵活性和可维护性等。建议从整体上进行综合评价。为我国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评估体系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桥梁管理软件中桥梁状况的评价分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述桥梁管理系统的定义,重点对桥梁状况评价分级进行了综述分析,介绍了桥梁状况评价的目的,状况检查和评估分析的方法,并介绍了当前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6.
变权法在招标评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存在失衡指标的招投标实例进行分析,发现常权的综合评估法对此类投标的评价存在偏差。尝试引入变权法来纠正这种偏差,并从引例的评价结果和应用的法律法规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论证了在招标评标中应用变权法进行综合评估是可行的,由此得出的评价结果可使决策者对投标情况看得更清楚,决策基础更加科学、公正。  相似文献   

7.
对上海市某肿瘤医院进行了地质环境分析与评价,从地面沉降、边坡失稳、地基变形、水土突涌等方面,确定了本次评估的地质灾害灾种,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综合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程项目后评价中NPV和IRR影响因素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工程项目后评价主要是依据项目完后的实际数据得出相应的指标,并与项目前期评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文章通过相应的数学模型,对项目后评价NPV和IRR进行计算,分析项目后评价中各因素对该类指标的影响程度,为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和指标影响因素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技术中心创新效益的评价是建筑企业对技术中心进行评估的重要环节.针对建筑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评估的特殊性,建立创新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从众多指标中选取最具影响力的投入产出主导因素,采用CCR-DEA模型对技术中心的综合创新效益进行评估.通过熵值法-DEA模型所确定的创新效益指数,对技术中心创新效益进行有效性评价.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国际高等教育评估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教育评价和现代教育评价的起源、高等教育评估组织与制度诸方面,对中、美、英、日四国的高等教育评估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简述了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可靠性的桥梁评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桥梁的可靠性出发,介绍了桥梁评估的内容,从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桥梁可靠度的评价,对桥梁的工程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万金柱 《山西建筑》2006,32(15):220-221
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特点的分析,得出评价其资信等级的十四个指标,并对指标进行了分析,试图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施工企业的资信等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18):145-146
风力发电建设的前期关键工作就是对风能资源的普查和评估,风能评估技术决定着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文章在分析风能资源评估重要性的基础上,对风能资源评估技术方法进行了简要概述。同时,对我国风能资源普查评价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对风能资源评估技术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国内外混凝土耐久性的各种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分别从材料、构件和结构三个层次对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的局限性,指出当前耐久性评价指标的特点和缺陷.进一步提出考虑混凝土抗裂性能和体积稳定性,建立耐久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探讨其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城市建筑火灾损失与防火安全水平的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引擎  毛小雷 《建筑科学》1998,14(6):9-15,30
城市建筑火灾损失的评价旨在对建筑物的各种存在状态和潜在的火灾危害进行一种理论分析和实际评价。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实际存在的防火安全度,提出了消防安全资金投入比例的一种理论计算方法。通过对几种火灾安全评估模型的分析,确定用表格数值的方法去评价我国现有的建筑防火安全水平,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城市防火安全评定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聚宝湾美丽乡村建设过程,运用使用后评价方法对建成后聚宝湾乡村人居环境进行评价,选取与使用者相关的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进行调查分析整理,对嘉兴市聚宝湾乡村人居环境进行评估,从使用者角度印证聚宝湾乡村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在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中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方法,并将灰色系统中的灰关联分析方法与高层建筑中对火灾起火概率的有影响的因子相结合,着重分析了影响起火概率的复杂而又模糊的因素,然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对火灾风险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估分析。在对该模型的评估分析中笔者对权重的选取、多层次的灰关联综合评判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的研究,并从实例分析出发,论述了数学模型在高层建设火灾风险评价中的作用,为研究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全面综合的评估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进而在理论上、方法上为采取合理的火灾防治技术措施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丁奇  钱佳 《建筑与文化》2016,(5):124-125
本文从区域、建筑、使用者、管理者四个方面对传统聚落火灾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传统聚落火灾风险的分析评价模型,通过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因素指标的权重大小,用Matlab软件编制传统聚落火灾风险的分析评估程序,并对各指标判定的界限值和赋值方法进行了界定,最后对评估结果的分数进行了预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信息化效益评价出发,采访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黄如福教授,阐述了信息化效益虽然无法进行定量的评估,但是可以从提升企业管理标准、管理创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得出企业要做有效益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炼化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的科学合理评估,将应急能力涉及的所有因素凝练划分为6个分项能力,给出了相应的评估要素,构建了炼化企业应急能力评估层次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求解,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分布;在此基础上,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应急能力评估模型,将专家评估结果中模糊 性的程度语言概念进行量化处理,实现了多因素多层次的评估问题从定性研判向定量分析的转换;同时提出了与评估模型相配套的专家遴选、评估方案和问题清单化梳理方法,形成了完善的炼化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 力评估方法体系。以三家炼化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对应急能力模糊综合评价向量和评估分值进行求解确定,分析归纳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行应急能力评价。研究成果可以为提升和完善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