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藏高速(G6)宁蒙省界麻黄沟至宁夏惠农段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上属干旱、寒冷的特殊地带.为探索和研究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这些地带早期出现车辙、各种不规则裂缝等病害,以期达到耐久、长寿命使用,宁夏交通厅在修建此段路面时,试验了10km分18个区段,5种结构类型、7种级配类型、4种沥青的多组合沥青混凝土路面.这些路面在通车使用5年后,出现了以不规则裂缝、松散、车辙为主的不同病害.通过对此试验路段不同病害全面调查,研究分析并提出不同处治措施,最终达到维修效果,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并为以后高等级公路在此环境下修建养护总结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隧道施工公路路面沉降规律和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铁路大量出现下穿既有公路的交叉工程,隧道施工沉降将影响公路行车安全,急需建立下穿公路隧道施工沉降控制标准.本文根据公路运营安全平整度要求,揭示了公路维修标准平整度与隧道施工路面最大沉降值的关系;应用正交数值试验方法,提出了不同等级公路路面允许的隧道施工沉降值及沉降速率.  相似文献   

3.
在道路使用性能的指标属性值已知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各路段的养护工程次序,是养护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结合多属性决策原理,将客观赋权和主观赋权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组合赋权多属性决策优化模型,对路网内养护路段进行合理排序,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4.
永久性沥青路面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永久性沥青路面的设计理念代表了国外高等公路路面结构、材料选择和设计新趋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本文评述了永久性沥青路面的概念及结构特点,总结了目前基于力学的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介绍了永久性沥青路面各结构层材料设计的特点,以及永久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养护维修特色和寿命经济分析。揭示了永久性沥青路面具有区别于传统路面的结构特性,以及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建议修建高等级公路时能借鉴国外永久性沥青路面实践经验,提出基于永久性沥青路面设计理念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以提高我国高等级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提出了基于我国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预养护对策选择是一个多属性决策问题,但由于缺乏信息,决策往往由专家主观判定,结果依赖于专家的工程经验.在全面分析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决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专家打分来量化不同预养护对策的各个评价指标,采用物元分析方法对不同预养护方案进行综合排序,从而确定最佳预养护措施.该模型克服了传统决策方法中存在的主观因素过多、权重不确定等问题.结合上海市A20公路预养护工程进行的实例研究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沥青路面预养护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索现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预测中国公路发展规律,提出现有公路的路面养护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经济理论中的费用效益模型,以天津市几年来对公路养护所投入的资金和收益数据为例,利用经济评价指标对路面养护投资做定量的分析,对公路养护投入的时间、资金大小和实际效果做出评价,力求为未来的路面养护资金投入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单向交通公路隧道内空气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公路隧道内路面结构温度变化规律,提供隧道路面工作环境温度指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隧道空气温度分布状况进行预估.结果表明长、短公路隧道中部空气温度呈现出不同分布状态:短隧道中部空气温度受洞外气温影响较大,表现出与洞外相同的变化趋势;采用纵向机械通风的长隧道中部空气温度一年中趋于稳定;隧道进出口处温度受洞外空气状况影响强烈.分析结果能够为隧道内路面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全过程,中定义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种费用,建立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总费用模型,研究了混凝土路面总费用与各种费用的数学关系。其结论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和养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大量的水泥路面已经到了服务寿命,道路等级和服务水平提升得内在要求,促使"白改黑"成为旧水泥路面改造、升级最广泛采用的技术.结合实际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采用疲劳和温度应力强度为判据指标,预估旧水泥路面剩余寿命,结合专家评分方法和经济效益分析,提出旧水泥路面白改黑决策机制;并采用PCI,RSI及PSSI路用性能指标衰变模型,分析了白改黑后复合路面路用性能衰变规律,结合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实际需求,提出复合路面预防性、中修、大修养护决策机制和标准,科学制定了复合路面中长期的养护规划方案,并对养护规范方案实施效果进行了预估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科学地进行沥青路面性能状况评价和养护维修决策,对北京市多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状况指数( PCI)历年检测数据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利用分类统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养护模式下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状况指数变化规律,提出了考虑不同养护模式的路面状况指数的指数型预测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路面使用龄期不同,路面养护维修类型和强度也不同. 不同养护模式下,沥青路面状况指数呈现低强度下降和波浪形高强度衰变趋势,在使用寿命末期,路面状况指数呈急剧衰变趋势. 对于北京地区,路面衰变参数a的取值为0. 008~0. 035. 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预测结果符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衰变趋势和养护维修规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做出合理路面养护决策方案,对基层的技术状况进行研究,以弥补现有的沥青路面大中修养护决策中对基层技术状况判别的缺失.方法基于辽宁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自动化检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SPSS软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挑选出对基层技术状况起决定性因素的病害类型,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每种病害对基层的影响大小,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打分表进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价更趋科学化.结果G202黑大线的检测数据表明,该段路线的基层破损率(RBDR)为8.538,置信区间上限下限为9.643、7.740,基层破损指数(BCI)为56.69,置信区间上限下限为54.82、58.14.结论笔者提出的基层破损率、基层破损状况指数计算简便易行,能够对基层破损状况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复合式路面的特点,揉和混凝土路面MHB碎石化技术和沥青路面场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和层间粘结技术,形成了复合式路面再生关键技术,结合重庆某国道的路面维修改造,使得对旧路材料的利用率达到90%以上,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破损状况评价体系研究

张辉1,2;李英涛3;付新新2;潘友强2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学院,南京 210016;

2. 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211800;

3. 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技术有限公司,南京,210049)

创新点说明

1)本文选用江苏省内悬索桥和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害破损方式进行对比,并对省内几座跨江大桥的铺装层病害与正交异性桥面板结构进行协同分析。

2)本文基于《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建立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病害破损状况的相关评价指标,主要包括SDPCI(钢桥面铺装破损状况)、PDR(脱空率)、PCR(裂缝率)等。

3)建立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与钢箱梁结构一体化的多维度网格化协同评价体系,横向按照不同车道的左、中、右轮迹带进行划分区间,纵向按照缆索(桥跨)进行划分区间。

4)根据桥面使用性能网格化分区评价结果,并基于充分利用桥面铺装剩余性能的考虑,进行桥面分段养护的方案决策,包括小修保养、预防性养护、大中修等。

关键词:钢桥面铺装;环氧沥青混凝土;破损状况;评价体系;养护决策

  相似文献   

14.
区域道路养护合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一些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在确定道路养护优先度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沥青路面养护管理的使用性能预测方法,并与灰聚类评价方法相结合,从而可以更为合理的确定出道路的养护优先度,本方法克服以往评价方法只能确定路面使用状态而不能排序的缺陷,使得在道路养护时,可以添加一个有力的依据,并且使得道路养护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普通路面混凝土易受冻融破坏,及化学腐蚀破坏和返修率高的缺点,拟研究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适量酚醛树脂粉末双掺混入普通水泥路面混凝土中,利用聚合物改性的原理,改善混凝土相的结构特性,延长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降低维护费用.试验分析显示,当P=7.5%~10%之间时,能较好较经济地改善公路混凝土的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路面工程质量监控及养护问题,讨论雷达检测技术解决路面工程质量监控及养护问题的必要性,分析雷达检测路面厚度和路面结构脱空的技术特性,说明雷达检测技术是可以满足测量误差要求的一种公路无损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如何合理制定隧道建设引起的路面沉降控制基准的难题,以行车舒适性控制标准为出发点,同时考虑既有公路的不平整度和隧道建设引起的路面沉降槽形态特征,基于理论推导提出了一个较完整的解决方案. 首先,选择行车竖直方向上振动加速度为舒适性指标;其次,采用理想正弦函数加以刻画公路路面纵断面曲线,通过求导得到行车竖直方向振动加速度与既有公路的纵断面曲线特征参数的关系;再次,用Peck公式描述隧道建设引起的路面沉降槽形态特征,通过求导得到行车竖直方向上振动加速度与沉降槽形态参数的关系;然后,根据叠加原理可得到行车最大竖直方向上振动加速度的计算公式,该公式考虑了既有公路的不平整度和隧道建设引起的路面沉降的影响;最后,基于加速度值与人体主观感觉的关系,提出了路面沉降控制基准确定公式. 结果表明:行车舒适性与既有公路纵断面曲线的波长成正比,与振幅成反比;行车舒适性与路面沉降槽宽度系数成正比,与隧道中心线处路面最大沉降值成反比;行车舒适性与行车速度的平方成反比例. 通过适当降低行车速度是放宽沉降控制基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磨损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车道行驶轮迹横向分布频率曲线显示,渠化程度较高的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磨损破坏主要集中在行车道轮迹峰值范围.现行养护规范提出的常规养护对策所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结构组合调整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中城市的新建项目的投入使用,产生和吸引大量交通流,已对其周围原有高速公路网造成严重的负担,加大了高速路的维护成本,甚至影响了区域路网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做出区域高速路网维护决策时应考虑交通影响评价的实际情况,从高速路网的发展现状和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论证,才能制定出科学的高速公路维护方案,提高区域路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不同轴载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潜在破坏能力问题,提出一种根据不同轴载作用下路面力学响应为标准的路面破坏分级方法。该方法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析了不同轴载作用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力学特性,通过计算沥青层的抗剪强度、半刚性基层的拉应力和各结构层的压应力,并与标准轴载作用下结构层力学特性进行了比较,辅以各结构层的设计允许应力值,得到不同轴载作用下的路面破坏潜力表。通过对某公路安徽段实测数据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不同轴载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潜在破坏能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