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八寨苗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古老苗族支系之一,它的服饰历史十分独特,它的图腾文化浓缩了苗族人民的生活、繁衍生息、歌舞等方方面面,这些图腾则是以形态各异的图案或是不同的制作工艺运用于苗族服饰的设计当中。同时八苗寨服饰当中的鸟类、蝴蝶类、马尾绣、平绣图案等增加了这些服饰的文化性、民族性与特色性。因此,对八寨苗服饰的图案和颜色搭配进行研究,并对八寨苗服饰精湛、复杂的工艺进行细致的解析,这对于深入认识和研究八寨苗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
《广西轻工业》2016,(3):95-96
湘西苗族服饰款式多样,是我国民族服饰文化的瑰宝之一,但由于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大部分传统湘西苗族服饰在人们的视野中慢慢消失,所以传承与发展湘西苗族服饰迫在眉睫。从湘西苗族服饰品牌设计实操要点入手,打造湘西苗族服饰的品牌化概念、分析设计方案和设计卖点,紧抓民族服饰的流行信息,拓展湘西苗族服饰的市场价值,以此带动促进湘西苗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族服饰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种结合体 ,是一种符号 ,也是一种语言。一个民族的服饰体现该民族的生活风貌、风俗习惯、审美意识、图腾崇拜及文化积累。从分析中国苗族聚居区的苗族服饰及其图案入手 ,着重阐述苗族服饰特点、图案艺术及其文化内涵 ,从而反映苗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4.
苗族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泛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人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了绚丽的苗族文化,而对于苗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史书"这一描述来说,苗族服饰文化更是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以黔东南苗族服饰的起源变迁为起点,通过实地考察以及搜集的材料,并借鉴专业学术内容对黔东南苗族服饰的文化概况、艺术特色、制作工艺等做了客观的研究评述,另外,本文章也对黔东南苗族服饰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对苗族服饰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世人更进一步了解黔东南苗族服饰。  相似文献   

5.
熊赛 《天津纺织科技》2015,(1):56-57,51
苗族刺绣图案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苗族刺绣工艺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宝贵财富。它是苗族服饰表达其民族精神与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服饰制作的技术支持。本文通过阐述苗族刺绣的起源与发展,分析苗族刺绣工艺在成衣设计中的运用,指出苗族刺绣工艺如果良性的被运用于现代商业与设计中,将是对其活态的、可持续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湘西苗族服饰是打开苗族文明的窗口,也是其民族精神的外化表现。其服饰元素记录了湘西苗族的历史文化以及氏族回忆。每一个服饰元素的含义背后都传承着民族的民风民俗。湘西苗族独特的抽象美、生态美、和谐美的审美价值,为湘西苗族服饰元素在当代服饰设计中的再运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吕芳华 《中国皮革》2024,(3):153-157
为了展现湘西苗族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本文以湘西地区苗族服饰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路径。结合湘西苗族的文化渊源,梳理湘西苗族服饰的美学特征,并说明了湘西苗族服饰元素在现代箱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思维。同时,利用案例分析法,从湘西苗族服饰图案元素、服饰色彩运用和服饰工艺手法3个方面,讲述苗族服饰美学与现代箱包设计融合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苗族服饰图案艺术及其文化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服饰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种结合体,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语言。一个民族的服饰体现该民族的生活风貌、风俗习惯、审美意识、图腾崇拜及文化积累。从分析中国苗族聚居区的苗族服饰及其图案人手,着重阐述苗族服饰特点、图案艺术及其文化内涵,从而反映苗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而贵州的苗族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其它民族一样,苗族的各个支系也同样具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蜡染、纺织、刺绣等都是苗族服饰中的精华部分,并且已经成为了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苗族服饰中,通过将传统手工艺术与皮革工艺相结合,产生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服饰特色。而《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第2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服装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因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苗族服饰是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服饰元素丰富多彩,蕴含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独特审美.若能够将苗族服饰元素与当代服饰设计相结合,既能更好地弘扬本民族文化,也能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本文通过分析贵州苗族的服饰元素,着重探究贵州苗族服饰元素在当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丝绸》2017,(10)
被誉为"天下苗族第一县"的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是苗族的集中地,展现了苗族妇女服装的各种类型,其中反排村苗族妇女服饰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文章通过对反排苗族妇女服饰的田野考察,对当地苗族妇女、村民进行了访谈录音,并依据反排苗族妇女所着服饰实物解析了服饰的面料与色彩、款式与结构、配饰等特点,与其他区域苗族妇女服饰相比,反排苗族妇女服饰具有"一部式"与"二部式"相结合的形制结构及尚黑、无花饰、少银饰的相异性特点,表达其着装简洁、含蓄、朴素、内敛的风格气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印染》2020,(2)
正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黔、湘、川、鄂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苗族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苗族服饰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繁复样式、艳丽色彩,深受人们的喜爱。苗族服饰沿袭了十分完好的原始风貌,然而伴随社会的发展变迁,苗族服饰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大量传统服饰及纹样濒临失传。所以,对苗族服饰进行探索研究显得十分迫切。苗族服饰中包含了大量的图腾图案,它们见证了苗族的历史发展,蕴藏了苗族的宗教信仰,反映  相似文献   

13.
苗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且经历过最多苦难的民族之一,对贵州西江苗族服饰的图案类型、设计特点及现在的发展传承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中的缘由。经过调研考察,结合相关资料文献分析,指出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苗族服饰因其特定的形式、状态、功能与所形成的款式及材质布料等,展现出与工业化其他服饰文化的很大不同。通过对西江苗族服饰图案类型的分析可以将苗族服饰元素图案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加深了对贵州西江苗族服饰内涵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由于苗族的发展历史中苗族人民曾经历过迁徙形成了苗族的众多支系。红河州的金平县有花苗,白苗,黑苗等,白苗是苗族众多支系中的一个分支,在红河州金平县白苗的服饰是比较具有民族特色的,都说苗族是把历史穿在身上的民族,他们的服饰色彩,图案等都展现了他们民族的人文历史,审美特征。苗族的支系众多,因此苗族服饰的图案多样,每个支系有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但是又存在共性。本文主要对金平县白苗服饰图案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广西轻工业》2021,(1):104-106
苗族服饰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将通过文献资料查询以及实地考察,了解苗族服饰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工艺特点。主要分析苗族服饰艺术中的装饰图案、蜡染工艺,结合实例探究苗族服饰艺术结合革制品进行协同设计的方法,并分析其意义。探究苗族服饰艺术结合革制品协同设计的方法,丰富革制品创新设计的视觉表现,传承、弘扬苗族服饰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中,服装服饰的文化犹如一部流动的历史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徐徐展开。而自人类的起源至今,服装服饰也是一个被逐渐认知并不断演变的穿戴和使用过程。在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少数民族服饰始终熠熠生辉,少数民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鲜明,其中苗族服装服饰一直被称作苗族穿戴在身上的历史,苗族服饰不仅款式独具特色,服饰色彩也具有鲜明的特征。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黔南苗族服饰面料的染色原料进行分析,从而推测黔南苗族服饰色彩的大致成因。  相似文献   

17.
陈国强 《广西轻工业》2012,(5):105-106,132
苗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对黔东南苗族服饰的历史变迁、设计特点及造型工艺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与之相关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通过实地调研,结合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指出苗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因其特定的性质、形态、功能与所形成的品种及所用材质等,显现出与现代工业化苗族服饰文化不同的特殊性质。为更好地促进苗族服饰元素的传承与发展,应加深对黔东南苗族服饰文化内涵的理解,贯穿创新发展的理念,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王云霞 《毛纺科技》2020,48(5):I0001-I0002
《苗族服饰研究》一书由东华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系范明三、杨文斌、蓝采如等编写。《苗族服饰研究》一书是作者多年的研究经验和理论成果的总结。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苗族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以苗族服饰作为载体,对苗族文化进行了综合论证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该书中附有丰富图片材料,力求真实、完整地展现苗族服装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9.
苗族服饰工艺精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反映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方便了苗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文章通过田野调查分析当前马鬃苗族服饰的概况,发现借助数字技术保护传承苗族服饰,具有先天的优势和政策支持。在论述数字技术赋能马鬃苗族服饰保护传承与发展意义、优势和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数字技术赋能马鬃苗族服饰活态传承,创新性发展的建议及对策,以期为实现苗族服饰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马万林 《西部皮革》2024,(6):106-108
通过比对改土归流政策推行前后的湖南苗族服饰的演变,揭示了其在材质、装饰手法和社会文化寓意等方面的发展。文章系统梳理了湖南苗族男女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特色、材料质地和装饰风格,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研究强调了苗族服饰在汉化趋势下如何灵活适应并融入新元素,同时保持和发展传统特质。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地域男性和女性服饰的特点,全面展示了湖南苗族服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地域特色和时代变迁对服饰风格的影响,反映了苗族服饰在社会变迁与文化交流中的灵活适应性,以及其作为族群身份和文化标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