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服装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因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苗族服饰是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服饰元素丰富多彩,蕴含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独特审美.若能够将苗族服饰元素与当代服饰设计相结合,既能更好地弘扬本民族文化,也能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本文通过分析贵州苗族的服饰元素,着重探究贵州苗族服饰元素在当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苗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且经历过最多苦难的民族之一,对贵州西江苗族服饰的图案类型、设计特点及现在的发展传承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中的缘由。经过调研考察,结合相关资料文献分析,指出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苗族服饰因其特定的形式、状态、功能与所形成的款式及材质布料等,展现出与工业化其他服饰文化的很大不同。通过对西江苗族服饰图案类型的分析可以将苗族服饰元素图案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加深了对贵州西江苗族服饰内涵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贵州苗族女性的民族传统服饰制作精美、工艺繁复,是苗族服饰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了解苗族历史与文化的一面镜子,其中蕴含了深厚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其文化功能可以从文化表征、族别标志、评判指标、仪式构成、情感媒介和身份认证等6个方面去解读。  相似文献   

4.
《丝绸》2017,(10)
被誉为"天下苗族第一县"的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是苗族的集中地,展现了苗族妇女服装的各种类型,其中反排村苗族妇女服饰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文章通过对反排苗族妇女服饰的田野考察,对当地苗族妇女、村民进行了访谈录音,并依据反排苗族妇女所着服饰实物解析了服饰的面料与色彩、款式与结构、配饰等特点,与其他区域苗族妇女服饰相比,反排苗族妇女服饰具有"一部式"与"二部式"相结合的形制结构及尚黑、无花饰、少银饰的相异性特点,表达其着装简洁、含蓄、朴素、内敛的风格气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民族服饰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种结合体 ,是一种符号 ,也是一种语言。一个民族的服饰体现该民族的生活风貌、风俗习惯、审美意识、图腾崇拜及文化积累。从分析中国苗族聚居区的苗族服饰及其图案入手 ,着重阐述苗族服饰特点、图案艺术及其文化内涵 ,从而反映苗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6.
苗族服饰图案艺术及其文化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服饰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种结合体,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语言。一个民族的服饰体现该民族的生活风貌、风俗习惯、审美意识、图腾崇拜及文化积累。从分析中国苗族聚居区的苗族服饰及其图案人手,着重阐述苗族服饰特点、图案艺术及其文化内涵,从而反映苗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田野考察点,采用文献资料搜集法和实地考察法,对西江苗族妇女便装的历史演变、便装的特点及审美进行考察和分析,并通过其穿用现状来反思其未来的发展走向。通过对贵州西江苗族女子便装艺术与文化特征的研究,可以较为全面和真实地了解人们的日常衣生活,有助于人们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艺术的审美及发展。研究认为,西江苗族女性便装服饰有其族群特定的人文地理背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民族服饰演变的主动权应在于这支民族自己手中,需要依靠苗族民众自己的文化意识的觉醒和文化身份认同的强化,维护自己文化的生存、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不同地区苗族服饰的形制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服饰千姿百态,绚丽多彩,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形象标志之一,一直保持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由于历史条件、经济状况、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等原因,各地服饰也有较大的差异,省与省,县与县.甚至寨与寨之间也不相同。苗族服饰不仅是研究民族服饰文化的“绝好的史料”,更是滋育现代服装的创意设计的一个丰富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苗族服饰工艺精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反映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方便了苗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文章通过田野调查分析当前马鬃苗族服饰的概况,发现借助数字技术保护传承苗族服饰,具有先天的优势和政策支持。在论述数字技术赋能马鬃苗族服饰保护传承与发展意义、优势和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数字技术赋能马鬃苗族服饰活态传承,创新性发展的建议及对策,以期为实现苗族服饰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对施洞一带的服饰纹样进行分类总结与分析。得出:施洞苗族服饰纹样主要用于女上装、织锦围腰及银饰,题材以动物纹和人形纹为主,辅以植物纹、几何纹和宗教纹,组织形式包括单独纹样、连续纹样和适合纹样,工艺手法包括当地特有的破线绣、苗族堆绣、锁绣及铸银等。施洞苗族服饰的纹样不仅体现了当地苗民技术与艺术高度统一的服饰艺术,更通过纹样不同形式的协调搭配和作为二次装饰的完美表现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体现了其独特的装饰风格。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苗族服饰中刺绣、蜡染、染布、银饰、织锦等传统服饰工艺,分析了多种工艺在制作过程中的技术、技法及成因,进而体现了苗族服饰独特的工艺美是苗族技术与艺术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湘西苗族服饰是打开苗族文明的窗口,也是其民族精神的外化表现。其服饰元素记录了湘西苗族的历史文化以及氏族回忆。每一个服饰元素的含义背后都传承着民族的民风民俗。湘西苗族独特的抽象美、生态美、和谐美的审美价值,为湘西苗族服饰元素在当代服饰设计中的再运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苗族服饰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播苗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载体,展现了苗族人民丰富的生活状态和民族信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及商业化的冲击,苗族服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商业冲击。因此,只有以苗族服饰为主体,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保护,采取现代化的途径,结合当下的时代文化背景,让其散发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4.
刘一萍  王成  吴大洋 《纺织学报》2012,33(4):110-114
 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服饰的多样性。本文以湘西型、黔东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海南型苗族服饰特征的对比分析为基础,综合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生物环境等自然地理因素对不同类型苗族服饰的影响过程和机制。研究表明,苗族服饰在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其形制、用料、饰物、色彩和图案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不断发展变化的特色苗族服饰,所拥有的价值已经不仅是单纯的遮体保暖功能,更应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遗产而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  相似文献   

15.
苗族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泛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人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了绚丽的苗族文化,而对于苗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史书"这一描述来说,苗族服饰文化更是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以黔东南苗族服饰的起源变迁为起点,通过实地考察以及搜集的材料,并借鉴专业学术内容对黔东南苗族服饰的文化概况、艺术特色、制作工艺等做了客观的研究评述,另外,本文章也对黔东南苗族服饰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对苗族服饰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世人更进一步了解黔东南苗族服饰。  相似文献   

16.
在人们的服饰装扮中,服装的面料和色彩都是展现服装款式和效果的灵魂所在.而服装面料不同质感之间的相互对比,则会让整体的效果摆脱单调与乏味.苗族服饰也因其特有的面料的拼接组合产生自己独特的美感.随着时代的发展,苗族服饰面料也需要跟随时代进步进行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17.
乌江流域苗族服饰图案以其视觉冲击力强、种类繁多、构图精巧、造型万千、技艺精湛而著称,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在承载苗族独有的精神特质的同时,展现苗族古朴的民俗民风。通过对骏马、蝴蝶、百鸟、腾龙、几何纹样等传统的乌江流域苗族服饰图案的解析,运用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现代设计语言,对其形、意、艺、色元素进行提取,设计创作出既具有苗族风格特征,同时又具有现代感的鞋类作品,让苗族服饰图案的神秘张力和美感获得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印染》2020,(2)
正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黔、湘、川、鄂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苗族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苗族服饰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繁复样式、艳丽色彩,深受人们的喜爱。苗族服饰沿袭了十分完好的原始风貌,然而伴随社会的发展变迁,苗族服饰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大量传统服饰及纹样濒临失传。所以,对苗族服饰进行探索研究显得十分迫切。苗族服饰中包含了大量的图腾图案,它们见证了苗族的历史发展,蕴藏了苗族的宗教信仰,反映  相似文献   

19.
王云霞 《毛纺科技》2020,48(5):I0001-I0002
《苗族服饰研究》一书由东华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系范明三、杨文斌、蓝采如等编写。《苗族服饰研究》一书是作者多年的研究经验和理论成果的总结。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苗族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以苗族服饰作为载体,对苗族文化进行了综合论证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该书中附有丰富图片材料,力求真实、完整地展现苗族服装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20.
运用苗族蝴蝶元素与当代艺术结合,形成新的创意理念,继承和发扬了苗族元素,对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的原创服饰设计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