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铝土矿的生物选矿——用多粘杆菌除钙和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用多粘杆菌去除铝土矿口的钙和铁的试验,在七天内,上同生物将处于含有2%蔗糖的布罗费德介质中的铝土矿的全部钙及45%的铁除去,在微生物能产生最大量的外细胞多糖质时钙和铁的去除最完全。对生物选矿的铝土矿表面进行电子显微镜扫描时发现,细菌牢固地粘附和矿粒表面上,甚至在有细菌的新陈代谢物如多糖质、有机酸和泥膜的情况下,也发现有一定量的钙和铁被除去。但是,在没有微生物(仅有代谢物时)存在时,钙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铝土矿资源的消耗日益增加,优质铝土矿资源的匮乏,低品质铝土矿的开发和利用是未来铝土矿选矿的重点方向。因此,研究高效、环保、低能耗的铝土矿脱硅工艺是选矿工作者的主要目标。本文系统的介绍了生物选矿脱硅、化学选矿脱硅和物理选矿脱硅等选矿脱硅技术,对近年来研究的铝土矿脱硅技术的脱硅效果分别进行了评述,并对目前几种有前景的脱硅工艺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我国铝土矿资源概况及世界铝土矿资源储量,并根据不同类型铝土矿的特点,从物理、化学和生物脱硅技术方面归纳了国内外铝土矿脱硅方法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在以硅酸盐矿物形态将含硅矿物除去时,适合采用物理选矿脱硅技术;对于嵌布粒度细或脉石矿物与目的矿物紧密共生的铝土矿,适合采用化学选矿脱硅技术;对于矿山尾矿、废石及低品位难处理铝土矿,适合采用生物选矿脱硅技术。同时指出物理选矿脱硅技术中探究高效分选设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物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友好的土壤处理及改良材料,即使使用量很小,也能对土体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因此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对不同胶土比(0%、1%、1.5%和2%)瓜尔胶处理的铝土矿矿泥试样进行了界限含水率测试、快剪试验、核磁共振试验(NMR)和扫描电镜(SEM)等室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聚合物的增加,铝土矿矿泥的液塑限及抗剪强度均有所提高,其中2%瓜尔胶含量的铝土矿泥液限提升了26%,黏聚力提升了182%。NMR试验表明了瓜尔胶能够使铝土矿矿泥试样的含水量增大,且其内部会出现大孔隙。而SEM图证实了瓜尔胶和铝土矿矿泥颗粒形成瓜尔胶—铝土矿矿泥基质,从而提高了液塑限及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5.
张建毅 《采矿技术》2009,9(4):68-70
铝土矿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但铝土矿的开采对土地和环境的破坏极为严重,导致了大量的土地被毁。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耕地与环境,通过应用工程复垦技术和生物复垦技术,加速了矿区土地复垦的良性循环,使矿山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达到了矿山和谐发展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6.
铝土矿生物处理的某些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铝土矿生物选矿放大中的某些微生物和工程方面的重大问题。最近证明一种土壤细菌(多粘芽胞假单胞菌)可以从作磨料和耐火材料用的贫铝土矿(<50%Al)中选择性脱除杂质钙和铁。一种以甘蔗糖和自来水(或)矿山水为基础的布氏介质(称为ISF-2配方)被开发出来,成功地在腐败条件下培养出多粘芽胞假单胞菌。该培养液在全循环矿浆反应器串接操作中足以除去铝土矿中的钙。在用预生长的培养液进行的串接浸出试验中,观察到在开始几分钟的快速生长期内脱钙只是以间接作用机制发生,然后在渐增期内既有间接作用机制,也有直接作用机制。间接浸出机制是根据可溶钙在培养代谢物中的增溶作用提出的,钙的溶解量一直达到钙的饱和溶解度极限。用饱和溶解度理论可解释串接试验的必要性,也可成功预测脉冲浸出试验的可能性。这些最新进展可能对铝土矿的生物选矿技术将来的工业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高铁铝土矿属于难处理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对高铁铝土矿开展铁铝分离基础研究工作,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简述了近年来高铁铝土矿铁铝分离技术研究进展,将高铁铝土矿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大体归为物理选矿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工艺,分别总结了以上工艺铁铝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效果,并比较了不同技 术的优缺点。综合来看,物理法选别效果有限,生物法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化学法中,碱法浸出先铝后铁流 程难以实现对铁矿物的回收,火法冶金先铁后铝工艺铁铝分离效果好,能实现铁铝矿物的综合利用,但难点在于成 本和能耗控制。结合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高铁铝土矿悬浮焙烧—磁选—高铝铁精矿碳热还原”工艺技术 路线,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高铁铝土矿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铝土矿预脱硅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国内外铝土矿预脱硅的研究现状。目前铝土矿预脱硅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和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主要是使铝土矿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脱羟基反应。铝硅酸盐矿物晶体由于脱水而被破坏,形成无定形SiO2,这种活性较差的SiO2在低温条件下可溶于稀碱溶液中被脱除。生物方法则利用一些微生物的分泌物能够溶解铝硅酸盐矿物的特性,将铝土矿中的硅脱除。物理方法则是根据矿物粉碎难易程度的不同,以及铝硅酸盐矿物颗粒与铝土矿颗粒可浮性的差异,有选择性地将铝硅酸盐矿物从铝土矿中分离除去。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中低品位铝土矿选矿预脱硅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要评述了中低品位铝土矿预脱硅的研究现状,对现有的预脱硅方法-物理选矿法,化学选矿法和生物选矿法脱硅的原理及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铝土矿预脱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硅酸盐细菌在资源加工中的应用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使用硅酸盐细菌从矿物中提取有用金属如Ir, Li, Be, Ag, Mo 等的研究进展, 以及在铝土矿脱硅中的应用, 并介绍了硅酸盐细菌的形态学研究进展, 指出应在硅酸盐细菌的分子生物学以及硅酸盐细菌与矿物表面作用机理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随着铝土矿矿石的日益贫化,铝土矿的物理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研究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对适合低品位铝土矿浮选的药剂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跟踪生产,实现了尾矿中Al2O3含量平均降低0.98%、A/S降低0.07、精矿指标基本不变、整体回收率提高了1.06%,说明改进后的浮选药剂适合低品位铝土矿浮选。  相似文献   

12.
低铝硅比堆积型细泥铝土矿活化浮选脱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铝硅比堆积型细泥铝土矿的浮选脱硅, 结果表明: 堆积型铝土矿矿泥量大, 传统处理沉积型铝土矿的药剂制度对低铝硅比堆积型铝土矿分选效果不佳。采用新型活化剂TK, 大幅提高了铝矿物回收率, 成功实现了低铝硅比堆积型铝土矿的浮选脱硅。对于铝硅比为3.23的云南某堆积型铝土矿, 经浮选脱硅, 可以得到铝硅比为9.24、Al2O3回收率为69.91%的精矿。  相似文献   

13.
铝土矿脱硅浮选药剂的应用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铝土矿浮选脱硅药剂的应用现状及抑制剂作用机理 ,分析了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叶腊石和伊利石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 ,并针对不同的一水硬品石型铝土矿浮选脱硅工艺 ,提出了有机抑制剂的研制思路与要点  相似文献   

14.
铝土矿选择性脱泥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脱除有害矿泥是实现铝土矿反浮选脱硅的关键。对河南某铝土矿的试验研究表明,添加高效分散剂实现选择性脱泥是较有效途径,碳酸钠是众多分散剂中最有效的分散剂。磨矿过程中添加碳酸钠,可实现矿泥的选择性脱除。脱泥后反浮选精矿铝硅比提高了0.32,为10.63;Al203回收率提高了4.32个百分点,为86.25%;同时大大降低了药剂用量。  相似文献   

15.
高硫铝土矿中黄铁矿的细菌氧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吉奎  李花霞 《金属矿山》2011,40(12):67-69
从高硫煤矿中分离到3种氧化亚铁硫杆菌,用它们对重庆某高硫铝土矿石进行生物氧化浸出脱硫试验,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脱硫率均超过74%,其中SX-1#菌的脱硫率达到83.57%,并使矿石的硫含量由生物氧化浸出前的3.83%降低到0.69%,达到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对矿石硫含量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氧化是高硫铝土矿石的高效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6.
铝土矿反浮选脱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某地中等铝硅比矿石为研究对象,围绕着铝土矿反浮选脱硅技术展开系统研究,研发专有分散剂BK500、选择性抑制剂BK501、含铝硅酸盐高效捕收剂BK421。试验采用两次脱泥、脱泥底流反浮选脱硅,最终获得Al2O3回收率为81.20%、铝硅比为10.82的合格精矿。  相似文献   

17.
以山西古县某低品位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原矿性质研究分析及浮选脱硅性能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及药剂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确定出合适的工艺参数,原矿Al2O3含量为58.47%,SiO2含量为19.75%,A/S为2.96的低品位铝土矿,通过“一粗二精一扫”浮选脱硅闭路试验可得铝精矿产率60.64%,A/S为6.11,Al2O3回收率为69.52%;尾矿A/S为1.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