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够在实现污水发电,实现清洁能源的同时,对污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分解和净化,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受负载波动的影响都较大,为了充分利用电池系统的产电效能,将电池控制在最大功率输出状态具有实际意义。文章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模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将粒子群算法应用于电池最大功率跟踪,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始终实现最大功率输出。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工作效率和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需要对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对比分析了3种常见的最大功率跟踪(MPPT)方法,比较了其优缺点。针对MPPT启动过程中特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PPT方法,利用中值法准确计算出最大功率点电压,提高了跟踪速率。通过实验,对系统运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新算法的控制下,光伏发电系统能够快速、高效地跟踪到最大功率点,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刘杰  张任 《轻工机械》2012,30(3):58-61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存在一个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最大功率点。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光伏转化出来的电能,必须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采用DSP2812芯片用于最大功率点跟踪的主控制器并选择Boost拓扑作为主电路结构,介绍了采样电路和驱动电路等硬件电路的设计、软件与控制策略的设计。最终用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系统能够快速稳定地跟踪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获取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为目标,基于已知的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算法,来构建仿真模型。首先根据太阳能电池的数学模型建立光伏电池模型,然后讨论使用扰动观察法实现最大功率跟踪,并依据该算法建立系统的MATLAB仿真模型,最后模拟在不同温度、光照下电池阵列的输出特性,验证了仿真模型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目前常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提出一种综合改进型MPPT算法,可实现对功率变化的快速响应以及最大功率点准确跟踪的目的,并通过仿真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光伏发电作为最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飞速发展。光伏矩阵是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光伏发电系统的作业工况,建立了光伏矩阵模型、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模型、DC-DC转换电路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上述的仿真模型,对不同光照强度、电池温度条件下的光伏电池矩阵的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且通过改变光照强度、电池温度、转换电路负载特性仿真分析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DC-DC转换电路的负载为纯阻性负载时,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中的扰动观察法在光伏发电系统中能够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MPPT效率是决定光伏逆变器发电量的核心因素,动态MPPT效率是衡量发电效率的关键指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预测的动态MPPT算法,该算法能够在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变化的情况下,快速、精确地跟踪最大功率点,使逆变器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有效解决三点法跟踪效率低的问题。最后搭建了光伏并网试验系统,验证了文中算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最具应用前景之一是处理废水的同时能够产生电能.以糖蜜废水作为阳极基质,以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做阴极溶液,研究了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不同电极面积对产电性能和COD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外电阻为300Ω时,小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面积为76.8cm2)及大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面积为78.15cm2)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0.22mW/cm2和0.28mW/cm2.在前200个小时内,小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第60个小时时产生最大电压71.1 mV和最大电流189.5 μA,大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第190个小时时产生最大电压81.1 mV和最大电流228.1μA.同时,当Zn2+作阴极溶液时,小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溶液的COD去除率在1.5%到7.02%之间,大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溶液的COD去除率在0到14.96%之间.  相似文献   

9.
正宾厄姆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纺织生物电池,或将作为未来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基础供能。与该团队之前发明的纸基微生物燃料电池相比,其能产生的功率更大。即使经过反复的扭转和拉伸循环,织物基电池仍具有稳定的发电能力。微生物燃料电池被一些人认为是可穿戴设备的最佳电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分析当前光伏系统中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MPPT)现状,发现传统MPPT方法在最大功率点处易出现振荡、扰动步长较大增加振荡或较小造成跟踪时间较长等问题。针对传统MPPT算法在稳态与动态性能之间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变步长二分算法。该算法设置一个较大的初始步长以确定MPP大概位置,随后利用二分算法对步长进行多次减半直到追踪到最大功率点。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主流MPPT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并与传统的MPPT算法进行对比验证此算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验证该算法的快速性与可行性,即能实现在最大功率点处的快速跟踪。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最具应用前景之一是处理废水的同时能够产生电能。以糖蜜废水作为阳极基质,以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做阴极溶液,研究了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不同电极面积对产电性能和COD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外电阻为300Q时,大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A.(阳极面积为78.15cm^2)及小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面积为76.8cm^2)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0.28mW/cm^2和0.22mW/cm^2。在前200个小时内,A:电池在第60个小时时产生最大电压71.1mV和最大电流189.5μA,A,在第190个小时时产生最大电压81.1mV和最大电流228.1μA。同时,当Zn^2+作阴极溶液时,小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溶液的COD去除率在1.5%到7.02%之间,大反应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溶液的COD去除率在0到14.96%之间。阴极中Zn^2+去除率A1中为28.6%,A2为21.2%。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由于微生物燃料电池高效、清洁、环保的独特优点,利用微生物电池技术处理废水的研究在全球掀起热潮。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特点和原理的介绍,综述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废水处理技术的优势,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微生物燃料电池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重点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电镀废水,在产电的同时,还能析出金属单质.实验室采用Cu(NO3)2和AgNO3代替电镀废水作为阴极电子受体,糖蜜废水为阳极底物,碳纸60为电极材料,考察了0.1 mol/LCu(NO3)2和0.05mol/L AgNO3对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67 h,Cu(NO3)2作为阴极电子受体,最大输出电压达到105.1 mV,最高功率输出密度0.50 mW/cm2,而AgNO3作为电子受体在787 h时,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值120.2 mV,最高功率输出密度仅为0.41 mW/cm2.研究表明,重金属离子可以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电子受体,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可以直接将有机废水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同时将重金属还原,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受遮挡情况下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对三种阴影模式下的光伏阵列的输出曲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受遮挡情况下光伏阵列P-U输出曲线几何特性的多峰值MPPT算法,解决了陷入局部极值而使得跟踪失败的问题,为多峰值下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光伏发电,因其输出特性的原因,有其唯一的最大功率点。本文对常见扰动法对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稳定的跟踪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点,提高太阳电池组件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光伏电池的输出最大功率点随着温度和辐照度的变化而时刻变化,为了提高光伏电池输出功率,需要通过最大功率控制器进行最大功率点追踪。文章设计了一种光伏系统MPPT控制器,包括DC-DC电路、功率开关管驱动电路、隔离电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辅助电源、通讯模块等。该控制器可以实现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的快速准确追踪。  相似文献   

17.
以自制的啤酒废水为底物,采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对自拟的啤酒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不同盐桥管径对废水中CODcr、NH3-N等去除率的影响,以及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盐桥的管径为12mm时,CODcr和NH3-N的去除率最大,分别为95.2%和71.8%,且产电性能较好,最大输出电压为308mV...  相似文献   

18.
光能身为一种干净、可再发展的资源,具备较大的进步和使用资本。因此,光伏发电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分析比较了多种常用的最大功率跟踪技术,为进一步研究最大功率点跟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利用苯胺/聚乙烯醇复合导电水凝胶包埋大肠杆菌作为阳极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此电池的最高功率密度超过400m W·m~(-2),而电池内阻则降低到大约151Ω。这证明新的阳极微生物固定方法能够促进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风速多变及外界干扰情况下风电系统出现的风能利用率低,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中传统爬山法最大功率跟踪方法速度慢计算量大,并且在最大功率运行点抖动,叶尖速比法搜索出来的最大功率运行点不准确等传统方法的缺点。为了实现在跟踪效果,提出叶尖速比法与改进爬山法进行结合的办法来加快搜索速度,并且使风力发电系统在最大功率运行点稳定运行减少抖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