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6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5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矿渣微粉掺量及其与水泥颗粒群分布的匹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掺量、不同颗粒群分布的矿粉与水泥相匹配,探讨了其与矿粉—水泥胶凝体系胶砂强度(以活性指数表示)的关系.研究表明:矿粉—水泥胶凝体系早期(7d)胶砂强度主要与矿粉细度(用D50表示)有关,且成正比关系;而胶砂后期强度(28d)则与水泥细度的关联性最大(亦为正比关系).活性指数的大小与矿粉掺量的关系在矿粉掺量较低时不明显,当掺量达到50%~70%后,则随矿粉掺量的增加,各龄期抗折、抗压活性指数均下降.  相似文献   
2.
水泥-矿粉复合胶凝体系的优化配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特细水泥-较粗矿粉、特细水泥-特细矿粉、普通细度水泥-普通细度矿粉、普通细度水泥-较细矿粉4个细度配伍系列,每一系列内矿粉均以一定掺量替代水泥形成复合胶凝体系试样。利用水泥与矿粉激光粒度检测结果计算复合胶凝体系的颗粒群分布,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复合胶凝颗粒群分布曲线与理想颗粒群分布—Fuller曲线的关联度;同时测定复合胶凝体系试样的胶砂流动度、净浆流变性能和不同龄期的活性值。结果表明:试样实际颗粒群分布与Fuller曲线灰色关联度值与其胶砂流动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即灰色关联度值较高时试样的流动度较好;在掺量较低范围(低于60%)矿粉的介入对复合体系屈服应力和黏度影响有限,而大掺量后则随矿粉细度变细和掺量增加显著提高浆体的屈服应力与黏度;各细度配伍系列均呈现矿粉掺量为50%时胶砂活性值相对较高,且普通细度水泥-较细矿粉配伍试样的活性值最为理想。综上可知以比表面积为300~350m2/kg的普通细度水泥配伍比表面积为400~450m2/kg较细细度矿粉,且矿粉掺量为50%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硫酸盐对掺聚羧酸减水剂水泥浆体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6种硫酸盐对掺聚羧酸减水剂水泥浆体的Marsh时间、剪切应力及表观黏度的影响.通过微观手段分析硫酸根离子对聚羧酸减水剂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碱金属硫酸盐会显著降低掺聚羧酸减水剂水泥浆体的分散性,而难溶性硫酸盐对掺聚羧酸减水剂水泥浆体分散性的影响较小.硫酸根离子大量存在时,聚羧酸减水剂的表观吸附量及无效吸附量增加,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能降低,浆体絮凝结构数量及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4.
以红外透明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料,通过优化金属颜料的种类、掺量、形貌及粒度,制备了EPDM/Cu,EPDM/Al,EPDM/Ni及EPDM/Cu-Al等低发射低反射涂料.对上述4种涂料所制成的涂层进行红外发射率和反射率测试,并采用红外光谱仪进行化学结构表征,从涂层发射率、反射率及化学结构等角度分析了涂层低发射低反射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EPDM/Cu粉和EPDM/Al粉涂层的红外发射率达0.33~0.40,太阳能反射率达0.38~0.53,它们均具备低发射低反射性能.通过模拟寒冷地区环境,对EPDM基低发射低反射涂层进行保温特性测试,发现EPDM/Cu粉涂层平衡时相对温降达4℃,保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文章提出将层次分析法(AHP)运用于长城钻探公司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审核标准中,对审核标准、审核主题和审核项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合理分配各审核主题和审核项分值,对下属单位HSE管理水平量化。结合层次分析法的特点,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完善新的量化指标;通过两两比较矩阵,对各项审核主题和审核项之间的重要性进行比较;通过计算各指标权重,解决现有指标受人为的主观因 素影响的问题,增强审核主题和审核项的说服力。选择运用层次分析法来建立审核标准模型,制定合适的审 核主题和审核项,将 HSE管理体系中各项要素在日常管理中量化,方便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最终达到安全 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石灰石与石膏在水泥中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酸盐水泥熟料、石灰石、石膏为试验原料,探讨了石灰石、石膏对硅酸盐不泥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强度等物理性能的影响。以单矿物C3S、C3A试验证实了石灰石对C3S、C3A水化均有促进作用,而石膏则不然;CaCO3对C3S的增强作用在低掺量时不及石膏,而适当比例的石灰石与石膏共掺对C3A增强大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依据BP神经网络算法对矿粉-水泥体系的胶砂活性指数与其影响因子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用非建模数据进行检验,结果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相对误差不超过2%)。这说明BP神经网络模型较好地反映了矿渣-水泥颗粒群特征参数与其活性指数的非线性函数映射。  相似文献   
8.
矿渣微粉颗粒尺寸分布与水泥浆流变性能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张永娟  张雄 《硅酸盐学报》2002,30(6):795-797
以同一品种矿渣制成不同颗粒尺寸分布的矿渣微粉样品,用Blain透气仪测各试样的比表面积,用激光粒度仪测其颗粒群分布。以50%比例将矿渣微粉掺入水泥中,测水泥浆体的屈服值和粘度,并以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和方法研究了矿渣微粉的颗粒尺寸分布与水泥浆体流变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矿渣微粉中1.05-5.11μm颗粒的含量与其屈服值和粘度的关联度最大,即它是关键因子;0-9.82μm颗粒含量与屈服值和粘度的关联极性均为正,说明这些颗粒与屈服值和粘度的上升有积极贡献,而9.82-101μm颗粒含量与屈服值和粘度的关联极性均为负,说明这些颗粒均对屈服值和粘度的上升有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9.
掺煤矸石的水泥性能与颗粒群分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娟  张雄 《水泥》2003,(11):4-7
将不同细度的煤矸石、纯硅酸盐水泥分别按30%和70%的比例混合,测其胶砂流动度、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和3d、28d胶砂抗压强度。以宏观性能指标为z轴,水泥与煤矸石的中位径D50之差为x轴,水泥与煤矸石混合样的中位径D50为y轴,进行三维区域图分析。给出各项性能指标发展趋势与水泥、煤矸石的相对位置以及混合体系总体细度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再生混凝土Bolomey公式的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再生粗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所产生的附加用水量这一概念,将再生混凝土单位用水量拆分为“净用水量十附加用水量”.在再生骨料取代率RRCA(质量分数)分别为0%,20%,40%,60%,80%和100%时,保持再生混凝土工作性基本一致的条件下,根据混凝土不同单位用水量设计10组混凝土配合比,研究再生混凝土灰水比和净灰水比与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R与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吸水率wCA和表观密度ρCA均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再生混凝土强度-灰水比及强度-净灰水比关系均符合Bolomey公式;利用再生混凝土强度-灰水比及强度-净灰水比回归系数之间的量化关系,推导出用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吸水率wCA或表观密度ρCA修正的再生混凝土Bolomey公式,为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较为简便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