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手扶拖拉机手把隔振系统三自由度模型,介绍了采用高阻尼材料作为隔振元件,降低手把振动方法。实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明显地降低了手把振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粘性阻尼线性振动系统的复模态退化为实模态的过渡方式,推证了复模态参数与实模态参数之间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度量系统的各阶复模态对相应的实模态的偏离程度的一些简便方法,给出了从系统的复模态特征参数中提取其实模态特征参数的一组近似估计公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概念推广到多自由度系统,在临界阻尼矩阵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阻尼比矩阵和模态阻尼比矩阵的概念.进而,本文还导出了判断系统各模态上的振动性质(过阻尼、欠阻尼、临界阻尼或混合阻尼)的判据式.系统阻尼比矩阵和模态阻尼比矩阵对由实验得出的实模态阻尼系统的阻尼比提供了一种直观的表达,在复模态情况下,模态阻尼比矩阵和实验测定值在定性的意义上也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开发阶段的研发成本和时间,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来模拟某排气系统约束模态工况从而预估排气系统的约束模态。首先,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建立该排气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排气系统进行约束模态仿真分析,得到排气系统的模态信息;然后,再使用LMS的软硬件工具进行约束模态试验,使用LMS Test.Lab振动噪声试验软件对测量得到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将约束模态的试验测试结果与在HyperWorks中的仿真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显示:HyperWorks中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似度很高,误差最大值为3.89 Hz,仿真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系统的固有特性。由此表明:在排气系统的技术审核阶段,可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对排气系统的约束模态进行仿真,以预测其真实的模态信息来指导排气系统的正向设计,可大大地减少实体模型试验次数,缩短项目开发时间。  相似文献   

5.
导弹水下发射时,附连水质量对结构系统的动态特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流固耦合以及模态理论,分析了流体介质环境对结构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表现为结构系统模态质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际导弹缩比模型,分别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环境中进行了振动模态试验,时域模态分析结果定量地给出了附连水质量对导弹结构系统模态特性的影响关系,附连水质量引起的结构模态质量的增加对导弹模型结构低阶弯曲模态频率的影响比较明显,对高阶弯曲振动的模态频率,系统的阻尼比以及纵向振动的模态频率影响较小,对弯曲振动的细长体导弹类结构,人水深度所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些影响在一类水下发射导弹结构动态特征的工程设计中必须给予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6.
铣削系统模态参数决定了机床的在役可靠性和加工质量.加工过程中铣削系统随主轴转速和接触条件的改变而发生重构,其模态参数相较经典实验模态法获取的静态下的结果发生显著改变.脉冲切削力在关心频带内能产生具有平坦频谱的激励信号,可利用工作模态分析方法的多参考点最小二乘复指数法仅由该激励下的振动响应辨识切削系统模态参数,实现了加工过程中对切削系统工作模态参数的动态辨识.将此方法应用于铣削加工中心切削系统工作模态参数辨识并设计了切削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述方法估计的工作模态参数相较锤击试验法更接近系统真实动力学行为,使铣削系统的实时监测、主动维护、稳定性动态预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标准特征多项式方法,对多输入系统进行了模态控制方法的研究.利用单输入模态控制的方法,将多输入模态控制的反馈矩阵等价为两个一阶矩阵的乘积形式,从而将多输入模态控制的问题转化为单输入模态控制的求解,选定特征参数值即可解出多维控制器矩阵,就可以将特征根配置在期望的位置,从而实现对飞控系统的控制.用该方法对某型飞机横侧向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分析了其鲁棒性和不同参数对飞机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标准特征多项式的模态控制方法对飞机横侧向稳态保持系统进行设计是有效和简便的,系统有很好的鲁棒性,特征参数的选择也具有较大的范围,并且有很大的工程实践性.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锥度手把管;工业缝纫机电脑控制装置;一种钻惚复合铣刀;长轴类直锥齿轮的铣削装置;用于全液压轮胎压路机的多路刹车系统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两端黏弹性橡胶阻尼器(VED)支承单盘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轮盘位于1/3轴跨处的转子系统有限单元模型。通过求解转子系统的复特征根问题,获得转子系统的模态振型。分析模态频率和阻尼比随转速的变化规律,讨论阻尼器支承刚度、损耗因子和质量参数对模态频率和阻尼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子系统的阻尼器支承刚度和损耗因子分别存在一个最优值,使得工作转速远离模态频率,并提高了转子系统的稳定性;质量参数对一阶模态阻尼比的影响较小;当质量参数超出某有效区间时,系统将失去对高阶模态响应的衰减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模态分析方法的缺陷,采用polyMAX方法对某轿车白车身进行脉冲锤击法模态试验研究。首先建立白车身结构的测试系统模型,采用polyMAX方法进行试验模态特性分析,计算模态参数MAC值,并基此对车身结构进行灵敏分析。结果表明,模态测试系统满足精度要求:参数辩识结果有效可靠,结构参数的变化对车身结构的动态特性有较大影响,主要在于结构的质量和阻尼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火箭炮定向器作了模态分析试验,用导纳圆拟合法识别了它的模态参数,为研究定向器的动态特性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12.
振动模态分析是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基本方法。实验模态分析则是用实验测试与频谱分析,确定系统的模态参数。本文介绍在电动服装裁剪机减振降噪课题中有关的基础研究:用慢速正弦扫描测试及纳导圆模拟,准确地确定和部件及整机的模态频率及模态阻尼。  相似文献   

13.
模态综合法是对复杂的机械进行振动解析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将该法用于带换气扇马达的振动解析。整个马达系统分成四个子结构,用锤击试验法获得各子结构的传递函数。模态参数用曲线拟合法求得。然后用模态综合法进行综合,得到全系统的动特性。比较计算值和实验值,从而证明了这个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模态综合技术计算汽车车身结构动应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整车系统划分为簧上和簧下两大部分,将模态综合技术应用于车身结构动力特性的分析。推导出了车身的动力学方程及车身构件动应力的数字模拟计算公式。自编了计算车身结构动应力响应的计算机程序CSGJ—3。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通讯抗震组合柜做了简单的实模态分析。试验中利用了1250频响分析仪AppleⅡ微型计算机以及激振与传感器等组成试验分析系统,对柜体结构进行了动态测试。试验中除求出导纳曲线外,还对奈奎斯特圆作了优化处理,求其最佳的各阶模态频率和阻尼比,并用此模态频率作为激振频率,从而求出各阶模态的主振型。  相似文献   

16.
轿车车身NVH特性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身结构与车室声腔模态分析是车身NVH特性研究的重要内容,识别车身系统模态对避免车身结构与声腔共振、降低车内噪声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某轿车车身为例,利用有限元法建立车身结构模型和车室声腔模型,分别进行模态分析计算,获得车身结构的模态频率和变形部位、空腔声学系统的声学模态频率和声压分布情况,为车身系统结构与声学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用先进的模态试验法对HH1012半承载式车身的车架进行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仪器的选用、标定、安装及数据处理等各方面,并根据试验数据,用计算机优化识别法识别出各阶模态参数,最后对试验所得的半承载式车架的动特性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风电机组的健康监测和预警评估,将基于环境荷载激励的模态参数识别和计算阶次分析方法应用于风电机组齿轮箱系统的在线模态分析。设计并构建了风电机组在线模态参数识别与故障诊断系统,通过试验模态与在线模态识别参数以及不同环境荷载激励条件下的在线模态识别参数的测试结果对比,证明在线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和实时性,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可靠,为风电机组在线模态实测,多种环境荷载激励作用下动态特性以及故障诊断研究积累了大量数据。  相似文献   

19.
异型柱砼空心砌块组合结构12层房屋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异型柱砼空心砌块组合结构小高层(10-15层)房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1/3.2模型12层结构的模态试验及拟动力试验,获得了结构的周期、振动、动力放大系数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砼空心砌块对结构动力特性影响很大,对刚度矩阵的贡献尤为突出,异型柱空心砌块结构由于其特殊的方式(先砌墙,后浇注),使其在结构上既有别于普遍的框架填充墙结构,又和剪力墙或壁式框架不同,故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超高速摄影仪转镜模态数值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有限元法对超高速摄影仪转镜系统进行数值仿真与模态测试,验证转镜模态数值分析方法的精度.利用数值分析法,提取转镜的前3阶模态,研究其对应振型与模态应力,发现其共振点主要集中在304.37 Hz、354.15 Hz和345.17 Hz处,且1阶弯曲模态应力远大于1阶扭转应力,轴肩位置是应力集中区.通过实验在线测得转镜在加速过程中的幅频响应曲线,发现转镜在固有3个频率点处振幅出现急剧变化,且在355 Hz处的振幅远大于其在297 Hz处的振幅.结果表明,1阶弯曲是转镜出现破坏的主要形式,轴的损伤是转镜出现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数值解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对转镜采用数值分析法提取其模态可获得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