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蔗渣作为还原剂,硫酸浸取低品位软锰矿制取硫酸锰。探究了锰矿和蔗渣的粒度、搅拌速度、蔗渣与锰矿质量比、硫酸浓度、反应温度、液固质量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锰浸出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浸取过程优化工艺条件为:蔗渣与软锰矿质量比为4∶1,硫酸初始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为35 ℃,搅拌速度为650 r/min,液固质量比为40∶1,锰矿和蔗渣的粒度均为109~120 μm,反应时间为6 h。在此工艺条件下,锰浸出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2.
废糖蜜-硫酸溶液中软锰矿的浸出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收缩芯模型研究了硫酸介质中废糖蜜还原浸出软锰矿的动力学,考察了软锰矿粒度、反应温度、浸出时间、硫酸浓度和废糖蜜浓度对锰浸出速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废糖蜜浓度和减小软锰矿颗粒的初始平均半径,均可提高锰的浸出速率. 废糖蜜还原浸出软锰矿属界面化学反应控制,表观活化能为45.6 kJ/mol,硫酸和废糖蜜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52及0.28.  相似文献   

3.
刘阳文  颜文斌  方玉 《广东化工》2014,(5):11-12,30
以低品位的软锰矿为原料,硫酸亚铁为还原剂,对还原浸取锰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得到硫酸亚铁浸取锰的最佳工艺条件:硫酸亚铁和Mn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液固比4∶1,硫酸初始浓度10%,搅拌速度220 r/min,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 h。在该条件下锰的浸出率可达97.12%。  相似文献   

4.
在稀硫酸存在条件下利用黄原胶废水作为还原剂浸出低品位软锰矿(锰质量分数为20.5%)。主要讨论了固液比、硫酸质量浓度、浸出时间、搅拌速率以及浸出温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过程中可以达到较高的锰和铁的浸出率和COD的去除率。最佳浸出条件为固液比为9∶100,硫酸质量浓度为80 g/L,搅拌速率为200 r/min,90℃条件下反应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锰和铁的浸出率分别为94.9%、65.0%,COD去除率可以达到60.2%。  相似文献   

5.
蔗髓低温还原焙烧-浸出低品位软锰矿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蔗渣造纸工业废弃物蔗髓为还原剂,研究了低温焙烧还原浸出软锰矿的新工艺. 考察了蔗髓与软锰矿中锰的质量比、焙烧时间、焙烧温度、搅拌速率、浸出温度、浸出时间、H2SO4浓度和液固比对锰浸出率的影响,并分析还原焙烧过程. 结果表明,锰浸出率随蔗髓用量、焙烧时间、焙烧温度、搅拌速率、浸出温度、浸出时间、H2SO4浓度和液固比增加先增加然后基本保持不变. 蔗髓热解生成还原性气体有机物将软锰矿中高价锰氧化物MnO2还原为低价MnO. 适宜的焙烧还原浸出条件为:蔗髓/锰质量比0.62:1、还原焙烧温度350℃、还原焙烧时间60 min、浸出搅拌速率200 r/min、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40 min、H2SO4浓度3.0 mol/L、液固比6 mL/g. 在此条件下,软锰矿的浸出率可达97%.  相似文献   

6.
以甲醛为还原剂,在硫酸溶液中还原浸出低品位软锰矿,基于反应条件对锰的浸出率的影响,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锰的浸出率的主次顺序依次为甲醛体积、反应温度、浸出时间、硫酸浓度。影响铁的浸出率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和浸出时间。当液固体积质量比为8 m L/g,搅拌速率为200 r/min,硫酸浓度为2.75 mol/L,甲醛溶液的用量为2.4 m L,浸出温度为86℃,浸出时间为2.22 h时,锰铁铝的浸出率分别为94%、77.78%和18.57%。  相似文献   

7.
用收缩芯模型研究了糖蜜酒精废液中大分子焦糖色素在硫酸介质中还原浸出软锰矿的动力学,考察了软锰矿粒度、反应温度、浸出时间、硫酸浓度和焦糖色素浓度对锰浸出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锰浸出速率随反应温度、硫酸浓度、焦糖色素浓度的增加和软锰矿粒径的减小而增加.糖蜜酒精废液中大分子焦糖色素还原浸出软锰矿属固体产物层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8.
木薯酒糟还原浸出低品位软锰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木薯酒糟作还原剂,在硫酸水溶液中浸出低品位软锰矿。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木薯酒糟用量等因素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锰浸出率大小的顺序为: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木薯酒糟用量。木薯酒糟还原浸出低品位软锰矿适宜条件:硫酸浓度为3.13 mol/L、反应温度为90 ℃、反应时间为3 h、木薯酒糟与软锰矿质量比为0.3。在此条件下,锰的浸出率达到94.8%。  相似文献   

9.
以低品位软锰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解锰硫化渣浸出其中的锰,考察了搅拌速率、液固比、温度、硫化渣用量、硫酸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速率为400 r/min,液固比为5,硫化渣用量3 g,硫酸浓度140 g/L,温度90℃,浸出时间3.5 h时,锰的浸出率达94.27%,实现了硫化渣的资源再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单宁酸作为还原剂在硫酸体系中浸出还原低品位软锰矿中锰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单宁酸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硫酸浓度等因素对锰浸出率的影响。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通过响应曲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了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宁酸用量为3倍理论量、反应时间为3 h、硫酸浓度为1.5 mol/L、反应温度为90 ℃条件下,锰矿中锰的浸出率达到90.86%。反应参数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反应温度、单宁酸用量、反应时间、硫酸浓度。该工艺具有锰浸出率较高、硫酸初始浓度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FeSO4还原高含铁低品位软锰矿,通过单因素实验讨论了各因素对锰、铁浸出率的影响.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讨论得出用FeSO4作为还原剂、H2SO4浸取该锰矿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h,FeSO4用量为理论值的1.05倍,H2SO4用量为理论值的1.2倍,平均粒径小于106 μm,搅拌强度400 r/min,此时Mn的浸出率为95%以上,Fe的浸出率为46%.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以硫铁矿为还原剂,在钛白废酸中湿法还原软锰矿制备硫酸锰的工艺过程。探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矿比和矿浆浓度等因素对硫酸锰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95 ℃、反应时间为2.5 h、硫铁矿与软锰矿(以锰计)的质量比为0.95~1.0、硫酸与软锰矿(以锰计)的质量比为1.30、矿浆质量分数为28%~30%的条件下,硫酸锰的浸出率达到95%以上。通过加入碳酸钙中和浸出溶液使其pH为5~6,以除去溶液中的铁、钛、铝等杂质;加入自制硫化锰以除去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加入二氟化锰以除去溶液中的钙镁离子等。所得溶液经陈化、过滤、浓缩和结晶后得高纯一水硫酸锰,产品纯度为99%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用乳酸还原浸出低品位软锰矿,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乳酸用量、反应时间、温度、硫酸用量等因素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用响应面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反应中的有机物,对还原浸出产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锰矿粉加入量10.0 g、乳酸用量1.2 mL、反应时间3.47 h、温度90℃、硫酸用量12%、搅拌速率200 r/min、液固比10 mL/g条件下,锰的浸出率可达93.99%. 还原产物为丙烯酸、甲酸和乙酸;还原浸出60 min后乳酸反应基本完全,210 min内丙烯酸含量降低不明显,甲酸和乙酸含量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14.
硫铁矿烧渣酸浸铜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酸烧渣的硫酸浸铜过程中,搅拌速率、浸出剂初始质量浓度、固液比、浸出温度和矿物粒径对浸出率的影响,并对硫铁矿烧渣浸取铜过程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浸出过程符合收缩芯模型,与化学反应控制动力学方程式相吻合,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9.19 kJ/mol,浸出过程控制步骤为化学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15.
The kinetics of reductive leaching of manganese from low grade pyrolusite in dilute sulfuric acid in the presence of molasses alcohol wastewater was investigated. The shrinking core model was applied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parameters on leaching rate. The leaching rate increases with reaction temperature, concentrations of H 2 SO 4 and organic matter in molasses alcohol wastewater increase and ore particle size decreases. The leaching process follows the kinetics of a shrinking core model and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is 57.5 kJ·mol –1 .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a reaction order of 0.52 for H2SO4 concentration and 0.90 for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of molasses alcohol wastewater.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ductive leaching of pyrolusite with molasses alcohol wastewater is controlled by the diffusion through the ash/inert layer composed of the associated miner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