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铝加工》2017,(1)
研究了时效工艺和在线冷却强度对6005A、6N01合金型材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控6005A合金的时效温度,可改善其弯曲性能。随在线冷却速率的提高,6N01合金型材的延伸率增加。控制型材出口温度在500~530℃之间,在线冷却强度达到300℃/min,时效制度为165℃×8h时,可满足型材的弯曲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
《铝加工》2015,(5)
通过研究不同人工时效制度对6101铝合金厚壁管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定出合理的6101-T7铝合金φ260mm×14mm大规格厚壁管材的人工时效工艺制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以6008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室温拉伸和压缩试验研究该材料经不同时效制度下的力学性能和吸能性能。研究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6008铝合金时效7h达到峰值强度,析出相最多,延伸率最低;在0.5h~2.5h内屈强比线性增加,2.5h后屈强比趋于平缓;压缩变形方式发生变化;时效2.5h后,加载曲线呈周期变化,变形褶皱均匀,材料利用率高;时效5h后弯曲压缩裂纹较严重,时效时间延长,压缩破坏较大;在未破坏褶皱的前提下,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吸能性能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7075合金板材双级时效制度和性能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并与单级时效进行比较。通过试验建立了合金性能较好的T_6,T_(73)和T_(76)状态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拉伸性能测试、电导率测试、晶间腐蚀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双级时效工艺对6061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061铝型材双级时效后组织和性能良好,满足标准要求,各项性能与峰值时效175℃×8 h相当。其中,170℃×1.5 h+210℃×1.5 h制度下6061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峰值时效。随着预时效温度的升高,电导率呈上升趋势,180℃×1.5 h+210℃×1.5 h处理后电导率最高,腐蚀形貌由晶间腐蚀变为点蚀,腐蚀深度明显变浅。6061铝型材最优双级时效工艺为170℃×1.5 h+210℃×1.5 h,该制度能有效缩短生产周期,减少能耗,且使型材的力学性能、抗晶间腐蚀性能均优于峰值时效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7475铝合金双级时效及回归再时效(RRA)状态下的拉伸性能和电导率,并通过标准三点弯曲试验和圆周切口圆柱试验测定了各时效状态下的断裂韧性,从而研究了双级时效和回归再时效对其力学性能、断裂韧性、电导率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回归再时效工艺并不适用于7475铝合金大型锻件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陈维江 《特钢技术》2012,(1):17-22,65
通过对HDR管材生产工艺的简述,对管材弯曲异常的部位进行宏观分析、断口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拉力实验、压扁实验、金相实验及相比例对比等解剖式分析,找到了导致双相不锈钢HDR钢管冷弯曲异常的原因是材料屈强比偏高,通过调整HDR钢管热处理工艺制度,使得成品钢管应变硬化值得以提高,从而有效改善了成品的冷成型性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双级时效制度对7021铝合金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分析了不同的双级时效制度对7021铝合金力学性能及硬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二级时效温度对7021合金的性能影响最大。获得最佳性能的最佳双级时效工艺为125℃×7h+135℃×9h。此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硬度分别为410.72MPa、441.01MPa、15.33%和132HB。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时效制度对6008铝合金型材进行热处理,研究合金力学性能、硬度、折弯性能、压溃性能,分析不同时效制度对6008合金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008铝合金峰值时效(T6)状态下,合金强度、硬度较高,但其塑性、韧性和碰撞吸能效果较低,反而强度较低的欠时效(T5)和过时效(T7)状态下,合金折弯性能和压溃性能要稍好;过时效(T7)状态下,合金屈服强度为273MPa,抗拉强度为284MPa,断后伸长率为12.5%,符合客户的性能要求,其折弯和压溃性能均比峰值时效状态下的好,压缩后为典型的叠缩形貌。  相似文献   

10.
GH4169合金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抗辐射、抗氧化等优良性能,可以生产成各种规格的细径管材,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基于弯曲变形理论,对GH4169双层管件旋转绕弯过程中产生的横截面畸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共同弯曲下,填充后的内外管横截面畸变协同性较好,横截面畸变率差值不超过1%,弯曲半径(R)=15 mm,弯曲角(θ)=90°的情况下,外管横截面畸变率最低可达到3.5%,内管可达到3.1%。内管相对R较大,并且填充物对内管两侧管壁完全约束,使内管弯曲变形小且均匀,而外管弯曲时外侧为自由变形无约束,内侧为硬约束,外管横截面畸变率大于内管。管材最大应力应变值出现在弯曲中心靠起始侧部分,切向应力最大,其次是径向应力,最后为周向应力,填充后管材横截面畸变率比未填充管材降低30%。模拟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可为生产双层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双级时效对6061铝合金拉伸和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不同的双级时效制度对6061铝合金力学性能、硬度、电导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一级时效温度对6061合金的耐蚀性影响最大,其次为二级时效时间、二级时效温度、一级时效时间。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耐蚀性能最佳的双级时效工艺为180℃×6h+200℃×1h,此时屈服强度为263MPa,抗拉强度为286MPa,伸长率为12%,硬度为97.1HB,电导率为27.38MS/m,腐蚀深度约为0.145mm。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不同时效状态下(T4,T6,T7)的高速列车用6005A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金相组织观察、室温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对合金的基材和焊合处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时效状态下,6005A合金焊合处的晶粒较为粗大,且在焊合区分布不均,第二相质点集中于焊合线处析出;合金基材的机械性能均高于焊合处的,但T6、T7两种状态性能差异较T4状态的明显;合金的基材和焊合处均具有良好承受弯曲塑性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淬火时效制度对6101B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不同的淬火时效制度,对6101B铝合金力学性能、硬度及电导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时效温度对6101B合金的电导率影响最大,其次为时效时间、淬火时间、淬火温度。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电导率的最佳淬火时效工艺为500℃×60min+220℃×11h,此时屈服强度为204.8MPa,抗拉强度为222.8MPa,伸长率为16.7%、硬度为46.7HB、电导率为32.52MS/m,在此制度下,微观组织中含有细小颗粒状强化相。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预时效制度下的6061和6005A合金板材进行力学性能、延伸率、加工硬化率、电导率、组织检测等试验,研究了预时效对汽车板材成形性能和烤漆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80℃×5 min的预时效制度可改善6061-T4和6005A-T4合金板材成形性。热处理状态为T4P+T6的6061和6005A的强度均明显高于T4+T6态。这说明预时效可以解决铝合金板材因自然时效引起的人工时效强化效果不佳的问题,有利于汽车板材的冲压成形和烤漆硬化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工艺对6A02合金管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X)、正交试验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6A02铝合金管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A02铝合金管材的挤压态组织分布着形貌各异、尺寸大小约为0.5~8.0μm的Al-Fe-Si-Mn-Cu相。固溶处理后,细小点状的Al-Fe-Si-Mn-Cu相基本回溶到基体中,粗大不规则的Al-Fe-Si-Mn-Cu相残留下来。该残留相尺寸在510℃固溶时略微变大,在520℃固溶时尺寸有所变小。正交试验极差分析表明,以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为考核指标时,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排序为:时效温度固溶时间固溶温度时效时间。方差分析表明,热处理过程中,时效温度对合金抗拉强度的影响显著,而时效温度、固溶时间及固溶温度对合金屈服强度的影响显著。6A02铝合金最佳的固溶-时效工艺为520℃×40 min+160℃×12 h,对应的力学性能指标分别达:抗拉强度σb=333.83 MPa,屈服强度σs=321.11 MPa和延伸率δ=17.28%。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维氏硬度试验,室温拉伸试验,电导率测试,慢应变拉伸试验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人工时效前室温停放不同时间的7055铝合金管材的力学性能、电导率、耐应力腐蚀性能和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时效前进行室温停放,7055铝合金的晶内会预先析出GP区,为后续人工时效中的η相和η'相的析出提供形核的核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电导率.人工时效前室温停放6.5 h,7055铝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即677.9 MPa,电导率和延伸率分别为29.8 % IACS和14.9 %.继续延长室温停放时间,合金的抗拉强度降低,电导率不断增大.在室温停放48 h时,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649.7 MPa,延伸率为10.6 %,电导率为36.8 % IACS,此时合金的综合性能达到较优.   相似文献   

17.
《铝加工》2015,(5)
为了提高车体铝合金型材的弯曲性能,从均质处理、挤压工艺、固溶处理以及时效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低温高速在线水冷的挤压方式是提升弯曲性能的可行方法,时效工艺调整是提升弯曲性能的重要途径,而固溶处理可有效提升型材的弯曲性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越来越多的深井、超深井和含硫化氢油气田的出现和开采,对石油管材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细化材料晶粒和组织是实现材料高性能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试验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管材组织细化的影响,为高品质石油管材的设计及工艺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在线淬火冷却方式及时效工艺对Al-Mg-Si-Cu系铝合金性能和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在线穿水的淬火方式,时效制度为(160℃~170℃)×5 h及(160℃~170℃)×6. 5 h时,均可达到产品生产使用要求,但为了增加产品稳定性,选择(160℃~170℃)×6. 5 h为最佳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化学成分、铸锭加热温度、淬火温度、时效制度调整,使6063轨道交通型材电阻(或电导率)及力学性能满足标准及用户使用要求。通过研究可知,化学成分、淬火温度、时效制度是影响轨道交通型材综合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