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克拉霉素微囊的制备工艺,以提高针对儿童用药的顺应性。方法:以聚丙烯酸树脂肠溶Ⅱ号为囊材,适当添加增塑剂,采用相分离一凝聚法制备克拉霉素微囊。以微囊包封率、粒径和形态为评价指标,以溶出度及体外的释药曲线验证药效。通过正交设计验证克拉霉素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经过多次、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不同PH值等的对比,得出拉霉素微囊最佳制备工艺为增塑剂与明胶用量比为0.25、液浓度为40%、pH4、温度为400C度。结论:本法制备克拉霉素微囊工艺可行,口感较其他方法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利福昔明分散片及探讨制备利福昔明的处方与工艺。方法:采用正交法,以崩解时限为指标,对利福昔明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结果:分散片在60秒内完全崩解,颗粒能全部通过2号筛,符合《中国药典》关于分散片的要求。结论:利福昔明分散片处方与制备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处方为甘露醇180、交联的聚乙烯吡咯烷酮4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5、硬脂酸镁2.40本文对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处方及质量标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纳米六味地黄液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MICROS超细粉碎机制备纳米六味地黄液,对其显微结构、稳定性和体外溶出度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服用六味地黄液的小鼠血清中的SOD对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六味地黄药材纳米粉碎后,细胞壁、细胞膜大部分被破碎,有效成分可直接溶出.纳米化使六味地黄液的稳定性得到改善.六味地黄细粉的指标成分-丹皮酚的溶出与时间呈线性关系,而纳米六味地黄中丹皮酚的溶出与时间之间没有线性关系.服用纳米六味地黄液45 min后,六味地黄的累积溶出度比细粉的溶出度高.服用纳米六味地黄组的老龄小鼠血清的SOD活性显著高于细粉组(提高67%),即六味地黄纳米化使抗衰老的药效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模板法制备出分散的球形介孔SiO2微球,以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热失重差热(TG-DTA)、氮气吸附-脱附(BET)、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SiO2微球的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iO2微球为无定形介孔单分散型,粒径在200~500nm。将制备的SiO2微球用于盐酸金霉素载体,考察SiO2微球负载盐酸金霉素的溶出度,结果表明:SiO2微球提高了药物的溶出度,在1h左右累计溶出80%,表明制备的介孔SiO2微球可以作为水难溶性药物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甲钴胺片的处方中使用酸变性可压淀粉替代预胶化可压淀粉,从有关物质和溶出度两个方面做了对比试验,发现两种片剂的脆碎度和溶出度的结果基本一致,但以酸变性可压淀粉制成的甲钴胺片在有关物质检测时比预胶化可压淀粉制成甲钴胺片的干扰至少小10倍。其干扰程度几乎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7.
为了制备格列美脲微粉,提高格列美脲片的体外溶出度,采用气流粉碎机制备格列美脲微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格列美脲微粉片的体外溶出曲线,并以原研格列美脲片亚莫利为参比制剂,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推荐的相似因子f2法进行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比较。结果表明,微粉的中位粒径d50为1.30μm,粒径范围为0.40~5.85μm,3批片剂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分别为54.0、57.7、53.6;微粉化可以提高格列美脲片的体外溶出度,其溶出行为与原研参比制剂的相似。  相似文献   

8.
清开灵口腔崩解片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以崩解时限和口感为评价指标,优化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质量评价。采用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备的清开灵口腔崩解片,口感好,崩解时限在60秒钟之内各项指标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9.
孙琦 《中国科技博览》2014,(10):371-371
目的:通过实验室及生产数据分析,说明水分对阿奇霉素胶囊稳定性的影响,从而优化工艺流程;通过对生产流程的探讨,改进生产设备,得出一种生产胶囊高效而又环保的工艺。方法:通过测定胶囊的溶出度、汇总加速实验数据及对设备因素分析,筛选最佳的物料与设备。结果:实验数据表明,水分对于阿奇霉素胶囊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现存生产工艺存在缺点,筛选设备和物料后流程进一步优化。结论:设计后方案高效环保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红霉素肠溶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工艺及流化床包衣法制备了红霉素肠溶微丸,并分别从丸芯及包衣层两方面对处方进行了筛选及优化。结果:所制得的红霉素肠溶微丸在人工胃液中耐酸力良好,在人工肠液中的溶出迅速而且完全。结论:研制了红霉素肠溶胶囊,解决了红霉素对胃部刺激较大的问题,重现性好,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把普通粒度(60~100μm)甲钴胺原料药和经过气流粉碎机粉碎过甲钴胺原料药(粒度在10μm以下)以相同处方制成糖衣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它们的溶出度,发现以微粉甲钴胺原料药制成片剂的溶出性能远好于以普通粒度甲钴胺制成片剂的溶出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药物溶出度仪的机械验证计量需求,研制了一套药物溶出度仪机械性能校准装置,该装置可以对《药物溶出度仪机械验证指导原则》中指出需要验证的9个参数进行校准,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校准装置满足溶出度仪机械验证需求.  相似文献   

13.
正药物溶出度仪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仪器,是《中国药典》规定的检测药物溶出度的专用仪器。其一般由机头(包含电机及传动机构)、机座、水浴箱及转杆(桨杆或篮杆)、温度传感器、玻璃溶出杯组成。相关实验表明,溶出度仪桨(篮)杆中心度、仪器垂直度、摇晃度、水浴温度、转速等对溶出度的结果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尚无相应的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本文探讨的校准方法为药物溶出度仪的校准提供了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考察球磨粉碎对中药材黄芪有效成分溶出度的影响,利用回流、冷浸2种处理方法,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处理时间的黄芪球磨粉及中粉。结果表明,在回流或冷浸条件下,与《药典》规定的中粉比较,球磨粉碎均能明显提高黄芪有效成分溶出量,其中黄芪甲苷含量提高10.33%~39.25%,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提高3.49%~32.81%;球磨粉碎技术能有效促进黄芪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和溶出速率,缩短样品前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5.
《流程工业》2013,(11):80-80
安捷伦科技公司近日推出经验证的全新系列溶出度仪组件.包括一体成型溶出杯以及桨和转篮轴。这些组件经过专门设计.确保符合机械认证指南。组件于2013年6月1日面世.并附带验证文件。溶出度测量是广泛用于制药领域的一种技术.用于测定纯的活性药物成分溶解的比例。为了满足其严格的要求,新型一体成型溶出杯为环绕一组安捷伦芯轴真空成型.有效避免了传统手工吹制工艺可能造成的扭曲和瑕疵。  相似文献   

16.
正交设计法对仙灵骨葆颗粒水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仙灵骨葆颗粒的水提取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淫羊藿苷和干膏收率的综合指标作为考核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水体的制备工艺条件,确定仙灵骨葆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结果:经过系统的实验研究,水提制备工艺影响因素大小依次是:加水量A煎煮时间B煎煮次数C,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A>B>C。结论:筛选出最佳的水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制备具有良好靶向性及包封率高的硼脂质体,为硼中子俘获治疗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建立了一个有效的靶向给药途径.采用复乳法及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叶酸靶向硼脂质体,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4—羟基苯硼酸4—Hydroxyphenylboronicacid (HBA)脂质体、2—噻吩硼酸2—thiophenylboric acid(TBA)脂质体、4—叔丁基苯硼酸4—tert-Butylphenylboronic Acid(BBA)脂质体的含量及包封率,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法优化脂质体的制备处方和工艺条件.筛选出HBA、TBA、BBA最优的色谱条件,分别绘制出标准曲线,结果表明在1 ~ 1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HBA、TBA、BBA脂质体在最优制备处方和工艺条件下包封率分别为25.7%、38.9%、94.8%.BBA脂质体优化后的制备处方和工艺条件如下:胆固醇与磷脂质量比为1∶1,药脂比为1∶50,pH值为7.4,按该处方工艺制备的BBA脂质体包封率在94.8%.制备叶酸靶向脂质体的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准确,包封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兰索拉唑片稳定的生产工艺。方法:通过崩解时限和释放度作为考察指标,分别试验筛选兰索拉唑片的崩解剂等辅料,确定工艺处方及生产工艺。结果:经过筛选所得的最终处方制得的兰索拉唑片外观、崩解时限、释放度等指标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19.
UFLC法能准确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含量,适用于工作量较大的检测项目如制剂含量、含量均匀度及溶出度等的快速测定;但对有关物质的分析,经简单方法转换建立的UFLC方法,杂质分离的数目少,部分杂质间的分离度变差,其分离特性不如常规的HPLC法。  相似文献   

20.
以抚顺东露天油页岩制油残渣为原料,用酸提法制备氧化铝,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了抚顺东露天油页岩残渣提取氧化铝的酸溶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850℃,煅烧时间1h,所需原料粒度0.074mm,盐酸浓度为12%,液固比为5∶1,酸溶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5h,各项工艺指标在最佳工艺条件下,Al2O3浸出率为81.75%;采用均相化学沉淀法由酸溶反应得到的氯化铝滤液制备氧化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5℃,偏铝酸钠浓度0.4mol/L,乙酸乙酯与铝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7∶1,反应时间1.5h,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总体系质量的0.3%。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所制得的产物氧化铝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