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的热力性能受环境大风的影响较大,通过在塔进风口设置导流装置可以改善冷却塔的热力性能。为了验证空气导流装置对冷却塔热力性能的效果,本文针对环境大风地区的1 000 MW机组配置的13 000 m2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进行试验研究,在相同的运行工况和环境大风条件下,比较2座同类型的冷却塔不设空气导流装置和设置空气导流装置对其热力性能和出塔水温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空气导流装置,可以有效降低环境大风对冷却塔的不利影响;在同等运行状态和环境条件下,设置空气导流装置后,出塔水温比不设空气导流装置的低,在试验环境风速范围内,2座塔随环境风速的增加出塔水温差值而愈发明显。环境风速v<3 m/s,2座冷却塔出塔水温基本一致;3 m/s≤v<5 m/s,2座冷却塔出塔水温差值变化范围为0.24~0.61 ℃;5 m/s≤v<8 m/s,2座冷却塔出塔水温差值变化范围为0.71~0.97 ℃。  相似文献   

2.
《电力信息化》2004,2(9):37-37
这款产品特点突出,定位精度:<10米DRMS;速度精度;≤0.1m/s;动态性能:加速度2g;最大速度:18000米;最大高度505m/s;数据更新率:1次/秒,连续更新。定位时间:热启动小于10s、温启动小于40s、冷启动小于60s、第一次定位小于120s。  相似文献   

3.
利用动电位极化和循环伏安法对全钒液流电池阳极VO2+/VO2+电偶的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动电位极化曲线的分析表明:在η<0.130 V时电荷转移步骤为电极过程的控制步骤;在0.130 V<η<0.330 V时电极过程受电荷转移和扩散步骤混合控制;当η>0.330 V时扩散步骤为电极过程的控制步骤.利用动电位极化和循环伏安法的实验结果计算出25℃时实验溶液中VO2+/VO2+氧化反应的相关参数:交换电流密度为5.34×10-5 A/cm2;平衡电极电位0.717 V;电荷传递电阻为462.8Ω·cm2;电荷传递系数0.57;VO2+的扩散系数3.52×10-11 cm/s;反应平衡常数6.71×10-7.分析VO2+的氧化反应历程,实验证明了VO2+的氧化反应为单电子不可逆反应,并具有随后可逆化学反应的电化学反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4.4换向器偏心及凸片的国外控制标准(a)换向器偏心的容许值(单位:mm):V_k>45m/sV_k=20~30m/s0.05~0.025V_k<10m/s0.075最大限度0.1(b)换向片凸起、凹陷容许值0.0025mm(c)由于凸片对换向影响较大,为避免换向器出现凸片。BBC公司采用了内紧围式换向器结构,紧围下垫的是不含挥发胶的聚酸亚胺薄膜,因薄膜不会干缩而变形,故运行中不会产生凸片,该公司规定的容许值为:V。<15m八时0.005mm,um/s<什<40。估时0.003mm。4名换向器偏心及凸片的国外研究情况60年代苏联专家曾针对换向器凸片对电刷接触的影响进行…  相似文献   

5.
结合通信网的建设情况和2 Mbit/s复用保护通道的特点,指出2 Mbit/s复用保护通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2 Mbit/s自动切换装置提高2 Mbit/s复用保护通道传输可靠性的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含锂质量分数为15%的LAN负极(Li-Ni);同时还与含锂质量分数为44.32%的LiSi合金和31%的LiAl合金作了对比.结果表明,Li-Ni的LAN负极电极电位比LiSi合金、LiAl合金的更负、工作电压更高,与FeS2正极配对时有电动势ELAN>ELiAl>ELiSi.LAN负极具有好的脉冲输出特性,脉冲电压ULAN>ULiAl>ULiSi.在带大电流密度负载激活时,LAN负极具备快速激活能力,激活时间tLAN<tLiAl<tLiSi.在大电流密度下放电,LAN负极的利用率较高,材料利用率ηLAN>ηLiAl>ηLiSi.LAN负极在结构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可使热电池在径向2 048.2 m/s2离心力作用下正常放电.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脉冲编码调制PCM 2Mbit/s通道的可靠性,利用现有的经不同设备、不同路径的2条独立2Mbit/s通道,通过采用PCM2Mbit/s通道的故障无损自动切换技术,实现了对PCM2Mbit/s信号的无损切换,达到保障经PCM设备传输的64kbit/s支路信号的不间断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比较普遍的情况下,研究了二相和三相凸极同步电机定子电感矩阵的对角线化和常数化问题,导出了特征值的完整表达式和定子电感阵对角线化、常数化的充要条件,最后求得dqO变换时的变换矩阵,以及L_(s2)=M_(s2)和L_(s2)≠M_(s2)时变换后的定子电感矩阵.  相似文献   

9.
10/350μs直击雷电流测量用Rogowski线圈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景亮  姚学玲 《高电压技术》2010,36(10):2412-2417
为了兼顾10/350μs直击雷电流波形快速上升的波前部分的高频分量与缓慢变化的波尾低频分量的需求,在对10/350μs波形进行频谱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带磁芯式的宽频自积分Rogowski线圈,满足10/350μs直击雷电流波几十Hz到几百kHz频谱的要求。采用10/350μs直击雷电流的Crowbar回路,对设计的自积分Ro-gowski线圈进行了实验并与标准同轴管式分流器进行了测量结果的比对,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Rogowski线圈对幅值80kA的10/350μs雷电流波,其峰值、波前时间、半峰值时间等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与标准同轴管式分流器测量结果相比,峰值测量的偏差≤2%,波前时间的测量偏差≤1.5%,半峰值时间的测量偏差≤2%,基本满足10/350μs波形测量精度的要求,可应用于大电流等级的10/350μs直击雷电流的测量以及其它类似场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感应电动机聚合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感应电动机聚合方法:根据感应电动机2种特殊状态,即运行滑差s=0和s=1对感应电动机群进行等值,建立了感应电动机聚合模型。采用仿真准确度较高的动模试验验证了该等值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用固相反应法(氧化物法)制备了成分为Ni1-a-xZnxCuaFe2-(O4(0.15≤a<0.25,0.1≤x≤0.65)的 NiCuZn铁氧体超细粉.研究了材料的烧结特性,给出了烧结样品的起始磁导率μi、品质因数Q、表观密度d、预烧、烧结收缩率η等随烧结温度的变化.由收缩率、相对比饱和磁化强度σsp/σs的烧结温度曲线讨论了致密化过程与固相反应的关系.由烧结样品形貌分析SEM照片讨论了起始磁导率与晶粒尺寸等显微结构因素的关系,以及细晶粒和异常晶粒的生长过程.获得了在870±10℃烧结温度下μi>835±10%、Q>140、比温度系数α<1×10-6/℃、居里温度TC=130℃、电阻率ρ>1012Ω·cm、比损耗因子tgδ/μ<8.4×10-6的良好性能.其μQ=12.3×104,是Sol-Gel法的2倍.  相似文献   

12.
2 Mbit/s差动保护通道技术分析及运行可靠性提高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基于2 Mbit/s通道电流差动保护技术、SDH光纤自愈环保护技术以及传输时延对2 Mbit/s复用保护影响等综合分析,结合2 Mbit/s通道电流差动保护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差动保护传输通道可靠性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脱硫废水排放的控制项目及标准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脱硫废水所含杂质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应该控制的项目和指标.提出脱硫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可按照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进行控制,而化学耗氧量、氟化物和硫酸盐可按下述指标进行控制:COD<150 mg/L(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出口),F<30 mg/L(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出口),硫酸盐<2 000 mg/L(电厂总排水口).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广西电力光纤通信网的现状,对比分析了2.048 Mbit/s信号在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ohy)中的2种映射方式(异步映射和字节同步映射),并进行实验,测试网管软件中有关映射方式的不同选项对2.048Mbit/s通道带来的的影响,提出关于2.048 Mbit/s信号映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各种内外干扰对大型光电设备成像精度的影响,对控制回路进行了扰动观测补偿器设计。首先,通过开环实验方法估计出设计观测器所需要的控制量增益b;其次,通过仿真建模给出控制器的参数设计,并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在不增加系统闭环带宽的前提下,将系统在中低频段的扰动抑制能力提高10dB。最后,在直流有刷力矩转台上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PI控制器相比,系统性能在低、中、高速3种状态下都得到了明显改善。0.1°/s的阶跃响应下调节时间减少3.7s;1°/s的阶跃响应下调节时间减少0.25s,且稳态误差从0.025 7°/s减小至0.018 9°/s;10°/s的阶跃响应下稳态误差从0.113°/s减小至0.061 7°/s。可见,使用同一组控制参数,该控制方法能实现在中低、中、高速运行下的高性能控制,且只需调试2个参数,简单易实现。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讨论了单通路2.5Gbit/s数字系统超长传输的实现技术。对于各种影响2.5Gbit/s系统超长传输的因素,如光缆衰耗、色散和非线性等,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针对这些限制提出了掺铒光纤放大器、色散补偿技术等常用的手段,结合目前最新的技术进展,从理论和实践上,着重对光纤喇曼放大器这种特殊的放大器技术做了分析。最后,提出了2.5Gbit/s单通道系统在250km光纤中无中继传输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7.
随着调度交换设备的升级改造和电力通信网络的不断改善,以2 Mbit/s方式组网将成为电力调度交换组网的发展趋势.文章描述了上海电网调度交换系统的现状,结合"十一五"通信发展规划,对"十一五"期闯将要实施的调度交换网2 Mbit/s组网的技术原则及方案进行了分析,同时从组网技术、运维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适合上海电力系统调度交换组网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基于小波脊线的渐近信号特征频率提取算法,并应用到异步电机转子故障特征提取中.异步电机转子出现断条故障时,定子电流中相应地会含有频率为(1-2s)f1的故障特征分量.由于异步电机起动过程中转差率s是由1→0连续变化的,故(1-2s)f1将以f1→0→f1的规律进行变化,因此可以通过应用小波脊线分析异步电机定子起动电流信号来提取转子断条故障特征.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圆管风速简易测量法的原理 ,并将这种方法和等面积圆环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在管径D =40 0mm~ 2 2 0 0mm ,气流温度T =0~ 40 0℃ ,气流最大速度umax=10m/s~ 45m/s范围内 ,编制程序计算了圆管内的平均流速 ,给出了现场常见的两种管径平均流速计算的线算图  相似文献   

20.
笼型感应电动机转子断条时,定子电流中含有频率为(1-2s)f1(f1为电源频率)的附加电流分量.由于起动过程中电机转差率s是连续变化的,(1-2s)f1则f1→0→f1的规律进行变化,据此规律可以检测转子有无断条.分析了基于小波脊线的转子断条特征提取方法,探讨了小波脊线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小波脊线算法;实验结果证明了改进小波脊线算法在转子断条检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