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GPC和特性粘数[η]测定相结合,在室温和-78℃下,用Co~(60)辐射源辐照,研究了二甲基硅橡胶(MQ,吸收剂量2.05×10~3~3.97×10~4Gy)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吸收剂量10~2~10~4)分子量和凝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MVQ较辐照MQ易生成凝胶,在凝胶点前的较低吸收剂量时,溶胶的分子量出现极大值,分子量分布曲线呈单峰;随吸收剂量的增加,分子量分布变窄,分子量降低;出现凝胶的吸收剂量,MQ大约是MVQ的10倍。辐照MQ时,凝胶点前的溶胶的分子量分布曲线为双峰,并随吸收剂量的增加,双峰消失,分子量下降;在凝胶点时,分子量出现极大值。  相似文献   

2.
将GP和特性粘数[η]测定相结合,在室温和-78℃下,用Co^60辐射源辐照,研究了二甲基硅橡胶(MQ,吸收剂量2.05×10^3-3.97×10^4Gy)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吸收剂量10^2-10^4Gy)分子量和凝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MVQ较辐照MQ易生成凝胶,在凝胶点前的较低吸收剂量时,溶胶的分子量出现极大值,分子量分布曲线呈单峰,随吸收剂量的增加,分子量分布变窄,分子量降低  相似文献   

3.
转化率为65%的SBR1500丁苯橡胶基本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吉化有机合成厂试生产的单体聚合转化率为65%的丁苯橡胶SBR1500进行了基本特性研究,重点考核了生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凝胶含量。结果表明,物性达到国际优级品指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凝胶含量与转化率为62%的正常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4.
高温体积排斥色谱测定聚烯烃的分子量分布及支化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之辉  姚自余 《兰化科技》1995,13(2):94-98,136
叙述了高温体积排斥色谱法测定聚烯烃树脂分子量分布及支化度的实验和原理,在样品高温溶解和测试中,凝胶导致柱子堵塞的解决方法。分析证实,共混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数据可由共混原料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数据按配料权加计算,测定的聚合物支化度数值与Wild和Gold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根据聚丙烯在凝胶色谱柱上的淋洗特点,确定了测定其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试验条件;采用示差和黏度双检测凝胶色谱系统,利用普适校正方法,不需要Mark常数K、α值,可直接测定聚丙烯分子量分布并给出分子量分布曲线;采用统计方法计算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黏均分子量,可以为课题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1.2 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支化度、凝胶 1.2.1 前言 高分子物质的特征是除了部分天然物质外,其大部分的分子量和组成不均匀。因此,在讨论高分子物质时,有必要研究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平均组成及组成分布。这些平均值及其分布与高分子持有的物性有很大关系。高分子的分子量和组成不均匀一般源于生成机理本身,这一论点也适用于作为高分子物质的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相似文献   

7.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直接影响其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然而传统的凝胶色谱法(GPC)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粘均分子量难以全面反映UHMWPE的结构特点。为了开发出一种精度高、重复性好的UHMWPE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测试方法,本研究在常规高温GPC设备的基础上,基于溶液流动分级机理,选取了合适凝胶孔径的凝胶色谱柱,改善了普通GPC测试结果分子量分布偏宽的问题。并通过对UHMWPE/三氯苯溶解方法的深入研究,解决了普通GPC测试结果重复性差的问题。对UHMWPE新产品的研发和后期的加工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子量对丙烯酸树脂的性能影响很大,凝胶渗透色谱是目前测试聚合物分子量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文章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了丙烯酸树脂分子量及其分布,并考察了流动相、流速、温度及进样浓度等操作条件对聚丙烯酸树脂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白颖  李建伟 《塑料科技》2007,35(4):70-71
介绍了用凝胶色谱法测定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10.
聚酯分子量分布对可纺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不同聚酯切片在常规指标相同的情况下可纺性往往不同,重点介绍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和筛析色谱法对聚酯的低分子成分及分子量分布的检测研究,以及分子量分布对可纺性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径仪、凝胶渗透色谱表征不同品牌手套专用糊树脂的微观结构及分子量分布,用粘度计分别测试了手套专用高分子量糊树脂的流变特性,用凝胶化测试仪测试了几种糊树脂的凝胶化时间,探讨了微观结构形态与分子量分布对手套专用料树脂的流变特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在国产凝胶渗透色谱仪上选用NDG—L型硅胶串联柱——四氢呋喃体系分析聚氯乙烯树脂分子量分布,探讨国产凝胶匹配选择过程;列举聚苯乙烯标样算成聚氯乙烯分子量简化式,绘制普适校准曲线和方程;给出系统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示例。研究自由基引发制备聚氯乙烯树脂工艺分子量分布特点,剖测比较悬浮法国内外树脂,由Mw、Mn、a和D等参数初步评价了优劣。揭示获得最佳树脂质量间因素和条件关系。凝胶色谱法检测聚氯乙烯分子量分布方法是适宜的,快速、准确。更在研究和评价氯乙烯聚合装置、工艺条件和用剖测比较树脂分子量分布来提高树脂质量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玻璃封管中进行了高温(110~170℃)高转化率(>80%)苯乙烯-低顺丁橡胶接枝共聚,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转化率等因素对聚合速率、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发现在较低温度(110℃)下存在凝胶效应,在较高温度下则无凝胶效应;加入橡胶使苯乙烯聚合速率和分子量降低,橡胶起着缓聚和链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对其进行了软化点及凝胶化时间的测定。并进一步用凝胶色谱分析了其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水相凝胶渗透色谱仪对经过活性酶降解处理的花粉提取液多肽蛋自进行分子量分布测定。用内标法定量,98%以上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布在5000以下,为在化妆品、外用药品上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数据。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用凝胶色谱与常规检测器检测褐藻胶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方法。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GPC)与示差检测器(RID)结合,建立了以普鲁兰标准品为对照的相对重均分子量、相对数均分子量与GPC–MALLS(多角度激光散射)测试的褐藻胶绝对重均分子量、绝对数均分子量间的转换关系,得到了用GPC–RID检测相对分子量计算褐藻胶绝对分子量和多分散系数的方法。结果表明,GPC–RID法经转换公式得到的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和多分散系数与GPC–MALLS法的相对误差在?12%以内。基于GPC–RID法可较准确地获得褐藻胶的绝对分子量及多分散系数,使用通用检测器可节约仪器投资,降低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17.
凝胶色谱法测定木素分子量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凝胶色谱法测定本素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方法和取得的进展。新型高效凝胶位的出现,使凝胶色谱法可以测定多种本素分子量。用凝胶色谱法测定木素的分子量,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色谱技、流动相和标样,并通过实验确定合适的色谱条件。本素样品可能需要经过适当的预处理以适应色谱柱和流动相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实验讨论了SBR生产中,转化率、硫醇加入量及加入方式对产物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门尼粘度与分子量分布间的关系。SBR中除少量大凝胶外,还含有15~25%的微凝胶,由大分子缠结或轻度交联形成,在外力作用下易断裂。这些微凝胶在SBR的分子量分布图中表现为高分子级分部位的肩峰。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应用高温凝胶渗透色谱在160℃条件下测定HMWPE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建立了聚乙烯的真实标准曲线,比较了应用三种标定曲线计算聚乙烯分子量的差异,讨论了高温测试条件下聚乙烯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聚乙烯标定曲线可以得到准确的超高分子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或HMWPE的真实分子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凝胶色谱法测定聚四氢呋喃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以及对影响测试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