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欧洲水下防务展看鱼雷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汝信 《鱼雷技术》2007,15(2):8-11
通过对最近几年欧洲水下防务展鱼雷技术的变化分析,总结了当代鱼雷的发展趋势。在研发思路上,西方鱼雷研制大国更加务实,走系列化发展道路,按照符合效费比的原则逐步改进鱼雷的性能,采用“制造-试验-制造”的方法,确保鱼雷武器在实战环境下的可靠、有效。在鱼雷设计上,目前主要改进领域集中在制导、推进、隐身、浅水等几个方面,并追求可靠性、保障性和低成本。其中,制导多采用标准总线和一体化设计,在开放式系统中采用COTS电子组件,具有较好的扩展性能,可快速进行软件升级和硬件改进,及时提高战术性能。实践证明,该研发思路符合需求,效果显著,能以最少的花费得到最出色的总体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前苏联研制53-65型热动力高程远航程鱼雷的过程,同时围绕53-65型鱼雷的研制和不断地改进完善,对前苏联研制的热动力鱼雷的性能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钟晓锋 《鱼雷技术》2004,12(2):11-12
近年来鱼雷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美国,其面向21世纪研制的MK54混装鱼雷使现代海战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结合该型鱼雷研制情况,对鱼雷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鱼雷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改早期“无头脑”的直航式攻击方式,现在已颇具智能,所以也被称为“水中导弹”。鱼雷虽然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装备,但也因其技术复杂,技术集成度高,涉猎学科广而致使研制它的国家并不多。可以说,能否研制鱼雷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和工业水平,目前只有包括我国在内的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可以研制和生产鱼雷。鱼雷按雷径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其中大型鱼雷(雷径533毫米以上)威力,用途广,一枚大型鱼雷即可将一艘中型驱逐舰或潜艇“腰折”,但它的研制难度也最高。这里不防将国外研制的几种大型鱼雷请上“秀场”,一展各自风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国外现径轻型智能鱼雷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研制轻型智能鱼雷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设想,并就其关键技术作了分析,最后对我国发展轻型智能鱼雷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鱼雷动力电池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奚碚华  夏天 《鱼雷技术》2005,13(2):7-12
电动力鱼雷具有噪声小、隐蔽性好、制导作用距离大等优点,是世界各国积极研制发展的鱼雷武器之一。本文综述了鱼雷动力电池发展过程中各阶段主要电池的化学成分、性能指标及优缺点。详细介绍了几种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的新型鱼雷电池的研制及使用情况。可以看出,电池的结构设计对电动鱼雷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大功率和高效率是未来鱼雷电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鱼雷整体效能是鱼雷各项技术的综合表现,是鱼雷技术研制和使用等决策的重要依据。根据鱼雷的自身特点和基本任务,分别从机动能力、探测能力、追踪能力、抗干扰能力、再搜索能力和毁伤能力等6个方面出发,建立了递阶层次结构的鱼雷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理论,提出并详细介绍了鱼雷作战效能模糊综合评估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且有效,同时给出了鱼雷作战效能评估的分析方法,为鱼雷武器装备的论证、研制、使用和改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津 《鱼雷技术》2004,12(3):8-10
阻尼材料以其良好的减振性能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武器研制上,本文简要介绍了阻尼材料的不同种类和各自特点,例举了阻尼材料在现代鱼雷设计中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在未来鱼雷设计中应用阻尼材料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宋雪丹 《飞航导弹》1997,(6):23-25,,31,
前苏联反潜武器系统的发展历程1943~1945年纳粹德国使用声自导鱼雷攻击盟军舰船的有效性使科学家们想到也可以用此种鱼雷来攻击潜艇。研制反潜鱼雷大大提高了反潜的可能性,因为当时的反潜方式主要靠深水炸弹和水雷。随后前苏联就开始研制这类鱼雷。1946~1...  相似文献   

10.
研制高空反潜鱼雷的必要性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研制高空反潜鱼雷的必要性及国外发展现状与趋势,着重探讨了高空反潜鱼雷研制的若干关键技术--作战使用研究、高空反潜鱼雷总体设计及试验方法、分离及接口技术、精确测量与控制技术研究、现有轻型鱼雷高空使用环境适应性分析研究,以及作战效果分析.研究这些关键技术是开展高空反潜鱼雷研制的有效途径,能够为高空反潜鱼雷武器的研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从MK48系列新型鱼雷看美海军的研发方针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东  崔立 《鱼雷技术》2006,14(2):1-6
美国鱼雷的发展动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该文介绍了MK48系列鱼雷的发展过程和现状,以及鱼雷光纤线导技术的开发情况,对美海军的鱼雷发展方针和策略进行了分析,并从以下几方面概括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坚持“需求导向,系列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实施“目标明确,连续升级”的研发策略;采用灵活的改造升级路线;高度强调武器的经济可承受性;利用小企业创新动力获得商用高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高科技背景下的鱼雷武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代鱼雷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世界各国装备和在研中的各型鱼雷,概括了高科技背景下鱼雷武器发展的几大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现代鱼雷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世界各国装备和在研中的各型鱼雷,概括了高科技背景下鱼雷武器发展的几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
自导鱼雷射击禁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发挥鱼雷武器的威力,保证编队内我方兵力的安全,研究了自导鱼雷的射击禁区,介绍了鱼雷射击禁区的定义及影响射击禁区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射击禁区的划分原理。以MK46鱼雷为例,对鱼雷管装发射、直升机空投发射和火箭助飞发射等3种不同发射方式的射击禁区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计算,给出了不同发射方式的射击禁区图,为进一步计算我方兵力是否落入鱼雷射击禁区内及寻找退出鱼雷射击禁区的方法提供借鉴,为自导鱼雷作战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双雷齐射互导概率及目标捕获概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星  陈喜  蒋兴舟 《鱼雷技术》2006,14(4):52-55
通过分析双雷齐射的全过程,解释了互导产生的原因,分别建立了自导鱼雷平行航向齐射互导和目标攻击的数学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法仿真计算了在不同主航向间距下的齐射双雷互导概率和目标捕获概率,计算了不同的目标航向和航速误差分布对单雷和双雷攻击目标捕获概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双雷齐射能更有效的捕获目标,适当的主航向间距能有效避免互导并获得较高的目标捕获概率。  相似文献   

16.
李兵 《鱼雷技术》2004,12(3):37-40
火箭助飞鱼雷和空投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的战斗力和作战效率,降落伞是该类鱼雷空中稳定装置的核心部分。基于保证鱼雷按照预定的弹道稳定飞行并以满足要求的速度和姿态入水的前提,本文介绍了鱼雷用降落伞的选型、开伞方式以及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为鱼雷用降落伞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舰艇对潜艇平行航向齐射两枚鱼雷的方位分辨能力对水声对抗指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在研究潜射自导鱼雷平行航向齐射组织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潜艇齐射两枚鱼雷相对舰艇目标方位开角的数学模型,对不同对抗态势和战术条件下齐射两枚鱼雷相对舰艇开角大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齐射两枚鱼雷相对目标方位开角与来袭鱼雷报警距离、鱼雷的齐射时间间隔、优化系数、鱼雷的自导性能等因素有关,在通常的战术条件下齐射两枚鱼雷相对目标的方位开角在3°~7°之间,现有舰艇声纳难以准确分辨出齐射的两枚鱼雷,通常只能按一批鱼雷目标进行报警和对抗。  相似文献   

18.
周杰 《鱼雷技术》2010,18(6):414-418
为确定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外挂鱼雷的最佳位置,该文首先利用UUV外挂鱼雷后的水下稳性计算,初步确定鱼雷的外挂位置,然后采用FLUENT软件计算了鱼雷不同外挂位置对整体流体动力参数的影响,根据选定的UUV最终确定其外挂鱼雷的最佳位置为UUV底端两侧,并利用SIMULINK建立空间运动性能仿真模型,对外挂位置进行了动态运动性能的仿真计算,进一步验证了最佳外挂位置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9.
“软”“硬”并举提高鱼雷质量和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近年来各型鱼雷研制和试验中暴露出的软件方面的问题逐年上升的实际情况,对比分析了软件与硬件存在的差异,提出了军代表在鱼雷研制过程中对软件管理应重点抓好的几个环节,以确保鱼雷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满足部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鱼雷武器橡胶密封件使用期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鱼雷行业橡胶密封制品使用期限的现状和延长其使用期限的可行性, 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使用期限可从目前的期限延长到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