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双反浮选工艺在胶磷矿选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云南某磷矿的性质,采用双反浮选工艺处理胶磷矿,在酸性条件下先用阴离子捕收剂反浮选脱镁,脱镁精矿再用阳离子捕收剂反浮选脱除硅酸盐杂质。结果表明:经过双反浮选可得到精矿w(P2O5)30%、w(MgO)0.4%,磷回收率大于72%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2.
药剂分子与矿物之间的作用机理是浮选应用的理论基础,在磷矿浮选药剂分子设计及改性基础上的浮选机理研究因原料油酸成分复杂而受制约。本文以化学纯硬脂酸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阴离子反浮选脱镁捕收剂HY-1,并用于云南海口某中低品位高镁胶磷矿(原矿P2O5品位23.11%,MgO品位5.13%)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反一扫"简单浮选工艺流程,闭路试验精矿P2O5品位达29.79%,回收率92.51%;MgO品位为0.72%,排除率达90%,白云石与胶磷矿得到有效分离;尾矿P2O5品位5.98%,该改性药剂浮选性能比较优良,其与纯矿物的作用机理研究将在后续工作中完善。  相似文献   

3.
针对贵州织金含稀土高镁中低品位胶磷矿,采用自制脱镁捕收剂AB进行了反浮选脱镁富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粗2精反浮选闭路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mm质量分数占84.68%、抑制剂硫酸用量为18kg/t、捕收剂AB用量为900g/t的条件下,获得了P2O5品位为32.70%、P2O5回收率为82.59%、MgO质量分数为1.39%、MgO脱除率为91.62%、REO品位为0.137%、REO回收率为94.53%的精矿指标。试验结果可为该类含稀土磷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经济合理利用晋宁低品位胶磷矿,将其与昆阳高碳酸盐型胶磷矿配矿后浮选.在昆阳高碳酸盐型胶磷矿与晋宁低品位胶磷矿按质量比4配矿后,经过一粗一精一扫反浮选工业生产获得精矿w(P2O5)29.32%、w(MgO)0.88%、产率69.40%、P2O5回收率92.98%,尾矿w(P2O5)6.72%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5.
利用浮选柱对高硅镁中低品位胶磷矿(P_2O_5 25.74%、MgO 1.31%、SiO_2 13.79%)进行反浮选脱镁实验,优化了反浮选脱镁工艺,并比较了浮选柱和浮选机的反浮选脱镁效果。确定最佳脱镁工艺条件为:捕收剂用量1.2 kg·t~(-1)、磷酸用量7 kg·t~(-1)、充气流量600 L·h~(-1)、冲洗水流量6 L·h~(-1)、柱径比8,在此条件下,得到P_2O_5品位为27.36%、MgO含量为0.64%的精矿,且精矿产率为92.65%,P_2O_5回收率为98.71%。  相似文献   

6.
以地沟油为原料,经改性得到一种高效反浮选捕收剂,将其应用于宜昌某胶磷矿(原矿P2O5品位27.65%,MgO品位1.46%)的浮选试验,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了反浮选工艺的最佳药剂制度。通过闭路试验得到了精矿MgO品位仅为0.42%且P2O5品位32.05%,回收率98.66%的浮选指标,实现了胶磷矿与白云石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某中低品位高镁胶磷矿(P2O5品位19.37%,MgO质量分数9.90%)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新型反浮选脱镁捕收剂HLF,在25℃条件下进行单一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磷酸用量为18 kg/t、捕收剂HLF用量为1.6 kg/t的最佳条件下,得到了精矿品位为30.64%、回收率为82.05%、选矿效率为33.17%的良好浮选指标。精矿产品多元素分析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显示,氟磷灰石与白云石实现了较好的分离。浮选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用硫酸替换磷酸作为抑制剂可达到同样的浮选效果,且能降低选矿成本。通过对比HLF和油酸钠单一反浮选脱镁指标,发现HLF相比油酸钠有更为优异的反浮选脱镁性能。研究成果可为中低品位胶磷矿的浮选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难选镁钙质胶磷矿进行了双反浮选工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硫磷混酸作为脱镁抑制剂要比单一使用硫酸或磷酸的效果好。选用SW-1作为脱镁捕收剂,SQ-1作为脱硅捕收剂,经双反浮选工艺可获得P2O5品位为28.22%,回收率为71.82%,MgO质量分数为1.34%的浮选精矿。  相似文献   

9.
针对四川某中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采用单一反浮选工艺流程,通过对加药制度、调整剂以及捕收剂等的试验,最终得到精矿产率61.60%,P2O5品位30.44%,P2O5回收率84.43%,MgO质量分数0.88%,MgO排除率91.13%的闭路试验结果。单一反浮选流程具有流程简单、经济价值较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湖北某地中品位硅钙质胶磷矿,通过对多羟基脂肪酸(ZQ-1)和膦基脂肪酸(ZQ-2)复合捕收剂进行浮选试验研究,考察了浮选药剂制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化学脱镁工艺条件。分别采用1粗1精1扫浮选工艺流程和正浮选-化学脱镁耦合工艺流程得到P2O5品位29.72%、回收率92.23%的浮选精矿和P2O5品位29.45%、回收率71.81%、MgO品位0.30%的精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十二胺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阳离子反浮选脱硅捕收剂,用于湖北某中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的浮选试验,该胶磷矿硅质得到有效分离.入选原矿P2O5品位17.45%,闭路精矿品位达P2O5 28.5%、回收率80.2%.试验采用双反浮选工艺流程,参数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新型捕收剂,采用单一反浮选的方法对沙特某低品位胶磷矿进行浮选试验,考察了磨矿细度、浮选时间、抑制剂和捕收剂用量对精矿P2O5品位和P2O5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矿P2O5品位为19.60%,磨矿细度-0.074 mm占60%,浮选时间1.5 min,抑制剂用量11.09 kg/t,捕收剂用量1.0 kg/t时,可以获得P2O5品位32.23%、P2O5回收率86.86%的磷精矿.  相似文献   

13.
以PF-QWS为正浮选捕收剂,HY-2B为反浮选捕收剂,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六偏磷酸钠、磷酸、硫酸为抑制剂,对湖北某中低品位(17.09%)硅钙质磷矿石进行正反浮选工艺研究,在常温( 30℃)条件下,获得了P2O528.31%、MgO 1.91%、回收率82.86%的精矿指标.  相似文献   

14.
浮选柱在胶磷矿反浮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浮选柱对云南某胶磷矿进行了现场分流半工业试验研究,在一段反浮选的工艺流程结构下,获得了精矿品位为P2O531.09%,精矿回收率93.27%的良好指标。与同期浮选机生产相比,在给矿品位和精矿品位基本相同的情况下,P2O5回收率提高了7.43%。该技术的研究为我国中低品位胶磷矿的分选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湖北宜昌地区某难选胶磷矿性质,对某新建浮选装置试车矿样进行全流程小试。结果表明,采用一粗一精一扫的闭路浮选流程可以获得的磷精矿指标为w(P2O5)30.51%、产率90.24%、回收率97.38%、w(MgO)0.64%,实现了磷矿物与碳酸盐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达到了指导新装置工艺设计及试车调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以大豆油酸为原料,经α-氯代、酯化、成盐、肟化、酸化等单元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季铵盐羟肟酸磷矿浮选捕收剂,用于湖北某中低品位(P2O517.09%)硅钙质磷矿石的正反浮选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脂肪酸类磷矿浮选捕收剂,该捕收剂的水溶性好,浮选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且原料易得,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17.
湖北某磷矿原矿P20s品位为11.11%,MgO质量分数为7.11%,且嵌布粒度较细,属于难选硅钙质胶磷矿.针对该矿石特征,采用正反浮选工艺,通过正、反浮单因素条件试验和正反浮选闭路试验,获得磷精矿P2O5品位29.10%,MgO质量分数1.15%,精矿P2O5回收率83.08%的较好指标,实现了低品位胶磷矿综合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对云南中低品位磷矿选矿的认识和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中能 《云南化工》2007,34(5):23-25
在磷精矿的富集中,提出了:中低品位胶磷矿浮选精矿品位富集与镁、硅及其他杂质脱除存在数量关系β=α+1.3×k1+0.42×k2+1.5%。  相似文献   

19.
通过5因素5水平正交实验获得了高镁胶磷矿脱镁的最优工艺条件:液固质量比为3.0、硝酸用量为0.207 g(以1 g磷矿计)、磷矿细度为150~180 μm、温度为45 ℃、反应时间为2.5 h。以磷精矿中镁磷比为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到数学模型,该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26,能够较好地预测高镁胶磷矿的脱镁结果。在最优工艺条件下进行重复实验,结果表明镁脱除率达到了96.1%,磷损失率仅有0.303%,得到磷精矿的镁磷质量比为0.594%、磷精矿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达31.0%、氧化镁质量分数仅为0.184%,完全达到磷矿湿法加工一等品的要求。研究结果对工业化应用中低品位高镁胶磷矿具有重要的参考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