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颖壳不闭合水稻专用肥是一种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料,采用腐殖酸(粉状风化煤)包膜,轻质碳酸钙、骨粉进行扑粉,同时喷淋微生物菌液进行吸附,从而完成微生物与颗粒肥料的复合一体化处理。经大田试验验证,颖壳不闭合水稻专用肥可以大幅降低水稻的颖壳不闭合现象,与普通复合肥(15-15-15)相比,水稻可增产13.8%,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利用啤酒厂废渣开发出 1种水稻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 ,并将其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做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本肥施用效果明显优于当地习惯施肥和无机复混肥 ,主要通过促进植株分蘖提高成穗率而增产 ,增产幅度达 14 %。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蓖麻粕基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性能及特点。通过玉米、水稻、花生大田肥效试验,结果证明蓖麻粕基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具有较好的增产改土效果,可在粮油作物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腐植酸》2020,(3)
正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冬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施和配施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改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和效益;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1800 kg/hm~2和习惯施肥量30%+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1200 kg/hm~2  相似文献   

5.
有机复混肥造粒用有机粘结剂的研制及其造粒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无机粘结剂在有机复混肥上的应用很广泛,由于其存在一些缺点,在有机复混肥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利用天然的玉米淀粉合成了一系列的有机粘结剂,用以替代无机粘结剂在有机复混肥上应用。通过试验发现:淀粉粘结剂在有机复混肥造粒中不但能完全满足国家的肥料标准,甚至添加量也仅有物料量的1.5%~3.3%;且大于1mm的成粒率甚至高达98.0%,而且有效成粒率(2~6mm)也达到72.0%,且大型颗粒较少。所以以淀粉生产的有机粘结剂完全可以替代无机粘结剂用于有机复混肥的颗粒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2年的应用试验研究表明,施用加S-诱抗素、钛等生物刺激剂的复配产品能使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明显增加,复配产品折纯氮磷钾含量比常规化肥减少34.88%~59.94%,但667 m~2水稻产量却增加7.22%~24.22%,比未复配的腐植酸型有机无机生物复混肥增产1.57%~8.73%,单位肥效平均提高3.76%~7.21%,而以加S-诱抗素的复配产品增产更显著,节肥效果也更突出。  相似文献   

7.
在GB18877 2002《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基础上,规定称样量范围,改变氧化剂溶液的配制方式,用改进的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有机质含量,回收率达99.76%,相对标准偏差0.25~0.43%,准确度及重现性均优于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茄子在无肥、商品有机肥、无机复混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4处理的一次基肥使用试验,对产量、开展度、花蕾数、结果数和单果量考察和统计分析反映出有机无机复混肥与无机复混肥的肥效基本相同;商品有机肥似具有与化肥一样的速效性;要使有机肥发挥肥效,只有增加有机肥使用量;不能期望通过有机无机复混肥中加入少量有机肥来体现有机肥的肥效.  相似文献   

9.
将NPK肥与啤酒污泥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均匀后造粒制备有机-无机复混肥,从肥料成粒率、颗粒强度方面,分析啤酒污泥用量对有机-无机复混肥造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H_2O)为10%、啤酒污泥用量为无机肥质量的40%时,肥料成粒率(85.45%)和颗粒强度(14.16 N)最高。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啤酒污泥中的有机质与无机盐发生反应。说明将啤酒污泥和无机肥混合造粒,能够将有机质和无机肥结合起来,实现啤酒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东北春玉米生长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 kg/hm2和120 kg/hm2的施氮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肥(11-2-3,w(有机质)≥15%)的有机氮与无机氮的配比符合玉米的生长需求,同时确定有机无机复混肥最佳施用量为500~625 kg/hm2;玉米收获后土壤的速效钾降低,受气候干旱的影响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变化无规律。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钙镁磷肥,然后制成养分配方为12-10-8复混肥,为研究含钙镁磷肥的复混肥在作物上的肥效,在早稻上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含钙镁磷肥的复混肥处理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早稻平均增产15.1%;与高浓度复合肥处理相比,稻谷产量不会降低;含钙镁磷肥复混肥处理均能促进早稻的生长发育,有利于促进早稻的增产。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水稻生长发育特点、需肥规律及测土配方结果,以腐殖酸、味精下脚料和抗菌素药渣为有机物料,以氮、磷、钾大量元素和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及硅、硒等有益元素为无机物料,开发生产了有机无机生态肥。示范推广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生态肥具有显著改善水稻生育性状、提高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在同等管理条件下,比常规肥每亩(1亩≈667 m2)可提高水稻产量60.2 kg,增产13.8%。  相似文献   

13.
以通州区石灰性灰潮土为供试土壤,研究了不同施磷水平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测定了水稻不同施磷水平下磷肥的利用率。结果表明,在中等含磷的土壤上,石灰性灰潮土的磷肥系数为1.72,磷肥临界值为6.0 mg/kg;水稻合理施用磷肥能显著增产,但产量只在一定的施磷水平下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其667 m2最经济施磷量为3.8 kg,最高产量施磷量为9.4 kg。磷肥利用率则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平均利用率为8.5%。  相似文献   

14.
沈静 《磷肥与复肥》2012,27(1):70-71
介绍超级杂交水稻应用营养套餐施肥技术和示范试验结果,667 m2产量达到867.17 kg,比常规施肥对照区增产34.41%。主要增产因素是施用了高效优化的高科技肥料——含硅、锌养分的腐植酸复合肥和高效叶面肥,充分满足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脲甲醛的制备机制、性能及制备方法。用不同聚合程度的脲甲醛聚合物与钾肥、磷肥、氮肥、有机肥料、其他所需填料混配生产不同缓释期的长效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并考察其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与等养分的常规肥料相比,每667 m~2增产玉米70.0 kg。产品综合了有机肥、无机肥和长效肥的特点,肥料养分齐全充足,在保障玉米稳产的基础上,减少化肥施用量,一次性施用,降低了劳动投入,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介绍我国化肥的产量、施用量,以及主要农作物的化肥投入量和化肥品种。估算我国化肥复合率为46%,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并分析我国肥料利用率低的原因。介绍了新型肥料的种类,提出常规肥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主流。预测我国化肥总量将保持稳定或有所降低,提出应重点发展缓控释肥、中微量元素肥、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液体肥,保留低浓度磷肥。  相似文献   

17.
复合肥减量施用对覆膜栽培水稻产量和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怡 《磷肥与复肥》2012,27(3):76-77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水稻覆膜栽培条件下复合肥配施有机肥(榨菜叶)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量和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覆膜栽培条件下减少复合肥施用量20%,较CK(淹水栽培)增产6.9%,在此基础上配施有机肥较CK提高水稻产量14.3%~19.0%,水稻氮、磷、钾养分利用率提高4.7~26.1百分点。在紫色土水稻产区覆膜栽培条件下复合肥减量20%及配施有机肥15~30 t/hm2是水稻节肥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万强 《磷肥与复肥》2012,27(4):83-84
介绍高活性硅钙镁钾肥在水稻上的大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习惯施肥的基础上,667 m2加施高活性硅钙镁钾肥50 kg,水稻产量增加39.0~85.2 kg,相对增产5.3%~18.9%,使稻谷中镉从0.12 mg/kg降低到0.04 mg/kg。  相似文献   

19.
腐植酸叶面肥和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该试验设有CK区(不施肥对照)、常规施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控释肥1区(施氮量等于常规施肥施氮量)、控释肥2区(施氮量为常规施肥施氮量的2/3)、常规施肥加腐植酸叶面肥区8个肥料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发影响很大,其中常规施肥加腐植酸叶面肥区和控释肥1区、控释肥2区叶面积大、单位面积上的穗数和实粒数多、产量高,腐植酸叶面肥区效果最好;无氮区与CK区各指标数大致相等,水稻生长发育各因素很低;无磷区、无钾区和常规施肥区各指标介于CK区与腐植酸叶面肥区之间。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叶面肥因含有天然腐植酸、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氮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其施用直接影响着水稻产量的高低;控释肥因其中营养元素缓慢释放,达到了养分供应时间长,利用率高的目的,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