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研究优化汽车转向系统结构控制问题,为实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参数的优化,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二自由度整车的数学模型,推导了转向灵敏度和路感的传递函数,提出了路感的优化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上建立前轮转向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向盘转矩明显较优化前增大,转向盘转矩达到了7.52 Nm,接...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车辆的转向性能,基于整车动力学模型,研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控制策略;针对PID控制参数固定不变,无法实时控制EPS动态响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滚动优化的预测控制策略,并运用CarSim整车模型与Matlab软件相结合,实现了EPS控制仿真;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中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等转向性能参数表明:用预测控制算法对EPS实施控制,比传统控制方法更精确,可有效提高车辆的转向性能和操纵稳定性,使EPS操控更加精准和轻捷。  相似文献   

3.
江浩斌  杨兆永  耿国庆  董家寅 《计算机仿真》2012,29(11):365-369,403
关于车辆转向液压系统优化控制问题,针对重型商用车辆传统的具有固定助力特性的HPS系统存在的高速时转向操纵安全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旁通流量控制式电控液压助力转向(ECHPS)系统,建立了ECHPS的机械和液压子系统模型及整车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转向系统可变助力特性的设计要求,建立了ECHPS助力特性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ECHPS在不同车速下的转向助力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ECHPS可变助力特性同时满足了低速时的转向轻便性要求和高速时的良好转向"路感"和操纵稳定性,并得到旁通流量与车速的关系曲线为设计ECHPS旁通流量阀开度的控制策略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实时跟踪助力转向系统,针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由于正常运行电机转向柱和轴运动均有滞后稳定性差的问题,在对EPS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建立EPS系统仿真模型,提出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在系统动态过程中能实时改变PID参数,使系统不同的状态对应不同的PID参数,克服了控制参数固定不变无法实时控制EPS系统动态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EPS中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比常规PID控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完全满足EPS的控制系统快速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研究汽车转向系统优化控制问题,针对目前常用的正向助力控制策略不能有效控制电动转向进,汽车受侧向力干扰后操纵稳定性差,为提高EPS的抗侧向干扰性能,建立了侧向风作用下的整车转向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在侧向风干扰下EPS正向助力控制不足,提出了EPS反向助力控制策略,设计了反向助力特性,在Simulink中建立了EPS反向助力控制模型,进行了侧向风速为60km/h时三种车速工况下的EPS反向助力仿真.结果表明,在较大的侧向风干扰时,可抑制由正向助力引起的转向轮过度偏转,改善了EPS抗侧向干扰性能和整车横向稳定性,为进一步完善EPS控制策略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施国标  周倩  王帅 《计算机仿真》2021,38(11):123-128
电液耦合转向(EHCS)系统是同时具备电动助力和液压助力的新型转向系统,是提高商用车转向性能的一种方案.目前该系统工程化缺乏理论研究,为满足转向系统转向路感、转向轻便性、操纵稳定性及主动回正等性能要求,提出基于助力特性曲线设计,结合模糊PID控制的双层控制策略.完成控制器设计以后,在分析系统各部分数学模型基础上,构建了Simulink/Trucksim联合仿真模型并对结果进行仿真.结果 表明:模糊PID控制下不同车速的电机实际电流跟踪性能满足要求,设计的助力特性使EHCS相较于传统转向系统具有更好的转向性能,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混合动力汽车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混合动力汽车控制方法无法实现实时最优控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简化混合动力汽车系统模型的预测控制智能优化策略.通过将3自由度的系统模型简化为1自由度的系统模型,并采用连续广义最小残量方法求解模型预测控制问题.运用MATLAB/Simulink与GT-POWER联合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模型简化的有效性,以及所设计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大幅度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能力和实时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
考虑循环球式转向系统内多因素的影响,设计循环球式电动助力系统的控制及补偿策略,建立循环球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设计电流助力曲线,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实现电机的实时控制;为了获得更好的助力力矩,补偿系统内损失,基于LuGre摩擦模型,通过观测到的系统参数,建立摩擦状态观测器,得到摩擦补偿叠加电流。使用Matlab/Simulink与CarSim的联合仿真验证控制系统;通过对增加摩擦补偿策略前后的对比分析,可知所设计的电动助力转向电流控制系统能综合车辆行驶时的摩擦、车速和转向盘转角等信息,由助力执行电机产生适当的助力,更准确地实现驾驶员的驾驶意图,使得回正过程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9.
张恒  杨鹏  张高巍  孙昊 《计算机仿真》2020,37(3):134-138,143
针对电动汽车转向时的稳定性问题,以双轮毂电机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利用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得到理想参数,提出了基于横摆角速度的终端滑模横摆力矩控制。同时利用Simulink搭建了整车七自由度的车辆模型,通过低速和高速两种情况来进行算法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上述算法相对于垂直载荷力矩控制和传统滑模控制而言,能够有效的减少目标参数趋于稳定的时间,抗干扰能力强。力矩分配之后输出力矩作用于轮毂电机,便可以有效的保证车辆运行转向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H2/H∞鲁棒控制理论应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在建立前轮转向理想跟踪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H2/H∞模型跟踪技术的主动转向控制方法,并对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仿真分析与对比.通过仿真分析,从理论上验证基于H2/H∞跟踪控制理论的转向控制器可以适用于汽车的EPS转向系统,能很好地跟随理想车辆转向模型,有利于提高车辆的主动安全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Learner Control     
This paper describes major trends in learner-adapted teaching systems towards greater learner control over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the early teaching systems, the goal was to build a clever teacher able to communicate knowledge to the individual student. Recent and emerging work focuses on the learner exploring, designing, constructing, making sense and using adaptive systems as tools. Correspondingly, systems are being built to give the learner greater responsibility and control over all aspects of the learning, and especially over the learner model which is at the core of user-adaptation. A parallel trend is the growing acknowledgement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learner's social context. System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designed for learners working in groups of real or simulated peers. 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elements of the shift to greater learner control, with a focus on the implications for learner modelling. The computer may offer the learner a choice of learning tools and companion learners, on-demand learning of various types, control over the elements of the system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ontrolling the amount of control. Learner control offers promising possibilities for improved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pragmatic issues for achieving the benefits. The paper discusses three of these: the ne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mergent learner-controlled systems; problems with learner control; and the need for interoperable and reusable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2.
基于扩张原理的TSK模型(ETSK模型),推导出一种ETSK模型的等价表达形式(变权TSK模型)。该模型将规则后件中的模糊数及其扩展运算转化为普通数的运算。进而给出一种基于ETSK模型的模糊控制算法(MBFC)。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齐维贵  丁宝 《控制与决策》1997,12(2):146-149,126
为满足水泥预加水成球工艺要求,对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问题,从控制策略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适应和相平面控制算法。该算法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4.
多模型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探讨了多模型控制算法的发展和现状,对几种主要的发展成熟的算法---多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交互式多模型算法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多模型控制算法中模型切换及稳定性、模型集的选取等关键问题.分析了当前多模型控制算法应用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李佳  周杰 《计算机工程》2010,36(10):94-96
针对无线Mesh网络中由于无线信号干扰而造成的端到端吞吐量并不理想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功率控制构造无线Mesh网络拓扑的算法,通过调整节点的传输功率到一个合理的水平来降低干扰以提高信道的空间复用度,从而改善网络的吞吐量。结合流量模型和干扰模型计算整个网络的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拓扑控制能够提高无线Mesh网络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16.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李晓理  王伟  孙维 《控制与决策》2000,15(4):390-394
给出多模型自适应控制产生的背景,对模型集的建立、多模型控制器的形成以及算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进上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受侧风影响,高速行驶的车辆易偏离预定行驶轨迹,增加驾驶员“误操作”的风险,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此,该文开展了车辆侧风稳定性主动控制研究。该研究通过建立附加气动力作用的三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设计主动前轮转向的车辆侧风稳定性模型预测控制器,并搭建 Simulink-CarSim 联合仿真平台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单向侧风工况和交变侧风工况下,带侧风稳定控制的车辆最大侧向偏移量为 0.01 m,远低于无控制时的偏移量;横摆角速度平台值保持在“0”左右,横摆角速度峰值最高降低了 80%,极大地提高了车辆的侧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微机优化控制系统的功能、特点和应用效果。该系统采用独特的优化模型方法,为复杂工艺过程的优化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黄晓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20):3811-3813,3820
在软件集成的研究中,控制集成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了Web服务的控制集成,提出了Web服务的包容模型与聚合模型,包容模型使用容器对Web服务进行封装,对外提供统一的服务访问接口,Web服务消费者通过该接口访问Web服务;聚合模型使用聚合器对Web服务进行管理,聚合器本身不参与Web服务调用,它向Web服务消费者提供Web服务的链接,Web服务消费者在从聚合器处获得链接后再访问相应的服务,其成果已经在一个原型系统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微机优化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微机优化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功能特点和优化模型。该系统采用独特的优化模型方法,为复杂工艺过程的优化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