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城市建设区域过度开发或可流动生产要素从城市中外流和迁出,导致城市的物理空间产生了空置现象.对城市空置区域的有效识别在规划思路由增量至存量的转向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城市图层思想为基础,梳理空置区域的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利用夜间灯光、环境监测、社会统计信息等多源城市数据图层分别进行识别,最后将显隐性特征识别结果根据其相关性拟合,以哈尔滨为例得到对空置区域较高准确性的识别结果.研究为城市空置区域的高效识别提供了一种融合多源城市数据图层的技术方法,并表明道路可达性、人群热力、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地块容积率等隐性特征对城市区域空置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各物质要素构成与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分析它的演化进程对于指导城市空间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青岛市百年以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运用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理论对青岛百年来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进程、动力机制进行理论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青岛市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和空间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庄宇 《时代建筑》2021,(1):16-21
城市设计是通过整体地研究和组织不同城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来实现其价值的.文章梳理了城市设计涉及的要素及其发展中的空间关系组织方式,提出了"秩序"和"效能"是决定空间关系的关键,结合当代城市设计实践案例,详细分析了组织要素的逻辑既要考虑建构整体和单元两个层次的空间秩序,也要通过要素组织或重构关系以提升城市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4.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单调化、低质化问题日益突出,原有的空间特色和尺度消失殆尽,其根源在于空间塑造脱离了城市的背景。延续城市文脉的城市设计,不仅是解决城市具体空间问题和矛盾的方法,更是构建美好城市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佛山东平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在对基地文脉的物质、精神要素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文脉撷取、移植和营造等方法,从文脉的视角出发,进行城市空间营造,这一设计思路有助于复兴城市文脉,可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汪秀丽 《山西建筑》2009,35(33):18-20
指出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各物质要素构成与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通过对合肥城市空间形态形成及其历史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了城市形态生长的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肥市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和空间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构成某个城市地域特色的要素涉及区位、气候、地形、地貌、水资源、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历史人文、产业特点、物质空间环境等方面,总体城市设计是地域特色与城市空间得以联系的重要纽带。文章以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城总体城市设计为例,通过对岳西县地域特色要素的梳理与提炼,概括出岳西的城市总体特色为:山水环城、生态红都、度假胜地,并系统地落实在城市空间中。  相似文献   

7.
王曼 《建筑设计管理》2012,(12):38-40,48
以建筑美学的眼光审视,介绍了建筑美学思想及其发展趋势,从影响、联系、作用三方面系统分析了建筑美学与城市物质空间属性之间的关系。并从城市设计角度判断城市物质空间属性走向。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现有城市规划内容、方法和城市特色理论的深入和细化,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新的视角和切入点了解城市规划的“物质空间属性”走向。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特大城市、大城市相继进入了从增量扩张到存量转型为主的阶段。梳理城市更新的阶段特征、利益主体和驱动要素等理论研究,对传统城市设计研究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借鉴系统论分析框架,提出“空间策划——城市设计”联动机制,指出对城市设计作用的认识从蓝图控制转向解题之道;对城市设计主体的分析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主体协商;对城市设计方法的运用从物质空间环境营造转向策划和经营兼顾的城市空间管理的范式转型。并结合商业地块导则、市政用地更新和历史街区复兴等案例,对“策划-设计”联动机制加以读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快速和巨量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正不同程度上经历着空间急剧拓展和街区肌理的剧烈变化,呈现在大尺度空间形态上,则体现为结构形态的尺度变化和显著外拓,平原型城市的普适性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郑州总体城市设计为样本,通过梳理平原型城市的国际规划理论和实践,对其整体空间形态的影响要素进行分析,尝试提出总体城市设计中平原型城市的空间形态规划理论和设计方法,以应对此类城市发展过程中典型的增长边界、城市骨架、结构模型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城市的历史不到200年,自1972年以来,这座城市经历了由不同优先级和城市议程造成的重大变革。现状的城市结构可以解析为不同的城市图层,由政府谨慎地规划设计和管理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由不同的图层交叠构成,对这些公共空间的图层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动因,力求提供一个理解新加坡城市结构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1.
洪亮平  乔杰 《城市规划》2019,43(4):48-52
学科建设离不开学说的发展,学说发展需要话语体系的建构。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追溯了中国城市设计学说的思想之源。在对中西方城市设计发展进行比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立足中国城市设计核心思想及价值观,从基本概念与理论入手,用现代话语重建当代中国城市设计话语体系;指出城市设计话语体系应遵循"体用一源"的法则,思想及理论是"体",方法、策略及技术体系是"用"。城市设计学说不能被资本所绑架,关键在于学说应有独立的价值标准。人、自然和社会是城市设计价值观构建的三个基本维度,保持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才能真正把握城市设计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思考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论文在明确了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共同趋势的认知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中国城市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城市规划学科的本体性、为人使用空间的特殊性、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保证等方面,作者强调理论只有生根于实践才能开花结果,目前中国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重点应是现代空间理论和相应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刘宛 《世界建筑》2004,(3):77-79
城市设计是建筑界和城市规划界争相关注的领域,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也呈现出丰富多元的色彩,本文追溯近一个世纪来城市设计理论思潮的演进,尝试从社会秩序的重整、纪念性形式的表现.城市文化的传承、现代科技手段的实验、生态环境的维护、以及未来发展的构想等角度做出归类,进而评述城市设计的理论发展,希望对于我们当今的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很多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的历史城厢地区的保护和发展遇到挑战与冲击。本文结合国际理论与本土实践,从整体性的设计视角谋划历史城厢地区的未来空间模式,并以潍坊龟蛇城厢为例,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方法和多种城市设计手法:包括建构城市中心体系和城市空间原型模式、运用数字历史地图构建历史城厢历史遗产系统保护网络,及经由物理环境分析、为街区活化和既有建筑改造提供依据等,深度挖掘了潍坊历史城厢地区的传统空间价值,进而探索了历史城厢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后期,城市规划学术界重新发现了物质空间规划和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对城市物质空间本体的研究进入了更加复杂和综合的阶段.城市空间理论的研究摆脱了单纯的几何空间的限制,而与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研究充分结合,产生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笔者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生态、社会公平、社会文化等五个方面分析和评价当代西方重要的城市空间发展理论热点和激烈争论的焦点.有些学者的研究领域虽然并不直接以城市空间规划为目的,但其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对城市空间发展产生影响,也将其纳入讨论范围.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城市公园设计实践和环境行为学理论通常更注重空间分析而忽略时间要素,造成设计结果缺乏前瞻性。文章从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辨证理论出发,讨论“空间实践”、“空间再现”、“再现空间”与环境行为学拓展理论之内在联系,强调时间维度的参与,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意义。以皇城根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法收集不同空间和时间条件下游人的活动数据并进行统计处理,探讨公园的环境和游人行为特征,以及时间维度如何贯穿空间系统与空间功能变迁始终,并影响行为组织方式。最后提出城市公园空间行为组织与时间维度相结合的可行性方法,建议在设计实践中应强调空间序列的时序性、空间要素的时效性、空间视效和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17.
该书回顾分析了西方战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讨论了伴随其间的城市规划思想的重大转变,包括对城市规划从设计到科学的认知转变,以及对城市规划者从技术专家到协调者的认知转变.  相似文献   

18.
叶怡君  张一兵 《城市规划》2019,43(10):80-85
归纳了毗邻隔离住区的研究现状,从不同主体角度分析了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住区产生的原因,总结了其特征及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有机更新理论并剖析该理论与毗邻隔离住区的内在联系,从空间环境、社会结构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整合更新策略,以促进城市居住空间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引发新一轮地域空间重组,城市群作为重要的地域空间组织单元其制度一体化的评估缺乏完善的评估理论框架与实证方法。现阶段,我国城市群制度建设多元化的情况下,建立一套完善的理论到实践的评估方法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研究发现,后福特制下,制度通过重塑治理模式实现国家空间的尺度重构。因此,本研究认为制度一体化的治理表征是形成多层级治理模式。进而,以多层级治理为理论框架,构建"三组关系"与"两个层次"的评估理论框架,即在宏观层次的城市群治理结构与微观层次个案型制度安排上检验层级政府间的科层关系、跨市区域合作关系与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三方关系。并构建评估实证框架,宏观层次上以社会网络分析、文本、桌面分析及半结构访谈识别城市群治理结构;微观层次以政策网络分析及焦点小组、深度访谈识别基于个案的制度安排。最终证明,简单构建评估指标忽视了制度特征与演化,可实证的理论评估与实践实证框架的建立有助于深度揭示城市群的制度一体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