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复杂铜铅锌硫化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铜铅锌硫化矿,铜铅锌共生关系密切,且铅锌矿物嵌布粒度细小,铅锌矿物分离难度大。试验研究依据矿物特性,采用铅锌等可浮,粗精矿再磨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铜铅锌矿物分离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东某低品位铅锌矿,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分析(SEM)确定铅矿物主要以白铅矿的形式存在,锌矿物主要以钙锌白云石、菱锌矿和硅锌矿的形式存在。通过试验研究了磨矿细度对铅锌回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4%,然后添加Na2S对铅锌矿物进行硫化处理,在不添加锌抑制剂的情况下直接用丁基黄药和乙硫氮对铅矿物进行捕收,铅品位从原矿中的0.88%提高至57.11%,铅回收率达到61.17%。选铅尾矿用CuSO4对锌进行活化,然后用丁基黄药对锌矿物进行捕收,得到锌回收率为31.45%、锌品位为35.24%的锌精矿,使铅锌得到较好分离。试验结果表明,硫化作用对解离的氧化铅矿物活化作用较大,在最佳磨矿细度下,能够获得较好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3.
铅锌矿物的选别都离不开石灰,石灰的添加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铅锌指标的好坏。南京银茂铅锌矿通过对原石灰乳化和添加系统改造,实现了石灰乳化和添加系统的自动控制,满足了铅锌选别的需要,不仅解决了石灰添加的稳定问题,稳定提高了铅锌指标,而且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强度和人员,降低了乳化粉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瑶山西侧铅锌成矿区分布于广西境内,是当地重要的铅锌矿成矿区带,该区主要有沉积热卤水改造型铅锌矿与交出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产出诸多的铅锌矿床。文中在对大瑶山西侧铅锌成矿区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找矿标志,希望能为该区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铅锌矿浮选工艺中铅锌的品位关系到选矿厂的整个生产效益,而铅锌矿品位测定一般采用化学滴定法,但此操作过程复杂且耗时。实验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技术在实验室中对原矿、锌精矿和铅精矿的矿浆品位进行测量,考察各矿浆浓度对品位检测结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说明,3种铅锌矿矿浆的质量分数是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以X光管靶Mo元素的散射线强度作为校正因子,建立了铅锌矿浆中铅、锌品位的校正比例模型。利用校正模型对另一组铅锌矿浆进行验证,从试验研究和校正的结果得出,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系统能快速测量铅锌矿矿浆品位,且矿浆品位测量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3%。  相似文献   

6.
李家沟铅锌矿是甘肃省最大的铅锌矿床,也是陇中地区最大的铅锌矿床之一。当前已确认该矿床的铅锌金属储量为137.7万吨,是甘肃省唯一一个大型的铅锌矿床。该矿床铅锌矿体厚度稳定、连续性好,分布面积较大,储量规模也很大。本文对甘肃地区李家沟铅锌矿的储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并对其资源潜力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未来的找矿工作提供可靠的储量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查验一批进口铅精矿是否掺杂冶炼渣,分别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对元素组成及其大致含量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分析其中的主要物相、红外光谱分析其中的脉石矿物、偏光显微对其中的非脉石矿物进行识别,四种表征手段的联用,判定试样主要由铅精矿构成,但其中掺杂有湿法冶炼提取铅锌后的浸出渣。  相似文献   

8.
硫化铅锌矿分速分支浮选新技术工艺试验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硫化铅锌矿石采用分速分支浮选新技术工艺的试验研究与应用效果,采用分速分支新技术工艺不仅实现了早收快收高质量的铅锌矿物,而且对慢浮难浮的铅锌矿物在后续的浮选过程中得到较好的回收,获得同等的铅锌浮选综合指标,同时可减少浮选机配置容积,减少金属循环量与流失量,节能降耗,选矿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张森 《甘肃冶金》2011,33(2):64-68
某难选、低品位铅锌矿石,由于铅、锌矿物共生关系复杂,嵌布粒度不均匀,致使铅锌矿分选困难.试验采用细磨工艺(80%-74 μm),优先浮选流程,通过添加组合抑制剂使铅锌矿物有效分离,获得合格铅、锌精矿,银也同步富集到铅精矿中.  相似文献   

10.
贵州某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物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鱼鹏涛  梁杰  陈颖  黄岩 《冶金分析》2010,30(12):14-21
本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电镜结合能谱(SEM-EDS)及化学物相分析等方法探明了贵州某低品位氧化铅锌矿主要元素的物相。实验结果表明:矿样中铅的物相主要有白铅矿(60.86%)和铅铁矾(22.62%);锌的物相主要有锌氧化物(63.79%)和硅酸锌(15.20%);铁的物相主要有褐铁矿(其中主要为针铁矿)和赤铁矿(共87.30%);铝的物相主要为以高岭土形式存在的粘土;硅的物相主要为石英和以高岭土形式存在的粘土;钙、镁主要以白云石形式存在;另外矿样中发现了锆英石。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各物相分析方法的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11.
甘肃西成铅锌矿田秦岭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和)成(县)铅锌矿田秦岭型铅锌矿床主要有两种成因类型:热水沉积型及热水沉积改造型,热水沉积型主要受同生断裂与断陷滞流盆地控制;热水沉积改造型主要受礁硅岩套及同沉积褶皱控制。通过控矿因素的分析,在以后找矿过程中应注重岩性、岩相、地层厚度变化部位,与背斜伴生的向斜构造以及现有矿床的深部地段。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肃南县牛毛泉子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应范 《甘肃冶金》2008,30(3):28-31
牛毛泉子铅锌矿位于北祁连造山带西段,赋存于中元古界朱龙关群大东沟-吊大坂的裂谷带上。矿体明显受层间断裂的控制,层位控制也比较明显,并且显示出与花岗岩浆活动有关。具有沉积矿床特征,又具有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矿床的特征,可归纳为热水沉积-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3.
展惠萍 《甘肃冶金》2011,33(2):72-75
水贯子铅锌矿床位于西成矿田西延部分,属秦岭褶皱系西秦岭海西褶皱带,含矿岩系为中泥盆统西汉水组第二层,由一套浅变质的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在主,方铅矿次之,少量的黄铁矿、黄铜矿,局部见微量铜兰、磁铁矿及黝铜矿。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矿床形成有明显的沉积特点和再造特征。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铅锌矿厂尾矿中S、CaO、SiO2含量较高的特点,提出了"铅锌再选-硫回收-二次尾矿建材化"的尾矿综合利用方案,采用合理用能诊断技术对利用环节中的能源消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硫精矿回收品位达42%,磁铁矿铁回收品位达60%,二次尾矿用于制作免烧砖和水泥均达到行业标准。利用铅锌尾矿生产水泥时,回转窑系统烧成效率较低,59.2%的热支出具有回收价值,节能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是典型的背斜控矿,矿体的形态、产状、空间分布严格受背斜形态、产状、空间分布的控制,目前控制的铅锌资源储量已达超大型规模,找矿潜力仍然很大。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地表找露头矿到地下深处寻找隐伏矿的过程,为进一步在凤太地区深部寻找隐伏矿体提供了宝贵经验。顺藤摸瓜、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是找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石硐沟银多金属矿带是受石硐沟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一个NW向的多金属带,由西至东主要分布着塔儿沟钨矿床和石硐沟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分析石硐沟韧性剪切带特征、银铅锌矿体类型及其特征,以及韧性剪切带对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的控制作用,提出石硐沟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剪切成矿模式,并指出韧性剪切带发展演化制约着石硐沟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7.
银母寺铅锌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勘查探明的一个高品位(平均铅+锌品位大于10%)中型铅锌矿,其中的Ⅰ-4号主矿体以115°方向向东倾伏,倾伏角20°~30°,从银母寺铅锌矿向东到西河全长3500 m的范围内分布着四家采矿单位,其中三家都在采矿的过程中发现了Ⅰ-4号主矿体,截止目前主矿体已由原来的长度1000 m,增加到2000 m,资源储量相当于又增加了一个小型铅锌矿。矿体向东依然没有封闭的迹象,仍有很大的找矿空间。银母寺铅锌矿深部东延的发现和发展,揭示了凤太地区深部找矿仍有很大的空间,找矿的思路应从地上转向地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使用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铅锌矿含量进行分析,建立了矿山现场快速测定铅锌矿中铅、锌、铜、钼等元素的分析方法。根据待测元素的能量位置,选用35 kV为最优电压。比较了铝、钛、镍等滤片的测试效果,使用镍元素滤片配合4 mm大准直器能够有效降低钼元素的检出限。为了满足矿山现场实际测定的需要,实验采用无制样直接检测的方法。通过数学校准模型对不同样品表面状态进行校准,实现了现场块状、屑状、粉状等矿山实际样品的良好定量分析。采用实验方法检测标准样品和矿山实际样品中的铅、锌、铜、钼等元素含量,测定值与认定值或其他方法的测定结果相符。准确度偏差能够满足现场选矿的需求,重现性好,检测周期短,已经应用于国内某些大型铅锌矿采矿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