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概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论述了我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概念的形成始末,进行了历史文化名城概念的中外比较分析,并对城市规划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作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历史城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概念与层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30多年的成败得失已经证明了历史城区整体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梳理了30多年历史城区保护的发展历程,解析反思历史城区整体保护的经验与教训,为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性回归提出新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公众权益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名城保护中城市整体利益和城市居民个体利益等各种合法权益,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公众权益的保护对策,对转型期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管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公众权益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名城保护中城市整体利益和城市居民个体利益等各种合法权益,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公众权益的保护对策,对转型期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管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公众权益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名城保护中城市整体利益和城市居民个体利益等各种合法权益,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公众权益的保护对策,对转型期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管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物引导下的遗产保护制度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就是文物”的论调,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必须遵循文物的保护方式与要求”的逻辑结论进行了制度概念层面的反思。认为造成这一论调与结论的原因在于:遗产保护制度变迁下所形成的固化思维模式,导致了文物概念范畴上的谬误,致使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同于文物保护,由此,促使现实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以及旧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乏力。同时,在这种思维引导下,片面单一的保护模式也成为了制度变迁下的产物,并且也是造成“重传统建筑等遗产,而轻城市文化环境”的制度渊源。  相似文献   

7.
刘晖  梁励韵 《华中建筑》2014,(2):100-104
历史城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但是由于一些概念和制度上的缺陷,历史城区保护规划在地位、内容和作用等方面仍存在误区。该文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中山市为例,阐述了历史城区保护规划的地位、作用和技术路线,以及基于保护的历史城区城市设计导则。  相似文献   

8.
王景慧 《城市规划》2011,35(12):9-12
1982年我国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初衷就是设立一项保护措施,从城市角度保护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与城市行政管辖有关的历史文化概念,它的保护范围和具体内容在保护规划中确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规划范围应该一致,重点是中心城区的规划。从城市历史文化内在联系的角度遴选保护内容,确定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9.
在把握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及其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存在的城市空间结构类型与经济发展速度、旅游开发与古城保护、原真性与假古董、公众参与制度与公众保护意识、名牌效应与制度完善等矛盾和问题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回顾1982年以来30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初步分为历史文化名域保护兴起、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面保护3个阶段.从历史文化名域名镇名村评选评价、保护体系、保护规划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概念和方法问题,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域名镇名村保护提出了工作和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过去三四十年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下面临巨大的重建与变革压力,为更系统地理解中西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的相互作用,提出更具适应性的保护发展框架与更具时代特征的实践模式,文章着眼于西方文化遗产的概念萌芽、立法实践、认知提升的发展历程,回顾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从意识发端到概念萌生,再到立法制度与保护体系完善,直至社会发展转型期遗产价值形成的发展变化过程。通过梳理可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认知体系构建、保护对象与层次界定、方法原则应用上深受国际经验影响,但又因文化背景与理论渊源差异,在保护层次概念拓展、保护理论与价值认知以及保护体系尺度构建方面有异于西方国家,进而期望从明晰保护层次与协调规划管理、重塑真实性与整体性方法内涵、关注居民社会结构形态等方面来共同推进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颖禾 《南方建筑》1998,(1):83-84,94
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国所特有的历史性环境保护概念,体现了对中国城市整体文态环境的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超越了对某个地段,某处建筑群的保护,而是提升到对中国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护。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其历史渊源的不同,地理环境的差异,往往具有各自独特的传统特色。而中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深厚包容也正是以这种多样性为标志之一。因此,提取每一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并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加以再现,应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核心。一、传统特色的提取历史文化名城传统特色的提取就是在对城市透彻了解的基础上,通过…  相似文献   

13.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路,阐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原则和内容,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赵中枢 《城市规划》2001,25(10):33-36
从保护遗产国际宪章入手 ,讨论了保护概念的演变和方法的多样化 ,并对我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强调不同保护对象采用不同方法才能达到保护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李光旭 《山西建筑》2009,35(19):20-21
通过解读《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明确了两个文件中相关概念间存在的异同,探讨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中统一的概念用语,以使其真正适用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刘晔 《山西建筑》2006,32(10):5-6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理论,分析了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面临的基本矛盾,并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的原则,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协调发展的机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采访时间:2018年6月20日AC:《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为北京市城市发展及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特别提出了加强历史名城的保护工作,强化首都的古都风韵和时代风貌。现阶段的名城保护工作有什么特点?邱跃:自1982年国务院批准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等部门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简称名城保护)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并建立了工作机制。北京在同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开展名城保护工作30多年来,我们的认识理念不断地丰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重要城市。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做好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1982年2月,为了保护那些曾经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相似文献   

19.
郑玲  陶勇 《福建建筑》2014,(8):8-11
结合漳州市绿道网规划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历史文化名城城墙范围界定与城门节点恢复、护城河保护、街巷格局梳理、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与推介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绿道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结合,"以绿界城、以绿护城、以绿兴城"的保护思路及方法,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有机更兴。  相似文献   

20.
结合目前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背景,阐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的和意义,对如何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质量评估体系作了全方位的探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从而使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