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程能力指数C_(pk)是衡量制造业生产过程产品满足标准要求程度的量值,C_(pk)值越大,则意味着工序生产能力越稳定,产品质量也越高;同时考虑到成本及技术能力,通常将C_(pk)值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将制造业生产常用的过程能力指数方法运用于金刚线多晶切片质量控制过程中,通过计算生产过程可能影响成品率的质量因素的C_(pk)指数,从而快速有效地找出影响多晶切片质量和过程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质量改进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康龙 《电子世界》2014,(8):231-231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准确、全面、及时的制造现场信息管理平台,管理制造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建立产品生产档案,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工厂。  相似文献   

3.
一、可靠性试验的目的可靠性试验是可靠性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试验可以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取得有价值的试验数据,为生产单位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单位合理地使用产品提供依据。通常,可靠性试验有以下几个主要目的: 1.在研制阶段使产品达到预定的可靠性指标: 一种器件或一部整机在研究、试制过程中,总不能在产品设计时考虑得十全十美。通过对样品进行可靠性试验,可以充分暴露产品在材料、结构、工艺、环境适应性等各方面的问题,以肯定设计合理的部分,修改不合理的地方,经过反复的试验与改进以后,产品的各项指标就能不断地提高,达到预定的要求。 2.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在移交生产以后,必须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和成品  相似文献   

4.
质量控制想来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首先,与任何军事企业的效益相比,军工产品的质量直强关系到战争的胜利和国家、民族安全,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其次,技术密集,复杂系统的军工产品是高投入,高风险产业,因而在研发、生产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一点错误.为了确保军工产品的高质量,党和国家一直将“军工产品质量第一”作为长期国策.因此,军工企业的以高质量为方向,以提高军工产品的可靠性为重心,以促使军工产业的质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目标,加强管理,建立新的质量管理模式,提高军工产品和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质量保证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防科技工业.该文分为两大部分,首先重点分析了军工行业质量问题现状及原因,第二部分则是针对目前军工产业质量现状提出的相应对策及思考.  相似文献   

5.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产业长远发展的基石。随着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消费者对于导航产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市场上,如果说产品质量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小船,那么产品质量检测就是为小船指明方向的司南,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那么,存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中,检测体系建设呈现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情况?北斗导航产品在质量检测中具体表现又是如何?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卫星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办公室主任陈强。  相似文献   

6.
温德成 《电子质量》2005,11(4):45-47
最近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的MARC J.SCHNIEDERJANS等人对中国制造产品和外国制造产品进行了对比调查与分析,根据对500位美国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国产品平均质量得分2.77(满分为10分),非中国产品平均质量得分7.22.这一结果显示中国产品在美国消费者心目中的质量形象很差,这对于希望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中国来说应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尽管2004年中国国际贸易额将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但我们必须冷静思考:中国产品仅仅依靠低廉价格抢占国际市场的做法是否可以长期持续?外国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制裁日益频繁、当地制造业的激烈抵制给我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市场竞争不仅仅是价格竞争,更重要的是质量竞争.那么,是什么制约了中国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制造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求制造业开发一种保证产品质量的过程控制 ,而不是依靠常规检测来找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废品。在产品生产过程的研究中 ,文中采用连续校准的方法 ,给出确定和控制测量误差的过程测试保证方法。这个方法的应用和产品统计过程控制 (SPC)共同确定了产品的结果 ,即当在过程控制的测量中确定了有关测量误差后 ,相应的产品测试结果误差也就确定了 ,从而极大地减少或免去进一步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全球白色家电制造业是一种"血拼"产业,产品更新换代是以每季、甚至每月的速度进行,此外,消费者要求厂商不断提高家电产品的性价比,准确的说法是产品性能要日新月异,而售价只能跳水.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家电厂商把产品推进市场必需分秒必争,而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更是不容有失,要把这两方面的工作做得到位,其配套的物流系统必需有极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电网配电系统改进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冰心  王宁  张冬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21):143-144,148
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电网配电系统改进算法.由于BP网络是一种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具有学习性,可以根据已有的配电参数样本集进行训练,从中分析出内蒙古各地区根据时间不同所配电的分配情况的内在联系,实现对以后配电系统进行自适应控制.该算法的优点就是在构造过程考虑了BP的预测精度和训练时间,采用了梯度下降法的方法,进行Matlab仿真实验,获得了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阶段制造业产品质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的弊端,引入质量功能展开的方法,以一种更全面考虑顾客需求的方法进行产品质量指数评价。该文通过市场调查确立了顾客需求,以QFD的形式确定了质量要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要素权重,最终结合制造业的特点以及突破传统观念考虑企业自身发展对产品质量指数的影响构建质量屋,进而将这些质量要素作为制造业产品质量指数的评价指标。根据这些指标之间的相似性将其分为三大维度:符合性、适用性和发展性。通过结合顾客需求的新型指标的建立,完善了已有的不全面的质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