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环圈穹顶     
环圈穹顶是一个圆顶结构,直径8.65m,由1000个塑料呼啦圈组成。每个直径80cm的呼啦圈,随机分层,通过约1万个纽扣拴在一起,以增加结构的完整性,让穹顶成形。  相似文献   

2.
以直线、正弦曲线、圆和悬链线为基本线型,通过曲线放样可以形成矩形平面叉筒式的穹顶和渐变的墙裙。将穹顶和墙裙进行组合,并赋予砖的材料属性,从而形成了矩形平面带墙裙的叉筒式砖穹顶结构。主要针对这一结构的组成、受力性能及参数化的设计、建造技术展开系统研究。通过分析可知,矩形平面带墙裙的叉筒式砖穹顶结构具有优越的受力性能;砖砌穹顶和墙裙均可以引入参数化建模,并以一种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新模式,来指导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放样。  相似文献   

3.
该方案为斯图加特提供了一个可以举办各类体育运动和演出活动的大型多功能中心。该城市的规划设计曾考虑如何将科特雷比体育场与其会堂相互联系,现在则利用7这个新的多功能中心把两者连接而创建出一个建筑群体,代替了原来的会堂与体育馆的并置关系使问题得到较完善的解决。多功能中心的上空笼罩着一个巨型的木制穹顶,穹顶和会堂相连而形成7这一建筑群体的构造中心。穹顶位于人口平台上空,高36米,跨度150米,是欧洲最大的穹顶,它是专门为这一城市建筑群体设计的,其六边形的网状结构为该建筑提供了一个简洁的结构方案。轻质木穹顶下是…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建筑钢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基于改进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弦支穹顶结构优化方法,对穹顶结构建筑上部刚性层网壳下端设置张拉索杆体并融入预应力,以某穹顶结构建筑为例,分析该穹顶结构的多维地震响应特征,通过台振系统实现穹顶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试验采用8个振动台,12个激振器,振动台的输入是人工波,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实施工况运算,获取二维人工波地震输入下,某穹顶结构建筑的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应变响应以及索轴力响应规律,得到穹顶结构建筑的多维地震响应性能。研究后发现,穹顶结构的抗震验算应以竖直方向为主,融入水平方向的干扰分析,进行多维度地震动响应运算,降低穹顶结构下端支承结构的水平推力,提高结构的受力性能,增强其总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
穹顶体育馆用于悉尼2000年奥运会,是一座多用途比赛馆。赛后,它将成为悉尼主要的室内体育和娱乐设施。奥运期间将在此举行体操和篮球比赛,灵活的配置和声学设计使它也可以举办冰球比赛、音乐会、马戏和舞台表演。 这个20 000座的体育馆,拥有可停放3500汽车的停车场,最大的停车建筑是南侧的半球结构。和考克斯设计的许多体育设施一样,建筑中央部分不是一个孤立的结构。停车场因其规模和与其它建筑的配合,设计上比较困雉,但充满挑战。 它的构思为一个水平半透明的建筑;并在穹顶两侧加入轻体阳台。因为建筑的全景只能在…  相似文献   

6.
攀达穹顶结构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达穹顶体系具有鲜明的结构特性,自从IASS主席日本HOSEI大学教授川口卫博士提出这项专利技术之日起,就受到了许多著名建筑师的青睐。首先完成的六个攀达穹顶结构的建筑设计师分别是:三宗司郎、丹下建三、矶崎新和冈崎甚幸等,其中三宗司郎和矶崎新分别设计了两例。 攀达穹顶是针对穹顶状结构的施工而提出的结构技术。通过在穹顶中设置临时的铰线,可以使穹顶成为有且仅有一维自由度的可动结构,穹顶  相似文献   

7.
衰变的穹顶     
王澍、Vito Bertin和陆文宇来自中国业余建筑工作室,他们设计的"衰变的穹顶"是一个非常轻巧的结构,外形类似西方建筑的穹顶,但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手法搭建。因不需要基座,所以它不会破坏地面。  相似文献   

8.
喻汝青 《建筑技艺》2014,(4):118-131
追溯穹顶与木构建筑在日本的历史与发展,分析了建造大跨木穹顶的技术支持因素,即集成材作为大跨木穹顶的结构用材,有效结构形式为大跨木穹顶结构提供保障,大跨木穹顶的复合节点形式。最后分析了日本建造木穹顶的生态节能性。  相似文献   

9.
唐辉 《建筑施工》2020,42(1):54-57
为解决上海马戏城建筑穹顶屋面漏水、保温棉失效及立面原有喷涂老化的问题,在保持原主体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三维建模、异形空间里内的高空作业,将穹顶的装饰铝板及保温吸声板进行了全面更换。同时,对穹顶原骨架受力结构进行全面检测和修整,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增强屋面安全性能和防水功能等,从而改善和提升了穹顶的建筑功能和整体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建筑结构抗震为主要思路,以天津市某大型三维弦支穹顶体育场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理论,研究三维网壳结构-弦支穹顶结构进行静力与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荷载作用对弦支穹顶结构的静力影响比较显著;结构低阶振型以水平振动为主,高阶以穹顶竖向振动为主;在一维地震作用下节点加速度都相对较小,表明结构刚度较大,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好;在不同地震动输入下,靠近顶部弦杆控制点位移最大,顶部弦杆控制点位移变化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