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燃药筒密度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燃药筒的密度是影响其燃烧特性的重要参数,必须严格控制。本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可燃药筒平均密度测量的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实现。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反应时间快、使用简便、易于操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吴宗贵 《兵工自动化》1993,(4):35-38,47
一、概述 可燃药筒溶剂含量无损在线检测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指标为: (1)药筒溶剂含量与常规测试结果相比,其偏差不大于±0.15; (2)检测速度≤5分钟/发; (3)工作方式:自动在线检测; (4)工作条件: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50~85%RH。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模压可燃药筒贮存寿命,采用加速老化试验方法研究了绕丝可燃药筒和模压可燃药筒的热安定性、化学稳定性;并结合绕丝可燃药筒长期贮存的化学稳定性、力学性能、靶试性能等性能变化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相似产品预测法,预测模压可燃药筒的长期贮存寿命,结果表明模压可燃药筒贮存寿命可以满足规定的贮存年限.  相似文献   

4.
朱蕾  余淑华  黄循瑶  汪萍 《火工品》2006,(4):16-18,50
通过采用加速老化试验方法,研究了绕丝可燃药筒和模压可燃药筒的热安定性、化学稳定性和失效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药筒的性能变化;并对经过长期贮存的绕丝可燃药筒进行多项性能检测,研究影响其贮存寿命的薄弱点和失效模型.利用相似产品预测法,建立了快速评价可燃药筒长期贮存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型含能纤维可燃药筒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同时提高可燃药筒的力学性能与燃烧性能,以含能纤维作为可燃药筒的增强组分,制备了一组新型可燃药筒,并对所制药筒进行了力学性能和燃烧性能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含能纤维的引入,可有效提高可燃药筒的力学性能;有利于药筒的点火,同时提高了药筒能量,使药筒燃烧速度加快,燃尽时间缩短,且随药筒中含能纤维含量的增加,这种趋势更为明显;而从枪弹模拟射击试验结果推论,与对比配方相比含能纤维可燃药筒能降低装药燃烧产生的固体残渣和可燃气体,减弱射击特性信号.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及实践上对可燃药筒的燃烧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初步结论,肯定了可燃药筒是一种具有药筒形状和特殊燃烧规律的特殊火药。本文的结论对解决可燃药筒一些主要设计问题及制定生产布点时的技术依据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武器系统负担及提高武器系统的性能指标,对全可燃药筒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研讨。介绍全可燃 药筒的现状及其优点,从闭气、强度、化学稳定性、储存等方面分析全可燃药筒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 向,通过对4 类领域的阐述,提出全可燃药筒的应用方向。该分析可提高武器系统各项性能指标,具有较高的实用 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微波法检测可燃药筒水分含量的原理和检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直接利用空气参照物的测量值与被测物体(可燃药筒)的测量值之差来测量可燃药筒水分含量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实际应用,采用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实验现象及可燃药筒的燃烧规律两个方面研究了可燃药筒对膛内压力波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了控制可燃药筒对压力波影响的技术措施,这对可燃药筒在装药上的应用及火炮的使用的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种可燃药筒燃烧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3种可燃药筒的实验与药筒筒体结构参数的分析比较,建立了其静态下的燃烧函数表达式,为可燃药筒在静态下燃烧性能的检验奠定基础,为可燃药筒的研制、生产、性能的改进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11.
环境湿度对可燃药筒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环境湿度对可燃药筒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称重法得到了某抽滤模压型可燃药筒的吸湿特性;对不同环境湿度下吸湿饱和的可燃药筒进行了密闭爆发器实验,分析并讨论了环境湿度对可燃药筒的定容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种可燃药筒具有较强吸湿能力,且随环境相对湿度增加,药筒平衡吸湿量增加,燃烧结束时间增长,最大压力以及火药力均降低,余容显著升高;环境湿度是可燃药筒燃烧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保证一定的储存环境湿度有利于提高可燃药筒的内弹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常建林 《弹箭技术》1996,9(3):40-41
可燃筒体与金属底座的螺纹连接常建林/编可燃药筒(严格说是半可燃药筒)在大口径弹药上已使用了许多年,其制造及用于弹药中的优点,这里无需再赘述。称为半可燃药筒,是因其由可燃的筒体和金属底座组成。可燃筒体与底座的连接,以往有如下两种:利用卡环配合连接可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可燃药筒材料高压燃烧特性,采用密闭爆发器测量系统,开展了某可燃药筒材料燃烧性能试验,得到实际燃烧过程的压力-时间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定容工况下可燃药筒材料高压燃烧的理论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获得某可燃药筒燃烧性能参数、燃速指数和燃速系数,得到了可燃药筒材料燃速与压力的关系式。研究结果对改进大口径模块装药的可燃药筒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可燃药筒孔结构的分形维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分形几何理论构造可燃药筒孔结构模型,以压汞法(MIP)测试4种配方可燃药筒的孔结构,获得可燃药筒的孔结构基体分维、孔隙分维等数据.分析讨论了可燃药筒孔结构分形的形成机理,并结合力学性能实验,研究孔结构分形维数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可燃药筒基体分维由组分间隙形成,组分数量与各组分尺寸大小决定了基体分维大小;孔隙...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小口径可燃药筒装药膛内实际燃烧规律,以小口径可燃药筒定容燃烧的p-t曲线与主装药膛内燃烧的p-t曲线为标准,应用势平衡理论确定了小口径可燃药筒装药的燃气生成函数表达式,建立了药筒装药的内弹道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5mm弹道炮在可燃药筒装药下的内弹道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装药在膛内的实际燃气生成规律,并最终获得了25mm可燃药筒装药的弹道解。计算结果表明,小口径可燃药筒装药的燃烧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可燃药筒燃烧结束前阶段、可燃药筒燃完至势平衡点阶段及碎粒燃烧阶段,各阶段的燃气生成规律均以三项式表示。以小口径可燃药筒装药膛内燃气生成函数为基础模拟得到的计算曲线与火炮实测曲线基本一致,可以描述和分析小口径可燃药筒装药膛内实际燃烧规律。  相似文献   

16.
小口径可燃药筒及装药的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可燃药筒的燃尽性,以含能纤维为添加组分,经抽滤模压工艺制备了3个配方的小口径可燃药筒,并对所制药筒的燃烧性能与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同时分析了药筒装药的能量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含能纤维的引入能够使得可燃药筒的燃烧速度加快,燃烧结束时间缩短,火药力增大,药筒的燃尽性得到改善;和4/7-单与可燃药筒组成的装药相比,可燃药筒与19孔火药匹配较合理,装药能量下降幅度小,能量释放充分。可燃药筒与19孔火药组成装药的射击实验表明,含能纤维的加入能够提高药筒装药的弹道性能。  相似文献   

17.
可燃药筒实际燃烧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可燃药筒燃速公式的研究表明,由于药筒结构差异较大,若利用统一的整段模拟的燃速公式,误差较大;而对其分段处理并采用合适的拟合公式,效果很好,以此计算必将提高可燃药筒装药膛内数值模拟的精度,并为可燃药筒装药的弹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可燃药筒装药对弹丸初速或然误差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欣 《弹道学报》1994,(2):24-29
分析了可燃药筒对初速或然误差的影响因素及限制办法。根据试验数据及能量分析得出结论:合理控制可燃药筒质量公差及挥分值,可燃药筒本身对初速或然误差的影响是很微小的,甚至不比金属药筒或药包装药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埋头弹药轻量化程度及发射过程的能量利用率,将可燃药筒材料应用到埋头弹药的结构中。基于二次点火和火药程序燃烧技术,将可燃药筒简化为变燃速片状药,并作为混合装药中的一种,建立了半可燃药筒埋头弹零维内弹道模型。对105 mm埋头式榴弹射击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105 mm半可燃药筒埋头式穿甲弹的内弹道性能进行预测分析,得到最大膛压为537.5 MPa,炮口初速为1 667 m/s。  相似文献   

20.
采用密闭爆发器试验考察了可燃药筒定容点火性能,分析了装填密度与点火强度对可燃药筒定容点火性能的影响,并与4/7-单的定容点火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可燃药筒的点火过程分为3个阶段,电点火击发阶段、着火阶段与可燃药筒初始燃烧阶段.与4/7-单相比,可燃药筒的点火段压力上升迅速,燃气生成速率大,点火时间短.随着点火强度的提高,可燃药筒定容点火时间缩短,压力上升速率加快,而装填密度对药筒点火特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