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西樟东坑钨钼矿床“上钨下钼”垂向分带规律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西大余樟东坑钨钼矿属外接触带石英单脉型矿床,含矿石英脉具"上钨下钼"垂向矿化分带规律,近年在矿区深部发现蚀变花岗岩钼(钨)矿化,矿床呈现"上脉下体、上钨下钼"成矿构式。初步分析认为,这一成矿构式是区域构造应力与成矿花岗岩演化耦合的结果,隐伏花岗岩侵位高度是影响石英脉垂向矿化分带的主导要素,蚀变岩脉是矿区花岗岩型钼(钨)矿找矿标志和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2.
义敦岛弧带北段雀儿山岩体形成于燕山期,沿花岗岩内接触带及构造蚀变带发育一系列铀矿化、异常点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雀儿山岩体属富硅、过碱、过铝质钙碱性岩,稀土配分模式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模式,与华南产铀花岗岩特征类似。铀成矿条件分析显示,岩体含铀性好,铀矿化处构造活动强烈,热液蚀变发育,显示雀儿山岩体具有良好的铀成矿条件,下步找矿以寻找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型、构造蚀变带型铀矿为主攻类型。  相似文献   

3.
矿区大地构造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都兰造山亚带中段,早石炭世大干沟组是主要成矿地层,矿床为二长花岗岩侵位至早石炭统大干沟组碳酸盐岩发生热液交代而成,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岩性,蚀变,矿化,围岩等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石英脉型钨矿是川口矿田主要矿化类型,亦是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钨矿化类型。塘江沅矿区钨矿化类型主要有岩体型和石英脉型两种,含钨微晶石英脉产于成矿花岗岩顶部的接触界面附近,本文通过对矿区的地质背景、微晶石英脉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总结了微晶石英脉型钨矿化特征,探讨了该类型钨矿化的成矿机理,认为是与多期构造活动及后期岩浆热液脉动侵位有关,形成温度231℃~253℃,属中—低温交代充填型钨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成矿流体表现为"上液下浆"的分带特点,钨矿化具有"上脉下体"的赋存规律,含钨微晶石英脉对深部的岩体型钨矿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江西赣县大埠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钨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埠岩体位于武夷隆起西侧、罗霄褶皱带中部的于山多金属成矿带,与钨、锡、钼、稀土、铌钽等多矿种成矿关系密切。文章对赣县大埠岩体进行了期次划分,对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与岩体有关的长坑钨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探讨了岩体与成矿的关系。岩体主要岩性为粗中粒斑状-中细粒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高硅、富钾、贫钙的酸性S型花岗岩类;稀土元素特征属钙碱性、轻-中稀土富集型,铕元素强度亏损-中度亏损;成矿元素含量是维氏值的数倍至百倍。岩体晚侏罗世花岗岩W的浓集系数高达133.33,且U-Pb同位素年龄(161.3±0.6)Ma与长坑钨矿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158.1±1.2)Ma大致相当,与钨矿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江西宝山钨多金属矿床“一体多位”成矿定位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宝山钨多金属矿地处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带铅厂南北向断陷带,宝山燕山期花岗岩体侵位于石炭系碳酸盐岩-含钙碎屑岩中,沿接触带形成套筒状夕卡岩蚀变矿化环带。花岗岩内出现浸染状钨钼矿化,岩体顶部接触带产出帽壳状夕卡岩钨多金属矿化,接触带上部产出项圈状夕卡岩钨多金属矿化,接触带下部外侧产出似层状夕卡岩钨钼多金属矿化,接触带深部梓山组底部可能产出叠生富硫化物多金属矿化,接触带外侧构造裂隙有脉状钼铅锌矿化,构成以岩体为中心接触带多个部位矿化的"一体多位"成矿定位模式。  相似文献   

7.
阿力格亚地区位于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晚古生代拼合带附近,总体为北东向展布的岩浆—构造活动带。通过对区内晚石炭世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的岩石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等的研究,讨论了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岩石化学特征表明,该期花岗岩岩石成因为S型花岗岩,主要由壳源物质重熔而成;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稀土元素总量偏低,属轻稀土富集型;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Ba、U,而Sr、Y、Yb、Lu相对于亏损。根据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认为,该期花岗岩形成于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接触碰撞造山过程的后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8.
周贤旭  胡志戍  李晔 《黄金》2023,(5):65-72
香炉山矿田是江南东段成矿带九岭钨钼锡铜金多金属萤石高岭土成矿亚带的组成部分,也是赣北重要的钨多金属矿田之一。近年来,该矿田又陆续发现形坪、张天罗、大岩下等钨矿床。结合最新勘查、研究成果,研究了香炉山矿田钨成矿因素及成矿规律,认为震旦系上统—寒武系地层含碳、硅、泥质岩类与成矿关系密切,北东东向背斜及与北东向次级构造叠加交会明显制约矿床定位;赋矿地层不同岩性差异面的层间破碎带和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与含碳、硅、泥质岩类的接触部位控制矿体的定位,构造叠加交会部位更有利于形成富厚矿体;矿体主要赋存在透辉石—黑云母变质带中,并且与云英岩化等蚀变有关;燕山晚期S型细粒黑云母花岗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26.2 Ma±2.6 Ma,表明香炉山钨矿床的白钨矿Sm-Nd等时线年龄(121 Ma±11 Ma)与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岩浆侵位所发生的时间有明显的耦合关系,暗示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的花岗岩岩浆作用有关,并且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体与钨成矿关系更为密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香炉山矿田钨成矿模式及综合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9.
花南沟钨钼矿床是产于华力西期二长花岗岩内的石英细脉型矿床。钨钼矿体具有共生、伴生及各自独立成矿的特征,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亦有黑钨矿。由岩体中的裂隙控矿,属内接触带三层楼模式的细线脉层位。  相似文献   

10.
瑶岭-石人嶂钨成矿区属于华南钨矿成矿带,包括瑶岭、石人嶂和梅子窝三个矿床。这几个矿床具有相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与华南地区钨成矿动力背景一致。该区域主要在加里东期挤压作用下形成复式背斜和断裂构造雏形,在印支-燕山期构造作用下再次活动。构造作用在矿区地表形成4组主要断裂。在燕山后期-喜山期构造运动时,有6期改造和破坏矿脉作用存在,其中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是矿脉充填的主要断裂,北东向的剪切作用是破坏矿脉的主要断裂。由于岩浆作用持续时间长,多次侵位,成矿流体分异充分,在构造裂隙中形成石英脉型黑钨矿,成矿流体在围岩孔隙中扩散形成浸染状白钨矿化,在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型白钨矿化。  相似文献   

11.
赣西地区浒坑钨矿是我国华南钨、锡、铜多金属成矿区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典型矿床之一。对浒坑钨矿床中与成矿有关的白云母花岗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磷灰石和锆石原位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赋矿白云母花岗岩的成岩时代为(152.3±1.73)Ma;磷灰石具有特殊的“M”型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富F和Mn,贫Cl和Mg;锆石具有高Th/U比值,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亏损LREE、富集HREE。锆石微量元素(Ce、U和Ti)温度计和氧逸度计结果表明,锆石形成于岩浆早期高温(800 ℃)和低氧逸度条件下。研究认为,浒坑赋矿花岗岩在演化初期经历了强烈的矿物结晶分异,矿床的形成可能与还原性高分异岩浆演化相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北祁连宁缠河地区花岗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宁缠河地区花岗岩均属轻稀土富集型,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型,属地壳经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岩.微量元素标准化分配型式均表现为强不相容元素(K、Rb、Ba、Th)富集,中等不相容元素选择性富集(Ce、Nb)及弱不相容元素(Ta、Yb)亏损,并探讨其形成的构...  相似文献   

13.
甲基卡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在国际国内稀有金属需求大背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岩体和矿脉主要侵位于三叠系复理石沉积变质砂岩中,产生一系列的热液接触变质作用,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矿脉产出特征等研究得出,印支造山晚期(稳定期),垂直地壳流动引发底辟作用造成岩浆上涌挤出,导致区域增温引起三叠系复理石...  相似文献   

14.
东昆仑西段拖拖拉林一带首次发现早三叠世花岗岩(体),其岩石组合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有高硅、富钾、贫钙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KCG),为弱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范围大,LREE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负Eu异常明显,稀土配分模式显向右倾斜的"V"字形,明显富集Rb、K、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Zr、Hf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Sr、P、Ti等。采用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206Pb/2 38U年龄为248.7±1.6Ma(NSWD=2.9),属早三叠世。结合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套花岗岩体其物源为壳幔混合源,为洋-陆俯冲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雁翅沟金矿床位于赤峰—朝阳金矿化集中区内,金矿体主要赋存于喀喇沁花岗岩体内。通过对区内成矿物质来源、矿石同位素测试和包裹体测温结果,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燕山早期,地壳深处的老变质岩地层部分重熔,产生重熔岩浆并强烈上侵,使金等成矿元素活化迁移至地壳上层,并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矿床属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塔木素地区三叠纪正长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显示其总体呈富硅、碱,高FeOT/MgO比值和10 000×Ga/Al值,贫钙、镁的特征,属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轻重稀土分馏明显,Eu负异常明显,稀土曲线右倾,属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表现出Zr、Hf、K元素相对富集,而Rb、Sr、Nb、Ta、U、Ti、Cr、Co、Ni元素亏损;同时具有较高的Y/Nb和Rb/Nb值,显示A2型花岗岩的特征。结合相关花岗岩构造图解分析,塔木素三叠纪正长花岗岩为在大陆边缘正常岩浆弧上,由地壳重熔而形成的增生于大陆边缘上的花岗岩,岩浆来源应为壳幔混合。其作为新生地壳的一部分,代表了碰撞晚期或碰撞后地壳增厚、抬升、拉张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7.
温泉钼矿是至今为止在西秦岭造山带上所发现的最大的一个斑岩型钼矿床,钼矿床产于温泉复式花岗岩体内部,钼矿化主要与陈家大湾细粒二长花岗斑岩和岩体裂隙有关。通过对温泉岩体不同期次侵入体中的钼元素含量统计,发现钼元素含量矿区范围内的岩体中高于外围,细粒二长花岗斑岩中的钼元素含量高于早阶段两次侵入的岩体,认为温泉钼矿床的钼元素主要来自于细粒二长花岗斑岩。通过对三次侵入的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国内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认为温泉钼矿为斑岩型钼矿床,具斑岩钼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逊克县高松山金矿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西君  连永牢  潘超 《黄金》2010,31(10):22-26
通过对高松山金矿床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高松山金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地层是甘河期火山岩,以亚碱性系列之钙碱性高钾火山岩为特征。火山岩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火山岩属轻稀土富集型,铕无明显异常,稀土配分曲线为平缓的右倾。岩石微量元素曲线形态基本相似,表明岩浆具有同源特点。火山岩成因类型为壳-壳幔活动大陆边缘的产物。岩浆演化以分异作用为主,并受一定陆壳混染。  相似文献   

19.
猫岭花岗岩成因及与金矿床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猫岭花岗岩基本特征的系统分析表明,岩体在成因上为上陆壳重熔的产物.在源岩类型上属S型花岗岩,其源岩为本区基底岩系上部地层中副片麻岩建造;岩体成岩演化过程中无明显的分并作用和矿化作用.对岩体与金矿床的比较分析表明,虽然二者有着极为密切的空间关系,但在物源上不具有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20.
甘肃枣子沟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文军  陈耀宇 《黄金》2013,(9):23-29
对比研究了枣子沟金矿区内不同类型矿石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及地层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借以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矿床不同类型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既有相似又有差别,反映成矿物质具有多样性;矿石与容矿岩石(地层、岩浆岩)稀土元素配分曲线颇为相似,总体呈右倾型,具Eu负异常。表明成矿与容矿岩石(地层、岩浆岩)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成矿物质来源于壳源及壳幔混合。地幔流体可能参与了矿床成矿作用。成矿环境表现为早期还原,晚期由还原向氧化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