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宝山铜铅锌矿田是湘南矿集区内重要的矿田,为探索矿床深边部勘查中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适用性,本文以矿田北部的财神庙铅锌矿床为例,在野外构造调研的基础上,在-110 m、-190 m中段开展了坑道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获得了208件构造岩石样品地球化学数据。对矿床构造岩地球化学元素开展了聚类和因子分析、因子得分等值线异常圈定,结果显示两个中段元素因子分类相近,均获得了与花岗闪长斑岩元素组合有关的因子(Nb、Th、Ga、Ge、Be、Sc、Ta、Cs、Rb、Ba、REE等),与高中温成矿元素组合的因子(Pb、Zn、Cd、Ag、In、Cu、W、Sb、Bi、Sn、As),与低温成矿元素组合的因子(Hg、Au、As、Tl)。根据各中段因子得分圈定了异常13个,综合分析提出了2个找矿靶区。研究认为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对湘南热液型矿床深边部矿体勘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冶  董峰  张坤  梁坤  王东暄 《矿产勘查》2021,12(12):2374-2384
黑龙江省漠河地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侧,前人曾在此开展过1∶25万化探工作,结果显示,研究区具寻找Au、Ag、Cu、Pb、Zn、Mo等矿产潜力。为进一步明确找矿方向,对研究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利用单元素异常、因子分析确定组合异常、综合异常,对研究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评价。单元素异常显示Au、Cu、Pb、Mo元素异常规模大,强度高。因子分析将元素共分成5个组合,F1:As-Sb-Pb-Bi-Ag;F2:Hg-Cu-Ag-Zn;F3:Sn-W-Zn;F4:Mo;F5:Au。共圈定综合异常17个,其中HS-1、HS-6、HS-9、HS-12、HS-15综合异常找矿潜力巨大。综合区内典型矿床及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确定了本区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圈定了斑岩型铜或钼、热液型铅锌找矿靶区及低温热液型金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3.
河南郭家岭金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南缘褶皱带多金属成矿带与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交界处。文章结合矿区地质背景、矿床成因、矿体特征及钻孔岩石地球化学采样分析,系统地研究了矿床深部的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原生晕统计分析表明,郭家岭金矿区矿化普遍高于区域背景值,Au、Ag、Cu、Mo、Sn、W、Zn、Sb、Bi 9种元素的富集系数较大。通过R型聚类分析,表明钻孔内元素间相关性较好,与Au相关性最强的元素为Bi,并且As、Sb、Zn元素组合异常强烈,而W、Mo元素组合异常较弱,表明该金矿床属于高温热液矿床,处在原生晕的前缘;从钻孔原生晕空间分布看,原生晕异常现象明显,矿化较好,与Ag、Cu、Pb元素有较强的相关性,表明该金矿床处在异常前缘或者异常中上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93-95
内蒙古阿巴嘎旗包尔敖包银铅矿勘查过程中土壤地球化学的应用,为该区找矿指出了较好的方向。通过土壤地球化学扫面,分析研究该区元素的富集、组合及分带特征,圈定了4个Cu、Pb、Zn、Ag、W、Sn、Bi综合异常区,认为元素组合呈现自西向东由中高温向中低温变化的趋势,初步确定了该区的地球化学特征模型。对化探异常中心和部分高值点进行工程验证,发现4个脉状Pb、Zn矿体和2个脉状Cu矿体。  相似文献   

5.
乌拉根矿床为近年来发现的大-特大型热卤水成因的层控砂砾岩型铅锌矿床.根据该区区域和矿区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对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进行了研究.应用数理统计确定了矿床的元素组合、分带特征.通过钻孔原生晕的研究,确定了元素轴向分带系列及前缘元素和近矿元素的比值关系,对预测盲矿、判断矿床的剥蚀程度具有较大意义.初步总结了矿床地球化异常成晕模式,为寻找该类型铅锌矿床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乌拉根矿床为近年来发现的大-特大型热卤水成因的层控砂砾岩型铅锌矿床。根据该区区域和矿区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对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进行了研究。应用数理统计确定了矿床的元素组合、分带特征。通过钻孔原生晕的研究,确定了元素轴向分带系列及前缘元素和近矿元素的比值关系,对预测盲矿、判断矿床的剥蚀程度具有较大意义。初步总结了矿床地球化异常成晕模式,为寻找该类型铅锌矿床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林森  智超  张自森  刘莉晖 《矿产勘查》2020,11(4):775-782
为总结塔尔沟一带元素地球化学及异常特征,确定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在研究塔尔沟一带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采用水系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异常特征的综合研究方法,得出塔尔沟钨矿床处于区域W元素高背景带上,赋矿围岩古元古代北大河群岩石中W、Bi、Ag、Zn、Pb等元素的含量普遍较高,W、Bi、Ag元素具有变异系数值高,成矿可能性大的特征;AS1-甲1类综合异常各元素异常组合模式基本呈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具明显的热液叠加地球化学异常场特征,异常在靠近野牛滩岩体的塔尔沟形成钨矿,在钨矿的外围形成石洞沟银铅锌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8.
杨星  管育春  蒋斌斌  邹滔 《矿产勘查》2021,12(3):677-684
内蒙古毛盖吐锡铅锌矿位于黄岗梁-甘珠尔庙锡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的中南段,属于半干旱草原荒漠景观区。该文通过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运用元素异常组合和元素分异富集规律等分析方法,发现矿区内Sn、Cu、Pb、Bi、Mo、Zn、W等元素异常发育,并圈定8处综合异常,明确Sn、Cu、Pb、Bi、Mo、Zn、W为毛盖吐地区主成矿元素。结合研究区构造分析,发现北东向构造对元素富集成矿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半干旱景观地区对揭示元素异常及找矿工作具有实用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栾川县磨坪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处于叫河—庙沟铅锌金钼成矿远景区中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通过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基本查明了栾川县磨坪地区的Pb、Zn、Cu等11种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征和富集规律;确定研究区元素Au、Ag、Pb、Zn等元素共生组合关系。根据异常所处的地质特征结合各元素异常之间空间关系、组合特征,共圈定8处综合异常,并将HT08异常区作为找矿靶区,为该区的地质找矿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白岩测区位于个旧矿田卡房矿区东部。该区找矿预测目标为产于印支期变火山岩内及其附近围岩中的似层状铜矿体和锡铜多金属矿体。根据测区内隐伏矿体埋深大和基岩出露好的特点,制定了构造地球化学—遥感蚀变信息—大地电磁测深多元信息找矿策略。测区地表发育Cu、Sn、As、Pb、Zn、Sb元素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隐伏铜矿的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Cu-As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3)异常,隐伏锡铜多金属矿的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Sn-As-Sb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1)与Y(i,2)异常;在试验剖面测量和岩石物性参数测试基础上,按200 m×100 m网度完成高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12条,探测深度1000 m,根据推断的变火山岩空间位置及低阻异常中心的分布,在剖面上圈定了找矿有利部位。结合地质及遥感铁化蚀变异常信息,圈定找矿靶位3处。其中,a1靶区经钻探工程首先验证,平均品位达到0.593%,已达到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11.
杨栋栋  薛成 《矿产勘查》2020,11(3):517-523
马家庄钼矿为斑岩型钼矿床,位于五莲山凸起内。区域上中生代燕山晚期岩浆岩较为发育,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该区圈定了以Mo元素为主的多金属组合异常。针对该区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景观特征,选择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研究区进行了化探扫面;针对圈定的土壤化探异常,选择基岩化探剖面测量进行异常源寻找,进而确定引起异常的直接地质体为望海楼单元细粒二长花岗岩。根据土壤化探异常分布范围,圈定了蚀变岩体范围;根据基岩化探高值分布区域,大致确定了矿化蚀变带范围,共圈定钼矿体12个,较大的矿体有2个。通过地质与地球化学测量的有效结合,大幅度提高了研究区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水流对岩土粒度的搬运主要有翻滚推移和悬浮2种方式,翻滚推移搬运物无论是粒度分布还是沉积规律都与悬浮搬运物差异很大,因此2种搬运方式所携带的物质沉积生成2种具有不同分形特征的沉积物,且沉积岩土可为2种具有不同分形维数沉积物的混合物。目前常用的粒度分形模型尚未考虑到这种情况,应用到岩土粒度分布描述时存在较大的误差。在常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针对沉积岩土粒度分布描述的改进分形模型,并对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行验证。与常用模型分形维数相比,成因不同的沉积岩土中悬浮搬运成分的分形维数值差别更为显著,该分形维数能更好地反映不同岩土沉积环境及其粒度分选程度。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湖南红层软岩崩解性差异分析,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得尔布干成矿带南段( 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 为干旱草原低山丘陵景观区,中—北段( 哈达图—双尖山以北) 为森林沼泽景观区。重点论述了不同景观( 表生)条件下的地球化学特点,总结了一套适合不同景观区的化探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地球化学方法,对北流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及成土母质等土壤单元硒含量进行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和因子分析,认为硒富集物质来源以内源性为主,主要包括石炭系鹿寨组、泥盆系、志留系、青白口系及其风化母质层。  相似文献   

15.
陈颖  潘迪 《华中建筑》2005,23(Z1):27-29
该文运用城市生态学思想对武汉城市格局及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运用清晰明了的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图示叠加方法对武汉市不同地段的美学价值、自然资源及社会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重点探讨了城市交通枢纽的选址及建设问题,希望为将武汉市建设成"善良城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裂隙描述是研究裂隙对土体力学和渗透特性影响作用的基础工作,用裂隙度描述土体裂隙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裂隙的存在使得土体成为不连续介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是较为成熟的用于不连续介质的模型,而确定表征单元体积的大小是运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建立了用摄影测定裂隙度的方法,使得裂隙度的获得更为简便和可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裂隙度估算表征单元体积的方法。研究表明:裂隙度是描述土体裂隙的综合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裂隙的发育程度。用摄影法测定土体裂隙度和表征单元体积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厂矿田1 万多件地表岩石地球化学样品测量数据的统计并与区域地层矿化元素丰度值对比,发现了金属矿化元素在矿田范围内的正晕场和负晕场。根据2 种晕场的分布及成矿元素含量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推断矿床中锡、银主要来自深部岩浆源或基底地层;锌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泥盆系及上覆地层中元素的活化;铜、铅、锑等元素一部分来源于泥盆系及上覆地层,一部分来源于深部岩浆源或基底地层。稳定同位素及矿物流体包裹体成份特征显示,锡石- 硫化物型矿床的形成与泥盆纪海底喷流- 沉积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并受到后期岩浆热液活动的改造;夕卡岩型矿床及锑钨石英脉型矿床的成因主要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及相应的热液成矿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但地质勘查程度低。为了探查扎马尔地区找矿潜力,在区内开展了1∶25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依据测量结果,从数理统计学的角度,应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工作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工作区土壤成矿潜力较大的元素组合有2组,即Au-Ag-Hg和As-Sb,这些元素含量高,变异系数大,反映低温热液成矿作用。对土壤分析元素应用异常下限进行异常圈定,共圈出6个综合异常区,其中综合异常区HT2、HT4、HT6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为下一步优选找矿远景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巴斯湖铅锌矿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唐古拉山北坡,三江成矿带西段.依据1∶5万地球化学测量资料,对巴斯湖铅锌矿中7种成矿指示元素的分布、相关性、组合异常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巴斯湖地区Pb、Zn、Ag等中低温热液元素呈明显富集状态,为区内主要成矿矿种,结合地质特征,圈出2处铅锌综合异常,9条铅锌矿化体,说明研究区具有良...  相似文献   

20.
坦桑尼亚卡尹泽金矿区位于坦桑尼亚卡哈马绿岩带,是坦桑尼亚金矿重要成矿区。通过开展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和激电中梯测量相结合的综合物化探方法研究,分析了物化探异常特征,建立了卡尹泽金矿区物化探综合找矿评价标志,为矿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后经工程查证,在物化探异常区内发现了金矿体,综合物化探方法在卡尹泽金矿区找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