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线阵光电探测器光谱采集系统,对光纤Bragg光栅( FBG)传感器反射谱进行数据采集。由于线阵光电探测器采样点数有限,为了研究不同数据个数对FBG反射谱寻峰精度的影响,基于LabVIEW开发平台,对比分析了FBG传感解调系统中常用的三种寻峰算法:质心法、高斯拟合法和多项式拟合法;比较了不同数据个数下各种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反射波峰上7个采样点数据拟合精度最高,并且高斯拟合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Daubechies正交小波滤波和样条卷积分峰联用方法对信噪比S/N≥ 2的含噪重叠双峰进行滤噪和分峰处理。滤波部分采用阈值法 ,较详细地探讨了阈值的选取规则 ;分峰部分利用样条卷积法 ,并给出了其算法公式。处理速度较快 ,算法也较简单。通过对模拟和实验信号的处理 ,发现该联用方法很有效 ,处理后的峰的峰位置误差≤ 3 0 % ,峰面积误差≤ 3 0 %  相似文献   

3.
采用Daubechies正交小波滤波和样条卷积分峰联用方法对信噪比S/N≥2的含噪重叠双峰进行滤噪和分峰处理。滤波部分采用阈值法,较详细地探讨了阈值的选取规则;分峰部分利用样条卷积法,并给出了其算法公式,处理速度较快,算法也较简单。通过对模拟和实验信号的处理,发现该联用方法很有效,处理后的峰的峰位置误差≤3.0%,峰面积误差≤3.0%。  相似文献   

4.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所具有的高峰均比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降峰均比的预留子载波的方法.使用预留的子载波形成降低峰均比的信号,通过合理的选择预留载波上的值,从而使时域组合信号的峰均比达到最小,同时当同一小区的扇区数目大于一时,可提高显著带宽的利用率.首先,选择用于降峰均比的子载波;然后.根据选择降峰均比的子载波生成相应的子载波信息,并将生成的信息发给不同扇区的降峰均比模块;最后,在各扇区的降峰均比模块中,使用同一组预留的子载波分别进行本扇区的降峰均比处理.数据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正交投影技术和约束峰形条件,本文提出了三种完全重叠色谱峰的解析方法,峰形约束曲线拟合解析(CPSCF),交替正交投影(IOP)和秩消失因子分析(RAFA)。对联用色谱数据阵如果约束条件得到满足,谤些方法能被证明用于被嵌人组分的浓度曲线分放是完全可能地。  相似文献   

6.
傅氏去卷积和小波理论用于谱图分峰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小波理论和傅里叶变换去卷积数学方法在谱图分峰中的应用做了对比研究,对于完全重叠的谱峰用傅里叶变换去卷积方法效果较好,而对于不完全重叠的谱用小波方法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探测农药残留用量热式生物传感器微机监控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探测农药残留用量热式生物传感器,组建了微机监控处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和处理多个参数。利用VisualBasic6.0开发了相应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程序,采用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基线校正、信号峰识别和重叠峰分解等处理,能够得到信号峰的峰高、峰面积等数据,并可动态判断和显示农药残留是否超标。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荧光光谱法与高斯多峰拟合方法结合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SDBS)和烷基糖苷(APG)在不同混合状态下的聚集行为。以罗丹明B为探针,固定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中APG浓度为4.0×10~(-5)mol·L~(-1),测量体系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浓度变化的荧光发射光谱。其光谱特征是罗丹明B分子二聚体发射峰和单体发射峰叠合在一起。用高斯多峰拟合实现了体系荧光发射光谱叠合峰的分峰,通过分峰后所得参数与SDBS浓度关系图,可求得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802.16e协议中关于减低峰均功率比的要求,提出了一种优化的预留子载波算法,并基于此算法设计了适用于802.16e协议实现的降低PAPR方案。该设计较传统的预留子载波法计算量小很多,更加适合实际应用。通过仿真分析,确定预留子载波数和迭代次数。该方法在基带系统中实现,通过时域对比图证明了其降低峰均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系统(OFDM)所具有的高峰均比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预留子载波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功率的方法。在系统的发送端利用IFFT/FFT变换对,产生频域消峰序列,以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该方法在产生消峰序列过程中不会导致误码率的增加,降低PAPR效果明显。仿真数据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在数据挖掘领域有着广泛的使用背景,而对初始点的敏感和较差的搜索能力,限制了算法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人工蜂群算法具有对初始点不敏感、适应能力强和搜索能力强等优点,并且针对人工蜂群算法对单峰问题收敛速度慢、多峰问题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通过引入差分进化算法中变异和交叉思想,改善蜂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平衡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能力。然后将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结合得到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并在多个国际标准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在多个衡量指标上取得了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金属络合物体系极谱数据的计算机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于金属络合物体系多级稳定常数测定的新型极谱研究方法。运用电化学原理,推导出适合于金属络合物体系极谱研究的数学方程。该方程表明实验得到的金属络合物体系峰电位的移动和峰电流的变化是与溶液中自由金属离子浓度变化有关。依据实验得到的极谱峰电位的移动和峰电流的变化,建立合适的金属络合物体系模型。用计算机分析程序,求解体系的质量平衡方程,拟合络合物形成曲线,得到金属络合物体系的多级稳定常数和形态分布图。  相似文献   

13.
Among many thresholding methods, Otsu's method is an attractive one due to its simplicity in computation. In Otsu's paper, the between-class variance (BCV) is defined, and the gray level at the BCV maximum determines an optimal threshold. However, Otsu's method could fail to apply in cases of images with multiple BCV peaks, where a BCV peak rather than the BCV overall maximum can be a better choice as an optimal threshold.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thresholding methods by solving a nonlinear equation that was derived based on searching for the zero derivative of image BCV. The study of finding the BCV maximum (or peaks) is treated as solving for the root(s) of the nonlinear equation, using a numerical root finder with good convergence property. From our analytical deriv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tsu's method and Ridler's algorithm (Trussell's equation) can be built. The proposed methods are applicable for thresholding images with single BCV peak as well as multiple BCV peaks.. One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is equivalent to Ridler's algorithm in the total computational cost, but it is three times faster than Otsu's method. For images with a single BCV peak, the convergence and uniqueness in searching for the peak using the bisection method are always guaranteed as long as the BCV slope is continuous. But due to the round-off error, Ridler's algorithm could prematurely converge, and the uniqueness of convergence may not be guaranteed. The adequ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has been proven through extensive tests, and some examples are included for illustration. Received: 25 June 2000 / Accepted: 3 January 2002  相似文献   

14.
结合结构张量和Wiener滤波的图像去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图像的结构张量表示的局部结构信息,结合Wiener滤波给出了一种图像去噪算法,并采用了加性算子分解格式求解非线性扩散方程以提高计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很好地保持了图像中的强弱边界等细节特征,去噪后的图像在峰值信噪比和主观视觉效果上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拟合络合物形成曲线用于络合物稳定常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d(Ⅱ)离子浓度为2×10~(-4)mol/L、络合剂与金属浓度比为30~60条件下,改变溶液的pH值,用示差脉冲极谱技术研究Cd(Ⅱ)-HIDA(N-羟乙基-N,N-二羧乙基胺)体系。通过计算机分析程序求解体系的质量平衡方程及拟合实验络合物形成曲线,优化得到Cd(Ⅱ)和HIDA形成的络合物CdL和CdL_2~(2-)的稳定常数,分别为7.26±0.02和12.54±0.04。  相似文献   

16.
微学习资源爆炸式的增长带来了大量未经组织处理的文本资源,大量以碎片化形式呈现的微学习资源为学习者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为让学习者能在碎片化的资源中找到适合于个性化学习的内容,对以文本形式的微学习资源进行聚类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尝试将经过改进的密度峰值算法应用于微学习单元文本聚类。针对密度峰值算法在该领域聚类时存在向量空间高维稀疏、全局一致性不足、截断距离敏感、选择密度峰值中心需要人工监督等问题,使用潜在语义分析模型(LSA)建模,并提出2点改进:其一,针对聚类要求重新定义局部密度,并引入密度敏感距离作为聚类的判据,通过解决截断距离敏感性问题来解决聚类分配时全局一致性问题;其二,用线性拟合寻找野值点来自动寻找密度峰值中心,以实现非人工监督的峰值中心选取问题。微学习单元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比原密度峰值算法以及其他经典聚类算法更适合于微学习单元文本聚类。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冷热电负荷波动的问题,引入电转气技术,同时结合可平移电负荷、灵活的热负荷和灵活的冷负荷,建立了考虑综合需求响应和电转气技术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并转变模型构建成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通过matlab结合yalmip调用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快速解决海量数据和约束条件对于求解复杂度的影响。并通过对比算例分析,考虑综合需求响应对于削峰填谷、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影响以及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整体经济性的影响,验证本文所搭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徐云  陈国良  张强峰  顾钧 《软件学报》2003,14(5):871-876
随机算法的执行时间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为随机算法的异步并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已有许多计算实验表明了随机算法的异步并行可以达到线性甚至超线性的加速.对于求解SAT问题的随机算法RDP,研究了异步并行效率与运行时间分布和处理器数目之间的关系.应用一种单峰分布──分段线性分布模型来模拟随机算法的运行时间分布.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均表明:当处理器数目k较小和单峰位于分布的前部时,随机算法的异步并行具有近线性加速.  相似文献   

19.
要实现对振动的诊断和控制,必须先对其进行测量。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测量位移用的光强调制型光纤组合式探头,并扼要叙述了用该探头进行非接触位移测量的基本原理。然后结合作者在研制非接触振动测量仪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解决的方法。对振幅测量,文中论述了利用两个峰值保持器和其他控制电路进行测量的方法,对振频测量,本文则提出了同时适用于低频和高频测量的一种软件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自适应蚁群算法的QoS组播路由算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杰  张洪伟 《计算机工程》2008,34(13):200-203
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蚁群优化算法,在信息素更新策略中引入全局最优系数,研究多约束条件下的QoS组播路由问题。动态更新信息素能够确保自适应地改进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性能,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蚂蚁-遗传算法在解决多约束条件下的QoS组播路由问题时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