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普适计算辅助教学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普适计算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孕育而生。基于普适计算的应用技术能为使用人群提供主动的,个性化的服务,这一特点可以极大地改善现有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一些固有缺陷。文中分析了普适计算在教学中的意义,研究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上下文感知领域的探索,指出了普适计算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优越性,设计了一个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普适计算辅助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2.
普适计算这一新概念一经提出便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也激发了人们对未来计算机时代的探索.智能空间是一种典型的普适计算环境,目前各种科研工作正围绕着智能空间展开.智能空间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独立智能空间、开放式智能空间和智能社区.研究了应用本体技术对智能社区进行建模的方法;定义了智能社区中的上下文融合流程语言;并通过知识共享和逻辑推理来实现对多源上下文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普适计算是“后PC”时代的产物,正在深刻地影响着计算机科学的许多方面.针对有线普适视频领域,从“分子化合”的思维角度出发,提出了分子化服务思想,并构建了分子化服务体系结构模型,继而提出了保证视频服务分子协同工作的差错控制算法.实验证明这一差错控制算法是有效的,基于分子化服务思想的有线普适视频服务模型也是可行的,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普适设备的系统负载.  相似文献   

4.
普适计算中的定位感知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普适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使计算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适计算中的定位感知系统是普适计算研究中的核心部分之一。如何确定室内用户的动态位置信息,如何主动向用户提供各种所需的信息,都是本文的研究话题。文章最后给出一种自行设计的普适计算室内定位感知系统的最小功能模型。  相似文献   

5.
普适计算及其定位感知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普适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使计算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适计算中的定位感知系统是普适计算研究中的核心部分之一,如何确定室内用户的动态位置信息,如何主动向用户提供各种所需的信息,这些都是其研究话题。给出了一种自行设计的普适计算室内定位感知系统的最小功能模型。  相似文献   

6.
普适计算   总被引:140,自引:4,他引:140  
计算技术的发展需要与之适应的计算模式,计算技术在桌面计算模式下经历的20年的飞速发展正蕴育着一种革新性的计算模式——普适计算,普适计算是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在这个融合的空间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和透明地获得数字化的服务;计算机本身将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人们注意力的中心可以回归到要完成的任务本身,普适计算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什么是计算的思考,也改变我们整个生活和工作的方式,该文综述了普适计算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讨论了普适计算的两个关键研究内容——觉察上下文的计算和普适计算系统软件,最后简要介绍作者在智能空间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普适计算体系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适计算使人在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相融合的环境下,利用任意设备,通过任意网络,在任意时间透明地获得一定质量的网络服务,根据目前国际上普适计算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个普适计算体系结构的参考模型,并简要讨论了该参考模型的四个关键研究内容一移动计算、互操作计算、情感计算和上下文感知计算.  相似文献   

8.
普适计算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这种新的计算模式强调把计算机嵌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使人们能方便地荻取信息和得到计算的服务。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普适计算逐渐成为现实。介绍了普适计算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和特点,讨论了几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一个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9.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计算模式,普适计算已逐渐得到广泛的重视和考虑。本文从普适计算的产生发展开始,探讨普适计算的技术内容、终端研究以及实现普适计算的关键因素。最后简要介绍普适计算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綦志勇  常排排 《计算机科学》2011,38(3):179-181,202
服务提供与用户界面自适应问题是普适计算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嵌入式系统提供的服务对普适计算的服务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普适计算任务要获取用户的服务也需要自适应的用户界面来显示服务项目,嵌入式系统的自适应界面是合适的选择。但是,传统的嵌入式系统服务软件不能很好地实现上述目标。针对传统嵌入式系统服务模型的不足,首先总结了面向普适计算的嵌入式系统硬件结构,并将这种结构命名为计算元。随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嵌入式系统服务提供模型,统一了用户上下文交互的标准信息格式。最后研究了该服务模型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不仅包含无处不在的计算设备和网络连接,更重要的是需要实现无处不在的数据访问。如何使用户及时、可靠、安全、方便地获取信息是这种计算环境的目的,同时也是该环境中数据管理的核心和目标。本文以移动agent为基础,实现了适合于普适计算环境的数据获取原型。重点阐述了实现原理、原型体系结构、工作流程,并通过实验数据以体现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普适计算环境中基于信任的安全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适计算的发展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普适计算网络的安全问题是普适计算应用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普适计算的环境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普适计算的环境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对当前的安全模型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之上,构造了一个普适计算环境下基于信任的安全模型,给出了信任的概念,并对信任模型的建立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普适计算综述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1 引言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概念最早源自Xerox PARC(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计算机科学实验室首席科学家Mark Weiser在1988年提出的“Ubiquitous Computing(缩写为Ubicomp或UC)”思想,现在文献中又常以“Pervasive Computing”出现。其基本思想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普适计算技术将从用户意识中彻底消失,即用户和周围环境(无数大大小小的计算设备)在潜意识上进行交互,用户不会有意识地弄  相似文献   

14.
一种扩展的多操作系统远程启动协议ENCB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在局域网环境下对网络计算设备进行远程多操作系统引导的协议--ENCBP(extended network_based client boot protocol)协议,对现有的NCBP(network-based client bootprotocol)协议进行改进,通过区分引导的操作系统内核结构的类型改进了协议交互的过程,提高了单内核操作系统远程启动的效率,提出更安全的传输方法,增强了协议的安全性,引入在BIOS芯片中的固件启动代理,节省了对附加芯片的需求.最后以基于龙芯Ⅱ号平台的透明计算系统作为应用实例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做了分析和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普适计算的信任计算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亚军  洪帆 《计算机科学》2005,32(10):59-62
信任和安全有紧密的联系,当前的安全技术都隐含地与信任相关.普适计算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相互合作的主体具有自发性和不可预知性.在互相不知道的主体之间进行交互,必须有足够级的信任.普适计算比传统计算更强调信任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普适计算的信任特征后给出了适合该环境的信任计算模型.证明了普适计算环境中的信任关系是偏序关系,根据信任Hasse图,我们给出了信任评估机制.最后分析表明该模型满足Lamsal的普适计算信任建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当前,普适计算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中一个极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研究领域。普适计算环境规模很大并且具有高度异构性,如网络架构的异构性、硬件平台的异构性、操作系统的异构性、应用服务的异构性等,而普适计算中间件技术可以解决异构性和跨平台特征,提供不同服务的集成应用,因此成为普适计算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对于目前国外关于普适计算中间件技术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总结;通过分析和比较,给出了普适计算中间件的设计原则;探讨了普适计算中间件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面向普适环境的协同设计框架。该协同设计框架在现有分布协同对象计算技术和网格服务的基础上,引入了普适环境“随时随地”和“透明”的思想,巧妙地把协同设计技术融入第三代计算环境中。该文讨论了普适计算的相关理论,也涉及了网格计算的相关技术。并且建立了第三代计算环境下分布式协同设计模型。该框架能够很好地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随时随地的进行产品设计开发。最后简要介绍该框架在在自主开发的HUST-CAIDS中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8.
普适计算的信任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适计算环境中,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资源,获得服务。但是这种无处不在性和移动性的环境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资源的拥有者和请求者一般互相不知道。认证是安全的基石,没有认证,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都将受到影响。可是传统认证是基于身份的认证,不适合普适环境中对陌生实体的认证。本文在分析普适计算的认证要求后,指出了在普适计算环境中应该先在陌生的实体间建立信任关系,然后可以用几乎所有的标准密钥交换协议进行安全认证。提出了用资源限制信任协商技术在陌生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由于它避免了大量的公钥密码操作所带来的计算负担,因此比较适合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普适计算环境中,用户要获得需要的服务,需要向对应的服务提供商提供一定的认证信息,而这些认证信息中往往包含有用户不希望泄漏的隐私信息。为了对这些隐私信息进行保护,本文提出了认证过程中基于粗糙集的隐私保护策略:用户将认证信息扩展成粗糙集提供给服务提供商;服务提供商根据策略从粗糙集中提取用户的真实认证信息对用户请求进行认证。该策略充分利用了粗糙集合的不确定性,能够有效地防止用户隐私泄漏。  相似文献   

20.
普适计算环境下信任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适计算环境下,各种资源、设备和用户均是高度动态变化的,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提供者一般互相不了解,因此普适计算环境下各陌生实体间的相互认证是传统的基于身份的认证机制无法解决的.普适计算信任建模机制可以解决普适计算环境下的不确定性问题,为陌生实体间建立信任关系,因此成为普适计算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对于目前国外关于普适计算信任建模机制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总结,通过分析和比较,给出了普适计算信任建模的设计原则,探讨了普适计算信任建模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