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发展、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大量采用、变电站监控系统功能与可靠性逐渐完善的前提下,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控制、信号、测量、保护、自动装置、远动装置)利用微机及网络技术经过功能的重新组合和优化设计,对变电站执行自动监控、测量、保护、远动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它是现代计算机控制和通信技术在变电站(所)领域的综合应用。调度自动化则是变电站自动化功能的监测和控制端,下文调度侧将简称为主站,变电站侧简称为厂站。  相似文献   

2.
祁兵  何春红 《中国电力》2004,37(10):80-82
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城市的无线通信网是实现配电自动化(DA)系统的有效方案之一。采用无线蜂窝网络技术,在城市区域内建立多个基站,使网络信号覆盖配电自动化的通信设备,可以保证自动化数据的及时采集和传输。文中介绍廊坊供电公司采用Mobitex技术实现无线城域网,包括网络的原理和构成、自动化数据业务的接人方式、通信协议转换及通信终端设计和网络的管理方式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发挥学会的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 ,交流研讨全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经验和研究成果 ,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为相关单位和专业科技工作者提供活跃学术思想、交流技术经验、发表研究心得的论坛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拟于今年第四季度举办“’2 0 0 2全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研讨会”。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应征论文应是尚未公开发表的论文2 征文范围如下   1 .电网调度自动化(1 )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2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支撑平台(3 )新一代能量管理系统 (EMS)(4)网络技术在调…  相似文献   

4.
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信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赖以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分簇路由的2层架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组网方案,该方案在过程层采用WSN,在间隔层、变电站层采用以太网。文章对该方案具体实施中的传感器节点能量供给、数据融合与分簇路由算法、可靠性与安全技术、WSN接入以太网等关键技术给出了初步解决办法,最后阐述了WSN实际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文章提出的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通信网络相结合的2层架构组网模式是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书讯     
《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由陈堂、赵祖康等编著的《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一书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全书32.6万字,定价25元,内容有配电网络与一次设备、配网自动化实现方式、通信系统、FTU技术、配电SCADA,AM/FM/GIS、应用程序及配电管理自动化系统软件设计等。该书内容充实,从基础知识到实际应用,并附有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各地新华书店均有售,也可直接联系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学会办邮购,电话:(025)3429900-2059。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正在迅速提高。系统网络化和体系开放性成为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以太网技术顺应这种趋势,被引入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过程层的采集、测量单元和间隔层的保护、控制单元以及站控层网络中,构成基于网络控制的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7.
《供用电》2015,(9)
高速、双向、实时的通信网络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的高带宽、无源分光和长传输距离能适应配电网接入条件复杂的现状。在分析配电网通信系统现状以及EPON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对通信网络设计和建设的要求,给出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典型建设模式,指出采用EPON两级均匀分光模式组网的优势。为满足未来智能配用电业务对通信网络需求,讨论了EPON技术在互通性、网络共享、IEC 61850标准以及多通信技术互联等领域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用于分布控制系统的最新技术——局部操作网络(简称LON)技术,并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该智能网络技术在CSC 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云南宣威电厂火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力发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架构,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平台上,实现发电机组、厂用电和网控部分的监测、控制、调节、保护和远动功能。发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和发电厂 DCS系统进行网络通信的功能,由此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ECS)和机炉分散控制系统(DCS)的融合,最终使发电厂炉、机、电的控制成为统一协调的整体,从而全面提升发电厂自动化水平,使发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在云南宣威电厂六期2×300 MW机组工程中,推广应用了控制系统一体化技术原理和设备选型。通过工程应用实例,说明控制系统一体化方案网络构建及现场总线应用设计技术在火力发电机组中全面研究应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LXI模块化测试平台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LXI(LAN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是继机架堆叠式GPIB仪器、VXI/PXI虚拟仪器之后的新一代基于以太网络LAN的自动测试系统模块化构架平台标准.本文简述了虚拟仪器技术和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发展历程,通过论述传统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存在问题与发展要求,以太网络技术与仪器测量要求的差异,以及目前以太网络及IEEE1558的技术突破,阐述了LXI技术的起因、主要特点,给出了基于LXI模块搭建的合成仪器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最后阐述了LXI模块化测试平台在虚拟仪器和自动测试领域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1.
随着PAC(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应用到励磁系统,高效、可靠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成为励磁系统内部通信方式之一。观音岩水电站采用东方电机GES6620励磁系统,该系统以PAC作为励磁系统调节器的主控制器,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主流技术——双星型以太网络结构,高效地实现了励磁系统双机冗余和各盘柜信号采集及控制等问题。介绍了主流励磁系统内部通信方式,结合观音岩电站励磁系统详细分析了双星型以太网络技术在励磁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远动信息的网络访问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0 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信息传输要求不断提高 ,信息传输方式已逐步走向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此 ,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技术委员会 (IECTC57)根据形式发展的要求制定调度自动化系统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通信标准 ,以适应和引导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规范调度自动化及远动设备的技术性能。本文将介绍有关调度自动化及变电站自动化的标准概况 ,介绍远动信息网络访问协议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动向。1  IEC TC5 7标准简介IEC TC57为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之间传输远动信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也将逐步趋向网络化。结合工程应用实际,阐述了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开发的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此系统采用超文本预处理语言(HypertextPreprocessor,PHP)动态网页开发技术,通过ODBC访问SQLServer数据库服务器,使用方便,有效地实现了变电站系统的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4.
三水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积忠 《广东电力》2004,17(3):87-90
分析了广东省三水地区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网络信息安全现状。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策略,重点介绍了调度自动化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物理隔离部分的软、硬件技术。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制度两方面将实时系统可能的漏洞加以封堵.保证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5.
任雁铭  秦立军 《供用电》2000,17(5):50-52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很快 ,国内外厂商相继推出了多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产品。但是由于没有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讯网络和系统的统一标准或规范 ,各厂商使用的网络和通信协议各式各样、互不兼容。于是当一个变电站需要将不同厂商的产品集成到一个系统时 ,就不得不花很大的代价做通信协议转换装置 ,这样做一方面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降低了可靠性 ,另一方面增加了系统成本和维护的复杂性。因此 ,厂商和用户迫切希望有关权威组织制定出统一的标准 ,使不同厂商的产品具有互操作性 (Interoperation) ,使系统集成变得简单方便。IEC61 850就是…  相似文献   

16.
《电世界》2016,(4)
正1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概述智能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以及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构成[1]。(1)站控层的作用是实现变电站就地操作、外部数据交互等功能,一般由监控系统主机、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智能接口设备等各种功能站构成。(2)间隔层的作用是实现保护和测控功能,通过过程层网络及站控层网络实现设备间的相互通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光纤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基于互连网的VPN网络建设不断深入,调度自动化及远动技术的功能和应用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间。本文根据兰州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状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现在及今后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以调度自动化系统为主的,包括各专业、各种性质、各种应用的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正朝着分散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文中介绍了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发展的由设备网、控制网和以太网3层网络构成的NetLinx技术,并探讨了基于NetLinx技术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作为网络建设的主要结构,对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时效性有重要要求。就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相关技术、典型组网结构、保护组网方式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新的融合组网方式,为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周莉 《大众用电》2014,(6):13-14
<正>低压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简称低压集抄系统)是综合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综合信息自动化系统,系统采用远程抄表方式对远方居民计量表计数据及时采集和统计分析,能够快速、全面地反映低压用户电量使用情况,为电力营销服务提供可靠技术保证。运用低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