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研究了稀土镧、铈对W3Re热电偶丝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0.1%的稀土镧、铈后W3Re合金丝的抗拉强度有大幅提高,加工态提高约11.0%,而高温退火态提高约48.3%(1500℃×30min),稀土镧铈提高了W3Re合金丝的再结晶温度;在1300℃~1500℃范围内,退火温度每升高10℃,W3Re和W3Re-0.1RE的相对热电动势值分别降低14.0μV和11.3μV,稀土元素降低了退火温度对W3Re热电偶丝的热电动势的敏感性;经高温退火后,W3Re和W3Re-0.1RE的不均匀热电势分别为20μV和22μV,添加0.1%稀土镧铈对W3Re的热电势均匀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PtRh40-PtRh20高温热电偶长期使用温度1750℃,属于非标热电偶,目前主要应用于飞机尾焰温度测量、高温记录仪等,目前国内主要依靠进口。但由于其正极PtRh40铑含量较高,合金硬度较大,其加工热电偶丝过程存在一定难度。文章研究了退火温度对PtRh40、PtRh20的抗拉强度和电阻率的影响;研究了加工率对PtRh40、PtRh20的抗拉强度和维氏硬度的影响。制备出Φ0.45及以下直径PtRh40-PtRh20热电偶丝,其力学性能优良,表面质量良好,配对热电势满足ASTM E1751-2000要求,1500℃时误差为±3μV,在1750℃时误差为±5μV,且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高均匀性W3Re热电偶合金材料的制备新工艺,并探讨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电特性.分析了掺杂和退火制度等因素对合金性能的影响,利用TEM、SEM及EDS等方法分析评价了合金组织及微量元素含量,采用同名极法测试了材料热电势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直径小于0.1mm的W3Re热电偶合金丝材连续电势均匀性小于19μV,配对后的WRe3/25热电偶测温精度优于0.25%t,具有良好的力学和可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4.
PtRh40-PtRh20高温热电偶长期使用温度为1750℃,主要用于飞机尾焰高温测量,属于非标热电偶,目前国内主要依靠进口。文章主要研究了PtRh40、PtRh20退火温度与合金电阻率、抗拉强度及加工率与抗拉强度、硬度的关系;并测试PtRh40-PtRh20热电偶热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抗拉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再急剧下降,最后稳定在一个平台,两者大约在900℃时抗拉强度降至最低;电阻率均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升高;抗拉强度与硬度均随加工率的增加而提高;PtRh40-PtRh20配对热电势相对ASTME 1751—2000标准热电势测试结果为在1200℃时误差为1℃,在1500℃时误差2℃,在1700℃时误差1℃。  相似文献   

5.
用拉伸试验、差示扫描量热仪、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退火温度对Ti-50.8Ni-0.1Zr合金丝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350~400℃和600~700℃退火态Ti-50.8Ni-0.1Zr合金丝呈超弹性(SE),600℃退火态合金丝的平台应力最大(483 MPa)、残余应变最小(0.1%),350~400℃退火态合金丝SE稳定性最好;450~550℃退火态合金丝呈现形状记忆效应(SME),500℃退火态合金丝的平台应力最小(190 MPa),450℃退火态合金丝的残余应变最大(4.9%)、SME稳定性最好.600~700℃退火态合金丝的塑性高于350~550℃退火态,但强度低于后者;400℃退火态合金丝的抗拉强度最大(1489 MPa),650℃退火态合金丝的伸长率最大(35.1%).退火态Ti-50.8Ni-0.1Zr合金丝的断口形貌呈韧窝状,属微孔聚集型韧性断裂,韧窝处存在第二相颗粒和孔洞,退火温度对断口形貌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出普通钨铼合金丝和添加稀土元素的钨铼合金丝材,通过电势稳定性测试、热重分析等方法对比了添加稀土元素对合金丝抗氧化性能的作用。试验表明,适量添加稀土元素镧,不会显著影响热电偶的热电性能,对丝材氧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退火工艺(退火方式,退火温度,速度,时间)对WRe20热电偶丝材机械性能的影响。发现在1 350℃,保温45min退火获得的0.4mm粗丝具有最佳的抗弯折性能;而0.104 mm细丝采用连续退火工艺,在1 100℃环境下以18 m/s的速度退火,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最好,同时随退火温度的升高,丝材的抗拉强度下降而延伸率升高;对于退火条件相同而直径不同的丝材,其延伸率随丝径的减小而减小。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退火工艺,可以显著改善加工性能,利于丝材的进一步加工,提高成品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试样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了在线退火温度对TiNi合金丝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TiNi合金丝材经过(750~830℃)×2.3min在线退火处理后,丝材抗拉强度均大于960MPa,屈服强度均大于460MPa,延伸率均大于24.5%,断面收缩率均达到25%以上,830℃×2.3min在线退火处理后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最高,分别为54.5%和64.0%;说明经过830℃×2.3min在线退火处理后丝材塑性得到改善,达到最优。随着在线退火温度的升高,丝材的显微硬度逐渐降低。由微观组织可以看出,830℃×2.3min在线退火处理后丝材晶粒得到了细化。  相似文献   

9.
硼酸钙镧晶体是一种激光基质晶体,以其优秀的物理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稀土离子掺杂的硼酸钙镧晶体在紫外激光器领域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采用顶部籽晶法成功生长出尺寸为40 mm×21 mm×6 mm的铈掺杂硼酸钙镧晶体。研究了铈掺杂硼酸钙镧晶体室温光谱性质,测量了室温下其透过光谱以及紫外-吸收光谱,发现铈离子掺杂导致晶体在200~288 nm以及305~330 nm紫外波段吸收较强。测试了室温下铈掺杂硼酸钙镧晶体的激发光谱,并且利用波长260 nm的连续光激发得到发射光谱,发现主要发射带中心波长位于290,304,331和353 nm处,对应于铈离子5d态到2F5/22F7/2态的跃迁。对铈掺杂硼酸钙镧晶体的热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300 K下具有较高的热导率(6.45 W/(m·K)),且随着温度升高保持良好的热稳定性。358 K条件下,热膨胀系数及c方向的晶格常数分别为2.94×10–6/K和0.91240 nm,随着温度升高至773 K,线性增加到5.3×10–...  相似文献   

10.
W、Mo、Ir、Re、Rh及其合金热电偶的特性和使用条件在文献中已作叙述。上列材料中W和Mo是最廉价的材料,故对W-Mo热电偶的兴趣也就最大。但由于各文献作者提供的分度特性相差太大,故使用这种热电偶就有一定困难。差异的原因与钨钼丝纯度不一和分度方法有关,故热电势的符号在分度曲线上的转变点在1100-1400℃温度范围内可能很不一致。在600-800℃温度时曲线具有最小值。本文提供了W-Mo热电偶的分度特  相似文献   

11.
于敏  戴向东 《中国计量》2008,(3):99-101
工作用铜-铜镍热电偶的热电动势是由其测量端在所需测量温度点、参考端为0℃时的热电动势(以下简称“热电偶在各测点的热电动势”),与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在相同温度点的温度以及被测热电偶的微分热电动势得到的;用数字万用表可测量被测偶在各测点附近温度点(t′)的热电动势e被(t′),由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读数可计算出实际温度与所需测量温度点的差值△t(△t≤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升高强DP980双相钢的力学性能,优化连续退火工艺。方法 对高强汽车双相钢进行了连续退火处理,研究了连续退火均热温度、均热时间、过时效温度对冷轧双相钢显微组织、物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对于不同退火均热温度处理的双相钢,其组织均为铁素体(F)+马氏体(M),随着均热温度从715 ℃升高至865 ℃,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逐渐减小,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先增后减,断后伸长率逐渐减小,在均热温度为815 ℃时,双相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着均热时间从0.5 min延长至5 min,双相钢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先减后增,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先增后减,断后伸长率先减后增,在均热时间为1.5 min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着过时效温度从245 ℃上升至395 ℃,双相钢中的马氏体体积分数逐渐减小,当过时效温度为395 ℃时,出现了贝氏体,奥氏体体积分数先增后减,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逐渐减小,断后伸长率逐渐增大。结论 冷轧DP980双相钢适宜的连续退火工艺如下:均热温度为815 ℃、均热时间为3 min、过时效温度为295 ℃。此时双相钢具有较好的强塑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所确定的检定原理和计算方法出发,结合标准热电偶热电动势的计算方法,设计出一套根据标准热电偶证书值和被检热电偶待检温度点、热电动势实测值来计算被检高温热电偶在(300~1100)℃全量程围内的温度偏差并判断检定结论的软件,在EXCEL中得以实现.为无纸化检测这个计量发展方向进行了一次探索性尝试.  相似文献   

14.
通过DSC/TG分析了掺La与未掺La的W-3%Re合金丝的起始氧化温度,并对两种丝进行了850℃下0.5~1.5 h的等温氧化试验。对两种丝的氧化膜进行了SEM形貌观察与EDS元素定量分析,对氧化产物进行了XRD物相分析。结果表明,未掺La的W-3%Re合金丝起始氧化温度约为841℃,掺La的W-3%Re合金丝起始氧化约为892℃。850℃空气环境下,未掺La的W-3%Re合金丝较掺La的W-3%Re合金丝更容易氧化,其氧化膜中均含有WO_3和ReO_3,其中掺稀土的氧化膜中还含有WO_(2.90)与WO_(2.72)等复杂钨氧化产物。W-3%Re合金丝的氧化可通过锈层-金属分离形成多孔区的机制进行分析,掺稀土的合金丝氧化膜中,靠近基体一侧的氧化膜在850℃氧化1.5 h后依然较致密,未掺稀土的合金丝氧化膜则表现为疏松和充满裂纹,不能对基体产生良好防护。  相似文献   

15.
标准铂铑_(10)—铂热电偶检定规程(JJC-75—82)规定,标准铂铑_(10)—铂热电偶在锌(419.58℃)、锑(630.755℃)、铜(1084.88℃)三个固定点附近进行。二等标准热电偶还需根据检定结果,算出300~1300℃各整百度点上的热电动势值,其计算公式为: e_t=e_1φ_1(t) e_2φ_2(t) e_3φ_3(t) (1)式中:e_t——温度t时的热电动势  相似文献   

16.
郑玮  汤磊  向明东 《计量学报》2022,43(2):191-195
金-铂热电偶是采用纯金和纯铂电极制成,长期使用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温度与热电势关系稳定是其准确测温的关键.首先,对热电极丝材进行剪切、清洗、退火并焊接组装成热电偶;然后,再对制作成的热电偶进行退火实验,热电偶在其使用上限965℃附近累计退火时间700 h,在银凝固点的稳定性达到±0.02℃.在制造热电偶过程中,采取了传统...  相似文献   

17.
针对 W3%Re—W25%Re热电偶丝材的热电均匀性、复现性及弯曲柔韧性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研究。采用新工艺制得的WRe热电偶丝材,很好地解决了上述三方面的问题.本文叙述这项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8.
时效时间对镁合金表面稀土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有很大影响.将AZ63镁合金浸入硝酸镧和硝酸铈混合溶液中,在其表面制备稀土镧-铈转化膜并在空气中作0,24,48,60,72,90 h时效处理.利用循环伏安曲线、极化曲线、扫描电镜对AZ63镁合金稀土镧-铈转化膜在3%NaCl溶液中的孔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时效处理能进一步提高稀土镧-铈转化膜的附着力、致密性和均匀性,从而显著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稀土镧-铈转化膜的耐蚀性随时效时间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时效48 h时稀土镧-铈转化膜致密、附着力强,具有较好的耐蚀性,不易发生孔蚀,击穿电位为-1.418 V,孔蚀坑较浅;大电流密度更容易诱发孔蚀,当诱导孔蚀电流密度分别为0.4,1.5 mA/cm2时,时效48 h稀土镧-铈转化膜的诱发孔蚀时间为480,300 s.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退火对玻璃包覆Fe69Co10Si8B13非晶合金微丝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450℃时,矫顽力和剩磁比最小,轴向和径向矫顽力分别为1.8Oe和8.5Oe,比退火前降低了31%和36%,轴向和径向剩磁比分别为0.031和0.012,比退火前降低了74%和63%。当退火温度低于450℃时,芯丝抗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平均抗拉强度约2500MPa;当退火温度高于450℃时,芯丝抗拉强度迅速降低。未退火及退火温度低于450℃退火时,合金芯丝断口存在少量的脉状花样,且脉状花样及花样交叉的数量越多,所对应的芯丝抗拉强度越高;经500℃以上退火后,放射状撕裂区占芯丝断口大部分面积,芯丝表现出更大的脆性。在450℃20min条件下退火,微丝具有较低的矫顽力和较高的强度,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Cu、Ni、Si为原料,通过真空感应熔炼、拉拔、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一种钨铼热电偶用补偿导线铜基合金丝。测试、分析了合金丝Ni/Si质量比、热电势及力学性能,并对合金组织、物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Ni/Si质量比的增加,Cu(+)/Cu-Ni-Si(-)补偿导线合金丝热电势增高,且当Ni/Si质量比为13左右,100℃热电势值接近标准值1145μV;最终经成分优化制备出用于钨铼D型热电偶补偿导线Cu-Ni-Si合金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