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羟基丙烯酸酯乳液,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共聚乳液的结构。乳液聚合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5-8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用量的0.3%。羟基单体用量增加,乳液稳定性降低,凝胶含量增加,涂膜的耐水性下降,涂膜硬度增大,附着力增强。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酯为单体,利用乳液聚合所得聚丙烯酸酯乳液类反相破乳剂在海上油田应用广泛,但其作用机理鲜有报道.通过开展动态光散射(DLS)实验、界面张力实验、界面膜强度测定实验和油滴聚并实验,研究获得了聚丙烯酸酯乳液类反相破乳剂的除油机理:首先,乳液中聚合物的甲基丙烯酸单元与地层水中NaHCO3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变成甲基丙烯酸钠单元,聚合物变为水溶,聚合物分子链伸展;接着,聚合物中的酯单元吸附至油滴表面,一个聚合物分子吸附至多个油滴,促进油滴聚集;最后,油滴界面膜强度下降,油滴聚并,从而实现油水分离.  相似文献   

3.
张瑜  季永新 《涂料工业》2012,42(9):44-47,52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以甲基丙烯酸环氧酯(EM)和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原料,制备丙烯酸改性的水性环氧乳液,其中EM是由环氧树脂和甲基丙烯酸发生开环酯化反应生成的含有双键的改性环氧树脂。实验研究了EM的合成工艺和乳液聚合中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引发剂用量、丙烯酸单体与EM的用量等因素对乳液聚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OP-1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比为2∶1的复合乳化剂体系,其用量为8%,引发剂用量为0.7%,丙烯酸类单体和EM的质量比为1∶1时,得到的乳液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4.
苯丙乳液(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通过的是苯乙烯、丙烯酸酯单体经乳液共聚得到的,其在耐水性、耐碱性、耐洗擦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应用。通过反应性乳化剂、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等进行了改性处理,实验采用种子滴加法得到共聚物乳液。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的苯丙乳液满足了技术要求,其耐水性能优越;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单体的转化率上升,凝聚率上升;乳化剂用量为4.5%,聚合稳定性最好;在最佳配比2∶5时,更能发挥两类乳化剂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利用杂化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水性环氧-丙烯酸酯杂化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对乳液单体转化率、凝聚率和电解质稳定性的影响,通过FT-IR、GPC、UV对所得乳液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与丙烯酸酯发生了接枝反应,并形成核壳结构。采用阴离子和非离子乳化剂复合体系(非∶阴=2∶1),用量为单体总量的2.5%~3%时,所得乳液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6.
环氧改性苯丙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环氧树脂改性苯乙烯一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的选择与用量、聚合温度、环氧树脂的用量和功能单体的用量等对改性苯丙乳液综合性能的影响,得到环氧树脂以及甲基丙烯酸的最佳添加量。性能测试表明合成的环氧树脂改性苯丙乳液具有较好的成膜性能和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环氧丙烯酸酯功能单体、磷酸酯功能单体为原料,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含磷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引发剂、环氧丙烯酸酯、磷酸酯单体不同用量对其漆膜性能的影响,并对乳液的粒径、固含量及漆膜的耐盐水性、附着力等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环氧丙烯酸酯用量、磷酸酯单体用量分别为单体总量的3.0%、0.6%、4.0%、4.0%时,可制得性能较好的水性含磷环氧丙烯酸乳液。并将制得的含磷环氧丙烯酸酯乳液配制成防腐涂料,考察它在机械性能、耐水、耐盐水、耐盐雾等方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与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反应,得到双烯封端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在乳化剂、引发剂存在下,将丙烯酸酯单体与水性聚氨酯乳液充分混合,并引发聚合,制备了接枝型PUA乳液。TEM观察了PUA乳液的形貌,PUA乳液的粒径在60~120 nm之间;FTIR和NMR表征了合成的PUA结构,显示丙烯酸酯的加入改变了PU本身的氢键相互作用;转化率测试表明,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与PU预聚体的反应具有二级动力学特征,而乳化剂的用量影响丙烯酸酯单体与双烯封端聚氨酯乳液的反应速率,反应速率与乳化剂用量符合Rp∝[SDS]0.28。  相似文献   

9.
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技术,以端乙烯基硅油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合成了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类型、比例、用量以及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基硅油的用量对乳液聚合稳定性及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OP-10)复配可产生协同效应,且m(SDBS):m(OP-10)=2、质量分数为3%~4%(相对于单体总质量)时,乳液的稳定性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质量分数小于4%、端乙烯基硅油的质量分数小于8%时,乳液的聚合稳定性较好;随着甲基丙烯酸用量的增加,乳液的聚合稳定性增加,乳胶粒粒径变小.  相似文献   

10.
乳化剂对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臣 《上海涂料》2010,48(4):9-11
考察了4种不同类型乳化剂及其复配使用对丙烯酸酯三元微乳液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型乳化剂TS-02与阴离子乳化剂SDS复配为制备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较佳乳化体系。乳化剂用量由1%增加到4%,乳胶粒径由208nm降至26nm;微乳液黏度随之升高,凝聚率降低。乳化剂用量过低,则微乳液稳定性降低,转变为水凝胶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1.
水溶性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氟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因具有突出的成膜性能及耐老化性能而成为优良的成膜材料。其中,水溶性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研究,具有广泛的单体种类,聚合方式简单多样,在涂料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选择合适的乳液共聚单体及聚合工艺,不仅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含氟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而且可以获得最佳含氟量,以满足特殊性能需要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综述了水溶性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方法、常用含氟单体和非氟单体以及改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核-壳乳液聚合、乳液互穿聚合物网络、无皂乳液聚合、微乳液与细乳液聚合等方法与技术在制备功能性丙烯酸酯乳液中的应用。阐述了有机硅、有机氟、聚氨酯、环氧树脂等改性方法用于制备功能性丙烯酸乳液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功能性丙烯酸乳液在功能涂料、胶黏剂、皮革涂饰剂、油墨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功能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发展趋势:采用新的聚合技术、改性技术制备具有附加值高、性能优异且环境友好的水性功能性乳液是今后丙烯酸酯乳液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用乳液聚合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过程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有机硅氧烷种类及用量、有机硅氧烷的加入方式、乳液的pH值以及聚合温度等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含异丙氧基取代基的硅烷有助于乳液聚合体系的稳定;并且控制硅氧烷用量和聚合体系的pH值、采用后交联技术有助于提高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聚合过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争明  周梅村  曹铭 《辽宁化工》2005,34(4):165-167
综述了近几年来丙烯酯乳液聚合方法新进展,包括反应性乳化剂存在下的乳液聚合、超浓乳液聚合、Reversible addition 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种子乳液聚合、辐射及氧化还原引发的乳液聚合等。另外,对不同丙烯酸酯乳液体系的动力学研究也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磊  陈群  穆颖  周铭 《上海涂料》2012,50(6):30-34
丙烯酸酯乳液以其优良的耐候性、耐碱性、耐氧化性、耐臭氧性、耐光性和气味小的特点,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何提高这类乳液的低温成膜性、高温时的抗回黏性及力学强度等始终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分析了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机理和制备方法,并阐述了当前丙烯酸酯乳液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化学改性制备方法(如常规乳液聚合、核壳乳液聚合和无皂乳液聚合等)及其研究新进展,总结了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在外墙涂料、防腐防污涂料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李岗  陈小峰  沈峰 《粘接》2009,(1):60-62
通过预乳化与连续滴加工艺制备了冷封胶所用纯丙乳液,讨论了功能单体对乳液聚合稳定性、基材粘附力、剥离强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功能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一起滴加时,聚合过程稳定,使体系粘接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为单体,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并向反应体系加入适量的水溶性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进行一次投料的间歇乳液聚合反应,详细分析了该体系的动力学规律和乳胶粒直径及分布的规律,通过乳液聚合的动力学模型探讨了水溶性聚合物及其它因素对聚合反应速率、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水溶性聚合物参与的乳液聚合反应规律与小分子乳化剂的乳液聚合基本相似,但聚合反应速率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19.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聚丙烯酸丁酯为种子乳液,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与丙烯酸酯进行乳液共聚,制成了聚合稳定性良好,性能稳定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详细讨论了VTES用量对聚合过程稳定性和乳液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采用动态光散射法跟踪了聚合过程的粒径大小及分布,采用TEM表征了粒子形态;同时研究了乳液的粘度及乳胶膜的耐水性能,结果表明:乳胶粒的平均粒径随聚合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乳胶粒呈球形,具有核壳结构,随着VTES用量的增加,乳液聚合的稳定性变差,乳胶粒的平均粒均增大,乳液的粘度增加,乳胶膜的吸水率减小。  相似文献   

20.
醋丙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丙烯酸酯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合成方法,利用种子乳液聚合合成了一种高性能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确定了最佳的聚合配方和聚合工艺,经实验测试,乳液性能良好,尤其是乳液的耐水性和耐寒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