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空调设计冷负荷计算专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调设计冷负荷计算具有“不确定性”和“预测性”的特点,为了解决目前空调工程设计中冷负荷设计值普遍偏大的弊病,将专家系统技术与空调冷负荷指标估算法结合起来,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一个空调设计冷负荷计算专家系统,该系统计算结果准确,特别适于经验不足的设计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2.
1项目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430平方米。冷负荷指标60W/m^2,设计冷负荷207kW;热负荷指标55W/m^2,设计热负荷24.2kW。本系统提供了采暖、制冷、24小时热水及光伏发电系统。  相似文献   

3.
有关冷负荷计算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热电厂的经济效益,在有些热电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中,增加了热制冷内容,而在计算建筑冷负荷时,大家对如何选择冷负荷指标?怎样计算空调期冷负荷量?如何绘制空调冷负荷延时图都非常关心,由于现有的有关这方面的参考资料较少,因此,根据自己在设计和编写“城市三联供设计手册”中的体会,写出这篇文章,目的是抛砖引玉。文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大家批评指正。一、空调系统设计冷负荷的计算方法城市集中三联供系统设计冷负荷的计算与集中供热设计热负荷的计算不同,具有如下特点:1.与仅由温差传热负荷确定的采暖热负荷不同…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暖通空调降低负荷设计上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所以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背景中,必须加强对暖通空调降低负荷产生设计及暖通空调负荷产的控制,这能确保居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建筑暖通空调负荷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泵的选型是根据系统的最大负荷来选择的,泵的额定功率往往要大于设计的最大功率,这样就导致了设备选型所造成的能量浪费。另外,由于受到内、外界干扰等不定因素的影响,系统的实际负荷总是不断变化的,大部分时间系统都工作在部分负荷状态。为使循环水量与负荷变化相适应,该系统摒弃传统的采用阀门节流调节流量,  相似文献   

6.
在大型办公楼等建筑的外墙和外窗附近,由于日射和室外气温等外界原因导致空调负荷的显变化。为此一般都设置周边系统。本对这种周边系统负荷的处理状况作了研究。根据实测结果和气象资料对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状况进行了探讨。为掌握周边负荷的实态,对整个空调期间的负荷、供冷负荷和冬季的供暖负荷都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周边区和内区加在一起的总处理负荷与设计负荷比较接近。但是,对于各个方位,尤其是外区,却未必能通过予想的控制手段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刘刚  刘勇 《建筑电气》2003,22(2):22-24
在分析单相D—C类负荷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在供电设计过程中,有关D——C类负荷的负荷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供配电设计中,设计人员应根据用电负荷具体情况,合理分配用电负荷,正确选择和配置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实现配电变压的合理与经济运行。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是指变压器在接有均衡负荷的情况下,使其传递的效率在通过变压器时消耗得最少,能向负载提供最大的输出功...  相似文献   

9.
李广武 《山西建筑》2003,29(10):78-79
介绍了住宅用电负荷的分类及用电特点,阐述了用电负荷的确定方法及住宅配电系统设计的方法,指出住宅配电设计应具有超前意识,预留发展裕量,以满足未来负荷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张倩 《城市燃气》2006,(3):9-12
本文通过对上海飞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燃气空调工程的设计计算和运行分析,阐述了在当前能源结构不合理,电、气的峰谷差加剧的情况下,大力推广燃气空调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此外对目前中央空调设计中负荷指标过大的情况做了分析,并给出了在低负荷场所和高负荷场所进行选型时的负荷指标。  相似文献   

11.
李先进 《建筑电气》2010,29(9):29-31
阐述UPS"负载功率因数"的概念;分析负载功率因数对UPS输出功率的影响,UPS容量的选择不仅与负载的大小有关,还与负载的性质有关;介绍UPS容量选择。  相似文献   

12.
济南奥体中心体育场钢结构支撑卸载全过程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南奥体中心体育场钢结构罩棚采用折板型空间悬挑桁架结构体系.通过全过程施工模拟分析,控制结构在施工卸载后结构自重与永久附加恒、活、风荷载、地震作用、温度作用最不利组合下的构件应力.通过多方案计算对比制定可行的卸载方案,给出卸载量程等一些动态的量化指标,分阶段提供钢结构卸载验收指标,指导实际施工.  相似文献   

13.
静压桩的荷载-沉降特性动、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涛  易绪恒  赵海生 《建筑科学》2003,19(1):44-47,50
依据某工程三根静压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高应变动力试验,通过对桩身材料特性、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发挥性状、桩身荷载传递机理的分析,研究和比较了桩的动、静载试验荷载-沉降特性。高应变计算的Q~s曲线和静载试验实测结果相比,在荷载较小时高应变计算的沉降较大,在荷载较大时高应变的结果较小。高应变试验模拟结果与静载结果的不同,与其测试分析中采用的数学模型有关。由于实际混凝土荷载变形的非线性,以及高应变动测中桩产生的位移特别是桩端位移较静载试验中的小,使得高应变计算的Q~s曲线在荷载较大时一般不可能有静载试验那样大的位移和明显的陡降段。在采用高应变动测模拟Q~s曲线时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屏蔽门地铁车站公共区环控系统负荷的分析,利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对上海典型地铁站进行建模,计算其全年空调负荷,模拟计算结果与设计值相比较接近。同时根据EnergyPlus中的制冷机组EIR模型,对机组能耗进行分析,通过对两种选型方案的全年能耗比较,提出根据系统全年负荷特性选择机组组合将形成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捷  杨辉煦 《建筑电气》2011,30(7):25-28
从年电能损耗角度论述配电变压器最佳负荷率.通过计算比较得出变压器效率与最佳负荷率的关系.最大负荷年损耗小时数对变压器最佳负荷率的影响等结论,对配电变压器负荷率、容量选择与节能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达到设计更为经济、合理的目的,针对地下室顶板上消防车活荷载的取值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消防车队的车轮作用方式和覆土垫层的扩散角选择,建立起合理的计算模型.按照荷载最不利布置原则布置消防车荷载,分别针对单向板和双向板计算了常见板跨及覆土层厚度条件下折减后的等效均布荷载值,并给出合理的设计取值.结果表明:覆土对地下室顶板的消防车荷载起明显的折减作用.折减后的消防车等效均布荷载,远小于规范中类似条件下未考虑覆土层时对应的荷载值.  相似文献   

17.
对桩侧土及桩端土均采用线性荷载传递函数 ,同时考虑桩周土所分担的荷载对基桩荷载传递规律的影响 ,利用力学理论及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法—子域法 ,研究了刚性承台下柔性群桩及桩周土的荷载传递规律。得到了在刚性承台下 ,中桩最大侧摩阻力出现在桩端 ,边中桩、角桩最大侧摩阻力出现在桩顶附近 ,角桩桩顶反力最大 ,边中桩次之 ,中桩最小等有意义的结论。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作者将模型试验结果与本文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对比表明 :本文方法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林红 《钢结构》2003,18(6):36-39
钢管混凝土双肢柱的节点承载力 ,若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17- 88)中钢管结构的公式进行计算 ,将很难满足要求。通过对个别试验研究结果的分析 ,发现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承载力有很大的潜力 ,而且由于受压腹杆和受拉腹杆之间的内力重分布 ,只要提高受压腹杆的承载力 ,节点就不会破坏  相似文献   

19.
爆炸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分析分为两类:波动理论和振动理论.因为爆炸荷载持续时间非常短暂,并且应力波在结构构件中的传播非常迅速,所以爆炸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的反应主要以整体振动为主.根据爆炸荷载持续时间与结构构件特征周期的比例关系,结构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反应可以分为脉冲荷载区、准静态荷载区和动态荷载区.本文作者根据能量守恒基本原理,推导了弹性简支梁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基本计算公式,重点研究了动态荷载区弹性简支梁的反应特征,并提出了荷载时间系数的概念.通过大量的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弹性简支梁荷载时间系数在不同荷载区的计算公式,为弹性简支梁的抗爆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预应力次梁等效荷载对边主梁的有利影响,降低非预应力边主梁扭矩,并对多段预应力布筋形式产生的多段等效荷载进行了改进,利用实用等效荷载方法把多段均布荷载转化为满跨均布荷载,从而方便了楼盖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