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寺河矿当前采用分区通风方式,由3个进风井和3个回风井组成,通风系统复杂。随着生产的持续,出现1#回风井所在分区通风系统风量利用率低、电力消耗较大、风机低压供电不稳定和2#回风井所在通风区域巷通风距离长、阻力大、通风能力近饱和等问题,整个矿井安全可靠性较差。通过对矿井进行通风参数测试与数据处理、通风系统网络普查,构建了通风仿真解算网络,从通风系统阻力合理性、矿井各用风地点风量供需对比、三区阻力分布和公共进风路线对风机工况扰动等角度详细分析了当前通风系统存在的具体问题。对主干风路(3个进风井和3个回风井)的过风能力和各用风点的需风量进行了核定,根据总进风量满足生产需求且总进风量与总回风量相匹配的原则,提出将当前3#进风井变为回风井、将1#回风井和2#回风井变为进风井的改造方案,即将“三进三回”通风系统改造为“四进两回”通风系统。对改造后的通风系统重新进行了盘区划分,按照选定的最优盘区划分方案对“四进两回”通风系统进行了调整,最终总回风量达到17 743.2 m3/min,回风量增加,总阻力降低,各用风点的风量满足要求,系统阻力分布合理,风机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矿井深部开采通风能力不足、通风阻力大、地温高等问题,通过对比2种回风立井施工方案,确定了在矿井深部中央施工一回风立井,并把原回风井改为进风井的方法,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改造,从而优化了矿井通风系统,解决了深井通风困难、注浆土源匮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7,(3):217-219
为了解新郑煤电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根据井下风量分配情况规划了4条测定路线,并合理选取了测风点与测压点进行通风阻力测定。分析新郑煤电通风阻力测定数据及结果表明:对于新郑煤电矿井通风系统,采用气压计基点法测试结果较为准确,西风井、北风井及矿井等积孔均大于2 m2,属通风容易矿井;西翼通风阻力集中在用风区,主要是14采区运输上山和回风上山2条通风线路均有调节设施,增加了通风阻力;北风井通风系统回风巷风量较为集中,风速较大,回风区阻力较大。针对2风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实际运转情况和矿井通风阻力的分布情况,以便给杨地湾回风井风机的改造和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对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矿井需要优化通风系统、降低通风阻力、改造主要通风机或新建回风井,可从根本上解决通风系统紧张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寺河矿当前采用分区通风方式,由3个进风井和3个回风井组成,通风系统复杂。随着生产的持续,出现1#回风井所在分区通风系统风量利用率低、电力消耗较大、风机低压供电不稳定和2#回风井所在通风区域巷通风距离长、阻力大、通风能力近饱和等问题,整个矿井安全可靠性较差。通过对矿井进行通风参数测试与数据处理、通风系统网络普查,构建了通风仿真解算网络,从通风系统阻力合理性、矿井各用风地点风量供需对比、三区阻力分布和公共进风路线对风机工况扰动等角度详细分析了当前通风系统存在的具体问题。对主干风路(3个进风井和3个回风井)的过风能力和各用风点的需风量进行了核定,根据总进风量满足生产需求且总进风量与总回风量相匹配的原则,提出将当前3#进风井变为回风井、将1#回风井和2#回风井变为进风井的改造方案,即将“三进三回”通风系统改造为“四进两回”通风系统。对改造后的通风系统重新进行了盘区划分,按照选定的最优盘区划分方案对“四进两回”通风系统进行了调整,最终总回风量达到17 743.2 m3/min,回风量增加,总阻力降低,各用风点的风量满足要求,系统阻力分布合理,风机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6.
针对平行密集脉状矿床开采支脉无法回风、无专用回风井回风困难等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阶段通风网络和一种利用采场回风天井并联的回风系统.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混合式阶段通风网络支脉通风风量与主脉基本相同,通风效果最优,可充分利用已有开拓切割工程,减少不必要的通风井巷,提高通风效率并降低通风成本.通过对利用采场回风天井并联回风作为总回风巷的回风系统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计算回风断面面积和通风阻力,结果表明,并联回风系统由于风流分散、回风断面大、通风阻力小,可以很好地解决老矿山通风系统无专用回风井回风困难的问题,而且具有安全可靠、通风工程少、成本低、不影响正常生产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王昭 《江西煤炭科技》2021,(4):150-152,156
为便于矿井通风管理,对四老沟矿通风阻力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矿井通风阻力为1163.0 Pa,通风阻力分布较为合理,矿井通风系统等积孔为8.89 m2,现阶段属于容易通风矿井.但由于矿井通风系统中有5个进风井、1个回风井,应加强巷道维护,合理设置通风设施,合理配风,平衡各通风线路通风阻力,确保通风系合理运行、各通风线路稳定.  相似文献   

8.
《煤》2021,30(10)
一个良好的通风系统是保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前提与基础,王庄煤矿+540新风井投入运行后,全矿井通风系统、通风阻力分布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在进行全面通风阻力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通风系统网络数据库提出优化方案,利用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对各个方案进行解算,并对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确定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对满足矿井各个时期用风需要、保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衰老矿井服务后期通风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矿井通风系统实际确定了2条通风阻力测试路线,以精密气压计基点法对矿井中央风井系统和东风井系统进行了通风阻力测定。矿井2个回风井系统通风阻力均较大,通风阻力较大的原因是中央风井系统回风区及东风井系统的用风区和回风区巷道有效通风断面较小且巷道风速较大。根据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对中央风井系统和东风井系统回风区巷道修复断面的优化降阻方案。利用三维矿井通风智能分析系统VentAnaly对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进行模拟,确定优化方案切实可行。矿井进行通风系统优化后,中央风井系统和东风井系统通风阻力大幅降低,且地面主通风机风量有所增加,矿井通风系统实际优化效果与软件模拟相比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0.
结合常村煤矿通风系统现状,采取精密气压计基点测定法进行通风阻力测定及计算,结果表明,常村煤矿中央回风井用风区阻力大,等积孔3.22 m~2属于通风容易型矿井;王村回风立井用风区阻力大,等积孔0.84 m~2属于通风困难型矿井;西坡回风立井回风区阻力大,等积孔2.16m~2属于通风容易型。针对常村煤矿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通风困难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优化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姚银佩 《现代矿业》2019,35(1):189-192
矿山深部开采面临岩温升高、通风线路长、网络复杂、主扇压力不足等问题,必须进行深部通风系统改造设计。湖南某铅锌矿二期深部矿体向南侧伏,深部矿石含硫量高、放热量大,通风线路长、阻力大,主扇能力低,新鲜风量不足,热量难以排出,严重影响矿山安全生产。为解决通风困难问题,以现场调查和测定为基础,分析了矿山通风系统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多中段多井并联回风深部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利用副斜井、小竖井、回风斜井形成多井并联回风网路,利用上部开采结束的2个中段运输巷并联作为深部回风通道,有效降低矿井通风阻力。方案充分利用现有工程,投资少,见效快,取得了良好工程应用效果,可为类似矿井通风系统改造借鉴。  相似文献   

12.
某大型露转井矿山通风系统实际风量远低于设计风量,并且崩落法开采塌陷区处漏风量达到90.69 m3/s,占全矿总风量的25.33%。为解决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利用多级机站技术对全矿通风系统进行合理分析和优化,增设西5回风井作为西采区回风路,将2#回风井地表2台风机更换为250 kW风机,在增加西采区回风量的同时加大矿井总风量;并对全矿范围内的塌陷区漏风点进行全面排查,利用通风构筑物封闭0 m水平管缆井、回采巷道和副井石门等多处漏风点,解决塌陷区漏风问题,有效提高矿井有效风量率。通过落实优化措施,矿井总风量提高至513.64 m3/s,矿井漏风率降低至5%以下的合理范围,有效提高了矿井通风能耗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程磊  段现军  杨京 《煤矿安全》2012,43(5):89-90,97
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井底车场区域通风网络复杂,由于通风系统中角联巷道的存在,造成自然配风量极为不均衡,导致主井底区域机电硐室和附近巷道风流不稳定。矿井两翼独立通风可靠程度大为降低,存在部分机电硐室温度高、系统不合理等重大隐患,通过对矿井通风网络系统优化改造,达到了降温、降阻、风量分配更趋合理等目的,消除了矿井不安全隐患,确保矿井通风安全。  相似文献   

14.
杨万里 《煤》2021,30(5):10-12
针对平顶山中祥永泰煤业有限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采用基点测压计法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通风阻力测定,矿井进风段、用风段、回风段通风阻力分别为54.90 Pa、290.92 Pa和305.09 Pa,回风段阻力占比较大,但阻力分布状况基本合理,测定结果表明了矿井回风段需要进一步优化,同时为矿井通风设计和管理提供了数据基础,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采矿设备的快速发展,矿井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矿山年用电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生产系统特点,用电环节主要包括提升、排水、通风、压风自救等系统。统计资料表明,矿井通风系统耗电量约占全矿总用电量的1/3左右。风机的输入功率主要消耗于总进风线路、采区网路、总回风线路中。所以,做好矿井通风系统节能减阻,应从以上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针对某矿通风系统阻力分布特点,以经济断面法为研究手段,通过经济技术比较、计算验证,提出了某矿山总回风线路最优通风断面参数,较好地实现了节能减租的目的。经过计算,某矿山回风巷道在保持井巷通过风量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最优通风断面后,一次性增加了1 177.9万元掘砌费用,而在服务年限7 a内可减少通风费用8 827.98万元,节能减阻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6.
保障矿山通风网络可靠是实现矿山采场作业点需风量要求的首要策略之一。首先分析铀矿山通风网络在不同通风参数下巷道内氡浓度分布,估算通风巷道所需总通风量。然后利用路径熵理论,将风流传输路径、网络流量、氡浓度变化结合,推导出表征铀矿通风风力性能的风路熵定义。最后结合最大熵理论,提出考虑网络拓扑的介数中心性对风路熵进行加权的网络可靠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结果表明:距离入风口路径长度的增加,使各路径运移氡的概率不均,网络末端节点可靠性降低,增加入风口及回风的巷道有利于提高网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赵兴元 《煤矿安全》2012,43(6):38-40
针对林西矿水平多、通风路线长、巷道网络系统复杂、回风阻力较大等问题,在对林西煤矿进行通风阻力测定、构筑物阻力测试的基础上,数据分析表明,林西矿风门过多且部分风门位置不合理、回风巷道局部冒落是通风阻力大的主要原因。利用通风系统模拟仿真软件,对通风系统改造的合理方案进行优化———拆除不合理的风门、增加和改变部分风门。经过现场实施,风机运转参数和井下通风情况与方案计算结果吻合,矿井总阻力降低123.4 Pa,总风量增加22.11m3/s,等积孔增大0.488 m2,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林西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矿山18线南西翼矿体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通风系统不完善、风量欠缺、污风无法及时排出等问题,运用风压平衡原理、网络优化技术、机站优化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模拟技术展开研究,拟定了3种可行的通风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新掘18线905~855 m回风井(1.5 m),保留该井905 m 水平回风机站,并在855 m 水平新设1台K45 6 №12风机(18.5 kW)方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8线南西翼通风系统总风量达到20.5 m3/s,井下风流的可调性和稳定性增强,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罗山金矿存在的矿井总风量欠缺、系统回风能力不足、主回风机站风机运行性能偏低、污风串联等通风问题,运用通风网络优化技术、机站优化技术以及通风仿真模拟技术拟定了2种技改方案,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利用现有进风井巷工程作为系统进风通道,新掘东风井、西风井工程作为系统回风通道,能有效提高矿井的有效风量率,且具有通风方式简单、风流稳定性好、通风运行能耗低等优点。方案实施后,矿井总风量达到189.01 m3/s,系统主扇风机运行效率达到80.5%,井下通风条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