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地面传输”这一古老的技术亟待在数字浪潮的洗礼中再铸辉煌。本文提出的“同步多载波扩频(Synchronized Multi-Carrier CDMA)”技术,其中用多载波技术OFDM克服多径效应和建立单频网(SFN)体制(分布化)。采用时——频并行扩频技术(CDMA)带来的快速OFDM符号同步克服在遮蔽间穿行接收的信号得入?再同步困难,采用周期连续导频技术解决高速移动时的多普勒频移跟踪问题和运动衰落(而向移动接收)。采用系统传输流的定秒精确同步技术解决在建立蜂窝单频网(Cellular SFN)传输体制(基站化)的困难,用以解决城市楼群遮蔽的覆盖问题,并为数据回传(双向化)所需的同步,定时,定位提供技术手段。分布化,基站化,双向化——面向移动接收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必将创造其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电视地面传输”这一古老的技术亟待在数字浪潮的洗礼中再铸辉煌。本文提出的“同步多载波扩频(Synchronized Multi-CarrierCAMD)”技术,其中用多载波技术OFDM克服多径效应和建立单频网(SFN)体制(分布化)。采用时——频并行扩频技术(CDMA)带来的快速OFDM符号同步克服在遮蔽间穿行接收的信号重入/再同步困难,采用周期连续导频技术解决高速移动时的多普勒频移跟踪问题和运动衰落(面向移动接收)。采用系统传输流的定秒精确同步技术解决在建立蜂窝单频网(Cellular SFN)传输体制(基站化的困难,用以解决城市楼群遮蔽的覆盖问题,并为数据回传(双向化)所需的同步、定时、定位提供技术手段。 分布化、基站化、双向化——面向移动接收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必将创造其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提出同步多载波扩频(SMCC)技术,其中用多载波技术OFDM克服多径效应和建立单频网体制(分布化),采用时-频并行扩频技术(CDMA)带来的快速OFDM符号同步克服在遮蔽间穿行接收的信号重入/再同步困难,采用周期连续导频技术解决高速移动时的多普勒频移跟踪问题和运动衰落(面向移动接收),采用系统传输流的定秒精确同步技术解决在建立蜂窝单频网(Cellular SFN)传输体制(基站化)的困难,用以解决城市楼群遮蔽的覆盖问题,并为数据回传(双向化)所需的同步、定时、定位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广播电视朝着移动接收方向发展。现阶段,广播的移动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但是电视的移动问题要比广播的移动接收困难得多。移动接收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衰落。移动中的关键技术是OFDM,OFDM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相互重叠,不但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还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还有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多种制式问题,各种制式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解决了这些问题,应该就解决了移动电视的接收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丽巧  侯嘉 《通信技术》2011,44(1):8-10
在载波干涉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I/OFDM)系统中采用了几种CDMA扩频序列作为载波干涉码。并比较了用不同载波干涉编码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性能。从理论分析和Matlab实验仿真得出CI/OFDM系统的比特误码率(BER)随着子载波数目增加而变低,BER与采用不同的载波干涉(CI)编码无关。并证明CI/OFDM系统的峰均比(PAPR)主要取决于子载波数的大小以及CI码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几种CDMA技术及其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MA是一种码分多址技术,可提供远远超过传统接入技术(如TDMA和FDMA)的容量并能抗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作为一种移动无线通信技术,CDMA技术在不断发展,出现了几种有竞争力的方案,诸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多载波CDMA,即所谓的MC—CDMA:直接序列扩频的多载波CDMA(MC—DS—  相似文献   

7.
AFF组网通信与测距/时间同步的新体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雪  张其善  徐勇  王策 《通信学报》2008,29(5):81-87
研究了自主编队航天器(AFF,autonomous formation flyer)的组网通信与测距/时间同步体制,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分 码分组合多址模式和CCSDS proximity-1协议实现AFF组网通信,利用通信链路的双向异步传输帧实现AFT的任意两颗成员星之间的精密测距与时间同步的新方法.重点讨论了FDMA/CDMA组网体制下星间双向异步传输帧非相干扩频测距与时间同步的技术原理、计算公式推导和测量误差分析,给出了星间异步通信与测距技术的全功能地面实验系统设计、实验结果及其分析讨论,实测结果获得了满意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8.
多载波CDMA系统结合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和CDMA技术的优点,自1993年提出以来就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主要讨论了载波频偏对连续OFDM符号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频域线性相位内插算法来估计信道响应,以对抗载波频偏对连续OFDM符号引起的相位旋转。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都证明我们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减少载波频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这种新算法适用于使用导频信号块状分布的多载波CDMA系统或OFDM系统。  相似文献   

9.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可以在条件恶劣信道环境中进行高速数据传播。OFDM是一种多载波传输系统.相对于单载波传输系统具有很多有利条件。移动信号在无线信道中传输时会产生多径时延和多普勒频移,为正确接收信号需要对信遘作出估计并进行补偿。本文重点分析了信道分析与补偿的方法,对信号时域和频域的信道补偿进行详细论述,构建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符合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DMB-T方案针对现有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TTB)国际标准的不足,采用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调制技术(TDS—OFDM)、串联式分层级联纠错码,改善了传输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和抗干扰性,介绍DMB—T的原理与播出系统,并通过测试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它不仅克服了无线传输中的多径接收问题,提高了系统的传输码率,而且也提高了频谱效率,从而提高了系统安全传输性能。本文阐述了OFDM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并着重分析了OFDM技术在广电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OFDM技术及其MATLAB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交频分复用 ( OFDM)是一种多载波宽带数字调制技术 ,它能有效地克服传输中的多径干扰和消除码间串扰 ,适合于高速率的地面信道视频传输。本文就 OFDM技术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并对 OFDM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基于 FFT算法实现的 MATLAB软件模拟及模拟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3.
1 承载网地面时间传送技术产生背景 TD-SCDMA及CDMA2000系统均需要严格的时间同步,目前业界普遍采用GPS接收系统解决无线基站时间同步,但是GPS接收系统成本较高,部分站点的天线选址、施工难度较大。完全依赖不受控的卫星系统使TD-SCDMA的系统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4.
EV-DO和HSDPA的特点1xEV-DO是CDMA2000标准系列中专门提供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无线标准通信技术。与CDMA20001x相比,1xEV-DO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数据业务在空中接口,特别是前向链路的传输瓶颈问题。目前CDMA20001x的峰值速率是153.6Kbps/单载波,而1xEV-DO Rev0、Rev A的前向链路速率分别高达2.4Mbps、3.072Mbps/单载波。1xEV-DO反向链路采用了反向导频、功率控制和速率控制等技术。反向导频技术使基站可以对终端进行相干解调,获得更大的接收增益;反向速率控制和功率控制技术的结合使基站对终端、系统负荷控制手段更灵活,更有…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传输系统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针对传输信道线性时变的宽带传输信道特性,设计了一种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简称TDS-OFDM)的多载波调制方式。这种调制方式既适用于具有多径干扰和多普勒频移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信道,也适用于其它宽带数字传输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提出的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DMB-T传输系统还采用了最新的纠错编码和交织编码技术,在额定的8MHz带宽中,净载数据传输率可达32.511Mbps。  相似文献   

16.
关键之一:同步同步是OFDM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在下行链路中,基站同步地向各个移动终端发送信号,这与广播的情形是一样的。所有来自于基站的数据可以被移动终端的同步利用。在上行链路中,来自不同移动终端的信号必须以一定的同步性到达基站,才能保证子载波间的正交性。这里,只有分配给某一移动终端的子载波携带的信息才可以用于估计该移动终端的时域和频域偏移。这些偏移是由基站生成的,再由基站发回移动终端,以便进行同步。同步又分为时域同步和频域同步。同步算法:时域同步算法有两种,分别是基于导频和基于CP的同步算法。基于…  相似文献   

17.
新兴的OFDM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FDM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或窄带干扰,同时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又成为通信界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多载波调制无线信道(特别是陆地移动信道),由于地面情况的复杂性,发射的信号往往是经过多条路径到达接收端,即存在多径传播效应。从而造成接收信号相互重叠,产生信号波形间的相互干扰,造成接收端判断错误,严重影响信号传输质量。这种特性称为信道的时间弥散性。特别是在信号的传输速率较高的情况下更是如…  相似文献   

18.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多载波宽带数字调制技术,它能有效地克服传输中的多径干扰和消除码间串扰,所以在高速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里就OFDM技术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OFDM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基于FFT算法实现的MATLAB软件模拟及模拟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9.
瑞利衰落信道中MC-CDMA系统的载波频率偏移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载波CDMA(MC-CDMA)技术结合了OFDM和CDMA技术的优点,在无线衰落信道中传输高速数据时具有突出的性能。但由于MC-CDMA采用了多载波技术,载波频率偏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非常大。本文对瑞利衰落信道下存在载波频率偏移的MC-CDMA系统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误码率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虽然OFDM技术有很多优势,但相对于单载波系统或者一般的频率复用通信系统来说,它对同步要求更高。假设终端与基站无法实现同步,终端甚至无法接入,同步技术是OFDM系统以及MIMO-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是保证系统高稳定和高性能重要技术。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在OFDM符号定时同步和载波频率同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基于循环前缀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避免了基于导频符号同步估计带来功率和数据资源浪费。通过仿真可以看到,该算法能够很好地实现OFDM系统的符号同步和载波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