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石油套管用热轧带钢J55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本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J55石油套管用热轧带钢的化学成分、静态CCT曲线、实际生产工艺及成品带钢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此产品已成功应用于辽河油田和大庆油田。  相似文献   

2.
李阳  王琦  张威  曾莉 《轧钢》2007,37(2):23-25
电站锅炉的连接件需具有优良的抗高温氧化性、冲击韧性和塑性,主要采用铁素体耐热不锈钢0.1C-18Cr-1Al-1Si制造,热轧工艺对其塑韧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采用热轧试验,研究了不同热轧工艺对铁素体耐热不锈钢0.1C-18Cr-1Al-1Si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轧温度为700 ℃时,0.1C-18Cr-1Al-1Si热轧板的再结晶最充分;横纵轧和纵轧不同轧制方式下0.1C-18Cr-1Al-1Si板材小角度晶界比例均较高,边部小角度晶界出现频率更高;采用横纵轧工艺可以明显减轻0.1C-18Cr-1Al-1Si板材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铝锭热轧产业作了全面的概述,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仅有二辊铝铸锭热轧生产能力约15 kt/a.中国的现代化铝锭热轧工业始于1956年哈尔滨101厂(现名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的建成投产,有一台苏联提供的Φ750 mm/1 250 mm×2 000 mm热轧机,生产能力50 kt/a;1970年西南铝加工的Φ750 mm/1 400 mm×2 800 mm大型热轧机投产,这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首条大型铝锭热轧生产线.中国铝锭热轧工业的大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掀起了一股铝锭热轧浪潮,上世纪80年代中期首先对2 000 mm及2 800 mm热轧机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4.
简要说明了热轧双相钢组织及生产特点,并结合本钢DP590级热轧双相钢的生产介绍了工艺条件对C-Si-Mn-Cr-Mo系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首钢京唐公司2 230 mm酸轧机组板形控制手段,模拟仿真了CVC、ESS辊型的板形控制能力。针对生产中的板形突变问题,对现场生产热轧来料凸度及性能进行了测量,定量研究了热轧来料对冷轧板形控制的影响。规范了热轧来料凸度要求及热轧工艺控制,使酸轧过程中的板形突变比例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Q235热轧钢板的带状组织、提升其弯曲成形性,利用Taguchi正交试验法选定了精轧轧制速度、精轧完成温度、盘卷速度及盘卷温度这4项工艺参数,探讨了Q235热轧钢板热轧后上述工艺参数对带状组织最大厚度与最大长度的影响,确定了Q235热轧钢板的最佳热轧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了弯曲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各工艺参数对带状组织最大厚度的影响程度顺序为精轧完成温度>精轧轧制速度>盘卷温度>盘卷速度;而对带状组织最大长度的影响程度顺序为精轧完成温度>盘卷温度>盘卷速度>精轧轧制速度;降低Q235热轧钢板中带状组织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精轧轧制速度为0.80 m·s-1、精轧完成温度为870℃、盘卷速度为2.80 m·s-1、盘卷温度为650℃,在此热轧条件下带状组织的最大厚度减少了65%、最大长度减少了74%。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厂对LG5M阳极高压箔的开发,试验了热表轧终轧温度对LG5M成品箔的结构,显微组织和比电容的影响,探讨了热轧过程中织构组成和显微组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条件一定量,热精轧终轧温度超高,立方强构比例越大;织构组成越单一,箔带伸长率的各向异性差也越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热轧后补热工艺对27.6Cr-3.7Mo-2Ni超级铁素体不锈钢中σ-相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热轧组织冷却过程中易形成σ-相、Laves相等脆性中间相.热轧后经1150℃短时间补热可以消除热轧变形组织,形成完全再结晶组织,有效减弱σ-相析出动力学,为热轧后冷却提供了更宽的时间窗口.  相似文献   

9.
鞍钢1780热轧生产线工艺布局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巍 《轧钢》2002,19(5):26-28
简要介绍了鞍钢1780工程的概况,总结了1780热轧线工艺布局上的机型选取、主要工艺和设备选择、工艺流程及平面布置的特点,提出了在新建或改造类似热轧线时,工艺布局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范玫光  率民 《轧钢》1998,(A06):44-47
介绍了利用动态热/力模拟技术,对连铸,连铸坯热送热装,热锻和热轧变形,形变热处理及热处理各种工艺过程进行模拟试验的方法,同时列举出上述模拟试验结果用于制定生产现场的生产工艺,获得良好效果的实例。  相似文献   

11.
李子文  李斌 《轧钢》2007,24(3):37-39
介绍了第1条由国内自主设计制造的热轧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300万t的八钢1750mm热连轧生产线的工艺特点及主要设备技术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热轧板带材表面氧化铁皮控制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栋  刘相华 《轧钢》2007,24(1):1-6
热轧板带材作为海洋、交通、能源等行业的支柱性原材料,力学性能与尺寸精度一直是衡量其质量的最重要指标。然而随着相关行业的转型升级,对其表面质量也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导致大量钢材产品由于表面不过关被降级或判废。由于钢材的氧化在热轧过程中贯穿始终,并受到合金元素及诸多工艺参数的交互影响,很难实现结构、厚度、均匀性的精准控制。尽管前期围绕着“黑皮钢”,已经开发出了一些氧化铁皮的控制方法,但仅局限于强度较低、厚度较薄的汽车结构钢。为此,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了新一代热轧板带材表面氧化铁皮控制技术,其研发与应用全面提升了我国热轧钢材产品的表面质量。目前,所生产的系列高表面质量产品已达到了国外企业对钢材表面质量的苛刻要求,成功助力我国钢铁行业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首套850 mm不锈钢中宽带生产线——福建鼎信850 mm热连轧主要设备技术,总结了技术创新点,对今后国内新建类似项目给出了设备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热连轧机组生产过程中带钢质量不佳、不能在线定量预报和控制的问题,充分考虑到热连轧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在提出热轧带钢质量指标概念的基础上,以出口带钢厚度满足用户要求为目标,以出口带钢板形、板凸度、带钢表面粗糙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一套适合于热连轧机组的带钢质量在线控制模型,并将其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鞍钢1780mm热轧带钢厂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海 《轧钢》1998,(4):18-22
介绍了鞍钢1780mm热轧带钢厂的概况、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组成及平面布置特点,着重介绍了该厂采用的热送热装、预留无头轧制等新技术,定宽压力机、双交叉辊轧机、在线磨辊装置等新设备以及多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相似文献   

16.
截止到2000年底全世界共有铝板带热连轧生产线50条,其中由二辊粗轧机与二、三机架精轧机组成的生产线3条,由四辊粗轧机与1~6机架精轧机列组成的生产线47条,它们的总生产能力约18 300 kt/a.德国诺伊斯铝轧制厂的No.2热轧生产线产能力最大,可超过1 000 kt/a.近几年内工业发达国家不会新建热连轧机列,也不会再建(1+5)式的或机架更多的生产线,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对旧生产线的现代化改造.多机架新连轧线的建设多集中诸如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首条(1+4)式Φ 850 mm /1 350 mm × 2 000 mm粗轧机、Φ 535 mm /1 350 mm × 2 000 mm精连轧机列可于2002年秋季在河南明泰铝业有限公司投产.  相似文献   

17.
胡松涛  胡婕 《轧钢》2005,22(1):26-29
介绍了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热连轧厂在热轧工艺润滑技术开发中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和技术改进;并选择不锈钢、硅钢、普碳钢,从轧制力、轧制公里数、轧辊磨损情况等方面进行试验,得出采用工艺润滑后,轧制力降低、轧制量增加且轧辊表面及板形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波兰2 250 mm热带钢轧机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流程,阐述了轧线主要设备技术参数、结构特点,阐述了该轧线设备技术先进性。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新世纪之初的全球铝板、带单机架可逆式二辊与四辊大、中型(辊面宽度不小于1200mm)热粗-精轧机的装备、生产工艺、数量、轧机的简明技术参数。世界之交中国有1台四辊可逆式2000mm热粗-精轧机,10台二辊可逆式热粗-精轧机,它们的总生产能力250kt/a;其它国家约有22台二辊的,约有59台四辊的,其总生产能力约3350kt/a。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的四辊热粗-精轧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现代化改造。  相似文献   

20.
常规热轧带钢轧机的现代化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海 《轧钢》2000,17(4):44-48
结合国内外常规热轧带钢轧机的改造实践,从轧机组成、宽度控制、厚度控制、板形控制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对老轧机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