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明清 《录井工程》2011,22(4):51-56
国内录井行业对西方录井设备了解较多,而对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国俄罗斯却知之甚少,针对此情况系统介绍了俄罗斯的综合录井设备具有的特点,从相互借鉴的角度出发,从仪器房、传感器、气体检测设备、地质仪器设备、软件及信息化手段等方面对俄罗斯的综合录井装备进行分析,并与国内的相关装备进行比较。借鉴其优点,弥补国产录井装备的不足,可提高相关仪器的研发水平。从另一方面看,针对俄罗斯综合录井的弱点,充分发挥中国录井设备的优势,也利于进入俄罗斯开拓综合录井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2.
王伟东 《石油机械》2008,36(6):49-52
ALS2.2综合录井仪是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综合录井仪器。该仪器技术先进但价格昂贵,为了降低录井装备更新成本,对其进行了国产化改进,成功推出了SL—ALS2.2综合录井仪。其中,仪器房防爆系统及数据采集单元均为自主研制,气体检测系统配备了经过技术改造的Agi-lent6890专业色谱仪,传感器及辅助设备采用国内配套的方式,并对原录井软件系统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在整体技术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原装仪器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仪器购置及维护成本。应用证明,国产化后的仪器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仪器,并在薄油气层的发现和评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MEFA—AMT综合录井仪是俄罗斯秋明石油公司的最新产品,代表着俄罗斯现有综合录井仪的最高水平。介绍了该综合录井仪的作用、功能、结构、传感器的种类及相关参数、气体检测设备及相关参数等,并与国内的综合录井仪进行了比较。通过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使我国地质录井工作者对俄罗斯综合录井行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借鉴俄罗斯综合录井仪的优点,逐步完善我国的综合录井仪。  相似文献   

4.
气体钻井与传统钻井工艺相比,在提高钻速、保护和发现储层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也给录井工作带来了工程异常预报难、岩屑鉴定困难、油气水层判断符合率不高等难题.针对新工艺带来的技术挑战,通过建立气体钻井异常预报模型,开发安全监测系统,编制迟到时间计算软件,研究元素录井岩性解释及气测解释评价方法,形成气体钻井条件下的录井配套技术.在川东北地区多口井的现场试验后,证实该技术在保障钻井安全,提高油气发现率,提升录井质量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吉波 《石油仪器》1991,5(2):71-75
综合录井仪是与现代钻井技术配套同步发展的新型钻井录井仪器。它对保证钻井安全、降低钻井成本、提高钻井效率、获得更好的钻井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综合录井仪的典型结构、性能、特点及在科学钻井中的作用,分析了我国综合录井仪器的应用现状及油田关注的几个问题,对综合录井仪进一步推广应用和研制开发新型录井仪器,提出了几项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化 -气测综合录井仪是将地化、气测两种成熟的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仪器 ,地化 ,气测数据在同一软件下运行 ,可达到技术互补的优势。克服了录井方法录取资料单一片面的缺陷 ,有利于提高油气层的发现率和解释成功率 ,为实现录井仪器和录井服务向综合型发展的战略创造了条件。文章主要介绍了仪器的构成、功能及计算机软件的特色 ,阐述了仪器的技术装备优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精确的地面气测录井对现场快速、准确评价储层具有重要意义。该介绍了气测录井从气体采集到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气体采集技术和快速普分析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气测录井解释的性的可靠性,使现场解释与评价府层手段得到了完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8.
张东妹 《石油仪器》1997,11(3):28-29
地化-气测综合录井仪是将地化、气测两种成熟的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仪器,地化,气测数据在同一软件下运行,可达到技术互补的优势。克服了录井方法录取资料单一片面的缺陷,有利于提高油气层的发现率和解释成功率,为实现录井仪器和不井服务向综合型发展的战略创造了条件。文章主要介绍了仪器的构成,功能及计算机软件的特色,阐述了仪器的技术装备优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几十口实录井资料的分析,该文重点阐述了应用SLXL-2小型录井仪录井与“徒手录井”的比较优势。以解决“徒手录井”难以适应钻井新技术发展要求的问题。结合实例详细阐述了该仪器在快速准确发现油气层;提高水平井目的层卡准精度;确定完钻井深;指导钻井和保护油气层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实践表明这种仪器在开发井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夏海波 《录井工程》2006,17(1):62-65
综合录井仪器房是仪器的机械支撑框架,其结构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录井仪器使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构设计的缺陷和不均衡受力状况都可能导致仪器房框架结构的变形甚至损毁,导致仪器设备脱落或损坏。对仪器房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在承载状态下仪器房的形变情况。给出了模型及求解方法和边界条件数值等,试用后证实仿真分析结果是仪器房变形与安全系数分布和现场实际相吻合,可用于改进仪器房结构设计和指导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1.
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四川盆地南部地区3 500 m以浅的页岩气资源已进入了规模开发阶段,该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藏目的层小层明确,但如何依靠录井配套技术实现水平井批量优快钻井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为此,从分析该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入手,结合100余口页岩气井的录井成果,开展页岩气储层识别、小层划分与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优选适用于页岩气评价的录井采集参数,形成了页岩气储层识别与评价的录井配套技术系列。研究结果表明:①利用元素录井+自然伽马能谱录井,可有效划分页岩气目的层小层,结合随钻伽马可有效辅助地质导向,确保页岩气水平井入靶成功率及水平段井眼轨迹的适时调整;②综合利用元素录井+自然伽马能谱录井+核磁共振录井+气体录井,结合页岩气储层评价标准,可实现对页岩气储层的划分和定量评价,为水平井导向提供支撑;③现场应用效果证实,所形成的录井配套技术拓展了录井技术的应用领域,能够快速识别、评价页岩气储层,有效指导了该区的钻井作业、提高了页岩气优质储层的钻遇率。  相似文献   

12.
邓美寅 《录井工程》2006,17(4):46-49
简要介绍了胜利油田录井技术状况。胜利油田录井技术的发展随着电子、信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勘探技术,在勘探开发实践中形成了井位(工程)测绘技术、钻井地质设计技术、录井资料采集技术、录井资料处理技术、录井资料应用技术、综合录井仪研制开发技术等六大技术系列,并在采集技术体系的攻关与创新等七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录井业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录井资料采集、资料处理、解释与评价、装备与软件、录井信息等方面总结了中国录井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录井技术在勘探开发中对油气水层的及时发现与准确评价、钻井提速、区域地质研究、井位优选方面所做的贡献,全面分析了行业发展针对复杂油气藏评价、钻井新技术的应用、管理因素制约、国际市场竞争所面临的挑战。强调了做好行业发展规划、建立有效的科研体系、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加强录井学科建设、注重录井人才培养、夯实行业发展基础的重要性,提出了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录井技术交流与合作、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实施国际化战略、强化行业自律等行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总结出加速9项成熟录井技术推广,攻关研究与完善实时流体分析、工程预警、非烃检测、硫离子检测、光谱检测和钻具振动频谱分析6项技术,探索随钻井下气体检测、渗透膜、随钻地震监测和远程录井4项前沿技术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谭廷栋 《测井技术》1996,20(2):131-138
这是中国考察组对俄罗斯油田开发测井的一篇考察报告。报告认为俄罗斯是世界产油大国之一,不开发的油田占90%。应用开发测井探测以采收率、采出程度和监测油田剩余油动态,方法先进,颇有特色,评价油怪水淹程度,也有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核磁共振录井在吐哈油田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录井、测井方法难以解决吐哈油田非均质低渗透储集层评价的问题,提出利用核磁共振录井随钻测量动态条件下的储集层束缚水饱和度,进而确定其相渗关系.在简介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原理和阐述其信息资料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核磁共振录井与其他录井参数相结合判别储集层类型、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的初步油气层解释评价标准,通过实例对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合核磁共振录井的技术优势对核磁共振录井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核磁共振录井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是提高储集层解释评价符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S     
《录井工程》2011,22(4):80-84
Mud logging subject and its speciality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issue in the field of mud logging engineering and accurately positioning mud logging subject and reasonably setting mud logging speciality have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and guid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ud logging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录井资料整理及解释评价的计算机化自动处理,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录井二公司开发研制了一套较为规范的录井资料解释快速评价系统,将录井资料解释工作和计算机化处理技术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与现有的录井资料整理软件数据共享、功能整合,形成了集录井资料收集、处理、分析、评价于一体的解释评价系统。这一系统很好地完成了录井油气水层解释由人工方式向计算机自动化的过渡,具有省时、高效、高精度的特点。介绍了该系统的构成、特点、工作流程,从应用效果上看.自2006年开始应用于吉林油田中央坳陷区和东南隆起区的268口井油气水层解释评价,解释符合率达到86%。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持续深入,各类特色录井技术逐渐发展起来,轻烃录井技术以其较高的分辨率、准确性和抗干扰性,在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指导工程决策和试油选层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轻烃录井技术只能单点分析且分析周期相对较长、及时性不够,而气测录井技术则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及时性,因此将两种录井技术优势整合研发了GW-OLS在线连...  相似文献   

19.
DHI综合录井仪是由美国DHI服务公司制造,取得美国船检局(ABS)认证,能在海上和陆上Ⅰ类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2区工作。以仪器的结构流程为切入点,从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后台数据处理软件系统3个方面,概括介绍了DHI综合录井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这种基于小型工业以太网硬件平台和MS Windows NET/SQL Server软件体系开发的综合录井仪,能够测量、显示和记录钻井、钻井液和FID分析的烃类参数以及各种计算参数,可用予地质评估和钻井作业监控,面向客户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便于用户操作和浏览,强大的录井图编辑软件和录井后台软件能够完全满足录井图编制和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四川地区气体钻井配套录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气体钻井新技术对传统录井的出口工程参数、常规地质录井、气测录井会产生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信息被弱化,造成岩屑辨别困难,给岩性定名及地层分层、地质工程预报、油气水显示的发现等带来诸多困难。为此,研究了工程录井的典型特征,常规地质录井迟到时间的确定、岩屑捞取方法、岩屑鉴别方法、气体钻井中常见的岩屑识别特征和荧光录井方法措施,以及气测录井的气体采集、分析和油气水监测等技术,总结出与气体钻井相配套的录井技术。通过四川地区20多口井气体钻井录井的检验,证实该配套技术能够达到取全、取准录井资料的目的。还提出了改变目前录井信息采集方法,发展随钻录井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