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护创 《吐哈油气》2007,12(4):315-321
台北凹陷葡萄沟地区受后期构造活动掀斜作用的改造,形成了岩性油气藏的构造背景,在吐哈盆地近东西长轴方向物源体系,大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与构造形成斜交共同构成了葡萄沟地区岩性油气藏发育的地质基础。葡萄沟地区中侏罗统主要目的层砂、泥岩纵向上薄互层分布及横向上相变急剧的展布格局,砂、泥岩波阻抗分异能力差等因素,使该区岩性圈闭预测十分困难,在油气勘撂的过程中,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微相研究为基础,采用岩性随机模拟、测井曲线重构反演、地震属性分析、多属性综合油气预测、地震子波吸收分析、亮点等技术手段,有效的预测并评价了岩性圈闭及油气藏的发育条件,经近几年的勘探技术攻关,发现了葡萄沟地区构造-岩性油气藏富集带。  相似文献   
2.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白垩系云质泥岩气藏特征与成藏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银额盆地哈日凹陷白垩系云质泥岩的天然气勘探获得了重大发现。为了研究泥岩气藏的储层特征、成藏条件、气藏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开展了构造背景分析、岩石学特征研究、物性分析、烃源岩有机地化测试和封盖条件评价等,并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有利勘探区预测。结果表明:(1)哈日凹陷为一经历了断-坳运动单断箕状凹陷,在持续沉降的构造背景下形成了泥岩气藏;(2)烃源岩主要为大套富含有机质且处于过成熟阶段的含灰或灰质泥岩、含云或云质泥岩。部分泥岩储集层中发育多种类型的微孔隙和微裂缝,为天然气的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3)稳定的构造背景和良好的封盖条件有效阻止了油气的散失,使得大量天然气在源内聚集成藏,天然气储量约为243.2亿m3,单断箕状断陷的深凹带为泥岩气藏勘探的有利区。该研究成果对银额盆地泥岩气藏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拐子湖凹陷勘探程度较低、有效烃源岩分布及控制因素不明确的问题,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沉积层序及构造演化分析方法,对温1井烃源岩特征及主控因素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整体较低,受沉积层序、构造综合影响,高位体系域有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类型为腐泥腐殖型和腐殖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差异较大,富泥质岩类的发育可促进早期的热演化进程,构造的后期抬升使局部生烃时间大幅缩短,故有机质成熟度从未成熟至高成熟均有分布;烃源岩展布受断裂及沉积演化控制明显。该研究可为拐子湖凹陷北部下一步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胜北生烃洼陷是台北凹陷最具资源潜力的油气富集单元,胜北构造带受造山运动挤压影响较小,油气由源岩向上运移,在双向断裂系统交汇所形成的应力释放低势能和低幅度隆起的配合下,油气聚集成藏,另外,储层发育及相带变化、物性等因素也对油气的分布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纵向上形成上油下气的分布格局。在不对称水动力场形成的压榨离心流作用下,油气向盆地边缘通过侧向疏导层运移的数量远大于盆地中心通过断层沟通深部油气向上垂直运移的数量,因此,在加强洼陷内低幅度隆起区油气勘探的同时,更要把洼陷斜坡及过度区视为重要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5.
吐哈盆地西部的葡北地区自发现葡北油田以来,相继又在其外围进行了几年的勘探工作,均未获得较大的成功,勘探曾一度被搁浅.到今年年初,吐哈油田又重新恢复对葡北地区的勘探工作,目前已在其东翼斜坡带葡北6号构造上新钻葡北6井,获得了日产原油114.42 m3、天然气22 845 m3的高产工业油气流,使得该地区又重新被重视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葡萄沟胜金口地区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2002年以前该区油气勘探整体成效差,认为研究区燕山、喜山期构造活动强烈、断裂发育而导致油气藏保存条件欠佳,整体勘探潜力不大。2003年以来通过在研究区开展高精度构造与储层预测等精细目标研究工作,新发现落实了一批有利圈闭目标。分析认为,油气藏主要发育于斜坡背景上砂体与断层有良好配置关系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之中,富集程度受控于构造鼻隆轴线。经过优选预探,勘探成效显著,先后发现了5个高产油气藏,并获得了一些突破以往旧勘探观点束缚的新认识,对该区及相邻区带的持续、深入勘探富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胜北生烃洼陷是台北凹陷最具资源潜力的油气富集单元,胜北构造带受造山运动挤压影响较小,油气由源岩基本沿断层向上运移,在双向断裂系统交汇所形成的应力释放低势能和低幅度隆起的配合下,油气聚集成藏.另外,储集层发育及相带、物性等因素也对油气的分布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纵向上形成上油下气的分布格局.在不对称水动力场形成的压榨离心流作用下,油气向盆地边缘通过侧向输导层运移的数量远大于盆地中心通过断层沟通深部向上运移的数量.因此,在加强洼陷内低幅度隆起区油气勘探的同时,更要把洼陷斜坡及过渡区视为重要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油气勘探所面临的勘探区域越来越复杂,在复杂地区的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一直存在着两大难题,即复杂表层的静校正问题和复杂构造成像问题,而且复杂地表问题往往会使深层的构造成像问题变得更复杂。这两大难题在中国西部更为突出,已成为西部油气勘探中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目前国内外解决复杂地表和复杂构造成像问题时,通常分为三部分(包括表层静校正、速度建模和偏移成像)分别研究和解决,缺乏系统性和有机的整体考虑,很少见到将这些复杂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成果,而且在分步研究中,各部分的方法仅注重单方面的问题和因素,而对相关的问题则作假设和简化,因此对复杂介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在解决表层问题的静校正中,模型反演主要以折射法为主,不能适应任意介质;在表层模型校正中,主要采用以直射线理论为基础的静校正方法,不适应复杂表层的曲射线校正问题;对于复杂介质的成像仍以射线理论为主,上述方法都不能适应复杂地表情况和复杂模型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核磁共振录井在吐哈油田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录井、测井方法难以解决吐哈油田非均质低渗透储集层评价的问题,提出利用核磁共振录井随钻测量动态条件下的储集层束缚水饱和度,进而确定其相渗关系.在简介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原理和阐述其信息资料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核磁共振录井与其他录井参数相结合判别储集层类型、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的初步油气层解释评价标准,通过实例对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合核磁共振录井的技术优势对核磁共振录井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核磁共振录井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是提高储集层解释评价符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护创  关中南 《吐哈油气》2006,11(4):316-321
台北凹陷西部构造活动晚期形成的差异逆冲推覆体系与该区构造格架的定型、油气的运聚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该体系所产生的近东西向逆冲断裂体系和南北向展布的走滑断裂体系,将西部地区分割为若干棋盘格式构造块体。东西向逆冲断裂体系起到阻断油气、控制油气成排成带分布的作用,南北向走滑断裂体系起到沟通深部油气使之进行垂向运移和分隔封堵油气、形成油气藏块体的作用,西部地区主要含油气,层段砂层的沉积厚度变化较大,从而使平移断层错断砂体产生砂、泥对接成为可能,在侧向岩性尖灭或砂体的不连通等因素的配合下,二者共同构成了台北西部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要素。根据差异推覆体系与油气分布规律,凹陷中部断褶带和北部山前逆冲推覆背斜及断阶带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