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甲基叔丁基醚脱硫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东  陈露  李晶晶  张永汾  程瑾 《化工进展》2015,34(1):234-238,251
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我国车用汽油的重要调和组分,研究其深度脱硫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MTBE前脱硫(炼厂C4、LPG原料脱硫)和后脱硫(MTBE产品脱硫)两类脱硫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后脱硫方法重点介绍了精馏、萃取精馏、氧化和吸附四类脱硫方法,与前脱硫方法相比其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深度脱除不同途径引入MTBE产品中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的硫化物等优点。分析了MTBE中硫化物来源和种类对脱硫效果的影响,指出了后脱硫方法是MTBE深度脱硫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可以从MTBE中硫化物组成出发设计经济、有效的后脱硫方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张健民  赵金海  陈珺 《化工进展》2013,(6):1453-1456
为生产满足京Ⅴ汽油含硫标准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产品,探讨了MTBE深度脱硫原理,利用MTBE脱硫体系的热力学基础数据,采用化工流程模拟与分析的方法,对MTBE脱硫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模拟研究。通过对工艺条件的综合分析,明确了单塔、双塔两种脱硫工艺的利弊,提出了适于不同工况的可行的MTBE深度脱硫技术方案。在MTBE装置改造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MTBE产品的硫含量不高于3 mg/kg。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汽油品质全面升级换代,对汽油调合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产品的含硫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炼油型MTBE装置,以炼厂混合碳四为原料,生产的MTBE含硫量较高,基本在30μg/g以上,不符合国Ⅴ排放标准。在原有工艺基础上,通过不同脱硫工艺的比对,采用产品深度脱硫技术,对原装置进行工艺技术改造,脱硫剂与MTBE产品混合后进入精馏塔,合格MTBE产品从塔顶馏出,实现MTBE产品中硫含量降至10μg/g以下。  相似文献   

4.
CDM催化精馏模块具有优异的"催化反应"和"组分分离"双重功能,可应用于甲基叔丁基醚(MTBE)、轻汽油醚化、甲缩醛、叔丁醇脱水和汽油加氢脱硫等工艺中.介绍了 CDM催化精馏模块产品特点及在碳减排中的工业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黄益民 《当代化工》2014,(4):551-554
降低MTBE硫含量的关键在于控制原料碳四总硫含量。通过分析原料碳四中硫化物形态及其分布,认为传统双脱工艺已无法满足现有产品质量要求,精制液化气中二硫化物含量太高,需要进行改造。在MTBE产品没有再脱硫工艺的情况下,气分装置必须投用轻重碳四分离塔才能保证MTBE产品硫含量达到国V汽油标准。轻重碳四分离塔可以通过"闪蒸"方式操作,大幅降低装置能耗。  相似文献   

6.
张驰飞  贾庆明  张健民 《化工进展》2014,33(8):2215-2218,2223
根据国家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对汽油硫含量的要求,提出了满足该标准的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中硫含量的控制指标。分析了MTBE中硫化物的组成、来源及富集效应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富集系数的准确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当原料液化气中异丁烯质量分数为15%~30%时,富集系数最高可达4.44。在比较其他引起MTBE中硫含量升高因素的基础上,认为富集效应是导致其含硫量较原料液化气大幅升高以致超标的重要原因。同时研究了液化石油气精脱硫及MTBE蒸馏脱硫两种深度脱硫工艺,通过全面对比分析,认为MTBE双塔脱硫工艺在设备投资、能耗、吸附剂使用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并且可以将MTBE中的硫含量稳定地控制在3mg/kg以下。低于10mg/kg的控制指标要求,更适合于国家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的添加剂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2014年1月1日车用汽油开始执行国Ⅳ排放标准,硫含量要求小于50×10-6,自今年7月开始,北京执行京(国)V排放标准,要求硫含量进一步降低到10×10-6以下.作为汽油的调和组分,MTBE的加入量一般在5%~15%之间,而现阶段装置MTBE产品硫含量一般在100×10-6以上,将严重影响汽油调和及产品升级.因此,MTBE产品中硫含量过高是制约我国汽油产品调和的一个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综合实际情况,对MTBE实施降硫技术改造显得尤为必要.炼油厂C4作为其原料,其深度脱硫成为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8.
在高辛烷值清洁汽油当中,MTBE(甲基叔丁基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调合组分,同时在化工领域当中,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MTBE当中,往往含有较高含量的硫,因而在实际应用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需要进行相应的脱硫处理。为了对MTBE进行更加广泛的应用,应当采用MTBE深度脱硫技术,将其中硫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0ug/g以下,从而满足实际应用标准。基于此,本文结合MTBE中硫含量偏高的原因及MTBE深度脱硫技术,采用模拟的方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催化液化气来料硫醇硫大幅上涨,在MTBE装置无脱硫单元时,为满足汽油调和对硫含量的要求。采取强化液化气脱硫措施,调整碱液置换量、溶剂油注入量、空气注入量等多种手段,将MTBE硫含量降至可控范围。  相似文献   

10.
作为重要的基础化学品之一,石油苯的工业生产过程在芳烃抽提装置实现,其大部分原料来自裂解汽油加氢装置,约占石油苯产品的50%以上。随着化学工业水平的快速发展,化工市场对苯产品的硫含量要求越来越高,苯产品中硫形态主要以噻吩的形式存在,可以用总硫含量近似表征产品中噻吩含量。因噻吩与苯的物理性质类似,工业生产中很难以精馏的方式将二者分离,大部分以加氢脱硫方式实现。通过分析裂解汽油加氢脱噻吩化学反应过程,对比不同工艺条件下加氢汽油产品中的总硫含量,得出在现有技术及工艺条件下能够满足产品中硫含量的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1.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汽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全世界都在为降低汽油硫含量而不懈努力。降低汽油硫含量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脱硫技术已经成为各炼油企业的关键技术。汽油中的硫化合物主要来自FCC(流化催化裂化)汽油,因此FCC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减少FCC汽油硫含量的技术主要有:FCC原料油加氢脱硫、FCC汽油加氢脱硫、溶剂萃取脱硫、催化裂化脱硫、氧化脱硫、生物脱硫和吸附脱硫等。笔者综述了国内外FCC汽油脱硫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加强,MTBE硫含量指标更为严格。本文研究了导致MTBE产品硫含量高的各种因素,通过对各种降硫工艺条件的综合分析,明确了萃取蒸馏、深度络合两种脱硫工艺的利弊,提出了适于不同工况的可行的MTBE深度脱硫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甄占胜 《广州化工》2012,40(17):23-25
催化裂化汽油(FCC)具有高硫含量的特点,因此降低FCC汽油中的硫含量是非常重要。而催化裂化汽油(FCC)脱硫技术分为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类脱硫技术的机理,并对国内外汽油脱硫技术的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以炼厂副产混合C4为原料制备的MTBE硫含量通常远大于10μg/g,难以满足作为清洁汽油高辛烷值调和组分的要求。可以通过降低精制液化气或原料C4的硫含量达到降低MTBE硫含量的目的,也可直接对MTBE实施深度脱硫。前者尽管可使MTBE硫含量明显降低,但却难以降至10μg/g以下,不过MTBE收率几乎没有损失;后者可得到硫含量低于10μg/g的MTBE,但MTBE损失率常常达到0.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对FCC汽油萃取精馏耦合重组分加氢脱硫进行了研究。首先在连续萃取精馏小试装置上,以N-甲酰基吗啉为萃取剂考察萃取精馏脱硫效果。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塔顶低硫精制油收率达64.2%(v),硫含量26 mg L 1,总脱硫率达86.3%;塔底富硫重组分硫含量为366 mg L 1,收率为35.8%。随后在小型固定床上采用FGH-31催化剂对富硫重组分进行加氢脱硫,在优化操作条件下重组分加氢后硫含量降为9.5 mg L 1,脱硫率达97.4%。萃取精馏的低硫精制油和经过加氢脱硫后的重组分均可作为优良的欧IV汽油调和组分。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降低MTBE产品硫含量,在全厂停工大检修期间新增一套MTBE产品深度脱硫装置,成功把硫含量控制在10μg/g以下。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我国的成品油汽油中,其中约九成的含硫化物来自催化裂化汽油,降低汽油中的含硫化物的最关键的就是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硫含量。其中催化裂化汽油降硫的技术主要有加氢预处理脱硫技术、催化裂化过程中直接脱硫技术以及催化裂化汽油精制脱硫技术。在催化裂化工艺过程中直接脱硫是最好的办法,他的发展方向是研制新型的具有降硫性能的中孔和高活性的活性组分化以达到降低汽油馏分中硫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付连祥  王洪春 《山东化工》2011,40(11):64-66
采用“液化气深度脱硫技术”,对液化气脱硫醇装置进行改造。改造后脱硫醇装置运行半年来,操作平稳,总硫脱除效果稳定。进料混合液化气的总硫在400~600mg/Nm3范围内,精制后总硫平均低于10mg/Nm3,产品铜片腐蚀合格,MTBE硫含量均低于0.005%。彻底解决了MTBE总硫高,影响93。汽油调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焦化轻油为原料,通过精馏脱除苯,预加氢采用NiMo/γ-Al2O3脱除不饱和组分,主加氢在CoMo/γ-Al2O3作用下完成脱硫来制备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比较了先精馏后加氢和先加氢后精馏两种工艺对产品中苯、硫含量和辛烷值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艺参数对加氢脱硫的影响,最优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00℃、压力3.0 MPa、氢油比900∶1、液体空速0.4 h-1。在此工艺条件下脱硫率为98.73%,产物中苯含量0.96%和硫含量36 mg/kg均符合车用汽油国家标准Ⅳ的要求;此外,加氢产品的氮含量为87 mg/kg,溴价为0.45,辛烷值达112.1,焦化轻油经本工艺处理后可作为高芳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对车用汽油硫含量的限制日趋严格,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是关键。针对FCC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特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开发的一系列FCC汽油脱硫技术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并针对国内成品汽油现状,提出了一种具有低辛烷值损失、高液收、低硫的FCC汽油脱硫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