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数字水印技术是进行数字产品版权保护的一种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析Fouurier-Mellin变换(AFMT)的图像数字水印隐藏算法.该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水印隐藏效果好;对图像旋转变换和放缩变换具有鲁棒性;可以有效抵抗JPEG等压缩编码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基于小波提升和纠错编码的数字水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数小波变换正得到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和运用,尤其是在JPEG2000图像压缩标准中被推荐使用。鉴于整数小波变换的独特优势和应用前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提升和纠错编码的数字水印算法。使用小波提升技术进行小波变换,在原始图像的小波变换域低频子带中嵌入二值图像水印和混沌序列,并在嵌入和检测过程中引入纠错编码技术。实验证明,本水印算法对常见的图像处理操作具有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混沌数字水印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在小波变换域嵌入混沌数字水印的新算法.混沌数字水印由Logistic映射产生.由于混沌序列对初值高度敏感,因此可利用的序列数量多,安全性能高.检测水印时将混沌水印序列与水印图像直接进行相关运算,不需要原始图像.文中对相关系数的统计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通过对水印图像进行各种退化处理的实验表明,提出的数字水印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整数小波变换正得到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和运用,尤其是在JPEG2000图像压缩标准中被推荐使用.鉴于整数小波变换的独特优势和应用前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提升和纠错编码的数字水印算法.使用小波提升技术进行小波变换,在原始图像的小波变换域低频子带中嵌入二值图像水印和混沌序列,并在嵌入和检测过程中引入纠错编码技术.实验证明,本水印算法对常见的图像处理操作具有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小波分析的自适应数字水印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一种在小波变换域嵌入数字水印的新算法。利用视觉系统的纹理掩蔽及照度掩蔽特性,在第三级细节子图块的最大系数中嵌入水印信号。水印强度与图像背景亮度及纹理强度成正比,使水印对原始图像具有自适应性。对水印图像进行各种退化处理的实验表明,提出的数字水印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图像噪声可见性控制的脊波域自适应水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脊波变换域稳健性数字水印嵌入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自适应乘性数字水印嵌入算法.将图像分块后对每块进行脊波变换,使变换系数能够分段线状表示图像中的边缘奇异性;通过分析脊波系数对不同纹理程度图像的分布特点,估计块内的噪声可见性.水印自适应嵌入到块内具有能量最大方向的脊波系数,并根据嵌入水印图像的视觉感知质量和分块能量最大方向不能改变的约束要求估计水印嵌入的强度缩放参数.水印的盲检测使用相关检测器.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水印算法具有较高的稳健性和不可见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适用于静态彩色图像的小波域水印算法,结合人眼视觉系统的特性,将一幅标识版权信息的水印图像嵌入到一幅彩色图像中,使水印具有不可见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嵌入的水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利用LabVIEW和MATLAB相结合设计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彩色图像数字水印系统。主要用于解决当前网络信息和各种数字媒体的版权保护以及身份鉴定问题,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鲁丹俊 《机电工程》2009,26(9):23-25
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数字多媒体作品侵权问题,基于最新版权保护的数字水印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特征的盲水印算法。首先利用原始图像的边缘特征确定了分块对应的水印强度因子;然后通过在分块Hadamard变换域中修改中频系数来嵌入水印。实验结果表明,盲水印算法对常用的图像处理(如JPEG压缩、加噪、剪切和滤波等)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在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中给出了一种采用m伪随机序列进行扩频加密的数字图像离散小波变换域水印算法。这是一种适用于彩色印刷的数字水印算法。它将CIE—RGB色彩模式下的彩色图像转换到CIE—LAB色彩模式,然后将一幅二值图像水印经过伪随机序列扩频加密后。根据人眼的视觉效果适度地嵌入到宿主图像L分量的中高频小波系数中。最后.对该算法进行了高斯滤波、加噪、剪切和旋转等攻击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具有很好的隐藏性和较强鲁棒性的数字水印算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图片类信息加密易破解的问题,更好地对相关产品的版权加以保护,采用一种基于分块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数字盲水印算法。图像经分块后先进行DCT变换,从空域变换到频域,然后进行水印的嵌入和提取,最后与基于小波变换域的数字水印算法的实验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该算法在峰值信噪比为52.588 3 dB时,可以为图像提供良好的水印透明性,且对噪声、剪切等攻击有明显的抵抗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小波变换基本算法原理,分析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接着介绍了在MATLAB环境下图像融合的规则、方法和步骤,最后具体分析基于平移离散小波变换(SIDWT)图像融合技术,结果显示该技术处理的图像可以得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遥感图像增强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空间域和变换域增强相结合的遥感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对原图像进行拉普拉斯塔式变换(LP)得到原图像的细节图像,并将它和原图像线性相加实现空间域增强;然后对空间域增强后的图像进行Contourlet变换得到不同尺度和不同方向上的变换系数,构造非线性增强函数对变换系数做增强处理,实现变换域增强;最后对增强处理后的变换系数进行Contourlet反变换,实现最终的图像增强。实验结果显示:与其他增强算法相比,用本文算法增强后图像的均值可达到127,信息熵提高了10%以上,清晰度提高了7%以上,表明遥感图像得到了更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Contourlet变换遥感图像增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志刚 《光学精密工程》2008,16(10):2030-2037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空间域增强和变换域增强相结合的遥感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对原图像进行拉普拉斯塔式变换(LP)得到原图像的细节图像并将它和原图像线性相加实现空间域增强;然后对空间域增强后的图像进行Contourlet变换得到不同尺度和不同方向上的变换系数,构造非线性增强函数对变换系数做增强处理实现变换域增强;最后对增强处理后的变换系数进行Contourlet反变换,实现最终的图像增强。试验结果表明:与应用于遥感图像传统增强算法相比,此算法可以得到更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LSB的数字水印算法及MATLAB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仿元 《现代机械》2008,2(2):67-69
数字水印技术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信息隐藏技术,该技术为多媒体信息的版权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分类,然后讨论了基于LSB的数字水印算法,最后利用MATLAB7.0对这一算法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数字水印这一信息隐含技术的含义和应用前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数字水印隐藏与检测的新算法。给出了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一种改进的敏感数字水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数字水印的基本原理并对图像数字水印技术进行了总结,然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离散Haar小波变换和量化编码的敏感数字水印技术.针对原技术的缺陷,在改进技术中,离散Haar小波变换没有进行归一化处理;此外,对量化函数和水印嵌入公式进行了修改.理论和实验证明,这些改进使得该敏感数字水印技术可以更容易地实现,消除了原有的缺陷.最后,结合纠错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在验证水印时无需原水印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将独立分量分析的盲信号分离方法应用于数字水印攻击.该方法先应用独立分量分析将含有水印的图像变换到独立域中,然后再使用非线性滤波和独立分量分析逆变换恢复出载体图像,从而尽可能地去除掉水印信息.  相似文献   

18.
汤文明  李海华 《机电工程》2010,27(4):115-118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数字图像,用于图像认证的数字水印技术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主要阐述了当前用于图像认证的半脆弱水印技术研究现状及其攻击行为分析,并对几种典型的图像认证算法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典型认证算法的研究,提出了认证数字水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图像去噪是图像处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小波域图像去噪是图像处理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研究方向.介绍了小波变换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图像去噪方法,并应用MATLAB软件实现了小波图像去噪的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用于非均匀光照条件下人脸识别的光照补偿算法。该算法首先将人脸图像变换到对数域,并在对数域中计算2维小波变换,通过舍弃低频子带图像中的系数来实现人脸图像的非均匀光照补偿。由于人脸光照补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脸识别性能,所以光照补偿的效果利用人脸识别率来表征。在Yale B人脸库中,与对数域离散余弦变换(DCT)光照补偿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人脸识别平均误识率可以达到0.18%,比对数域DCT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另外,在CAS_PEAL人脸库中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性能与对数域DCT方法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