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钻井作业过程中,预防井喷、井漏是油气开发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通过实时监测钻井泥浆罐的液位、泥浆密度、温度等参数,结合现场工况监测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模糊识别,从而自动判断泥浆体积变化量,及时预判井喷、井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针对页岩气钻井带油岩屑处理量大、含油量高且油基泥浆不能回收的技术难题,设计了带油岩屑随钻预处理装置.岩屑甩干机将岩屑表面的油基泥浆分离,岩屑含油量从20%降低至5%以下.分离出的油基钻井液进入高速离心机,将钻井液中的微粒有害固相分离,输出油基钻井液可直接返回泥浆罐重复利用.通过优化甩干机筛蓝缝隙尺寸、优化高速离心机转速...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钻井泥浆罐清洗采用人工进罐作业,存在安全隐患及效率低等问题,结合泥浆罐结构和罐内油泥沉积特点,从泥浆罐清洗工艺出发,分析“以油洗油”射流方式对罐内油泥冲击、破碎和溶解的清洗机理,开展射流轨迹模型、喷枪清洗模式、射流打击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当射流压力为0.7 MPa、流量为500 L/min、喷嘴出口直径为18 mm时,以白油为射流清洗介质,当靶距为8 m时,射流打击力为213 N,所研制的三维旋转喷枪完全满足典型钻井泥浆罐清洗作业要求。同时,三维旋转喷枪设置有罐底和罐壁2种分区清洗模式,通过清洗模式的切换,实现泥浆罐全方位清洗。研究结果可为泥浆站钻井泥浆罐安全、高效、自动化清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尉文慧 《中国机械》2014,(4):169-170
司钻房一般位于钻井离井口较近位置,属于一级二区危险区域,为确保房体内大量电气设备和人员安全,顺利完成各项钻井工艺,必须对司钻房电气柜采取正确防爆措施。本文主要从原理、设计及安全等方面浅析正压印豫系统在司钻电气柜中的应用情况,表明正压防爆系统能够较好满足司钻电气柜防爆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可视化控制界面中,无法实时直观了解被控房间的照明效果,提出利用Web3D技术建立可以与用户交互的LED照明仿真平台,将LED照明仿真平台与现场LED照明控制系统进行集成,达到现场与监控的双向通信,实现LED照明系统控制与仿真的一体化,进而提高LED控制系统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程度,有效减少室内人工照明能耗.LED照明控制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来建立底层网络,实现现场数据的采集并将信息上传至上位机等待指令下达.系统上位机的监控层基于B/S技术框架,利用虚拟仿真软件Virtools进行搭建,通过Intemet访问LED照明仿真平台,实现对现场LED照明系统的有效控制,同时可以实现现场LED照明系统场景在仿真平台中的照明效果重现.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为适应现代化钻井工艺的需要,我厂设计制造了与大庆130-Ⅰ型钻机及加拿大斜井钻机相匹配的ZJ142、ZJ141泥浆净化系统。 泥浆净化系统主要由振动筛、除砂器、除泥器及泥浆罐等组成,其中泥浆罐是整套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泥浆罐的产品质量如何关系到整套系统的产品质量,而泥浆罐的产品质量关键在于爬犁的质量。因为爬犁属典型的板架结构,如果不采取正确的装配方法和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容易使结构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影响结构的尺寸准确性和稳定性,并且会在钢结构中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因此,控制爬犁的变形成为泥浆罐制造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着重介绍针对爬犁这样的板架结构,结合生产实际条件如何控制它的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石油钻机中司钻控制房内人机交互系统和控制系统展开论述,分析了国外HMHW、NOV和斯伦贝谢(SLB)公司在司钻操作座椅、钻井参数优化、工况判别、风险分析、人机交互、安全监测等方面的技术现状及代表产品。建议国内应在司钻信息抬头显示(HUD)、司钻房内主动降噪(ANC)、操作人员疲劳监测与提醒、自动辅助钻井等几方面进行技术突破,以缩小与国外差距,应用新技术快速提升产品性能,构建环境友好型钻机人机交互系统,提升司钻作业人员体验感和现场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洋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由钻井支持平台辅助钻井模块在一座井口平台上进行海上石油钻井作业成为一种新的配置方式。与单一钻井平台相对比,钻井模块与主体平台在结构上被拆分为两个部分,但是由于二者需要在较远距离配合进行钻井作业,在电气上钻井支持平台与钻井模块采用长距离脐带电缆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使得二者虽然在空间上相对独立,但是仍然能够满足钻井电控系统司钻操作高度集成这一要求。文中对钻井支持平台辅助的钻井电控系统进行了技术分析,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矿供电系统信息共享不完善,监控分站智能化程度不高的情况,提出一种智能监控分站方案,并阐述了分站所实现的功能.以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设计井下供电监控分站,并对主控模块进行选型,设计了分站的存储模块与RS485通信模块,在软件方面提出系统的抗干扰措施,并通过调试实验,验证了分站的抗干扰能力.分站之间以RS485串口通信组网,利用以太网与上位机通讯,提高了各设备之间信息共享的及时性,同时加快了系统处理故障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对泥浆系统的要求,根据200ft钻井平台工作区域井深结构设计开发了适合200ft自升式钻井平台泥浆系统。经过现场应用,使用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仪表工业》2013,(11):16-16
北京昆仑海岸公司新近研发出一款主要用于监测现场某处单点的浸水定位检测报警仪,产品型号JS—Dw可检测到电缆上沿线任何位置有水的情况,一旦检测到线缆某处漏水,会立即定位浸水位置并报警(LED指示报警和继电器输出报警),并将浸水位置信息显示在LCD上。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对水浸线缆中电流信号进行监控并取样,由变送器专用MCU对取样信号进行放大、计算、分析得出浸水定位信息。浸水定位信息可通过网络RS485进行远传。  相似文献   

12.
设计的ZJ50固控系统可以满足5000m左右深井时用来贮存、配置、循环和净化钻井液及特殊情况下的事故处理等工艺。整个系统由8个泥浆罐、1个泥浆分配器和3个沉砂罐组成。通过泥浆罐、罐上泥浆净化设备及各种管路实现五级净化过滤,达到钻井液要求的指标。经现场使用,该系统不仅满足用户要求,还适用于7000米深的井。  相似文献   

13.
基于PLC的刮板输送机监控系统可以直接将监控分为主站与分站,实现系统主体结构的分层,而监控主站可以在PLC系统监控下实现数据采集,通过信息搜集与处理,可以帮助监控主站实现组态变换,而监控主站通过PROFIBUS系统对监控分站建立联系,构建数据网络。在搭建与井下相适应情况的实验平台进行锻炼,进而验证刮板输送机在系统监控使用的情况下是否合理且有效。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矿热炉无功补偿控制系统,设计了一款基于网络化的低压无功补偿远程监控系统,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对系统的总体方案和软件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利用简单可靠的串行总线将PLC、触摸屏、多路智能电网监测仪表、温控模块等组建成了测控网络系统,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对于一套系统有多个冶炼炉的场合,应用GPRS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了多个分站监控系统集成和远程数据共享。并运用红外热像和可见光图像的无线视频技术解决了冶炼炉现场作业视频实时监控以及电力设备自主诊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泥浆防喷盒是海洋钻井平台钻机自动化管具处理系统必配设备之一。介绍了海洋钻井平台泥浆防喷盒从人工操作到自动化操作的发展过程,通过对目前国内外自动化泥浆防喷盒产品的对比分析,阐述了泥浆防喷盒的发展现状,并讨论了泥浆防喷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系统可以完成对点滴速度的检测和点滴速度的控制,同时实现液面报警功能。系统由滴速检测电路、驱动控制电路以及液面报警电路等部分组成。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操作简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详细论述了综合监控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包括综合监控系统的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和传输平台等,并从硬件组成、传输平台、软件应用、分站组成等四方面对综合监控系统的功能指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无极绳绞车动态监控系统,对系统供电系统、视频传输协议、视频监控软件进行了研究。使用该系统后能够实现无线信号在绞车巷道全程覆盖,并利用无线分站形成环网,使无线摄像机、无线扩音电话和地面调度集控室并网,实现视频录像备份、语音对讲喊话等功能,说明能够解决绞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有效保证井下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3000m钻机的固控系统,可以有效地除去钻井液中大于5~10μm的有害固相,保留有用固相,为钻井作业提供优质钻井液。整套系统由3个泥浆罐、1个药品罐和1个泥浆测试房组成,具有泥浆补给管路、泥浆泵吸入管路、剪切混合管路、加重管路、清水管路、中压泥浆枪管路、罐底连通管路及泥浆槽等管汇。固控系统所有电气控制及电路符合防爆要求。该系统由于采用了集成模块化,装卸方便,既适用于公路、铁路运输,满足吊车及专用搬家装卸要求,也能在井场内短距离拖拉。钻井液净化系统符合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相似文献   

20.
俞建  刘红 《机电工程》2012,29(11):1333-1336,1344
针对当前传统照明系统存在的手动操作、布线复杂等缺陷,以及无法满足环境采集、线性调光要求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LED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CC2530芯片,利用网状(Mesh)拓扑结构的ZigBee2007/PRO无线传感网络实时采集照明现场的光照度、移动目标、温度、LED状态等参数,随着环境参数变化以及预先设置的照明模式(手控、自控),控制系统自动做出智能判断,实现了PWM线性无极调光;基于VC6.0平台开发的PC上位机对LED照明控制系统进行了实时监控、集中管理,克服了传统照明管理落后、单一控制、人员浪费的缺陷。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传感器节点实时采集环境参数,ZigBee遥控器准确控制,PC上位机集中管理”的设计目标,且实验数据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