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工匠精神的培育已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针对目前的高职学生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吃苦耐劳及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等问题现状,以及高职教育的现状仍然侧重知识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形式过于表面和单一,不能将工匠精神融入贯穿至教学全过程的问题,以“工业机器人操作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课程实践课堂外包工匠精神培育方案。在对工匠精神的培育中,首先应强化工匠精神理念,通过思政教育深化“工匠精神”内涵,重视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其次在专业课程中全方位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理论课堂注重引导渗透,实践课堂以操练为主,是培育工匠精神的主要环境。通过实施教学实践外包,可将实践课堂的工匠精神培育目标细化到课堂中,并对工匠精神的培育效果进行量化考评,可对学生在生产第一线进行工匠精神的全方位、全程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围绕国家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双基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观测点和培养重心,设置四层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建立机电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构建“一个目标两个平台、三个维度四个层次”机电类应用型本科双创人才“鱼骨式”培养模型,探索多层次、多维度、个性化培养应用型本科双创人才。一个目标:“互联网+”和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机电类应用型本科双创人才;两个平台:学校自有实践平台和产学研合作企业平台;三个维度:专业维度、校级维度和行业产业维度;四个层次:合格应用型人才、优秀应用型人才,合格应用型双创人才和优秀应用型双创人才。经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依托“政、校、行、企”四方合力,致力“两个平台”建设;整合校内教师、外聘教师和产业教授资源,打造双创人才培养师资团队,开展的以生为本机电类双创人才培养的实践验证,该人才培养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主力军和后备力量的历史重任。机械类行业对专业的高技术高素质的工匠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和迫切。工匠型人才具备高技术技能和工匠精神,是智能制造强国所不可或缺的,也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育人方向。该文探讨工匠人才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指出高职院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工匠技能和工匠精神;分析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职业精神意识缺乏,专业理论知识薄弱,实践动手能力有待提升,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并以机械类专业学生为例,提出了工匠型人才培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弘扬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拓展岗课赛证,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工匠育人,全面提升专业技能,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技术,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和精神品质,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大国工匠,促进学生综合就业能力发展,满足国家高技能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4.
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机械制图》教学成功实施有三个途经,从"制图标准"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从"标注方法"入手,围绕"制图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从"零部件测绘"入手,培养学生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高职自动化专业作为技术性很强的专业,需要从业者具有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这都是工匠精神的直接体现。以高职院校的自动化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工匠精神的起源与内涵和工匠精神对自动化专业学生培养的促进作用,分析了当今高职自动化专业有关工匠精神教育的诸多问题,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制造型企业对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技术和职业素养等需求进行调研,提出解决措施,并把企业需求、工匠精神、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等融入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决产教脱节的现状。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有针对性的开设工匠精神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及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进行工匠精神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软环境”。让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衣食住行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自身力量,达到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的教育目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认可度,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及求实创新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新常态下模具专业数控加工能力培养的需求,将"工匠精神"教育课融入到《模具数控技能实训》课程中,明确模具专业工匠精神的内涵,探讨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模具数控技能实训的各个教学环节,提出策略,为制造类人才的培养补上短板,力求培养出精益求精的工匠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刘成武  洪亮 《机电技术》2015,(3):142-144
汽车行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开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不断推进的实践教学改革方向。文章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一种在创新思维指导下适应当前行业发展、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卓越工程师"企业实践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高校校外企业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目标,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本文对地方本科高校围绕专业特色,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研究旨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重建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的优化与调整;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企业的对接,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快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步伐,向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是目前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以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课程体系构建、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实训实习管理等方面提出“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以促进培养执着专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高职“工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探讨机电类二本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结合课程特点、教学对象和培养目标,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培养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机械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的环节,学生实践能力是检验应用型本科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普通本科院校数控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了从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思路,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实践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创新与信息化技术融合至关重要,机电类专业作为河北省装备制造的支柱专业,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优势和教育资源,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信息为基础,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着力创设数字化及虚拟仿真教学与实训环境,即重视理论教学更突出技能实践,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创新实践并形成一套学生接受度好、互动性强、获得感高、直观生动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方法,即适用于机电类等专业,更为其他高职专业教学提供有效路径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培养"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针对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对创新实验区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创新实验区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及思路,创建了创新实验区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以及能力培养与素质拓展体系,并开展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经过实践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普遍得到重视。为此,作为一线实践人才培养的高校,务必要创新理念,更新专业知识,结合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文章由此而展开论述,分析新形势下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性,从端正学生实践的态度,增强学生创业实践的意愿;理论联系教学实践,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校企联合培养力度,增强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积极搭建校内实践平台,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条件;建立多学科教师团队,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专业指导等几个方面,就创新创业教育与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做要点阐述,为明确了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培养"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针对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对创新实验区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创新实验区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及思路,创建了创新实验区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以及能力培养与素质拓展体系,并开展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经过实践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洪亮  刘成武  黄键 《机电技术》2014,(1):137-140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国内汽车企业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汽车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与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具体实施。文中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一种在创新思维指导下能满足企业需求、适合高校人才培养的新型多维实践教学模式,并从培养定位、培养模式与平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包括设计思维能力、艺术素养、工程技术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等,因此,工业设计专业需要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市场和行业的需求。当前,我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培养目标滞后、创新能力不强、教学方法欠缺、校企合作不深入等问题,通过建构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夯实创新复合型多元人才的培养基础,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对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当代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复合型人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讨论创新、创业和本科教学三者之间关系,认为创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创业是创新的延续和有效载体,应用型本科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紧紧围绕创新这个核心展开。专业能力培养是本科创新教育的基础,本科创新教育离不开专业能力的支撑,离开了专业能力培养的创新只能是空想。因此本科创新创业教育必须立足专业能力培养,进而加强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最后以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为例,阐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如何与创新创业教育匹配,专业教学过程如何立足专业能力培养又充分考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证明基于这种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如何进行针对性强、具有地方特色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是非常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比较了发达国家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采取了优化课程体系、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和建设工程型师资队伍等措施,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改革。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产品精雕细琢,是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精神体现。推行"工匠精神"的根本目的是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在同行中占有优势的地位,提升核心竞争力。工匠包括手工艺人、技术工人以及普通熟练工人等。工匠精神蕴含着诚恳敬业、勤奋求实的工作态度,是一种时代需要。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制造行业中,将"工匠精神"融入钳工实习过程中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能够提高钳工的专业素养,提升企业影响力,最重要的是能够促进我国制造业在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将"工匠精神"融入钳工实习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钳工实习过程中推行"工匠精神"进行分析和探究,总结归纳出关于新常态下推行"工匠精神"促进钳工实习效果的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