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电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现代工业带了一次全新的技术革命,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微型机、电脑、工业机器人等,这些产品都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嵌入式图像采集系统作是一种新的技术,被人们广泛采用到各个领域中,并且受到了人们的认可,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ARM9的嵌入式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伴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继微处理机之后,又一种新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家用电器工业,这就是语音合成技术。语音合成技术,概括地说,是由语音合成集成电路模块(又称语言合成处理器,简称VsP)及辅助元件“合成”人类语音的专门技术,是微电子技术的一个分支。装有语音合成器及微电脑的家用电器,能够随时用声音指令报告家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并指示使用者进行  相似文献   

3.
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军事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引起了深刻的变化。国外权威人士的看法是“谁控制了半导体工业,谁就控制了世界产业”。它清楚地说明了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之一——半导体集成电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生产工艺的改进及功率半导体器件价格的降低,节能降耗的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越来越被工业与民用所广泛采用。我国政府承诺在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而节能减排是一  相似文献   

5.
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产物,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是电子工程师们的得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光刻是制作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一项关键性技术,由于集成电路朝着高集成度的方向发展,许多国家都竞相致力于发展高分辨率、高生产率和低成本的制作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光刻技术。扫描电子束曝光,由于其具有高分辨率和能灵活进行控制的优点,逐渐地代替了常规的光学曝光方法,成为目前国际上发展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最核心的技术之一。扫描电  相似文献   

7.
自1958年克萨斯仪器公司(TI)的基尔比等人研制发明了世界第一块集成电路以来,电子工业进入了集成电路(IC)的时代。经过40余年的发展,集成电路已经从最初的小规模集成电路(SSI)起步,先后经历了中规模(MSI)、大规模(LSI)、超大规模(VLSI)、巨大规模(ULSI),发展到目前的特大规模集成电路(GSI)和系  相似文献   

8.
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同时可大规模生产而降低成本,因而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和民用电子设备[1]。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应用市场,也是最大的集成电路产品进口国。但由于国内产业综合能力较差,产品缺乏核心技术,产业规模与市场需求极其不相适应。实现集成电路国产化无论从国家信息安全还是市场空间角度都将是国家重点投入推广的方向。通过具体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对国家信息安全问题、产业和市场以及进出口状况方面进行全面而客观地阐述。分析过程中逐步思考造成我国集成电路国产化率低的原因和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身特点,提出了提升我国集成电路国产化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提高,网络通讯技术的成熟及对大规模系统和远程式控制系统的需要,网络控制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控制系统具有高的性价比和很大的灵活性,因此它逐渐被应用于工业控制中。在网络控制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网络时延,它降低系统的性能或使系统变得不稳定,要设计控制器使系统具有期望的性能,是一件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工作。为了给初步进入网络控制系统研究的人员提供一些必要的知识,分析了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网络控制系统中延时的来源及近年来有关网络控制系统的一些控制和稳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集成标准数字器件出现引起的第一次数字化技术发展之后,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又开创了一个新的很有前途的领域。首先是用小规格的、价廉和高精度的模/数变换器和数/模变换器以数字形式对模拟过程进行数据处理,而且目前已在数字滤波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半导体结构不断地小型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微处理器的出现又加速了这一发展,本文概述一下什么是数字滤波器和这种滤波器所具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IC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大型的IC测试系统不断被研制出来,并投入市场,成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对于数字型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测试及测试系统,近几年来国内的一些杂志和学习班都有比较详细的讨论和论述,而对模拟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测试及测试系统的论述却不多见.本文主要叙述了模拟IC测试仪的发展概况,模拟IC的测试原理,模拟大规模集成电路CAT系统的构成及各主要部分的作用,并对模拟LSI的AC(交流)、DC(直流)测试系统进行了比较和分类,最后对模拟LSI和VLSI测试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杨天义 《电气应用》2003,(9):47-50,54
1 引言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及政策扶持的产业之一,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性产业和事关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产业。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下简称IC)生产工厂特别是芯片(晶圆)厂更是电子工业中投资及技术高度密集的工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通信、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新技术开发事业团委托汤浅电池公司研究预辐射接枝聚合法制造电池用隔膜技术。从1980年2月开始到现在的3年中取得了进展,现在此项技术已被认定为是成功的,并发表了研究成果,此项技术的研究费为4760万日元。 由于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表、照相机、助听器等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这些电子产品所使用的氧化银电池的需要也有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一、序言可编程序控制器(PC)起源于60年代末期,并首先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到80年代,PC 全面引入了微机技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贮器构成核心部件,使它的性能、价格比产生了新的突破而进入工业实用阶段,因而有“工业计算机”之称。PC 与微机的异同点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发展的规划纲要确定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等重大项目,要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育能形成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性产业。受益于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和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其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处于核心地位,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目前集成电路产业格局中,测试是相对薄弱环节,国产集成电路设备市场占有率很低,研发严重滞后,与国外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已严重影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发展的规划纲要确定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等重大项目,要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育能形成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性产业。受益于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和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其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处于核心地位,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目前集成电路产业格局中,测试是相对薄弱环节,国产集成电路设备市场占有率很低,研发严重滞后,与国外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已严重影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种能测试18条管脚以下的中、大规模 MOS 集成电路测试仪,各种直流参数测量精度在±0.5%内,功能测试时动态波形可直接观察。本测试仪采用积木化结构,便于技术更新,可与电子计算机或微处理器联用。一、概述随着我国电子工业蓬勃发展,中、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品种不断出现,集成度不断提高,需要检查的电路元件增多,器件的功能也愈来愈广,测量、检查电路好坏的工作量就很大,而且还有检测方法问题。由于 MOS集成电路一般输入阻抗比较高,在研制通用  相似文献   

18.
前言五十年代半导体技术的兴起,使电子测量仪器由采用电子管的第一代进入采用半导体的第二代。集成电路虽然也是半导体技术,但它已能将传统的电阻、电容等无源器件同晶体管等有源器件一起通过采用半导体工艺刻制在同一缺硅片上,从而大大减少了仪器的体积和重量。采用集成电路的测量仪器可以认为是第三代。七十年代初,由于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已由小规模、中规模而进入大规模。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与计算机技术更加密切地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集成电路工业的迅速发展,集成电路的应用日益广泛。集成电路的测试问题也日益增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各部门的集成电路测试人员研制了各种各样的集成电路测试仪器,取得了很多成果。一九八○年举行了我国首届半导体集成电路测试学术交流会,交流了我国多年来发展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和研制集成电路测试仪器的经验,涉及各种集成度的数字电路特别是中规模逻辑电路、大规模集  相似文献   

20.
集散系统(Fotal Distributed microproceser control system)是七十年代中期国际上推出的一种新型控制系统.集散系统的实现和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技术,图型显示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成果以外,其很重要的原因是有赖于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密切结合而产生的,而通讯技术在集散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集散系统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控制信息的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