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红松子油是从红松松子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植物油脂,富含亚油酸、油酸和皮诺敛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皮诺敛酸是松子油中特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减肥、降脂、增强免疫、抗炎、抗氧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抗肿瘤转移等多种生理功效。皮诺敛酸在松子油甘油三酯中的酯化主要发生在sn-3位,而位于甘油三酯sn-2位的脂肪酸更容易被人体有效的吸收利用,因此通过改性使皮诺敛酸分布在甘油骨架sn-2位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重点介绍红松子油及皮诺敛酸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理功能和改性现状,并就其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马尾松、云南松和红松3种常见松子的主要组分进行分析,得出马尾松是制备松子油的一种理想原料。采用离心分离法提取松子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得到的松子油理化性质进行测定;通过GC-MS对马尾松、云南松和红松3种松子油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子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85℃,离心转速6 500 r/min,离心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松子油的提取率为60.54%,得率为37.53%,所得松子油理化指标符合国标植物油卫生标准。以亚麻酸和皮诺敛酸标准品进行定性分析,得出松子油中的十八碳三烯酸主要为皮诺敛酸,3种松子油皮诺敛酸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0.61%、19.35%和15.65%,其中马尾松松子油中皮诺敛酸的相对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压榨松籽油为原料,研究乙醇浓度、脂肪酸与尿素比、脂肪酸与乙醇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及包合次数对松籽油中皮诺敛酸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皮诺敛酸含量和损失率的综合分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进行优化试验设计,并建立皮诺敛酸的尿素包合回归模型。研究表明:脂肪酸:尿素=1:2. 88(g/g),脂肪酸:乙醇=1:7. 98 (g/mL),包合时间23. 44 h,包合温度4. 18℃,该条件下对皮诺敛酸进行二次包合,含量可由一次包合的39. 27%提高到53. 36%,皮诺敛酸损失率为17. 24%,综合分值为0. 954 3,综合评价指标最高。  相似文献   

4.
包怡红  郭阳 《食品科学》2016,37(22):60-68
以红松松籽为原料,经超声波预处理后,利用水酶法提取松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研究松籽油提取工艺,并对其氧化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籽油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强度0.28 W/cm2、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50 ℃、料液比1∶5(g/mL)、碱性蛋白酶加酶量1 427 U/g、酶解时间4.08 h、酶解温度44 ℃,在此条件下松籽油得率可以达到73.01%。温度、光照对松籽油氧化有显著促进作用,3 ℃以下避光贮藏松籽油可使其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酶法从牡丹籽中提取牡丹籽油,通过对比实验,选择了三步酶解结合二次破乳的工艺流程。5 g牡丹籽粉三步酶解结合二次破乳提取牡丹籽油的优化条件为:料水比1∶5,细胞壁多糖水解酶(纤维素酶与果胶酶配比2∶1)加酶量1.5 mL,酶解时间2.5 h;α-中温淀粉酶加酶量0.6 mL,酶解时间45 min;碱性蛋白酶加酶量0.18 g,酶解时间2 h;冷冻解冻破乳法,-20℃冷冻18 h后50℃解冻2 h。在优化条件下取200 g牡丹籽粉提取牡丹籽油,其游离油得率达到17.6%,总油得率达到25.4%,所得牡丹籽油品质良好,未检出过氧化物,酸值(KOH)3.5 mg/g,碘值(I)177.09 g/100 g,皂化值(KOH)173.07 mg/g;牡丹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2.77%,其中亚麻酸含量37.33%,亚油酸含量31.13%,油酸含量24.31%。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具有牡丹籽粉无需干燥,整个提油过程温度不超过70℃的优点,可大大减少提取过程中油脂的氧化。  相似文献   

6.
以红松松籽壳为研究对象,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松籽壳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43%、料液比1∶47(g/mL)、超声波时间23 min、超声波功率1200 W,在此工艺条件下,红松籽壳中总黄酮提取量为25.91 mg/g,即总黄酮提取率为96.28%。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出的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可以为红松籽壳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牡丹籽经酸热预处理后,采用乙醇辅助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经过预处理后的牡丹籽微观结构。通过优化得到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的条件为:原料细粉8次(粒径约为33.62μm),料液比17(g/mL),分别用中温α-淀粉酶(温度70℃,pH 5.5,时间1h,加酶量2mL/100g·原料)和葡糖淀粉酶(温度60℃,pH 4.5,时间1h,加酶量3mL/100g·原料)酶解,再于60℃、pH 9.0的条件下用体积分数35%的乙醇提取1h。该条件下牡丹籽清油得率为90.08%,水相含油量为6.60%,渣相含油量为2.78%,而且毛油的品质优良,经过简单精炼后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一级成品牡丹籽油的粮食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8.
皮诺敛酸是裸子植物松科种子中所特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占松子油总脂肪酸的14%~19%。目前关于皮诺敛酸的纯化方法主要有尿素包合法、溶剂分馏法、酶法等。皮诺敛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降脂、抑制食欲、抗炎、抑制癌症转移等,可被用于功能食品添加剂及保健品的制备。本文综述了皮诺敛酸的纯化方法及其生理功能,以期为后续皮诺敛酸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3种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的氧化抑制效果。方法采用石油醚浸提法提取红松籽油,以酸价和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在加速氧化条件下研究了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茶多酚棕榈酸酯、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三种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3种抗氧化剂均能不同程度延缓红松籽油氧化酸败进程,抑制效果与抗氧化剂的添加量基本呈正相关;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添加量为0.15 g/kg)抑制红松籽油酸价上升的能力最强,而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添加量为0.60 g/kg)在延缓过氧化物的产生表现出更大优势。结论选择添加0.15 g/kg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可以更好地用于食用红松籽油的抗氧化。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水酶法提取松子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对松子仁进行水解,提取松子油,试验以总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酶解温度,加酶量,料液比,酶解pH和酶解时间5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用响应面法进行了优化。上述影响因素中,酶解温度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他依次为加酶量,料液比,酶解pH,酶解时间。本试验优化后得到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1.97%,温度51℃,时间3.0 h,料水比1∶5,pH 8.4,松子总油提取率可达89.12%。测定松子油的5种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棕榈酸3.89%,硬脂酸1.53%,油酸19.44%,亚油酸50.09%,亚麻酸0.58%。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林蛙油中12种无机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其质量和食用安全进行评价.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11个不同地区的林蛙油样品中Zn、Fe、Cu、Mn、As、Se、Pb、Cd、Hg、K、Na、Mg 12种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元素及产地聚类分析.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林蛙油中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其中K、Na、Mg含量最高,达到了百分含量级别,为0.045%~1.48%;Fe、Mn、Zn、Cu含量次之,为7.4 mg/kg^59.5 mg/kg;Se含量为0.38 mg/kg^0.47 mg/kg;林蛙油中重金属Pb、Cd、Hg、As含量较低,均未超出标准GB/T 19507-2008《地理标志产品吉林长白山中国林蛙油》规定的限量值.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林蛙油中各种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但含量相近或是相邻地区的能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声波改性、谷氨酰胺转氨酶改性、超声波-谷氨酰胺转氨酶复合改性3 种方法对猪肌原纤维蛋白进行改性处理,以凝胶的强度、硬度、弹性、持水性、化学作用力、白度等为评价指标研究改性处理对猪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以蛋白质二级结构、差示扫描量热、紫外吸收光谱表征改性处理对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谷氨酰胺转氨酶复合改性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其巯基含量降低、持水性增加、白度增加、疏水相互作用力增加,凝胶强度、硬度、弹性分别是对照组的3.57、3.65、1.15 倍。蛋白质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谷氨酰胺转氨酶复合改性后蛋白质热变性温度升高,α-螺旋相对含量下降,β-折叠、β-转角相对含量升高,紫外吸光度增加。改性后蛋白质结构向有利于提高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方向转变。本研究结果为实现肌原纤维蛋白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然  张春玉  贾燕妮 《中国酿造》2019,38(1):158-163
以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羟基(O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胺盐(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检测其在酸浆果蜂蜜酸奶发酵12 h和贮藏9 d过程中抗氧化活性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与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其总酚、总黄酮含量及三种自由基(OH、ABTS、DPPH)的清除能力均呈现不同幅度升高,五项指标升高幅度分别为41.31%、78.26%、122.45%、145.89%、160.42%;在贮藏期,其总酚、总黄酮含量及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五项指标下降幅度分别为3.30%、10.00%、11.92%、9.77%、12.74%。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在发酵及贮藏过程中,抗氧化活性主成分总酚含量与总黄酮含量及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高通量密闭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ICP-MS)测定食品中锗含量的检测方法。试验研究高通量密闭微波消解样品和高压密闭罐消解样品测试结果比对试验、锗的干扰试验、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9 μg/kg;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5.1 %~17.8 %之间;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RE)为2.7 %~12.6 %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4.0 %~105 %之间,满足DD2005-03《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对不同种类食品标准物质进行测定验证方法的准确度,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大豆小分子多肽是大豆蛋白水解物,但与大豆蛋白相比,大豆多肽往往具有更良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目前,国内外生产大豆多肽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酶法转化或微生物发酵,为获得一种制备大豆小分子多肽简易且环保的方法,文章研究一种新型的装置用于大豆小分子多肽的制备,其基本原理是将变频变压正弦交流电作用于水浸泡的大豆,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通过物理方法水解大豆蛋白制备大豆小分子多肽,结果表明,电磁裂解时间在60 min左右制备的大豆小分子多肽含量较高。由此得出结论,电磁裂解法在制备大豆小分子多肽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且效果因电磁裂解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电磁裂解时间约为60 min时,大豆小分子多肽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粉为原料,通过高温酶法液化后,添加葡萄糖淀粉酶进行糖化,以还原糖值(DE值)和葡萄糖质量分数(DX值)为评价指标,探讨糖化温度、糖化时间、pH值、葡萄糖淀粉酶添加量对糖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糖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糖化条件为: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12h,pH值5.3,葡萄糖淀粉酶添加量45U/g。在此条件下,糖化液DE值为98.24%,DX值为98.16%。  相似文献   

17.
探究CaCl_2对中国、日本、韩国三产地的硅藻土改性后的吸、放湿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aCl_2改性后的硅藻土均对其调湿性有明显改善,中国、日本、韩国三产地硅藻土存在吸湿调湿性差异,在浓度30%CaCl_2改性条件下,中国、韩国硅藻土调湿性都达到各自吸放湿性能最佳值,而日本产硅藻土在浓度45%CaCl_2改性时达到其调湿性能最佳值,为95.28%,在三种硅藻土中调湿性能最佳。对最优调湿性的日本硅藻土进行了不同土液质量比的改性,得出1:5是最佳改性条件。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影响冷却鹿肉货架期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善预处理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冷却鹿肉的初始菌落。以醋酸浓度、紫外线照射的时间和距离为影响因素,优化鹿肉的预处理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预处理条件。结果显示:用浓度为2%的醋酸溶液喷涂后,在距离紫外灯53.38cm的距离,用紫外线照射120s,在此条件下,鹿肉的初始菌落明显降低了97.5%。  相似文献   

19.
探讨以罗布麻叶、山楂、决明子为主要成分的保健食品在辅助降脂方面的作用及机制。将罗布麻叶、山楂、决明子提取物进行工艺优化,制成罗布麻叶降脂胶囊,根据保健食品的评定办法,复制大鼠混合型高脂血症模型,观察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体重、肝重变化及在30 d和45 d其血清中血脂变化情况;同时,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手段,检测组织内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包括了Caspase-9、Caspase-3、Cleave 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经工艺优化后,浓缩后制备稠膏重49 g,加入12.6 g的糊精,干燥粉碎后重43.8 g,水分为3.04%,制成罗布麻叶降脂胶囊;罗布麻叶降脂胶囊可改善高脂血症引起的大鼠体重、肝重系数、血脂指标及组织形态异常。同时,罗布麻叶降脂胶囊可能通过调节Caspase家族蛋白表达水平,发挥改善混合型高脂血症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制一种快速定量检测玉米中T-2毒素含量的胶体金试纸条,对T-2毒素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并对胶体金试纸条性能进行研究。用胶体金标记T-2毒素单克隆抗体,通过测定加入不同量碳酸钾后吸光度值的变化,确定标记的最佳pH值,通过与抗原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组合条件,应用胶体金定量读数仪通过检测线和对照线的对比,检测试纸条的性能。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标记的最佳pH值为8.5,最佳标记浓度为20μg/mL,抗原的包被浓度为0.5mg/mL,羊抗鼠IgG的包被浓度为1.0mg/mL,试纸条检测T-2毒素标准品的检测限为5μg/kg。T-2毒素胶体金快速定量检测试纸条检测方法可得出具体数据,与常见真菌毒素无交叉反应,回收率在77%~117.6%之间,批内和批间重复性检测变异系数小于10%,玉米中T-2毒素的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法检测结果一致。T-2毒素胶体金快速定量检测试纸条可用于玉米中T-2毒素含量的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